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联合收获机刮板式输粮装置内谷物分布不均、流量难以准确测量的问题,开展了刮板式输粮的联合收获机谷物流量监测方法研究,设计了基于激光对射阵列的谷物流量监测装置,主要由激光对射阵列、升运器转速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和谷物流量计量显示终端组成。当升运器刮板输送谷物经过激光对射阵列时,会阻断激光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线,激光接收器由于无法接收到红外光信号,输出信号发生变化,通过定时采集激光接收器输出信号变化可获取谷物分布信息;同时,升运器转速传感器输出转速信号,谷物流量数据处理模块将采集到的升运器转速信号和激光对射阵列信号经滤波、整形后,与人工测定的谷物容重信息送至谷物流量计量软件系统,以分层积分法处理后,将谷物流量、谷物容重和升运器转速实时显示在终端上。为了验证基于激光对射阵列原理的谷物流量监测装置性能,选择含水率为14.7%的南梗5055号水稻,开展了室内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谷物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基于激光对射阵列原理的谷物流量监测装置室内台架试验测量结果相对误差≤3.00%,为田间谷物流量在线监测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轮式拖拉机实时安全检测装置。系统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光电耦合非接触式信号传输技术,可实时检测轮式拖拉机转矩、转速及输出功率,具有安装方便、实时性好、精度高、体积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对作业质量影响较大,拨禾轮转速过低导致作物喂入不及时,拨禾轮转速过高导致作物过度击打而造成落粒损失。若拨禾轮转速能够随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割台损失。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自动控制装置,使拨禾轮以适当转速稳定转动。重点对拨禾轮驱动机构、转速测量装置和转速控制器进行设计。转速控制器采用PID控制算法比较实际转速和目标转速的大小并确定合理的电机转速控制信号,使拨禾轮主轴以目标转速旋转。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自动控制装置的转速控制误差小于3.5 r/min,最大相对转速误差为8.6%,其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稻麦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以采集卡为测量平台的增压器转速测量方法。系统以软件方式实现了随转速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数字滤波,给出一种基于转速信号极值点的周期识别方法。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增压器转速信号受外界干扰而偏离的情况下,在较宽的范围内实时测量增压器转速。  相似文献   

5.
联合收割机采用转速监视仪,监视机器的工作状态,利用声光信号装置监视机器将要发生故障的部位,能使机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 本文叙述了转速监视仪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并对发展转速监视仪的变型和系列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转速监控装置是水轮发电机组重要的自动化装置,本文根据小型水电站的特点,提出了在控制机组运行的PLC上增加部分硬件,实现转速监控功能的方法,该方法既解决了测速装置的可靠性问题,又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PLC的番茄收获机分离装置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FZ-30型番茄收获机分离装置的液压马达转速在工作过程中受发动机转速以及负载等因素影响较大。为提高番茄收获机分离装置转速的控制精度,以PLC为核心设计了分离装置转速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构成以及马达转速的采集、转速PID控制的程序流程图,并设计了触摸屏的人机操作界面。该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对番茄收获机分离装置转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黄燕  甘露 《农机化研究》2003,(1):200-201
设计了一种水力测功机转速微机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微型PC机并口中断方式计数测最外部转速信号,为发动机转速及功率测试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9.
辊搓圆筒筛式谷子清选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谷子初脱后因物料中残留谷码多、含水率高而导致清选含杂率和损失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辊搓圆筒筛式谷子清选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谷码辊搓装置、圆筒筛装置、横流风机和离心风机等组成,实现了先脱谷码后清选的功能。选取离心风机转速及角度、横流风机转速、圆筒筛转速和谷码辊搓装置主动辊转速作为试验因素,籽粒含杂率和损失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表明:谷码辊搓装置主动辊转速250 r/min、离心风机角度3°、小圆筒筛转速60 r/min、离心风机转速700 r/min、中圆筒筛转速60 r/min、大圆筒筛转速70 r/min,横流风机转速600 r/min为该清选装置的最优组合。对该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并对该装置清选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组合条件下籽粒含杂率为1.64%、总损失率为0.86%,该装置籽粒含杂率与总损失率均低于传统型风机圆筒筛式和风机振动筛式清选装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玉米收获作业存在的秸秆回收利用率低、果穗收获与秸秆收获不能同时进行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内置式秸秆收集打捆装置,将该装置内置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上,使玉米收获机在实现果穗收获的同时实现玉米秸秆捡拾、粉碎和打捆的功能,减少了收获机械进地次数,降低了成本。为此,通过对秸秆收集打捆装置整体机构及关键部件的理论和仿真分析,确定了主要结构参数。以碎刀辊转速、螺旋输送器转速、打捆机输入转速为试验因素,打捆密度为试验指标对秸秆收集打捆装置进行正交试验,因素取值范围为:粉碎刀辊转速1300~1700r/min、螺旋输送器转速120~180r/min、打捆装置输入转速700~800r/min。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捆密度均有显著影响,影响主次顺序为粉碎刀辊转速打捆装置输入转速螺旋输送器转速;当粉碎刀辊转速为1700r/min、螺旋输送器转速为150r/min、打捆装置输入转速为800r/min时,打捆密度最高为180kg/m~3。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为中国北方一年两熟地区夏玉米秸秆收获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