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落叶松伐根进行涂柴油处理防治泰加大树蜂幼虫试验,结果表明,用柴油涂抹伐根,不仅对泰加大树蜂幼虫具有100%的杀虫效果,而且还能阻止成虫在伐根上产卵。伐根涂柴油防治泰加大树蜂幼虫,方法简便、有效,每公倾防治成本138元。  相似文献   

2.
松墨天牛幼虫在马尾松上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在马尾松树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树上的松墨天牛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数量随着树体高度的增加呈"钟形"分布,主要集中在寄主的中部,其中2~5 m高树干上的蛀入孔数量占总蛀入孔的64.88%,2~5 m高树干上的蛹室数量占总蛹室的62.44%,3~6 m的羽化孔占总羽化孔的63.47%;松墨天牛的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在树枝上的分布数量显著高于树干上的分布,说明树枝是幼虫的主要分布部位,同时也是松墨天牛越冬的重要场所;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的数量与马尾松树胸径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且其在马尾松树南北两侧的分布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落叶松伐根涂药处理防治泰加大树蜂Urocerus gigas taiganus Beson幼虫,结果表明,用氧化乐果、辛硫酸、对硫磷分别兑柴油、水配制的药液或单独柴油涂攻根,不仅对泰中大树蜂幼虫具有100%的杀虫效果,而且还能阻止成虫在根上产卵。伐根涂柴油防治泰加大树蜂幼虫,方法简便、有效,防治成本138元/hm^2。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泰加大树蜂监测技术的方法:成虫期饵木诱集监测法;羽化孔数量监测法;解剖木段监测法。利用以上3种方法可对该虫各虫态实施监测,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杀灭泰加大树蜂虫源的方法,进行了伐根涂药、土埋伐根等试验,结果显示:用氧化乐果、辛硫磷或对硫磷配制的药液涂抹伐根,单独用柴油涂抹伐根或土埋伐根,对泰加大树蜂的杀虫效果均可达到100%,同时,还能阻止泰加大树蜂成虫在伐根上产卵;清除虫源木对杀灭泰加大树蜂虫源,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泰加大树蜂疫材熏蒸处理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溴甲烷、磷化铝熏蒸处理泰加大树蜂Urocerus gigas taiganus Benson危害的木材,结果表明,溴甲烷15g/m^3和磷化铝9g/m^3熏蒸24h,对泰加大树蜂虫的熏杀效果均达100%。  相似文献   

7.
对落叶松伐根涂药处理防治泰加大树蜂 Urocerus gigastaiganus Beson幼虫 ,结果表明 ,用氧化乐果、辛硫磷、对硫磷分别兑柴油、水配制的药液或单独柴油涂抹伐根 ,不仅对泰加大树蜂幼虫具有 1 0 0 %的杀虫效果 ,而且还能阻止成虫在伐根上产卵。伐根涂柴油防治泰加大树蜂幼虫 ,方法简便、有效 ,防治成本 1 3 8元 /hm2。  相似文献   

8.
泰加大树蜂又名冷杉大树蜂、枞树蜂,1996年被列入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虫是天山西部林区危害雪岭云杉的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生长势弱的濒死木、枯立木、新伐倒木的木质部,被害树木千疮百孔,严重时停止生长,风折断头,使木材失去工艺价值。据调查,近年来泰加大树蜂在天山西部林区的分布较1984年的普查范围(仅在5个林场有分布)有所增加,但尚未造成严重危害。1999年,我们对该虫在天山西部林区的分布及危害特点进行了详细调查。1 分布与发生根据我们调查,该虫在天山西部林区所属9个林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在巩留、新源、特克斯、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样地国槐上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羽化孔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在国槐的基部有植被和绿篱的样地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羽化孔主要集中在0.5 m以下,占总侵入孔和羽化孔的89.29%和66.67%;无植被的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主要分布在树干基部2米以下,侵入孔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减少;从分布方位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两侧。无植被的样地羽化孔主要集中在1.米以上,羽化孔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从分布方位上看羽化孔多集中在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10.
锈色粒肩天牛侵入孔、羽化孔在国槐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样地国槐上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羽化孔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在国槐的基部有植被和绿篱的样地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羽化孔主要集中在0.5 m以下,占总侵入孔和羽化孔的89.29%和66.67%,无植被的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的侵入孔主要分布在树干基部2米以下,侵入孔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减少;从分布方位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两侧.无植被的样地羽化孔主要集中在1.米以上,羽化孔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从分布方位上看羽化孔多集中在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云杉八齿小蠹可危害多种云杉。危害初期幼虫在寄主树干坑道内取食,树皮生长正常,针叶颜色正常;危害中期被害树干上可见小蠹羽化孔,树皮较易剥离,针叶开始变色;严重危害时被害树干树皮极易剥落,皮下可见小蠹和幼虫,或树木枯死,对云杉和木材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通过对云杉八齿小蠹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85,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香山公园古树、大树树洞调查及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树、大树年代久远,枝干难免出现空洞,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危及树木安全。本文通过对香山公园古树、大树树洞情况调查,分析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杉木扁长蝽 Sinorsillus piliferus Usinger的防治以树干锥孔施 40 %氧化乐果乳油或 5 0 %甲胺磷乳油最好 ,防治效果达 90 %以上 ,防治成本最低且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松褐天牛羽化历期和各虫态在被害树上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褐天牛 Monochamusalternatus在浙东沿海地区的羽化始期为 5月上旬 ,盛期为5月中旬至 6月上旬 ,末期为 7月上旬 ;室内羽化的盛期和末期比露天网室滞后 2 0天。卵、幼虫和蛹在被害树体上的数量分布 ,树干中段 >下段 >梢段 >侧枝 ;分布密度 ,树干梢段 >中段 >下段。蛀入木质部幼虫的成虫羽化率室内室外均为 70 %左右  相似文献   

15.
涕灭威抑制松材线虫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9ppm涕灭威对生长在灭葡萄孢霉上的松材线虫有很强的抑制繁殖作用,每株黑松注入15%涕灭威颗粒剂40g,30天后树干内的涕灭威含量为20.013-51.796ppm,50天内为17.575-40.386ppm.含不同剂量涕灭威的木屑对松材线虫的繁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松褐天牛羽化期,黑松树干注射一次涕灭威,当年保株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对华山松木蠹象的卵、蛹及羽化孔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了该虫的卵、蛹、羽化孔在华山松上的分布均为聚集型,根据切比雪夫定理,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出华山松木蠹象卵、蛹及羽化孔的空间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7.
河北零叶蝉系一新种,是吸食柿树叶片汁液的害虫。分布河北、安徽。此虫在河北西部山区1年发生2代或3代,以卵在柿树当年生小枝皮层内越冬。在大发生地区,可用40%氧化乐果喷冠、涂干或干基钻孔挂瓶输药进行化学防治。天敌有日本高姬蝽、红点平盲蝽、紫斑突额盲蝽、碎斑平盲蝽等。  相似文献   

18.
松褐天牛在病死木伐桩中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不同月份 1 2 0株松材线虫病死木的伐桩 (根 )调查表明 :有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natus Hope产卵痕的伐桩占 47.5 % ;伐桩上松褐天牛幼虫蛀入孔数占产卵痕数的 85 .71 % ;其中有 1 0 .42 %的蛀入孔转移至伐桩的地下部分 ;伐桩上松褐天牛成虫羽化率为 67. 71 % ,其中伐桩地上部分的成虫羽化率为 66.2 8% ,伐桩地下部分的成虫羽化率为 80 %。为此 ,连根挖除病死木伐桩 (根 )统一进行烧毁或用溴甲烷薰蒸处理是松材线虫病除治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系统解析松褐天牛在黑松和赤松内的蛀道结构,了解其蛀食特征,为完善松褐天牛隐蔽生活过程中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和科学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和注射药物防治松褐天牛提供依据。 方法 于松褐天牛越冬期,人工解剖了松褐天牛危害的黑松和赤松木段,获得其完整蛀道。分别测量了蛀道长度、蛀屑堵塞长度、侵入孔内径、蛹室内径、 蛀屑含水率、侵入孔与羽化孔的相对方位等蛀食特征,并分析了松褐天牛幼虫大小与寄主树种和蛀食特征的关系。 结果 松褐天牛在黑松和赤松中的蛀道均为“U”形,类型单一,蛀道间互不串通,在侵入孔端部存在蛀屑堵塞,多数羽化孔在侵入孔上方;松褐天牛的蛀食特征与个体大小和寄主树种的相关性均较小。 结论 松褐天牛在木质部隐蔽蛀食的特性比较规律,受寄主树种种类影响较小,蛀道结构均呈“U”形,蛀道的部分被蛀屑-粪便混合物堵塞。  相似文献   

20.
Polle A  Glavac V 《Tree physiology》1993,13(4):409-413
Xylem sap was collected from trunk segments of adult beech (Fagus sylvatica L.) trees by water displacement. Peroxidase activity was analyzed in xylem saps collected i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yearly growth cycle and from different heights up the trunks (up to 14 m). The xylem saps contained two major peroxidase isozymes with acidic isoelectric points of 4.1 and 4.6, respectively. Mean peroxidase activity was low dur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leaves and high in summer and in winter. In the cold season, peroxidase activity decreased from the stem base to the top, whereas significant gradients were not observed during the vegetative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