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氮肥运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是晋南的主要种植制度。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内氮肥分配(控制氮肥总量420 kg/hm2)对作物产量、农学效率和纯收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内氮肥分配量及比例显著影响作物产量、纯收益和氮肥的效率,冬小麦季施总氮55%(231 kg/hm2)、夏玉米季施总氮45%(189 kg/hm2)时,可获得最高的轮作总产量(13 026 kg/hm2)和最大的净收益(22 146元/hm2),氮肥的农学效率和利用率较其他分配方式均有提高,是晋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氮肥分配的适宜比例。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作物生长期间受春寒和夏旱的影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内的氮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较低,仅分别为4.6 kg/kg和20.8%。  相似文献   

2.
泾川县旱塬区全膜穴播冬小麦“3414”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泾川旱塬区全膜穴播条件下,通过“3414”试验,建立了以冬小麦产量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在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最大施肥量为N 294.0 kg/hm2、P2O5 162.0 kg/hm2、K2O 34.5 kg/hm2时冬小麦产量为6 213.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243.0 kg/hm2、P2O5 115.5 kg/hm2、K2O 57.0 kg/hm2,冬小麦产量为6 082.5 kg/hm2。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氮肥利用率为17.6%~33.6%,磷肥利用率为13.6%~30.8%,钾肥利用率为11.3%~31.3%。  相似文献   

3.
在景泰县芦阳镇西林村小麦上进行的天然多功能土壤给养保养剂 (TYS)与尿素配施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以基施 TYS2 4 0 kg/ hm2、尿素 6 0 kg/ hm2和追施 TYS12 0 kg/ hm2、尿素 30 kg/ hm2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 ,较不施肥对照增产 10 .0 %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为 14 .6 % ,其次为基施 TYS180 kg/ hm2、尿素 12 0 kg/ hm2和追施TYS90 kg/ hm2、尿素 6 0 kg/ hm2处理 ,较不施肥对照增产 9.4 %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为 15 .4 3%。同时在武威市、景泰县进行的 TYS在小麦上的大区试验结果表明 ,基施 TYS180 kg/ hm2 、尿素 12 0 kg/ hm2 和追施 TYS90 kg/hm2、尿素 6 0 kg/ hm2时 ,小麦可比尿素基施 30 0 kg/ hm2、追施尿素 15 0 kg/ hm2的处理增产 3.2 %~ 10 .0 %。  相似文献   

4.
根据农业系统工程原理 ,采用D 饱和最优回归设计方法 ,研究了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多熟制后季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种植方式的生产潜力和技术优化问题 ,建立了产量函数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后季稻塑盘旱育抛栽综合技术措施的最大生产潜力为 930 3.75kg/hm2 ;产量 7875kg/hm2 以上的农艺组合为 :大田基本苗 2 32 .0 5万~ 2 6 1.15万苗 /hm2 ,氮肥施用量 (纯N)为2 33 .5 5~ 2 6 8.95kg/hm2 ,穗肥占总氮比为 9.6 4%~ 15 .12 %。在设计的大田基本苗 12 0万~ 30 0万苗 /hm2 、氮肥施用量 (纯N) 15 0~ 36 0kg/hm2 、穗肥占总氮比为 0~ 30 %的试验范围内 ,对其产量影响的程度依次为基本苗 >穗肥占总氮比 >施氮量  相似文献   

5.
2007~2008年在宁南山区进行冬小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95W0812平均产量最高为5 363.3kg/hm2,较中引6号增产14.19%,丰产适应性较好,可继续试验观察;ST99-111平均产量5 105.0kg/hm2,其抗性差;静冬9718平均产量4 975.0kg/hm2,抗性稍强;LD99-67产量最低,为4 303.3kg/hm2,较对照中引6号减少8.38%。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冬小麦"三系"高产制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育系AL22(A)和恢复系99 AR144-1(R)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父母本行比、氮肥用量和化学调控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父母本行比对制种产量影响较大,当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最高,为1 718.1 kg/hm2,比平均制种产量高25.7%;在一定范围内,制种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期追施尿素240 kg/hm2时,制种产量可达1 636.8 kg/hm2,比对照(不施氮肥)高33.9%;拔节期喷施壮丰安和赤霉素对制种产量影响不大。[结论]在该试验中,当父母本行比为2∶6、拔节期追施尿素240 kg/hm2、拔节期喷施壮丰安225 ml/hm2和赤霉素30 g/hm2时,制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红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施肥对红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450 kg/hm2、三料磷肥375 kg/hm2处理对促进红花的株高和分枝效果最好,最终株高为70.85 cm,一级分枝数为12.53,二级分枝数为23.93;施尿素225 kg/hm2、三料磷肥37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处理红花花绒产量最高,产量为400.00 kg/hm2,比对照增产37.08%;尿素450 kg/hm2、三料磷肥187.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处理红花籽粒产量最高,产量为3 822.50 kg/hm2,比对照增产107.16%。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推荐最经济施肥量为尿素450 kg/hm2,三料磷肥187.5 kg/hm2,硫酸钾肥150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单作玉米的适宜氮钾肥量及不同施氮量、施钾量对玉米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设置不同施肥处理进行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中,施尿素652.5 kg/hm2玉米产量最高、增效最大,分别为9 390 kg/hm2、1 374.0元/hm2;施氯化钾255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增效最大,分别为11 115 kg/hm2、2 596.5元/hm2。  相似文献   

9.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2种氮素肥料在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新坡村和驻马店市遂平县和兴乡和兴农场进行夏玉米肥效试验研究。两地试验结果表明:100%控释尿素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6 665 kg/hm2和6 375 kg/hm2,与同等氮素用量的普通尿素相比增产500 kg/hm2,335kg/hm2,增幅为8.1%,5.5%,增产效果显著;控释尿素用量在50%,70%到100%时,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普通尿素也呈现同样趋势,随尿素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70%控释尿素处理与100%普通尿素处理、50%控释尿素处理与70%普通尿素处理之间相比,产量差异不大,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施用控释尿素可以比普通尿素用量减少1/3的纯氮用量,玉米产量并不下降。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业科学》2021,(1):77-81
试验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固液体聚谷氨酸、氨基酸水溶肥及尿素叶面喷施对晚播冬小麦氮磷钾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喷施3次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积累量。其中氨基酸水溶肥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为4 585. 6kg/hm2,较对照提高50. 3%;液体及固体聚谷氨酸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47. 5%、32. 8%,增产效果显著;尿素喷施效果略低但与固体聚谷氨酸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高产、稳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了连续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经济效益、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结果]施氮使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显著增产,2个轮作周期分别增产17.76%~30.32%、22.24%~46.63%;施氮量660.0kg/hm2在2个轮作周期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3391.19和23444.35kg/hm2,经济效益和产投比较佳,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2.2%和30.7%,农学效率分别为8.3kg/kg和11.3kg/kg。施氮量540.0和660.0kg/hm2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无显著差异。2个轮作周期后,施氮量540.0kg/hm2的0~40cm土壤无机氮积累量与试验前基本平衡。[结论]该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效益、氮肥效率及土壤无机氮平衡考虑,高产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适宜施氮量为625.3~660.0kg/hm2。  相似文献   

12.
垦区水稻施肥指标体系与施肥技术参数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稻"3414"肥效试验、施氮量及基追肥比例试验和配方校正试验的研究,探索垦区水稻施肥参数,制定水稻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贡献率占主导地位,钾肥次之,磷肥对产量影响不大。当施纯N 272.3 kg/hm2、P2O5119.6 kg/hm2、K2O 97.6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10 689.0 kg/hm2;当施纯N 269.3 kg/hm2、P2O5 112.5 kg/hm2、K2O 83.2kg/hm2时,水稻最佳产量为10 674.7 kg/hm2。氮肥基施比例为43.5%~49.4%。作物产量与基础产量相关方程为Y=1000X/(151.97+0.066X);目标产量平衡系数法确立氮、磷、钾肥施用量是适宜的。播后上水氮肥追施量苗肥、蘖肥和穗肥所占比例分别为15%、20%和15%;幼苗旱长分别占17%、25%和15%。磷、钾肥一次性基施。氮素(尿素)当年利用率为39.0%,磷素(重钙)利用率为7.2%,钾素(硫酸钾)利用率为15.9%。  相似文献   

13.
磷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种不同量的磷肥对水稻植株以及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比46%尿素181.5kg/hm2、磷酸二铵120kg/hm2、33%硫酸钾135kg/hm2和46%尿素135kg/hm2、磷酸二铵90kg/hm2、33%硫酸钾150kg/hm2对水稻植株叶面积影响最大;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46%尿素181.5kg/hm2、磷酸二铵120kg/hm2、33%硫酸钾135kg/hm2对其影响较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在秦州区玉泉镇进行的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冬小麦生育期的水分利用率、产量差异较大。折合产量以10月7日播种的最高,为6 533.33 kg/hm2;10月14日播种的次之,为5 838.89 kg/hm2。进一步解析密度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佳播期为10月7—9日,最高产量为5 635.45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密度及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水稻品种秀水09的不同移栽密度、施肥方式和播种期等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是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施肥方式,播期的影响最小.选择5月30日播种,移栽密度为16.7cm×23.3cm(即25.5万穴/hm2),配以每hm2施纯氮240kg(即基肥以速效和长效肥混合使用占总氮量52%,追肥占33%,穗肥占15%),水稻品种秀水09可获90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耿基玉  黄秋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76-8176,8186
[目的]为了寻求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对两系杂交组合两优6326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2个试验,密度试验设5个处理,施肥水平试验设4个处理。[结果]从实际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12.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折合9865.95kg/hm2;30.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折合9332.1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折合10293.45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折合9454.35kg/hm2。从理论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22.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3531.5kg/hm2,12.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为9865.95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为12412.50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为9855.00kg/hm2。[结论]综合实际产量、理论产量等方面因素,提出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22.5万株/hm2;基肥施尿素225kg/hm2,氯化钾15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180kg/hm2,氯化钾120kg/hm2;穗肥施尿素45kg/hm2,氯化钾30kg/hm2。  相似文献   

17.
缓释包衣尿素对保护性耕作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河西平川灌区进行了缓释包衣尿素对保护性耕作玉米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护性耕作下,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时,基施缓释包衣尿素200 kg/hm2、重过磷酸钙260 kg/hm2、硫酸钾125 kg/hm2,拔节期追施普通尿素100 kg/hm2处理的折合产量最高,为8 024.2 kg/hm2,较无肥对照增产46.1%,产值和纯收益最高,分别为16 850.8元/hm2和7 490.2元/hm2,较无肥对照增收3 804.9元/hm2,增收率103.2%,且玉米经济性状良好;较施等氮量尿素的处理(基施普通尿素200 kg/hm2、重过磷酸钙260 kg/hm2、硫酸钾125 kg/hm2,追施普通尿素100 kg/hm2)增产436.4 kg/hm2,增加纯收益836.4元/hm2。  相似文献   

18.
在景泰县芦阳镇进行的天然多功能土壤给养保养剂 (TYS)在玉米上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 TYS 36 0 kg/ hm2 、尿素 2 4 0 kg/ hm2 的处理产量最高 ,为 6 778.6 kg/ hm2 ,较对照 (空白 )平均增产16 .2 % ,粗蛋白含量为 10 .6 7% ,较对照平均增加 1.4 7个百分点 ;同时在白银市、武威市、景泰县进行的 TYS在玉米上的大区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 TYS36 0 kg/ hm2、尿素 2 4 0 kg/ hm2 ,玉米较单施尿素增产 3.7%~9.7%。说明玉米追施 TYS可降低尿素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19.
磷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大田露地条播条件下,研究了磷肥不同用量与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N 150 kg/hm2的基础上,施P2O5150 kg/hm2、配施精鸡粪7500 kg/hm2(干重)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5589.29 kg/hm2,较不施磷肥和精鸡粪的处理增产38.86%。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市山旱地冬小麦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案,建立了天水市山旱地冬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当地冬小麦最佳施肥量为尿素289.8 kg/hm2、普通过磷酸钙493.8 kg/hm2、硫酸钾138.9 kg/hm2,该施肥水平下冬小麦产量可达3 255.7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