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不施锌肥为对照,探讨了施用不同剂量锌肥对马铃薯植株锌的吸收、积累以及薯块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锌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薯块产量、大薯率和商品薯率,明显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马铃薯薯块中的锌含量。在江西省九江江湖平原洲地,对马铃薯施用30 kg/hm2硫酸锌的效果最佳,其植株发病率、死亡率最低,商品薯率和薯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不施锌肥为对照,探讨了施用不同剂量锌肥对马铃薯植株锌的吸收、积累以及薯块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锌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薯块产量、大薯率和商品薯率,明显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马铃薯薯块中的锌含量。在江西省九江江湖平原洲地,对马铃薯施用30 kg/hm2硫酸锌的效果最佳,其植株发病率、死亡率最低,商品薯率和薯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材料,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研究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块茎质构特性、薯块商品率、产量、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这两种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块茎的质构特性有一定影响,能降低块茎的硬度,增加块茎淀粉含量,块茎硬度和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生长调节剂果然多能明显增加薯块商品薯率,天达2116能增加马铃薯产量,较常规栽培增产12%.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对科学施肥和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对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在马铃薯苗期、薯块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和收获期N12处理表现为干物质积累最多,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含氮量最高,薯块产量最高达39 757.5 kg/hm2。各项品质指标也较好,薯块中淀粉、蛋白质含量最高,还原糖含量最低。[结论]各时期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分含氮量增加,其中以施氮180 kg/hm2马铃薯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地区钾素营养对马铃薯品质及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高海拔地区钾素营养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肥施用量既可以增加马铃薯单株结薯块数及大中薯块的比例,减少小薯块的数量,同时还能提高马铃薯的淀粉、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大薯率、净增产值、产投比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钾肥(K2O)施用量在180 kg/hm2时虽能获得较好的块茎产量和大薯率,但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最佳的钾肥(K2O)施用量135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6.
不同镁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镁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镁 肥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提高薯块粗蛋白、可溶性糖以及淀粉含量,且薯块氮、钾、镁等养分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 高;在珠三角地区冬种马铃薯适宜的镁肥(MgO)用量为75.0 kg/hm2。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与烯效唑互作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氮量和烯效唑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铃薯生长,能够改善马铃薯株型结构,降低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提高块茎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同时可提高块茎数量、大中薯个数及小薯个数,增加单株块茎鲜重和单薯鲜重,最终增加马铃薯产量。过量氮肥和烯效唑在一定程度上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性状具有抑制作用。马铃薯产量以中氮(183.75 kg/hm2纯氮)和低浓度烯效唑(10 mg/kg纯量)处理组合最高。氮肥与烯效唑互作对马铃薯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影响程度为:茎根块茎叶,对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程度为:茎根叶块茎;对经济性状影响程度为:单株薯块鲜重单株大中薯个数单株小薯个数单株薯块数平均单薯鲜重。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综合评价马铃薯抗旱能力及马铃薯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生产上推广的冀张薯8号和夏波蒂2个马铃薯品种,在旱棚内分区栽培,测定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指标、串薯比例和产量。[结果]冀张薯8号在发棵期干旱协迫处理单株薯块数、匍匐茎数、成熟率及产量分别为3.80块、14.6条、26.03%及19608.72kg/hm2,夏波蒂分别为2.40块、7.32条、32.79%及13170.30kg/hm2,均为最低值。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冀张薯8号在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单株串薯比为18.18%;而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夏波蒂开花期则是关键的时期,单株串薯比为34.38%。[结论]不同生态型马铃薯品种各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发棵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块茎形成、产量影响最大。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冀张薯8号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影响最大,而夏波蒂在开花期影响最大。土壤水分过于充足降低马铃薯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0号为指示品种,在民乐县洪水镇进行了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马铃薯出苗率、叶绿素含量、冠层温度均没有显著影响;微生物菌剂B的处理平均株高最高,平均单薯重最高的是微生物菌剂C+D混施,平均单株薯块重最高的是微生物菌剂A+B混施处理,微生物菌剂D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干物质含量微生物菌剂A+B混施最高,蛋白质含量单独使用微生物菌剂A最高,VC含量微生物菌剂B的处理最高。结论:使用微生物菌剂D可有效提高民乐县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3种类型马铃薯品种青薯5号、渭薯8号、青薯2号,它们分别为早、中、晚熟和低、中、高淀粉品种,研究了底施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它们对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施肥》品种.其中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品种对马铃薯产量的效应为青薯2号>青薯5号>渭薯8号,对淀粉含量的效应为青薯2号>青薯5号>渭薯8号.  相似文献   

11.
对冬种马铃薯费乌瑞它进行了不同薯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整薯为种薯,不仅经济性状、抗性优于其他薯块,且产量和商品率均高。建议冬种马铃薯在大田生产上选用整薯为种薯。  相似文献   

12.
赵碧芬 《农技服务》2013,30(7):686-687
为掌握长顺县秋马铃薯最佳播种时间,获取秋种马铃薯最高产量和效益,为全面推广秋种马铃薯,进行了秋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时间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的基本苗、每窝薯块个数、单个薯块重影响较大,最终造成产量差异。根据长顺县历年来气象资料可知,8月底多为干旱少雨,前期播种干旱少雨是影响出苗率的主要原因,但播种时间过迟,一方面影响全生育期,另一方面薯块彭大期延迟至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昼夜平均温都较低,薯块营养积累少,从而导致产量较低,试验结果表明,长顺县秋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时间为8月30日至9月10日。  相似文献   

13.
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3种类型马铃薯品种紫花白、内薯3号、坝薯10号,它们分别为早、中、晚熟和低、中、高淀粉品种,研究了底施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它们对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施肥>品种。其中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品种对马铃薯产量的效应为紫花白>坝薯10号>内薯3号,对淀粉含量的效应为坝薯10号>紫花白>内薯3号。  相似文献   

14.
为达到马铃薯生产高质高效、产业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马铃薯栽培以有机肥+复合肥为基肥,尿素和水溶性钾肥为追肥,根据马铃薯生长需肥规律分期施肥。在浇水与田间管理相同条件下分别在团棵期与结薯期进行不同比例追肥,研究不同生育时期肥料的用量对马铃薯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商品性、干物质等的影响,确定出滕州马铃薯在产量不减少的条件下化肥的最佳用量和使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团棵期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产量、商品性、薯秧干物质等有一定的影响。播种前基施80 kg/亩有机肥与60 kg/亩复合肥+苗期追施尿素4 kg/亩+团棵期追施硫酸钾5 kg/亩+结薯盛期追施硫酸钾5 kg/亩+结薯中后期追施尿素1 kg/亩,马铃薯产量、大薯率、薯块干物质积累最高,是最佳的肥料配比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药剂拌种的时间与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马铃薯Lt-5为试材,探讨了药剂拌种时间和不同方式拌种后马铃薯存放时间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切薯后晾晒5h以上拌种对增产及保证马铃薯品质效果最好,与立即拌种相比,晾晒后可以减少马铃薯薯块中畸形和疮痂病病薯率;种薯切块拌种后至播种前时间间隔越长,产量越低,拌种方式上干拌好于湿拌。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对稻田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稻田脱毒马铃薯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探索了不同密度对稻田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大,大中薯比例减少、而窝薯块数增大,窝薯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不同密度对脱毒马铃薯的产量影响显着,稻田脱毒马铃薯栽培最佳密度为6.75万窝/hm2。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广东冬种马铃薯不同切块类型播种对马铃薯产量及其他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粤引85-38为材料,进行不同切块类型单因素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切块类型播种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其中顶部芽播种平均产量最高,其次是底部芽,再次是混合芽;此外,不同切块类型对马铃薯的生育期、株高、单株平均结薯数、商品薯率及薯块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上施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种类型马铃薯品种紫花白、内薯三号、坝薯10号,它们分别为早、中、晚熟和高、中、低淀粉品种,研究了底施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施肥种类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它们对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施肥>品种.其中施肥方式对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品种对产量的效应为紫花白>内薯3号>坝薯10号,对淀粉含量的效应为坝薯10号>内薯3号>紫花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彩色马铃薯试管薯结薯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工厂化生产试管薯提供依据。【方法】以8个彩色马铃薯株系为供试材料,研究12%蔗糖、0.5 mmol/L水杨酸、40 mmol/L高钾处理对彩色马铃薯试管薯结薯的影响。【结果】12%蔗糖处理可提高单株试管薯产量和淀粉含量。0.5mmol/L水杨酸处理使不同株系增产19%~192%,但淀粉含量略有下降。40mmol/L高钾处理对试管薯产量和淀粉含量作用不显著或抑制少量株系试管薯形成并降低淀粉含量。此外,水杨酸具有促进结薯提前的作用,可比对照平均提前约15~25 d形成直径3~5 mm薯块。生产1 kg彩色马铃薯试管薯,0.5 mmol/L水杨酸处理的试剂成本最低,只有对照的56.89%。【结论】0.5 mmol/L水杨酸处理具有成本低、结薯效率高的优点,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以大兴安岭地区3个主栽马铃薯品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生物酵素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生物酵素可提高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商品薯率和产量,但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主茎数无影响,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在对块茎品质影响方面,喷施生物酵素能提高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K、Fe和Mg的含量,而对Zn含量、粗蛋白和Vc含量的影响则因品种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