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涡阳苔干     
涡阳苔干,属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越冬二年生草本植物,系稀有蔬菜品种。产于安徽省涡阳县义门沿涡河潮沙土一带,不仅是涡阳的特产,而且也是安徽和全国性的名牌土特产。从过去到现在,主要以秋季苔干肉质茎晒成苔干而驰名中外,以新鲜苔干食用次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鱼鳞的综合利用价值和实现水产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用罗非鱼鱼鳞提取胶原蛋白,以胶原蛋白、木糖醇、食用胶凝剂和柠檬酸等为原料开发凝冻休闲食品。通过试验优化工艺参数、操作要点,确定原料的最佳添加量为胶原蛋白3.0%,木糖醇5.0%,卡拉胶0.4%,柠檬酸0.2%,甜蜜素0.056%,所生产出的鱼鳞胶原蛋白凝冻休闲食品风味独特、爽口、营养全面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3.
麻辣风味兔肉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代加工工艺和包装先进技术,对传统麻辣兔肉的工艺进行改良,生产出一种既保持地方传统风味,又食用方便、保质期长的真空包装食品。试验得出的兔肉生产新工艺为:宰杀剥皮,去内脏浸漂,腌渍60min,卤制40min,预煮10min,以及调味、浸汁、装袋、封口杀菌,制成色、香、味、形、品质、营养和风味俱佳的麻辣风味兔肉。  相似文献   

4.
电子鼻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鼻技术是一种风味分析的新技术,近年来在食品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介绍了电子鼻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综述了电子鼻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电子鼻在风味突出的食品方面的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5.
SPME-GC-MS(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在食品香气成分或挥发性成分检测中常用的新型萃取分离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高食品中香气成分的检测准确度,并详细探查出不同种类的食品主要的呈香组分,对食品加工、贮藏、工艺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近年来国内SPME-GC-MS在不同类别食品挥发性风味物质中的应用,并对其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微波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的安全性、风味或适口性已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的主要衡量标准.生产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提高和保持产品风味以最大限度地争取消费群体.传统的杀菌方式会造成产品风味被破坏,有的需要较大投资,有的使用成本较高,难以让食品生产经营者兑现.微波杀菌以其不破坏产品风味、节能、方便而越来越受到生产厂家关注.  相似文献   

7.
鉴于对麻辣休闲小食品的调味技术指导和多年的调味经验,笔者特别提供自己调味方面的一些经验,供生产麻辣风味休闲小食品或其他麻辣风味食品的研发、生产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品中的风味物质较为复杂,其呈味效果往往不是单一的某种滋味,而是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呈味物质的综合效应。脂类风味的产生主要是来源于其挥发物,其中包括脂族烃、醛类、酮类、醇类、羧酸和酯;蛋白质因肽链长度、氨基酸组成、排列结构等不同而呈现甜味、苦味、酸味、咸味、鲜味。通过阐述食品中的蛋白质类、脂类物质在食品风味中的贡献及其相关呈味机理,以期为食品风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风味萝卜是指以萝卜为原材料,经过腌制、发酵等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萝卜食品,口感爽脆、营养丰富,加工方法历史悠久,品种多样,深受人们喜爱。对风味萝卜的加工原料、加工方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对风味萝卜加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促进风味萝卜加工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苔干是我国江苏邳县(今邳州市)和安徽涡阳县义门镇的名优特产蔬菜,为菊科莴苣属茎用莴苣,又名苔菜、苔子、菜杆、山蜇菜。苔干种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约2300多年,相传公元前218年,张良刺秦始皇未遂,逃匿古邳圮桥,遇黄石公,  相似文献   

11.
叶用莴苣荧光定量PCR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一套最适合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基因表达量研究的荧光定量PCR技术体系,以叶用莴苣S24为试材,采用SYBR GreenⅠ法,利用叶用莴苣内参基因的2对引物组合18SR1和18SR2,分别在10 μL和20 μL反应体系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结果表明,分别在10 μL和20 μL反应体系条件下内参基因引物组合18SR1的扩增曲线、标准曲线以及溶解曲线等指标都优于内参基因引物组合18SR2;2对内参基因引物组合18SR1和18SR2在10 μL反应体系中的扩增曲线、标准曲线以及溶解曲线等指标也均优于20 μL反应体系。因此叶用莴苣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利用18SR1引物组合,反应体系采用10 μL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铜胁迫对油麦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进行土培盆栽实验,通过对油麦菜幼苗植株生长、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测定,研究了不同浓度铜胁迫(50,300,500,800,1200,2000 mg/kg干土)对油麦菜幼苗生长和土壤酶 (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 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油麦菜的叶片受伤率增加,成活率下降,油麦菜鲜重、株高、平均根长亦随 Cu 浓度升高而递减;土壤酶活性随着铜胁迫程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其中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最明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油麦菜的平均根长、鲜重、株高与土壤铜含量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酶活性与油麦菜的生理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可见土壤酶活性可作为检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五爪金龙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为了解五爪金龙对其它植物的影响,采用种子萌发试验法测定了五爪金龙提取物对萝卜、小白菜、芥菜、莴苣和生菜5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活性。结果表明,五爪金龙甲醇提取物对小白菜和芥菜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芥菜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大,处理后第2天、3天和4天的发芽率分别降低了44.66%、43.34%和42.00%,化感指数分别为-0.5630,-0.5372和-0.5122;对莴苣和生菜种子能延缓其发芽;对萝卜种子的发芽无影响。五爪金龙提取物对5种蔬菜幼苗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表现为根明显缩短变粗,根毛减少或无根毛,颜色变成褐色或枯死。对萝卜、芥菜、莴苣和生菜4种蔬菜芽的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小白菜芽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抑制或促进作用的大小与处理的浓度有关。五爪金龙化感物质在茎和叶中均有分布,而且分布的量也相似。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环境下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数量性状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研究了按双列杂交设计(5×6)/2配制成1套包括亲本、F1 2个世代的水稻遗传材料对受体植物莴苣幼苗根长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及与环境互作效应。遗传方差分析表明,控制水稻不同叶龄期化感作用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呈交替表达趋势,叶龄在7叶期受加性效应控制,在3  相似文献   

15.
漂烫处理对两种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莴苣、茼蒿经不同时间的漂烫(焯菜)后菜及汤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VC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VC的含量都随着漂烫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磁场处理水对蔬菜种子发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和平  邹礼平  夏燎原 《种子》2004,23(9):41-43
本研究采用0.025T、0.05T、0.1 T(T:特斯拉)剂量的磁场处理水对结球甘蓝、白尖叶莴苣和短叶十三萝卜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磁场处理水浸泡蔬菜种子与对照(非磁场处理水浸泡种子)在发芽率和发芽势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以0.1T磁场处理水浸泡蔬菜种子的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7.
结球莴苣耐热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结球莴苣品种为试验材料,从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研究耐热性的鉴定方法。结果表明,抽薹时间是理想的耐热性鉴定指标。POD和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与抽薹时间显著相关,因而可作为结球莴苣耐热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潮州产13种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VC的含量。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和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考虑到各种野菜VC的含量,对这13种蔬菜评价如下:芋的叶柄、茄子的果实、棱角丝瓜的果实、丝瓜的果实、黄瓜的果实属于一级蔬菜,可以安全食用;青菜的叶、生菜的叶属二级蔬菜范围,不宜生食,煮熟或盐渍可安全食用;空心菜的叶、莴苣的叶、芥蓝的叶、番薯的叶属于三级蔬菜,不可生食和盐渍,可熟食;空心菜的茎、芥菜的叶、青菜的叶柄、茼蒿的叶属于硝酸盐严重污染,不宜或限量食用。  相似文献   

19.
D. Globerson  R. Eliasi 《Euphytica》1979,28(1):115-118
Summary The response of Lactuca sativa, L. serriola and L. saligna to saprol was studied. Spraying the whole plant or part of a leaf caused wilting of susceptible plants. A similar effect was observed when leaves were soaked in a solution containing saprol.Inheritance studies with L. sativa and L. serriola showed that resistance to the wilting reaction caused by saprol i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Contribution no. 198-E, 1978 series.  相似文献   

20.
莴苣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的原理和技术,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适用对象、测试性状的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与标准品种的选用和DUS判定标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制订对促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的地位等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