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加强饲养管理 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反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有条件的农户提倡规模化饲养.  相似文献   

2.
刘文科 《北京农业》2007,(25):36-37
<正>1加强饲养管理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  相似文献   

3.
《农家顾问》2011,(8):9-9
一是严格生猪饲养管理。规模饲养场实行封闭饲养,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通风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供给充足营养,增强猪群抗病力。二是做好夏季消毒灭源。当前重点要加强对猪舍特别是仔猪产房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4.
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减少应激,合理配置日粮。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如必须引进时,一定要做好外来猪群的隔离检疫工作。不同批次、不同来源的猪不可混养,最好全进全出。保持猪舍干燥,做好通风保暖。仔猪要吃好初乳,饲料中要有充足的维生素E和硒、锌和抗氧化剂等免疫增强剂,以提高猪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疥螨的直接感染是通过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间接感染为通过污染的工具、车辆、场地,尤以病猪蹭过痒的圈墙、栏杆最易感染。饲养人员及其他动物也可成为传播媒介。搞好环境卫生,保持猪舍和运动场干燥,做好猪只生活环境的调控,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环境和用具定期用杀螨剂喷洒消毒。  相似文献   

6.
1加强猪舍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流通,降低氨气浓度,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做到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温,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猪舍内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2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3药物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对猪乙脑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应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加强猪舍通风,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增强猪群的抵抗力。2、重视猪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注意清理卫生死角、疏通沟渠、防止积水,减少蚊虫的滋生。蚊虫是乙脑病毒的宿主,是乙脑病毒传播的关键角色,因此,防蚊灭蚊是防止乙脑的重要措施。另外,  相似文献   

8.
猪的蓝耳病又称为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场感染此病,整个猪群在3—5d内感染,各年龄段猪群都可以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疫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饲养环境恶劣,猪舍通风降温不良,炎热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的多发。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业》2014,(20):37-37
冬季天气寒冷,农户养猪要注意防寒保暖。防风用木板、草帘、塑料布、草捆或草袋子等遮盖物将猪舍各处的漏风处堵严,夜间在猪窝前吊上帘子,防止冷风入侵;在猪舍的北墙外堆积玉米秸秆或设置防风障。铺草在猪床上加铺15~20厘米厚的软干草、软秸秆,以保暖、吸湿、除潮;夜间防止猪尿窝,保持猪舍清洁、干燥、舒适。通风利用中午高温时段,打开门窗通风,排除舍内潮气和有害气体。  相似文献   

10.
陆军 《饲料博览》2003,(7):50-50
预防措施: 1.猪舍要保持干燥、通风。 2.仔猪按窝隔离,防止窜栏。 3.肥育猪、架子猪和断奶仔猪分栏饲养,饲养密度不能过大。 4.采用疫苗注射(前后7天,不可用抗生素)。 无临诊症状的种猪、后备猪,每年春、秋各注射1次;  相似文献   

11.
春季是养猪的最佳季节,同时也是疾病高发的季节。如何预防和控制生猪疾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猪舍的卫生。要保持猪舍温暖、干燥、通风,不定期的给猪洗澡,经常对猪圈进行消毒,如果有条件应每天消毒。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养猪的先决条件,也是搞好养猪的重要环节。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所以要保持猪舍温暖、干燥、洁净、空气流畅。  相似文献   

12.
一、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应根据猪对温度、湿度等的要求设计猪舍,一般猪舍温度最好保持在10~25℃,相对湿度45%~75%.为了保持猪群健康,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一要保证舍内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尤其是种公猪更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激发其旺盛的繁殖机能.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病主要发生在夏季、秋季,传播速度较快,猪高热病对猪的生长影响很大,如果防治工作做得不及时还会导致猪群死亡。文中建议加强饲养管理,并做好猪舍清理工作,降低猪群饲养的密度,保证猪舍通风顺畅,为猪群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生长环境。同时加强免疫接种,提高猪免疫力与抗病力。  相似文献   

14.
加强猪舍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流通,降低氨气浓度,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做到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温,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猪舍内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2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3药物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使用药物应以广谱高效,同时又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25℃之间,而夏季气温多高于此温度,加上猪舍狭窄、通风不良或车船运输中过度拥挤,猪极易中暑,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肥猪皮下脂肪较厚尤易发生。一、临床表现猪发病突然,表现为精神不安,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心跳急速,体温升高,皮肤发烫,四肢内侧有热汗;呼吸困难,张口流涎,鼻镜干燥;眼结膜高度充血发红,瞳孔先散大后缩小;有的表现兴奋,甚至狂暴,也有的处于昏迷状态,严重的倒地痉挛,牙关紧闭,很快死亡。二、预防办法1.减少猪舍内猪只的饲养密度,猪舍前面如无树木遮阴,应搭遮阴棚,保持猪…  相似文献   

16.
强化猪舍通风 打开所有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可安装通风机、换气扇,增加猪舍的通风量,加快猪合的空气流通速度,防止猪合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孙丁 《农家参谋》2013,(12):23-23
在冬季猪的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温,提高舍内温度,减少猪体代谢的消耗,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增膘。  相似文献   

18.
猪咬尾症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相关饲养人员需要及时做好猪舍清理消毒工作,为猪提供充足的营养,最大程度上避免猪咬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猪舍通风模式有自然通风、半自然通风、混合通风三种主要模式,猪的各阶段猪的最佳温度从16-35度不等,为了提供猪只健康生长的适宜环境,猪舍设计选择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显得更加重要。对南方农村猪场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设备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方法,为老猪舍改造以及新猪舍建设设计提供参考,达到最佳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1.猪舍建设: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也可采用温室大棚。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敞开。每间猪舍净面积25平方米,可饲养肉猪15~20头。猪舍墙高3米,屋脊高4.5米,屋面朝南面的中部设有可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的1/3,要求整天阳光可照射猪床的每个角落。北侧有自动给食槽,南侧设自动饮水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