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金丝瓜是我国稀有的特产药食两用瓜种类,又叫粉条瓜、搅瓜、粉丝瓜、面条瓜等。属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瓜体椭圆形,皮光亮、金黄。大种品种。一般瓜重2-3公斤。长25—30厘米,周圆45—50厘米,瓜肉厚2.5—3厘米。子房横径8厘米以上,纵径15厘米左右。种子长2厘米,宽0.1厘米,粒大而饱满,干粒重300克。  相似文献   

2.
亭园 《今日农村》2005,(3):35-35
金丝瓜,又称搅瓜、面条瓜或金瓜。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种的一个变种,原产于北美洲南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市,其中以上海崇明县的瀛洲金瓜最为著名。金丝瓜是菜用瓜类中的稀有品种,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容易栽培,嫩瓜老瓜皆可食用,但以老瓜为主。成熟老瓜皮色金黄,瓜肉经蒸煮后搅拌成丝状,形似金丝,脆如海蜇,  相似文献   

3.
金丝瓜     
金丝瓜又名金瓜、搅丝瓜、搅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稀有的耐贮运菜用优质瓜。其食用部分为嫩瓜、老瓜。嫩瓜可用来炒菜、做汤、做莱馅等。成熟后的金丝瓜搅动瓜肉成瓜丝,瓜丝粗细均匀、晶莹脆嫩,可凉拌、热炒、油炸、涮锅、做汤、做馅等。金丝瓜营养丰富,清香味美,被誉为“植物海蜇”。金丝瓜的皮质较硬,并有一层蜡质,既耐长途运输,又耐贮存,可从夏秋采后一直贮藏到春节。瓜皮上还可贴字。金丝瓜适应性广,长势旺,喜肥和阳光,凡是能种植西瓜、甜瓜、南瓜的地方,都可种植金丝瓜并获丰产,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名特蔬菜。  相似文献   

4.
金丝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丝瓜,又名搅瓜、粉丝瓜,产品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纤维素、矿物盐、粗蛋白等,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并有减肥等作用。金丝瓜嫩瓜和老瓜均可食用,但是以老瓜为佳,瓜肉经加热或冷冻  相似文献   

5.
<正>金丝瓜别名金瓜、金丝角瓜、搅丝瓜、金丝角瓜、四季美角瓜,是葫芦科金丝瓜属1年生蔓茎草本植物。金丝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明朝时曾作为贡品上献皇帝食用,颇受赞赏,在湖北荆门市普遍栽培,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金丝瓜食部分为嫩瓜和老瓜。嫩瓜可用来炒菜、做汤、做馅;老瓜可凉拌:从中间切断,除去瓜瓤和种子,将瓜放到开水中煮或蒸10分钟,取出放到凉水中,冷却后用筷子搅拌瓜肉,便可拉出金黄色细  相似文献   

6.
张伯川  阎万英 《农业考古》1992,(1):227-230,234
近期一种新型蔬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蔬菜》杂志1987年第三期发表了安徽涡阳县农牧渔业局刘希厅同志的文章《金瓜的栽培与加工》。文章写道:“金瓜,又名金丝瓜、搅瓜(Cucurbita pepo L)属葫芦科。植株一年生,嫩瓜及老瓜均可供食,但本品种以食用老瓜为佳。老瓜皮色金黄,经冷冻或蒸煮后搅开,瓜肉如同金丝一般,且脆嫩适口,风味  相似文献   

7.
面条瓜又名金丝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南部,因其烹调时用叉子挑出看起来象面条而得名.其幼嫩瓜可炒食,风味优于西葫芦,但不能成丝,而完全老熟后瓜肉组织方可成丝.食用时,可将整瓜在沸水中煮约30 min,然后取出冷却,横切两半,去掉瓜籽,用筷子搅拌拉出瓜丝.也可先将瓜横切两节,去掉瓜籽和瓜瓤,在沸水中煮15 min,再放入凉水或冰箱中冷却后拉出瓜丝. 煮熟后瓜丝金黄色,细长如粉丝,清香脆嫩,口感上乘.可凉拌、清炒、油炸、作饺子馅等,随意烹调,风味绝佳.  相似文献   

8.
金丝瓜又名金丝角瓜,四季美角瓜,四季美菱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位为嫩果,或老熟果,青嫩的金丝瓜可炒菜、做汤、做菜馅等.1 选地 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较广,栽培容易,管理简单、粗放,病虫害较少,地头地边、房前屋后的空地、山坡地都可种植。不宜在地下水位高,低洼冷浆地栽  相似文献   

9.
青皮一串铃:极早熟,一般连续坐瓜2 ̄3个,单瓜重0.4 ̄0.5公斤,嫩瓜圆球形,表皮深绿色,商品性好,瓜肉较厚,风味佳(彩图参见80页图5)。花皮一串铃:极早熟,一般连续坐瓜3 ̄4个,单瓜重0.4 ̄0.5公斤,嫩瓜圆球形,表皮深绿色间有浅色花斑,瓜肉较厚,风味佳(彩图参见80页图6)。(湖南余佳)  相似文献   

10.
特征特性短蔓蜜圣南瓜系短蔓型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00天左右,生长势强,抗白粉病,耐瘠薄,耐干旱,坐果节位低,主蔓第一雌花位于5 ̄8节以前,以后每隔3 ̄4节再现雌花,子蔓第二节位即现雌花,一株可结3 ̄5个老瓜,根瓜和第二个瓜扁圆形,第三个瓜以后近圆形。果实表皮墨绿色,上有凸凹棱瘤,瓜肉厚3 ̄4厘米。瓜肉橘黄色,肉质紧密,嫩瓜食味甘面、风味好、品质优。老瓜品质优于日本南瓜,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量3000 ̄4000公斤。栽培要点适宜行株距130厘米×50厘米,667平方米植1000株左右。5 ̄6叶封顶,留两条子蔓,侧蔓坐瓜可促进早坐瓜,提高产量(彩图参见8…  相似文献   

11.
搅瓜是一个奇特的南瓜品种,以嫩瓜或老瓜供食用。老瓜经开水煮后或速冻后,用筷子能将瓜肉搅出金黄色的瓜丝,故称搅瓜、金丝瓜。搅瓜在400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在崇明岛就有栽培,明朝、清朝时作为进贡皇上的珍品。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吃到这种风味别致的搅瓜而为之叫绝。清朝吴其  相似文献   

12.
无蔓搅瓜又名粉丝瓜、金瓜、金丝瓜,为西葫芦的一个变种,是瓜类蔬菜中的稀有品种.该品种可生搅成丝,生食味美脆嫩,煮食则甘而香甜.成熟后的无蔓搅瓜为金黄色、椭圆形,外观美,外皮坚硬,一般单瓜重1~2公斤.食用时将其煮5~6分钟或低温冷冻自然融化后,去掉籽瓤和薄皮后,瓜肉就成粗细均匀、晶莹脆嫩、金黄色的奇特粉丝,可凉拌、热炒、油炸、涮锅、做汤、做馅等,人们称其为金粉丝或植物海蜇,不仅外观好看,而且味美可口.凡能种南瓜的地方都可种植无蔓搅瓜.  相似文献   

13.
无蔓金丝瓜     
张振林 《新农业》2001,(5):23-24
无蔓金丝瓜是名贵蔬菜新品种,因其瓜肉经搅拌即自然形成晶莹透明的黄色细丝,故叫金丝瓜,又叫天然粉丝。种植金丝瓜秋存冬卖,不但解决了冬季淡季市场供应,而且效益是普通瓜菜的5~10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程伯瑛 《农家参谋》2014,(11):10-10
1.无蔓一号无蔓一号为一代杂交种,植株无蔓丛生,株高约70厘米,老、嫩瓜(按当地食用习惯采摘)皆可食用,嫩瓜皮为深绿色,老瓜皮为棕黄色。老瓜优质,肉质甘面,含可溶性固形物13.8%、淀粉1.72%,耐贮存,到来年二月瓜不变色、不变质。一般行距80厘米、株距8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1000株左右,平均一株可结3个老瓜,平均单瓜重1.3千克,可产老瓜3000~4000千克,若采摘嫩瓜,总产量还可增加。2.无蔓四号无蔓四号为一代杂交种,植株无蔓丛生,株高约65厘米,叶着生于茎基部,结瓜性能好,老、嫩瓜(按当地食用习惯采摘)皆可食用,瓜形状呈扁圆形,  相似文献   

15.
金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瓜又名搅瓜,以食用成熟老瓜为主,成熟后的金瓜皮色金黄,外皮坚硬,经蒸煮后,用竹筷搅拌,瓜肉呈粉丝状,口感脆嫩,营养丰富,俗称“天然粉丝”。金瓜属葫芦科南瓜属,植株蔓生,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1朵雌花着生在主蔓第5~7节上,瓜椭圆形,单瓜重1~  相似文献   

16.
<正>金丝瓜是葫芦科南瓜属西葫芦的一个变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搅瓜、茭瓜、金瓜等,以老熟果实食用。早在明代我国就有栽培,到清朝栽培普遍,目前我国南方栽培广泛,北方也有少量栽培。金丝瓜是蔬菜中的珍奇品种,果实中不含脂肪,耐贮藏,能冻藏,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蔬菜品种。金丝瓜老熟果和嫩果均可食用,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  相似文献   

17.
金丝瓜     
金丝瓜是我国稀有特产的耐贮运菜用优质瓜,又叫粉条瓜、粉丝瓜、面条瓜等.瓜体椭圆形,皮光亮金黄.大种品种,一般瓜重2~3kg,长25~30cm,周圆45~50cm,瓜肉厚2.5~3cm.子房横径8cm以上,纵径15cm左右.种子长2cm,宽1.1cm,粒大而饱满,千粒重300g.每瓜内有200~300粒.  相似文献   

18.
飞碟瓜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变种,是我国90年代后期引进的新蔬菜类型,格尔木从山东引进栽培获得成功。飞碟瓜因形似“飞碟”而得名,果实边缘波纹状,颜色因品种不同,分为金黄、乳黄、白色、绿色等,通常食用嫩瓜,直径8厘米-10厘米,即可作为商品瓜,果实含  相似文献   

19.
金丝瓜,又名金瓜、搅瓜、粉丝瓜,一年生草本植物。金丝瓜是菜用瓜类中的稀有珍品,其成熟金丝瓜的瓜肉经搅拌可分离出晶莹透亮的细丝来,状如粉丝,可  相似文献   

20.
金丝瓜主要是以老熟果、搅动果肉成瓜丝供食用的蔬菜,是蔬菜中的珍奇品种,具有清脑理肺、祛火抗癌作用。耐贮存、能冻藏,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名特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