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滴灌工艺流程和管道布置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水管道和田间滴灌系统4部分组成。水源通过潜水泵进入首部装置,然后通过施肥罐、过滤器、调节阀后进入输水管道,再通过干管、分干管及支管进入田间系统的滴灌带内,然后均匀地滴入土壤之中。在管道布置上,干管、分干管一般用PVC管,埋入地下,支管选用PE管,布置在地上,田间滴管带与支管垂直布置在田间。滴管带与作物垄上平行,并隔  相似文献   

2.
塑料大棚中番茄节水灌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大棚内栽培的番茄采用三种不同的灌水方法(沟灌、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的科学试验,经准确比较分析后得出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比沟灌具有明显优越性。微喷灌、多孔管喷灌均比沟灌节水40%以上。因此,大棚畦作番茄最佳的灌水方法是膜下多孔管喷灌。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草莓膜下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在大棚或温室内,将草莓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栽培技术。滴灌利用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使灌溉水  相似文献   

4.
大棚春番茄节水灌溉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结果表明,对大棚春番茄进行了膜下多孔管喷灌和微喷灌比沟灌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节水率达40%-60%,增产幅度达7%-8%。膜下多孔管喷灌灌后水泥泞,易于田间操作,是目前大棚春番茄栽培较理想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5.
几种农作物节水灌溉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农 《今日农村》2006,(4):23-23
⒈田间地面灌水田间地面灌水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⒉管灌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可省水30%~50%。⒊微灌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微管灌等,是将灌溉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不适宜…  相似文献   

6.
鞠凤霞 《新农业》2014,(1):63-64
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与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滴-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  相似文献   

7.
膜上灌溉技术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它是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畦、沟全部被地膜所覆盖,从而实现利用地膜输水,并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设灌水孔入渗给作物供水的灌溉方法.由于放苗孔和专设灌水孔只占田间灌溉面积的1%~5%,其他面积主要依靠旁侧渗水湿润,因而膜上灌实际上也是一种局部灌溉.  相似文献   

8.
正一、节水灌溉方式1.田间地面灌水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2.管灌利用低压管道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可省水30%~50%。3.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等微管灌。将灌水加压、过  相似文献   

9.
微喷灌可广泛应用于塑膜日光温室大棚作物的生产。采用微喷灌可使温棚环境内的水、肥、温度等相辅相成。下面介绍微喷灌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1.微喷系统包括水源、供水泵、控制阀门、过滤器、施肥罐、输水管、  相似文献   

10.
三、优质棚膜加盖草苫 棚膜多用0.1毫米的农用聚氯乙烯膜.或防老化无滴聚乙烯膜,或无滴长寿膜。采用三膜加草苫办法取得了保温、增产显著效果.即在大棚内每畦定植后畦面覆盖地膜,畦上部再加扣一小拱棚.大棚外加盖草苫进行保温。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在塑膜日光温室大棚中,采用微喷灌系统调控温棚环境内的水、肥、温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下面介绍微喷灌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一、设备及安装。微喷灌系统包括水源、供水泵、控制阀门、过滤器、施肥阀、施肥罐、输水管、微喷头等。材料选择与安装:吊管、支管、主管管径宜分别选用4~5毫米、8~20毫米、32毫米和壁厚2毫米的PV管,微喷头间距2.8~3米,工作压力0.18兆帕左右,单相供水泵流量8~12升/小时。要求管道抗堵塞性能好,微喷头射程直径3.5~4米,喷水雾化要均匀,布管时两根支管间距2.6米,把膨胀螺栓固定在温棚长度方向距地面2米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2.
滴灌是当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它是利用滴灌系统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滴头,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的灌水方法。一、膜下滴灌的工作原理简介压力水流经滴灌首部枢纽净化处理后,进入输配水管网,管网包括干管、支管、辅管、毛管(滴灌带或滴灌管),一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在塑膜日光温室大棚中,采用微喷灌系统调控温棚环境内的水、肥、温度足一种可行的方法.下面介绍微喷灌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一、设备及安装 微喷灌系统包括水源、供水泵、控制阀门、过滤器、施肥阀、施肥罐、输水管、微喷头等.材料选择与安装:吊管、支管、主管管径宜分别选用4~5毫米、8~20毫米、32毫米和壁厚2毫米的PV管,微喷头间距2.8~3米,工作压力0.18兆帕左右,单相供水泵流量8~12升/小时,要求管道抗堵塞性能好,微喷头射程直径为3.5~4米,喷水雾化要均匀,布管时两根支管间距2.6米,把膨胀螺栓固定在温棚长度方向距地面2米的位置上,将支管固定,把微喷头、吊管、弯头连接起来,倒挂式安装好微喷头即可.  相似文献   

14.
灌溉系统在设施的系统组成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设施内常采用的灌溉系统主要有管道灌溉系统、温室滴灌系统、温室微喷灌系统、温室行走式喷灌系统、温室多孔管微灌系统、温室渗灌系统等。采用传统的管道灌溉系统,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灌溉不均匀,还会大幅度增加设施内的空气湿度,而在高湿高温的条件下,病虫害易于发生,从而也就增加了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机率。滴灌是微灌技术的一种,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的灌水方式,是近年来现代温室中常用的灌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1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为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由于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管  相似文献   

16.
以欧洲类型短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秋冬季节塑料大棚下畦面地膜覆盖、畦面覆膜畦沟铺稻壳、畦面畦沟全膜覆盖3种不同的地膜覆盖对大棚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CO_2浓度以及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面覆膜畦沟铺稻壳的方式降低了土壤温度,使得大棚内空气湿度略有增加,容易诱发病害。畦面畦沟全膜覆盖明显地提高了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降低了空气湿度,增加了CO_2浓度,这些都有利于秋季黄瓜的生长和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17.
地膜栽培通常多采用沟灌,水集中于沟底土壤,为使膜下作物根区充分湿润,需延长浇水时间。这种方法用水多,土壤易板结等。膜上灌水技术是对沟灌的改进。它利用地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膜侧旁渗灌给作物供水。它适用于土地平整度较差、用井水灌溉出水量较小的地区。一、膜上灌水的两  相似文献   

18.
一、适合栽培黄瓜、青椒、番茄、茄子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将幅宽90~100厘米、厚0.008~0.01毫米的地膜平铺在高畦畦面上,地膜的两侧埋压在畦顶向下的2/3~3/4处。高畦的规格是:畦底宽100~110厘米,畦面宽80~85厘米,畦高10~15厘米,畦沟宽30~40厘米。做畦时,畦心应略高,以利于铺膜严密。二、适合栽培圆葱、甘蓝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平畦100~110厘米,畦长可根据地块自定。定植前可将地膜平铺在畦面,四周用土压实。这种形式比高畦省工,但灌水时容易污染畦面,提高地温不明显。三、适合栽培青椒、甘蓝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大垄的规格是:垄底宽73厘…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通过机械作业,一次性完成开沟、深施肥、精量播种、喷洒除草剂、铺设滴灌输水、覆土、镇压、铺膜等工序。该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滴灌带,再由滴灌带上的滴水器逐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建平县从2011年开始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试点示范,现已实施玉米膜下滴灌61.5万亩,取得较好效果,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20.
徐勇 《农村科技》2014,(5):54-55
<正>滴灌技术成熟,设备过关,已被广泛用于大田生产中。新疆为内陆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作物需水量较大,积极推广节水滴灌技术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出路。一、滴灌管网布设地埋式滴灌也被称为耕层地下滴灌,是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灌水器,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向土壤渗水,以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葡萄地下滴灌管网采用鱼骨型布置,管道系统分为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集水管5级管道。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