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根,是传统的名贵中草药,菘蓝的叶入药称大青叶。板蓝根含芥子甙(sinigrin)、靛玉红、蚓哚甙(indoxrylglucoside)、BETA-谷甾醇、腺苷(adenoside)、棕榈酸和蔗糖等,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作用,用于瘟病、发斑、喉痹、丹毒、痈肿;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等症。据统计,在《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中,以板蓝根为原料生产的板蓝根片、板蓝根冲剂、复肝宁片、  相似文献   

2.
李敬  孙伟  宋东平 《新农业》2009,(8):53-53
菘蓝为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植物,根、叶均可入药。根入药称为板蓝根,性寒、味苦,归心、胃经,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或发斑疹以及痄腮、臃肿疮毒等症。叶入药称为大青叶,性大寒,味苦,归心、肺、胃经,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热病热毒入血,见烦躁神昏、壮热发斑等症。菘蓝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3.
菘蓝为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植物,根、叶均可入药.根入药称为板蓝根,性寒、味苦,归心、胃经,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或发斑疹以及痄腮、臃肿疮毒等症.叶入药称为大青叶,性大寒,味苦,归心、肺、胃经,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热病热毒入血,见烦躁神昏、壮热发斑等症.菘蓝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4.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叶均可入药。根入药称为板蓝根,性寒,味苦,归心、胃经,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治疗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或发斑疹以及痄腮、臃肿疮毒等症。叶入药称为大青叶,性大寒,味苦,归心、肺、胃经,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治疗温热病热毒入血,见烦躁神昏、壮热发斑等症。菘蓝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栽培菘蓝具有见效快、效益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板蓝根(学名)别名大靛、菘兰、菘青、大青等。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材。根、叶入药,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等功效。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七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其化学成分靛甙。大青叶能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凉血清斑。  相似文献   

6.
板蓝根 (IsatistinctoriaLinn)为十字花科植物 ,以根、叶入药 ,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板蓝根适应性强 ,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 ,耐寒。板蓝根种植既可建立专门的种植园 ,也可在幼龄果树、蔬菜等作物行间进行间作。1 园地选择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壤 ,注意  相似文献   

7.
板蓝根为广泛种植的中草药之一,但根腐病、霜霉病、灰斑病、菌核病、白锈病、黑斑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其生产。综述了板蓝根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并对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板蓝根,别名大青叶、蓝靛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属植物菘蓝的根,两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称为板蓝根,以叶入药称为大青叶。药理实验证明,板蓝根有很好的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杆菌和病毒病有很好的疗效。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消斑等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症。板蓝根是国家重点发展保护的中草药品种,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区,现各地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9.
板蓝根作为中成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病毒性疾病起到一定的抑制性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在常见的风寒、感冒治疗中发挥出良好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板蓝根的基本用途进行分析,进而对板蓝根主要的栽培种植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板蓝根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蓝根(Isatis indigotica Fort.)又叫菘蓝、菘青、草大青,其根为中药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能;其叶为中药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其叶中含靛蓝,加工制成"青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能.此外,板蓝根具有抗旱节水、高产、药效大等特点,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1.
<正>板蓝根又名菘蓝,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称为板蓝根,以叶入药称为大青叶。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等功效,为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外贸业务的拓展,特别是含PPA的感冒药停售之后,市场对板蓝根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种植效益看好。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部,属祁连山冷凉地  相似文献   

12.
杨慧 《新农业》2005,(9):14-14
板蓝根属十字花科植物,以根、叶供药用,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作用。当年播种,当年收获,投资少,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板蓝根是一种根、叶都入药的大宗中药材,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锈病、菌核病、灰斑病、黑斑病、根腐病等,应及时防治,否则将引起减产和药材品质的下降,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1、概述板蓝根别名大靛、菘兰、菘青、大青等。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以根入药称板蓝根,只一年起收,以叶入药称大青叶,根及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能。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怕涝,水浸后易烂根,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地均可种植。底肥充足耐连作。但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  相似文献   

15.
<正>板蓝根,根叶皆可入药,是一种常用中药材。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消斑、凉血利咽的功效。根据米东区气候特点及多年生产经验,总结板蓝根栽培要点如下:一、气候特点米东区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达2 808.6小时,蒸发量大,山区年平均降水量519.4毫米,平原地区年均降水212.0毫米,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100毫米左右。冬季寒冷,夏季  相似文献   

16.
板蓝根别名大靛、菘兰、菘青、大青等。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以根入药称板蓝根,只一年起收,以叶入药称大青叶,根及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能。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全国各地广泛引种栽培。黑龙江栽培,可作为一年生种植,一般不能越冬。要得到种子,秋季收根入菜窖中贮藏。第二年栽种可得到种子。  相似文献   

17.
板蓝根是一种根、叶都入药的大宗中药材,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锈病、菌核病、灰斑病、黑斑病、根腐病等,应及时防治,否则将引起减产和药材品质的下降,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咨询热线     
广西读者王保成问:板蓝根的病害有哪些,如何识别? 答:主要有下列4种病害: 一、霜霉病: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部叶片蔓延。叶背出现灰白色霜霉状物,叶面无明显病斑。被害部分发展成绿色小圆斑,后变为褐色枯斑,严重时褐色枯斑连成大斑,病叶边缘亦变褐干枯,直至  相似文献   

19.
板兰根又名大靛、菘蓝,为十字花科植物,以根、叶入药,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农民朋友在种植板蓝根时若科学使用营养丰富的专用配方肥,将能起到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以干燥的根、叶入药,有解热清毒、凉血之功效。但板蓝根在栽培过程中病害较多,应注意防治。常见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菌核病1.症状根、茎、叶、荚均可受害。叶片受害时表现为水浸状青褐色病斑,后全叶腐烂,仅留叶脉。茎受害时皮层腐烂,茎秆破裂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