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养殖业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磷,有效的生物除磷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重要手段。该文从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及洛克沙胂等几个方面探讨其对养殖废水生物除磷的影响,阐述了养殖废水除磷困难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污水除磷的主要方法,根据各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阐述了各除磷方法的优缺点,着重分析了生物化学协同除磷的优势,包括Phostrip工艺、BCFs工艺和MB(A2/O)工艺的工艺流程及运行原理,然后概括总结了从污水中回收磷的方法,并对磷资源回收进行了预期展望。  相似文献   

3.
废水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云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92-93,129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是磷盐含量增加,其预防的关键是废水除磷技术,本文介绍了目前废水除磷技术的常用方法:物化除磷和生物除磷,并阐述了其机理及工艺发展现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兆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05-4207,4211
介绍了生物除磷机理的发展过程和生物除磷的生化过程,探讨了对生物除磷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并对聚磷菌的分离纯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污水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骆斌  刘水清  蒋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69-4771,4774
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污染物。介绍了目前磷污染现状,基于污染问题的存在,概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除磷技术及各自的机理、特点和应用前景,探讨了今后除磷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为工程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性难题,其中磷是主要限制因子。生物除磷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污泥产量少、运行费用较低、便于操作和磷的回收等优点。在介绍PAO和DPB除磷原理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生物除磷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应用较多的除磷工艺,以供污水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纯种培养试验,考察了废水生物除磷优势菌球形红杆菌的磷耐受能力和除磷特性。结果表明,球形红杆菌具有较强的磷耐受能力,且磷酸盐含量会对其除磷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缺磷环境会使菌体产生过量摄磷现象;而在高磷环境下,菌体摄磷量的变化趋势与直接转入富磷培养类似:磷酸盐含量为1%时,菌体摄磷量基本未发生变化,当磷酸盐含量达到2%时,由于菌体的生长受到影响,摄磷量略有下降。结果还表明,球形红杆菌在微好氧培养过程中能达到与厌氧—微好氧培养过程相似的除磷效果,从而提示只要废水中存在足够的碳源,即使全部是微好氧过程,该菌也能有效地摄取磷酸盐而达到较好的除磷效果。由此可见,将球形红杆菌应用于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实际处理工艺中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8.
以巢湖底泥为原料进行梯度驯化,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从底泥中分离到三株聚磷菌株,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初步确定均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通过进行相应的单因子优化实验,初步确定其最佳生长条件为:三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K1菌最适pH为8,K2、K3菌最适pH为7;K1、K3菌最适菌量为OD=0.4,K2菌最适菌量为OD=0.6。同时研究了氧气、碳源对这3株菌聚磷能力的影响,在厌氧条件下出现放磷现象,好氧条件下过量摄磷现象;以乙酸钠为碳源时,其聚磷率高于以乳糖、甲醇、乙醇为碳源时的摄磷量。  相似文献   

9.
以巢湖底泥为原料进行梯度驯化,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从底泥中分离到三株聚磷菌株,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初步确定均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通过进行相应的单因子优化实验,初步确定其最佳生长条件为:三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K1菌最适pH为8,K2、K3菌最适pH为7;K1、K3菌最适菌量为OD=0.4,K2菌最适菌量为OD=0.6。同时研究了氧气、碳源对这3株菌聚磷能力的影响,在厌氧条件下出现放磷现象,好氧条件下过量摄磷现象;以乙酸钠为碳源时,其聚磷率高于以乳糖、甲醇、乙醇为碳源时的摄磷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对养殖废水具有脱氮除磷效果的微藻藻种.[方法] 选取小球藻JY-1(Chlorella sp.JY-1)、小球藻SY-4(Chlorella sp.SY-4)以及链带藻SH-1(Desmodesmus sp. SH-1)等3株微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水产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 培养5 d,JY-...  相似文献   

11.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一词原本是地理学用语,用以描述湖泊的演变过程的,也即湖泊老化和消失的过程,在湖泊形成的初期,水中营养素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土壤中所含的营养物由地表径流不断的带入湖泊水体中,使其逐渐富营养化.但这个自然过程极为缓慢,可能要几千至几万年.随着人口和工业的发展,人为地向水体中排入大量的磷氮,使富营养化过程大大加速,往往在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发生.而且,不但发生在象湖泊这样水流速度很慢的水体,在水流较急的河流和近海也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2.
采用磷酸铵镁法(MAP)回收模拟畜禽养殖废水中的磷,考察了pH值、氮磷比、镁磷以及磷浓度对磷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是影响MAP结晶沉淀反应产生的重要因素,最佳pH位于9-10;当N/P比超过1∶1,N/P比值变化对P回收率无显著影响,Mg/P对P回收率影响较为明显,适宜的Mg/P比为1∶1左右;磷浓度对磷回收率影响甚小,当磷浓度由5 mg/L增加到150mg/L时,磷回收率均处于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降低巢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含山县污水处理厂提出脱氮除磷改进要求。介绍了项目的概况和工艺要求,并对各种工艺方案的特点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A/A/O氧化沟工艺作为项目的污水处理工艺,以期为该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在废水MAP磷回收过程中的迁移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铵镁回收废水中的磷作为优质缓释肥,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回收日益匮乏的磷资源,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了MAP结晶过程中重金属的浓度变化、重金属的迁移特性以及MAP化学平衡模型模拟等,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效果,并分析了其性能机理。结果表明:出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小于50mg/L,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90%;NH4^+-N浓度小于3mg/L,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8%;总磷(TP)浓度小于3mg/L,对TP的去除率为30%;对悬浮固体(SS)的去除率接近100%。经处理后的水质能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1989)。由于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前加置了厌氧反应器,出水中的NO2^--N、NO2^--N明显降低,对TP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说明该生物反应器中的聚磷菌具有较高的摄取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效果,并分析了其性能机理。结果表明:出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小于50 mg/L,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90%;NH4+-N浓度小于3 mg/L,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8%;总磷(TP)浓度小于3 mg/L,对TP的去除率为30%;对悬浮固体(SS)的去除率接近100%。经处理后的水质能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1989)。由于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前加置了厌氧反应器,出水中的NO2--N、NO3--N明显降低,对TP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说明该生物反应器中的聚磷菌具有较高的摄取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处理酸性含磷废水,以碱式碳酸镁Mg_5(CO_3)_4(OH)_2·4H_2O和NH_4Cl这一新型组合为沉淀剂,考察了反应初始pH值、n(Mg)∶n(P)、n(N)∶n(P)以及反应时间对废水中总磷(TP)含量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初始pH值=4,Mg∶N∶P摩尔比为1.2∶1.1∶1,反应时间为30 min,静置20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TP的剩余量为2.982 mg/L,TP去除率达到99.99%。对最优条件下的沉淀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结果显示,沉淀物主要成分是MgNH_4PO_4·6H_2O和MgNH_4PO_4·H_2O,均属于鸟粪石沉淀。同时生成的沉淀物中P_2O_5的质量分数达到25.22%,等效于高品位的磷矿和缓释肥,实现了酸性废水中磷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从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研究背景、MBR除磷研究现状以及MBR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MBR除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除磷研究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聚磷菌的生物除磷机理和影响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湖泊底泥应用生物除磷和纳米材料除磷的观点,为应用生物除磷方法来解决富营养化水体中作为限制因子的磷的有效去除问题提供技术研发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述聚磷菌的生物除磷机理和影响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湖泊底泥应用生物除磷和纳米材料除磷的观点,为应用生物除磷方法来解决富营养化水体中作为限制因子的磷的有效去除问题提供技术研发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