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数值模式产品对山东省2011年6月23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T639模式和EC模式对500hpa高空槽、700hpa切边线等影响山东天气系统有较好的预报;底层的偏南气流为此次暴雨天气提供了丰富的水汽.这对于提高数值预报的适用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满洲里地区春季降雪预报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雪在春季是满洲里地区重要天气过程之一,有时和强降温、大风天气同时出现,形成寒潮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民众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做好春季降水的预报是满洲里地区公众气象服务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在普查分析满洲里地区3-5月历史天气图,从500hpa、700hpa的高空和地面形势以及日本传真图(850hpa、782hpa、502hpa)进行了环流特征分析,从而总结出春季中雪以上过程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ECMWF 850 hpa初始场的温度资料,采取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佳木斯地区7个观测站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结合同时段7个站日最低、最高气温的观测资料,分析各站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与日最低、日最高气温的关系,并建立分县、分月的预报方程,并对其回归效果进行分析,得到适用于佳木斯地区的日最低、最高气温预报方法.结果表明,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与日最低、日最高气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月分站建立的温度预报方程对日最低、最高气温的预报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张美花  鲍思钻  曹茜 《农技服务》2015,32(5):126-127
利用常规天气图、区域自动站资料、物理量场和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14年6月18-19日发生在福建中北部的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环流形势偏弱情况下,只要高低层各种物理量配置有利,仍可能发生较大范围的暴雨、大暴雨天气;当700hpa以下各层处在没有槽或急流的弱环流,而500hpa以上有槽底扫过和强辐散时,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高低层物理量配置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这种类型的暴雨或暴雨落区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李娇  刘振宏  李娈 《北京农业》2013,(33):206-207
利用实况观测、数值预报产品及自动站等资料对辽宁省铁岭地区2013年8月16日的暴雨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8:00铁岭地区北部850 hpa东西向切变线以及20:00铁岭地区850 hpa的切变线分别是北部08:00~11:00以及东南部16:00~20:00强降雨的重要动力条件。同时,地面低压带以及850 hpa风场的配合形成了较好的水汽输送通道。对流区上空湿度层结结构和指数特点,决定铁岭市各地以强降水和雷暴为主,无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此次降雨的动力、热力条件配合较好,水汽充沛,这些条件共同促进了此次暴雨大暴雨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海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123-127
利用MICAPS资料、葵花卫星资料、天气雷达资料、虹桥机场观测METAR实况观测报文资料、华东空管局AMEFS预报系统、美国NCEP数值预报和江苏省气象局WRF模式等数值预报产品综合分析了上海1次切变线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切变线南侧衍生出的中小尺度系统是导致上海地区2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大暴雨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南海热带低压系统为此次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提供了动力支持。AMEFS预报模式(ARPS)对上海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发生,以及暴雨落区预报均存在较明显偏差,属于漏报,但是其高空探空产品预报较为贴合实况。NCEP全球模式预报产品,对于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强天气,参考意义不大。WRF模式较好地预报了上海地区此次强天气过程,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应用MICAPS实况资料对2013年6月19-22日山西省忻州市1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主要是由副高西升北抬而引起的,随着南支槽以及中低层切变线的东移过程降雨量由西北向东南呈递增关系。700 hpa的西南低空急流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能量以及动量,整个大气层结湿层深厚,忻州市中南部地区处于气旋式辐合区内。过程期间,500 hpa和400hpa分别存在一个强的辐合、辅散中心,物理量场表现出较强的水汽输送、辐合能力,能量供应充足。此次过程是由副高西升北抬及中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产生的1次典型的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8.
马建菊  哈黎明 《北京农业》2013,(12):186-187
2008年12月21日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彩南、火烧山油田作业区出现偏东大风,造成油田生产损失严重。基于此,利用克拉玛依高空气象资料和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数据、欧洲数值预报,对此次大风天气特征及引起偏东大风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EC850hpa风场和地面气压场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欧洲数值预报对偏东大风的预报有比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4年2月6日山西省忻州市出现了一次较强降雪天气过程,其降雪时段主要集中于2月6日08:00—7日08:00,全市普降中雪,其中忻府区降雪量最大,24h降雪量5.8mm达大雪等级,河曲县降雪量最小,24h降雪量达1.6mm,达中雪等级,前期形势:2月2—4日忻州市出现了大范围降温天气过程。忻州市48h最低气温下降4.7~14.8℃,其中宁武、神池、五寨、岢岚的降温幅度达寒潮标准。此次的降温使得对未来72h内的露点温度的影响做足了准备。通过分析,得出当日(6日20时)过境时500hpa短波槽由河套地区继续东移向该区的影响;700hpa河套中部有一个人字形切变。此外,700hpa上为一致的偏南气流,为此次降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850hpa在河套地区到山西省北部有弱的人字形切变;因此,该区处于700hpa与850hpa切变之间,且湿度较大;从物理量场分析:垂直速度场从850hpa到200hpa之间均为垂直上升运动且500hpa垂直速度达到最大;散度场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均为此次降雪创造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micaps系统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天气形势场及物理场等方面,对造成9月11至13日忻州市大范围的强降温和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横槽转竖并东移后,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是产生本次强降温和大风的必要条件。500~850hpa高空横槽、地面冷锋和蒙古冷高压是本次寒潮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来源于水稻细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的hpa99基因改良小麦抗赤霉病的可行性,以小麦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以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hosphomannose isomerase,PMI)作为选择标记,通过基因枪法将带有hpa99基因的表达质粒AF234296导入普通小麦品种山农15。2~3次PMI筛选后,获得38株再生植株。通过氯酚红(chlorophenol red,CPR)染色以及PMI基因和目的基因hpa99的PCR检测,获得7株阳性植株,转化率为0.108%。结果表明,hpa99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获得了无抗生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小麦。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月下旬,浙江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强度达严重和较重等级。本文通过对大气环流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发现,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北方强冷空气、中低层逆温的存在及有利的温度配置,都是造成浙江2018年1月下旬低温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阻高横槽型环流背景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且冷空气强度较大;冷空气势力不断加强南压,是本次极端低温雨雪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700 hpa急流带水汽输送是雨雪天气的有利条件,水汽通量及风速大小都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逆温层的形成与降雪相态有直接关系,是700 hpa暖湿气流和850 hpa干冷气流交汇的体现,是今后开展降雪预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吉林省自动站和加密自动站资料以及吉林省数值预报集合动力因子预报系统资料,对2012年6月吉林省18次强降水天气落区和预报与吉林省数值预报产品之集合动力因子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数值预报产品集合动力因子对吉林省6月的强降水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对强降水落区的预报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4.
2017年2月20—21日宁夏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雷达资料和ECMWF_THIN、T639及宁夏WRF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2017年2月20—21日宁夏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短波槽、低空低涡切变线、地面回流及河套锢囚锋等的共同存在为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流型配置;200 hPa西风急流、500 hPa西南急流、700 hPa偏南急流和850 hPa偏东气流为此次暴雪天气提供了较强的水汽输送和补充;雷达回波呈现层状云结构,径向速度图上较好地反应出降雪区流场的辐合、冷暖平流分布,VWP清楚地展示了强降雪风场的垂直结构及高低空急流的演变过程;对各家数值预报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在对中低层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及降水量预报能力方面,欧洲细网格预报与此次实况最为吻合。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大雾分区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统计福建省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以及成雾的气象要素特征,总结出成雾的气象要素指标。基于福建省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利用完全预报(PPI)方法,建立由降水、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逆温等因子的预报概率方程,对大雾分区进行了客观预报。  相似文献   

16.
强对流天气是由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引发的,具有水平尺度小、生命史短、局地性和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根据对各种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分析,可以得出各种指示它们是否会出现,以及可能达到的强度的预报指标。本文充分应用数值预报产品、各类监测资料,在研究酒泉市强对流天气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对流稳定度参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利用统计、动力、人工智能等预报方法,综合天气学概念模型、预报经验形成了短时强对流性灾害性天气的短临预报预警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天气学角度,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环流背景、天气影响系统、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4月3日的寒潮天气做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波动和地面冷空气的共同作用造成;西南低空急流持续不断的输送水汽和北方的冷空气交汇并形成很强的切变且冷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盆地,造成了此次强降温天气;模式对本次过程的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南充市2021年6月25—26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地面自动站、高空实况以及模式格点等资料进行暴雨成因分析,并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因副热带高压缓慢西进、500 hPa低值系统维持在盆地、低层有辐合系统配合而产生的以稳定性降水为主的降水过程。850 hPa盆地中部到东北部西南低涡、700 hPa低空急流、切变线的维持为此次暴雨天气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在本次区域暴雨形成中热力作用不明显,但是由于具备其他条件,仍要考虑本地暴雨的预报。欧洲中心细网格风场预报对此次南充市东部的暴雨预报具有指示意义,西南区域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嵌套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人工影响天气所改进后的云微物理过程方案,对2016年4月1—2日发生在内蒙古的降水过程进行模拟与验证,将MM5模式的预报产品与实况资料进行对比发现,MM5模式对内蒙古的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模拟结果表明:针对受高空低槽影响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降水过程,综合云和降水预报产品的云系发展演变特征、云系宏观特征、云垂直结构和性质、降水场检验分析,模式较好地预报出了此次降水过程。在云系的发展演变、移动路径、云系垂直结构、降水落区和雨量等方面的预报效果较好,而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云系性质、云系覆盖范围、降水范围与观测结果还有一定差距。其中可降水量的预报能够把握住可降水量的大值区和高值中心等;云水含量和冰晶浓度的预报能给出不同高度层上不同位置上的变化情况;云场的预报所涉及的云的范围、边界形状和趋势预报均同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模式对云的预报是可信的;降水的预报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降水的落区、降水的等级以及降水预报的准确率等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实际的情况。因此MM5模式用于内蒙古地区的降水预报是可行的,但本文中MM5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结果与实况相比仍然偏大,其原因可能与模式的初始场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有关,以及与所用资料的精度也是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的成因和数值预报检验.[方法]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背景、稳定度及触发机制等方面对2015年8月7日连云港市的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并对比分析各家数值预报结果.[结果]此次强对流暴雨发生在副高西伸北抬、高空槽东移的大尺度背景下,暴雨发生前大气层结不稳定、边界层辐合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主要因素;多普勒雷达观测表明,回波强度在50 dBz左右,与边界层辐合线位置对应较好;对比分析各家数值预报结果表明,数值预报对不稳定性降水预报效果较差.[结论]该研究为此类强对流暴雨天气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