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与雷达资料等,对2015年6月8日郴州市雷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槽前及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控制,地面弱冷空气入侵,中低层切变线与地面辐合线触发产生暴雨;低层辐合及中高层深厚辐散引发上升运动;低空西南急流与西南涡扰动成为水汽输送渠道,以积层混合型降水回波为主,降水回波带一直对应地面中尺度辐合线。  相似文献   

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8年8月8日发生在天津地区的多次雷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多次雷雨过程是副高边缘的高温高湿与高空槽东移冷空气扰动共同作用造成的,一次是副高边缘和弱冷空气扰动造成的雷雨,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一次是高空槽过境造成的雷雨,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物理量诊断显示雷雨发生时大气中存在不稳定层结,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和上升运动的维持;风廓线雷达能够很好地监测到风场的变化,捕捉高空的扰动信息,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低层下沉速度的强度变化基本上与降水强度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雷雨天气是阿坝州夏季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危害较重。2013年7月8~11日阿坝州出现了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其中500hPa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之间存在的低槽及700hPa东北一西南走向的暖式切变线、低空西南急流是该次雷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的低层持续存在稳定的西南低空急流,不断携带南海和孟加拉湾高温高湿水汽在短急流带汇聚并向西北方移动,为暴雨区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雷雨天气过程中的沙氏指数研、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对流稳定指数庀均有着较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宋堃 《农业与技术》2014,(7):193-193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进行分析,得出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及切变线和地面倒槽锋是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与暴雨天气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4年7月16日拉萨市雷雨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湖地区分布低压深槽持续变深,促使冷空气南下,与南边印度低压带来的暖湿气流交汇共同形成强对流天气。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起到抽吸作用,为雷雨冰雹发生发展提供了水汽、动力及不稳定能量条件。拉萨上空区域分布着显著对流云系,其蔓延范围大,对流活动旺盛,为雷雨冰雹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强秋淋天气降水持续时间长,期间夹杂着暴雨、特大暴雨,易引发中小河流水位暴涨、山洪暴涨、山体滑坡、泥石流、房屋倒塌、城镇内涝、农田淹毁、交通电力水利设施损坏等多种气象灾害。通过对2014年9月的强秋淋天气过程的分析描述,应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本次过程从高低空形势场配置、地面冷空气的原地和扩散路径影响,进一步分析引发暴雨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总结连阴雨中暴雨的成因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17日21:30~18日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普降暴雨,此次降雨基本集中在了18日白天,造成了历史罕见的灾情,降雨形成的天气原因与整个云贵川特大降雨云系有关。本文从地形特征、水汽形成特征、环流形式演变特征、高低空气流成因特征、环流特征和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特征等,简要概述了降雨形成的过程,并提出了降雨造成的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娇  刘振宏  李娈 《北京农业》2013,(33):206-207
利用实况观测、数值预报产品及自动站等资料对辽宁省铁岭地区2013年8月16日的暴雨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8:00铁岭地区北部850 hpa东西向切变线以及20:00铁岭地区850 hpa的切变线分别是北部08:00~11:00以及东南部16:00~20:00强降雨的重要动力条件。同时,地面低压带以及850 hpa风场的配合形成了较好的水汽输送通道。对流区上空湿度层结结构和指数特点,决定铁岭市各地以强降水和雷暴为主,无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此次降雨的动力、热力条件配合较好,水汽充沛,这些条件共同促进了此次暴雨大暴雨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一次雷电天气过程引起的自动站设备故障的检查和排除,在该故障中,间接的雷击事件引起过电压,导致自动站采集器电源控制器、采集器主板和主机串口等一系列硬件设备被损毁,而且此次故障持续间隔24h,故障情况虽然较为少见,但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故障的处理和排查过程,对于今后避免自动气象站出现类似情况具有较好的指导性,而且如何将故障带来的损害降低至最低,确保自动气象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较好的实际操作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许剑勇  高展 《北京农业》2014,(30):232-233
本文对2013年6月6日至7日安徽省黄山景区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中的垂直运动条件、水汽条件及不稳定条件的上下位置及时间基本上保持一致,并与发生强降水的三个典型条件相符合,进而为今后预报及分析暴雨过程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模式:①受西南暖湿气流、中低层低涡、高空低槽及切变线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形成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江淮气旋的特点,雨区主要发生在低空切变线及西南急流之间的区域。②垂直运动条件:在6月7日3:00~8:00,黄山景区水汽辐合上升运动较为强烈。③水汽条件:此次暴雨过程深厚湿层的湿度高于90%,西南急流输送水汽的最高速度达到26 m/s,位于水汽通量散度场-16大值之内,并且聚集有大量的水汽。④不稳定条件及热力:K通常位于36~40,最大值能够达到40。假相对位温通常要大于34.0,最大为35.5,对云滴碰撞及合并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其能够增大从而形成强降水。⑤降水的特点:此次暴雨过程持续的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大且相对集中,时空分布不够均衡。⑥预报差异:与预报时间相比,降雨的开始时间提前了七小时左右,也提前了十几个小时结束,与预报的级别相比,实际降雨的级别要偏大。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井冈山市2015年7月1-2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志刚 《北京农业》2016,(4):141-14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高空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7月1-2日江西省井冈山市出现的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 Pa低压槽和700 h Pa和850 h Pa切变线和西南急流的共同作用下,西南暖湿气流与东北冷涡后南下的冷空气在江西省境内汇合造成了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水汽条件、热力条件等都与这次暴雨天气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4月11日海南岛强对流天气背景和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出现了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天气,具有风力强、中尺度强、风暴系统明显、局地性强和灾情严重等特点。飑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触发机制,海南岛北部地区的平坦地形、华南中层的干急流以及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可能是强风暴系统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5日前后,湘潭市及附近地区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天气,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且强度大。季风槽前暖湿气流北上与高空槽后弱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高原槽东移、低层低涡及切变线和低空西南急流配合等是此次湘潭市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形势。市气象部门及各县市气象部门应加强暴雨、雷电等强降水天气的短时监测、预报和预警等决策性服务,降低旱涝急转加重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以2021年3月14—15日阿拉善盟一次区域性大风沙尘暴天气为例,从地面气象要素演变、环流特征、动力条件等方面对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阿拉善盟大风沙尘暴最强时段为14日夜间—15日清晨,沙尘暴发生时,地面气象要素发生显著变化;(2)影响该区域大风、沙尘暴的因素主要包括500 hPa冷平流触发作用、700 hPa大气斜压性作用、变压梯度风、锋生作用以及必要的大气层结条件等;(3)阿拉善盟北部前期受冷锋后西北大风的影响,发生扬沙、沙尘暴,而在冷锋过境之后,阿拉善盟大部分地区又受地面冷高压影响,沙尘粒子自蒙古国随偏东、东北大风向西南方向传输,与阿拉善盟本地沙源汇合,从而造成全盟大部分地区强沙尘暴天气。  相似文献   

15.
对中卫市2010年9月3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Pa高空深厚冷槽东移出宁夏,并在甘肃的西部和内蒙阿拉善交界存在一横槽,当横槽东移南压转竖,移动较快,带动冷空气迅速南下时,为中卫市的对流天气及冰雹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700 hPa和850 hPa处在大于5×10-5 s-1的正涡度区,500 hPa和200 hPa处在20×10-5 s-1以上正涡度区,高低层都处在明显上升区,为冰雹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2013年8月14日的短时强降水天气造成的灾害从经济损失上来说是巨大的,研究这种极端天气发生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预报人员对这种极端天气现象的预报的把握,积累经验和提高预报能力。本文分别从高低空形势、雷达等方面对这次短时降水天气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了解这场过程特点及其成因,以便对将来预报暴雨天气积累一定的资料和经验,提高对暴雨天气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针对新郑市2015年5月6日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呈一槽一脊型,贝加尔湖和东北地区分别有冷中心,贝加尔湖不断有大量冷空气分裂南下。内蒙古中西部生成对流云团并向东南移动,当天午后影响华北以南地区;高层冷平流在低层暖平流相互叠加垂直结构说明大气层结极不稳定,喇叭形分布结构为下沉气流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地面到925 hPa附近存在逆温层,说明有不稳定能量积累,同时存在强的垂直风切变,造成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0年9月12—13日漳州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发生期间,江南大多数区域属于高压环流,福建处于高压环流东边偏北至东北气流辐散区域,比较适宜于低层对流的发展;地面冷空气和低层切变共同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漳州市上空比湿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动站降水资料、MICAPS天气图、NCEP1°×1°再分析等资料,通过天气学和物理量特征分析方法对2013年3月31日至4月2日发生在辽阳地区的一次雨雪混合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受高空短波槽、低空低涡影响,高低层配置较好,高空不断有冷空气补充,使得系统持续影响辽阳地区,给辽阳地区带来了时间较长的降水。此过程中动力、水汽等因子均对降水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