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通过对山西省忻州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资料实与 T639、EC 模式以及日本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数值模式在500hpa 环流型、700hpa 切变线以及地面气压场方面对忻州市的此次强对流天气均有较好的预报,最终的降水预报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2.
张美花  鲍思钻  曹茜 《农技服务》2015,32(5):126-127
利用常规天气图、区域自动站资料、物理量场和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14年6月18-19日发生在福建中北部的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环流形势偏弱情况下,只要高低层各种物理量配置有利,仍可能发生较大范围的暴雨、大暴雨天气;当700hpa以下各层处在没有槽或急流的弱环流,而500hpa以上有槽底扫过和强辐散时,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高低层物理量配置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这种类型的暴雨或暴雨落区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刘海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123-127
利用MICAPS资料、葵花卫星资料、天气雷达资料、虹桥机场观测METAR实况观测报文资料、华东空管局AMEFS预报系统、美国NCEP数值预报和江苏省气象局WRF模式等数值预报产品综合分析了上海1次切变线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切变线南侧衍生出的中小尺度系统是导致上海地区2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大暴雨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南海热带低压系统为此次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提供了动力支持。AMEFS预报模式(ARPS)对上海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发生,以及暴雨落区预报均存在较明显偏差,属于漏报,但是其高空探空产品预报较为贴合实况。NCEP全球模式预报产品,对于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强天气,参考意义不大。WRF模式较好地预报了上海地区此次强天气过程,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的成因和数值预报检验.[方法]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背景、稳定度及触发机制等方面对2015年8月7日连云港市的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并对比分析各家数值预报结果.[结果]此次强对流暴雨发生在副高西伸北抬、高空槽东移的大尺度背景下,暴雨发生前大气层结不稳定、边界层辐合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主要因素;多普勒雷达观测表明,回波强度在50 dBz左右,与边界层辐合线位置对应较好;对比分析各家数值预报结果表明,数值预报对不稳定性降水预报效果较差.[结论]该研究为此类强对流暴雨天气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娇  刘振宏  李娈 《北京农业》2013,(33):206-207
利用实况观测、数值预报产品及自动站等资料对辽宁省铁岭地区2013年8月16日的暴雨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8:00铁岭地区北部850 hpa东西向切变线以及20:00铁岭地区850 hpa的切变线分别是北部08:00~11:00以及东南部16:00~20:00强降雨的重要动力条件。同时,地面低压带以及850 hpa风场的配合形成了较好的水汽输送通道。对流区上空湿度层结结构和指数特点,决定铁岭市各地以强降水和雷暴为主,无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此次降雨的动力、热力条件配合较好,水汽充沛,这些条件共同促进了此次暴雨大暴雨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满洲里地区春季降雪预报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雪在春季是满洲里地区重要天气过程之一,有时和强降温、大风天气同时出现,形成寒潮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民众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做好春季降水的预报是满洲里地区公众气象服务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在普查分析满洲里地区3-5月历史天气图,从500hpa、700hpa的高空和地面形势以及日本传真图(850hpa、782hpa、502hpa)进行了环流特征分析,从而总结出春季中雪以上过程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明惠青  杨宝伟  唐亚平  李岚  孙丽  息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69-11271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7月15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这次暴雨的形势场演变过程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暴雨过程的预报误差,得出预报该地暴雨的一些地方性指标,借以指导以后的暴雨预报。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充市2021年6月25—26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地面自动站、高空实况以及模式格点等资料进行暴雨成因分析,并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因副热带高压缓慢西进、500 hPa低值系统维持在盆地、低层有辐合系统配合而产生的以稳定性降水为主的降水过程。850 hPa盆地中部到东北部西南低涡、700 hPa低空急流、切变线的维持为此次暴雨天气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在本次区域暴雨形成中热力作用不明显,但是由于具备其他条件,仍要考虑本地暴雨的预报。欧洲中心细网格风场预报对此次南充市东部的暴雨预报具有指示意义,西南区域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及数值模式产品,分析了巴中市2021年7月15—16日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和预报技术失败原因。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是在副高西进过程中,由低层切变线及弱冷空气侵入触发的暴雨天气过程;(2)本地短时强降水预报物理量和雷达特征指标在此次过程中可信度较高;(3)对地面场演变和水汽条件分析不全、数值模式预报产品误差较大是造成此次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天气图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7年10月8—10日大连地区秋季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从天气尺度系统、物理量诊断、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分析了此次秋季暴雨过程的成因,总结了预报技术着眼点与难点,并提出了预报建议,以期为日常暴雨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月22日赣州市出现了1次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赣州市出现了雷暴、大部分地方出现了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本文通过对常规资料、数值预报等分析检验,以及本地一些预报方法探索,力求找出此次预报失误的原因,并寻找新的暴雨预报着眼点,争取今后对暴雨过程的预报更加准确和精细。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以及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对2012年5月28日陇南局地短时强降水及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蒙古低涡冷槽发展南压的大环流背景下,配合西南涡外围的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良好的水汽条件以及深厚的垂直上升运动所产生的抽吸作用和局地的不稳定条件为局地暴雨的发生提供的充分的条件;同时,卫星云图上云团的合并分裂对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性,而各家数值模式预报对此次降水过程预报量级上偏小,但对降水落区及起止时间的总体把握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1995年7月到2009年6月每年出现的暴雨和大暴雨的天气,对每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都充分利用卫星云图及暴雨预报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利用卫星云图、云系特征及雷达回波与天气形势相结合预报强降水的做法,归纳出了特大暴雨前的云场模式,提高了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卫星资料对2019年7月6日山东地区的强对流天气成因进行分析,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高空冷涡、低层切变和地面气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大尺度抬升运动和不稳定层结,配合低空急流输送水汽和中尺度辐合造成的抬升运动,造成了大范围雷暴大风、暴雨和局部冰雹天气。同时,对流云团的合并发展增强了暴雨强度。最后,通过分析欧洲中心数值模式资料,得到对中尺度辐合中心的预报能力不足是造成暴雨落区预报偏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0年7月19~23日抚顺地区出现暴雨成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该次暴雨天气过程天气系统为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低层有低空急流,切变线。该次降水物理量场有较好的对应,正涡度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暴雨产生提供动力条件,高温高湿为暴雨提供热力条件,大水汽通量区为暴雨提供水汽条件。该次暴雨是由发生在高空槽前切变线上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地形作用对降水有增幅作用。数值预报检验中尺度预报降水量级误差较大,可信度不如日本数值预报。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4年7月4日发生在湖州德清的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尺度天气背景下,辅以精细化的数值预报产品,降水云团的移动发展可通过外推预报技术进行预报,预报员可提前1~2 h对此次短时暴雨过程作出预警,提高这类局地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EC等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分析了湖北省2017年6月23日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得出此次暴雨过程预报落区偏大、范围偏北的原因。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背景为发生在副高外围西南急流出口区左侧、切变线和风速涌线南侧的暖区暴雨,范围小、雨带集中;副高脊线偏西偏北,西南急流中心轴偏北偏东,急流北界偏南、偏西分量较大,不利于江汉平原到鄂东北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过于信赖EC形势预报导致了此次暴雨预报出现偏差,暖区暴雨可多参考华东模式;当上下层西南急流都很强盛时,特别需要警惕在暴雨过程前期西南急流加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暖区暴雨。  相似文献   

18.
马建菊  哈黎明 《北京农业》2013,(12):186-187
2008年12月21日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彩南、火烧山油田作业区出现偏东大风,造成油田生产损失严重。基于此,利用克拉玛依高空气象资料和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数据、欧洲数值预报,对此次大风天气特征及引起偏东大风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EC850hpa风场和地面气压场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欧洲数值预报对偏东大风的预报有比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各种数值预报模式、卫星云图资料、雷达回波等,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6月7—9日遂川县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动力及热力3个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外围环流影响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3日赣州市普降暴雨,通过分析大尺度环流、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并结合数值预报对这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总结,以探讨引发暴雨产生的有利条件,从而为提高暴雨预报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