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4年4月24—25日临夏州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2014年4月24—25日甘肃省临夏州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长波脊发展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堆积,巴尔喀什湖冷槽东移是造成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正涡度平流与高空低槽锋区的合理配置造成了强降温和降水为主并伴有大风、霜冻等天气的强寒潮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22-25日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简要的分析.由于温压场分布不对称的移动型冷高压在东移南下的过程中,受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形势由纬向型向经向型转换的过程中,带来了这次隶属于2015年冬季的首次寒潮天气过程.脊前强偏北风使冷空气在横槽后部集聚,使横槽向南加深,得以发展;而随着冷空气的不断积聚以及横槽后部阻塞高压的崩溃,使横槽转竖,冷空气大规模向南爆发.在寒潮所经地区,造成了明显的大风和剧烈降温.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中国寒潮天气过程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实时预报业务数据库中的常规天气观测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中国地区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形成寒潮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亚欧中高纬度地区呈现两槽一脊型,受西欧上空强暖平流影响,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阻塞高压,贝加尔湖附近形成横槽,位置偏北,冷空气在横槽内聚集增强,从而引导多股冷空气南下,导致强寒潮的暴发,造成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低温雨雪灾害,北方地区出现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沙尘天气,局地遭受雪灾。  相似文献   

4.
谭玮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308-309
对2010年3月19—20日中卫市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前期当地基础温度较高,同时也积聚了一定不稳定能量,为后期大幅度降温及大风天气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属槽脊型,冷空气移动速度快,高空冷平流明显;地面冷高路径属西北路路径,中卫市冷空气势力较强;受冷高压控制,当地降温幅度大,温度低;强垂直速度梯度为大风的产生提供动力条件;高空散度场辐合增强了上升运动,有利于大风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满洲里地区寒潮天气预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潮天气是满洲里地区冬半年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其最突出的天气是大风、降温、暴雪,给农牧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带来巨大影响.近几年,不少学者对错综复杂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文章结合实际经验,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选取1971-2000年30年间发生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寒潮天气出现的气候概率,并根据冷空气发源地、路径及相关天气形势得出了寒潮天气预报指标,为今后深入研究寒潮天气过程及其预报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应用海阳市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出现的气象灾害记录资料,分析了影响海阳市的干旱、暴雨、大风、热带气旋(台风)、冰雹、霜冻、寒潮、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指出了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1年河西走廊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总结预报经验。[方法]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Ecmwf数值产品资料,对2011年3月12~14日河西走廊寒潮天气过程发生的环流背景、成因及影响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此次寒潮出现在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形势由纬向型向经向型转换过程中;前期基础温度偏高是形成这次寒潮天气的前提条件;地面冷高强烈发展是形成寒潮天气的直接原因;强盛的冷平流是造成气温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雪后晴空辐射对局地气温也有一定作用。冷空气主力偏北、冷空气以扩散的方式东移南下、锋面过境时间偏早和高低层都辐合不利于深层对流发展以及高低空风速不大等都是影响大风偏弱的因素。[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寒潮、大风天气预报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中,通过使用高空、地面实况观测资料,物理量场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从环流背景、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在2014年11月26至27日东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出现的寒潮大风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亚欧中高纬两脊一槽的纬向环流形式中。亚洲北部有一极涡稳定维持,并向南伸出一个低槽,随着极涡向东移动,低槽也逐渐向东移动至东北部地区,槽后的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给呼伦贝尔市带来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发生在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6-7级的阵风是由于强冷空气、地面气旋剧烈锋生与地面较大的气压梯度;强盛的冷平流时造成呼伦贝尔市大幅度降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冰雹发生特点 柳沟垦区(125团)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多冰雹、寒潮霜冻、大风、低温冷害、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其中春末和夏季冰雹灾害对农作物造成损失尤为严重。根据我区2000~2011年雹灾资料统计,冰雹在我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冰雹发生前常有持续高温天气出现,降雹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多发时段为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8~9日受北方强冷空气东移南压的影响黄南州出现了一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本文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系统及高空物量量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堆集,蒙古横槽转竖和锋区南压,地面冷高压的分裂南下,是爆发寒潮大风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等造成的灾害。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  相似文献   

12.
张鹏程 《北京农业》2014,(27):173-174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ECWMF资料预报,采用天气学原理,对2014年4月22日-24日寒潮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出现在欧洲脊强烈发展并缓慢东移,西伯利亚低涡不断分裂,分成南北两支,北支北上,南支南压,冷空气实力增强;引导冷空气向东南爆发,造成寒潮天气;强冷平流是造成气温骤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寒潮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性天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下旬到翌年5月。伴随寒潮通常会有强降温、大风、降水、霜冻、低温等恶劣天气现象,寒潮天气往往对农业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各类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发生,寒潮天气对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温室大棚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一、天气实况分析2020年12月28—30日,新乡市受强冷空气活动影响,由表1可以得出:  相似文献   

14.
纪成成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1):100-101,127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7年11月13—15日、11月27—29日和12月9—11日根河市出现的3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由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及贝加尔湖堆积并向南侵袭造成的;3次过程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均表现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均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均为低槽旋转型;冷空气暴发后,呼伦贝尔上空均由强盛的冷平流控制,地面冷高压均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但由于冷空气的强度、发展、移动路径不同,因此3次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根河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根河冬季寒潮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东省的气候特征,分析研究霜冻、寒潮、大雾、大风、大雪等灾害性天气对大棚蔬菜种植所造成的危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规避气象灾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6年2月12日~14日寒潮天气过程的地面、高空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受高空冷涡及地面冷高压共同影响,出现剧烈降温、大风和降雪天气,高空冷空气的积累和持续补充以及地面冷高压的稳定维持,为此次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天气学和动力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12月19~21日发生在山西省大同市的寒潮天气过程,从高空环流特征、中低层锋区、地面冷空气的引导气流、移动路径及物理量场因子的变化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大同的冷空气、大风发生和维持的主要机制,揭示了大同市区域性寒潮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强寒潮来临前除环流形势和地面冷高压有显著特征外,物理量场变化也有规律可循,从中找出预报着眼点,提高预报能力,对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月22—25日四会市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22—25日在四会市发生的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是一次显著的横槽转竖型寒潮过程;强烈冷空气从西北部入侵,中纬度竖槽加快速度移动、合并深入极涡槽内,极涡槽持续向南加深,推动了地面冷空气持续向南边区域增强,进而造成四会市强寒潮天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王桂春  宋若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20-9622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大连南部地区2009年12月29~30日出现的寒潮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前期升温的基础上,有强冷空气在蒙古国堆积并经乌兰巴托、二连浩特,侵袭大连地区造成的;寒潮过程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为"低槽旋转型";冷空气暴发后,大连地区上空由强盛的冷平流控制,地面冷高压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但由于寒潮发生的环流偏南、影响系统及冷空气移动较快,因此,大连南部地区,旅顺、大连、金州三站出现寒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连地区寒潮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鸡东县农业灾害应急预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鸡东县近40年的农业灾害统计表明,共出现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道路结冰11种灾害;其中出现较频繁、危害较大的有暴雨、暴雪、寒潮、大风、干旱、雷电、冰雹、霜冻8种。通过对农业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研究,分析当前农业灾害预警信息网络现状、农业灾害预警存在的问题,就防灾减灾工作提出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