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凤梨是凤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约有60个属1400个原生种,凤梨从二十世纪80年代传人我国以来。凤梨由于株型美丽,叶色油亮,花穗艳丽,花期可保持数月之久,而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成为最理想的室内观花植物之一。目前主要栽培品种涉及5个属,分别是擎天属(Cuzmania)的火炬、星类;莺歌属(Vriesea)的红剑;黄剑,蜻蜒属(Aechmea)的粉菠萝;铁兰属(Tillandsia)的粉玉扇;赤贞凤梨属(Neoregelia)的彩叶凤梨。  相似文献   

2.
观赏凤梨是所有具观赏价值的凤梨科(Brorneliaceae)植物的总称.凤梨科植物包括50多个属,2500多个种.不同属、种之间植株的大小和形态差异很大,有的高大如树,有的株高仅数厘米.多数种类的茎极短,叶片狭长,似剑形或带状,成丛排列于茎的基部,叶基部紧紧抱合在一起,叶的先端向四周伸展,基部抱合处形成一个小水杯状的凹槽,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观赏凤梨株型奇特,花色艳丽,花型丰富,形态各异,叶片富有彩色斑点和条纹,是一种既可观叶、又可赏花观果的多年生草本花卉,且观赏时间长,现已风靡我国,成为年宵花市的重要特种盆栽花卉.  相似文献   

3.
<正>凤梨为凤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热带,常见栽培的品种有虎纹凤梨、彩叶凤梨、金边凤梨、蜻蜓凤梨、花凤梨、羞凤梨(西洋万年青)、莺歌凤梨、斑叶莺歌凤梨、红羽凤梨、鹤蕉凤梨、美叶光萼凤梨(光萼凤梨)等。凤梨科中还有斑纹凤梨(姬凤梨)、曲叶凤梨、绿叶凤梨等。被称为水塔花的凤梨(别名红笔凤梨、比尔见亚)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凤梨花株型典雅,叶片青翠亮泽,叶色绚丽多彩,花色鲜艳夺目,观赏期长,其别致的杯型叶筒可贮水不漏,趣味无穷,为优良的室内观花赏叶盆栽花卉。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处理对粉叶蜻蜓凤梨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叶蜻蜓凤梨为材料,在不同时期施以乙烯利促花,结果表明,低温下乙烯利促花效应较差,粉叶蜻蜓凤梨体内的总糖、淀粉含量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均明显低于其他高温时期,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低温下粉叶蜻蜓凤梨体内碳水化合物积累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凤梨叶筒注入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对凤梨生长及品质的形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凤梨最适宜的叶面肥浓度为小型苗期为0.4-1g/L;中型苗施肥为1.4-2g/L。在这两种浓度范围内对凤梨叶筒施肥,与对照组的普通施肥长势接近。  相似文献   

6.
观赏凤梨组织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植体褐化是观赏凤梨等许多植物离体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观赏凤梨的褐化程度不一,粉叶珊瑚凤梨褐化程度较红星凤梨和黄莺歌凤梨严重;不宜选取凤梨的花序轴和花托部分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而减少基本培养基中的氨态氮和2,4-D浓度,初始阶段进行7 d暗培养同样有助于减少褐化的发生。不同防褐化剂处理观赏凤梨外植体的实验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的抗坏血酸可以有效防止褐化产生,而不影响外植体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丹尼斯凤梨叶筒注入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凤梨最适宜的叶面肥浓度:小型苗期为0.4~1.0g/L;中型苗期为1.4~2.0g/L。在这两种浓度范围内对凤梨叶筒施肥,与对照组的普通施肥长势接近。  相似文献   

8.
以凤梨叶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用正交法考察了提取凤梨叶中叶绿素的影响因素:温度、时间、料液比.结果表明:凤梨叶与无水乙醇的料液比为1 g:40 mL、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60 ℃时叶绿素的提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观赏凤梨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多数附生于热带丛林之中,共有60属1 400个原生种,其中最为流行的种集中在擎天凤梨属(又称果子蔓属,Guzmania)和莺歌凤梨属(又称丽穗凤梨属,Vriesea).两个属的共同特点是株型秀美,叶色光亮,质地厚实,叶缘无刺,有的品种叶片有纵向或横向条纹或彩带.叶片簇生于短缩茎上,形成叶杯,用以储水和吸收养分.根系不发达,主要起固定作用.花序为主要观赏部位.擎天凤梨属花序苞片颜色变化丰富,有紫红、粉红、红、黄,莺歌凤梨花序具分枝或不分枝的剑形花序,花序颜色同样较为丰富.观赏凤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量引入我国,由于其独特的叶姿和花型、持久的花期(长达4~9个月),立即风靡市场.近几年国产观赏凤梨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是国内专业凤梨公司的崛起,其产品质量和进口观赏凤梨不相上下.但是,目前观赏凤梨在国内无论是播种苗或是组培苗都主要依赖进口,除个别品种有组培苗供应外,未见有播种苗生产供应的报道.2000~2001年我们开展了观赏凤梨种子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擎天凤梨属火炬凤梨(Guzmania focus)和莺歌凤梨属大莺歌(Vriesea poelmanii)的种子及播种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主要观赏凤梨种类硼中毒症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不同属的观赏凤梨种类进行试验,明确了它们的硼中毒症状和剂量。  相似文献   

11.
彩叶凤梨规模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彩叶凤梨从种苗繁殖到成品栽培的一系列过程,重点研究了彩叶凤梨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示范推广观赏凤梨新系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17-1119
以彩叶凤梨单株试管苗为材料,探讨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生长素浓度、蔗糖用量以及光照条件对彩叶凤梨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彩叶凤梨生根培养以1/2 MS+NAA 0.5 mg/L+蔗糖20 g/L效果最好,暗培养7 d后,转入光下培养,7 d左右根系开始萌动,30 d后生根率为80%,有3~4条长1 cm左右的根,较粗壮,适合移栽。  相似文献   

13.
观赏凤犁(以下简称凤梨)俗称凤梨花或菠萝花,是近年来,备受消费者欢迎的新潮花卉。凤梨,属凤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附生种类为主,一般附生于树干或石壁上,性喜温暖、潮湿的半遮阳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观赏凤梨叶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凤梨叶筒注入不同浓度的叶面肥,研究其叶片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凤梨小型苗期最适宜的叶面肥浓度为NB肥0.4~1.0 g/L+MgSO40.5 g/L,中型苗期最适宜的叶面肥浓度为NB肥1.4~2.0 g/L+MgSO41.0 g/L。在此肥料浓度范围内对凤梨进行叶筒施肥,其长势与普通施肥的对照组长势接近。  相似文献   

15.
叶杯施肥对营养生长期观赏凤梨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丹尼斯凤梨为试材,研究了叶杯施用不同浓度肥料对营养生长期观赏凤梨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杯施用肥料EC值在1.2~1.6 mS/cm之间时,植株叶绿素含量、氮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最多,植株长势旺盛,叶片浓绿、观赏性好,且植株发病率低。表明丹尼斯凤梨营养生长阶段叶杯施用肥料的EC值保持在1.2~1.6 mS/cm之间最有利于植株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6.
空气凤梨抗逆性强、易管理、洁净、轻便、无需泥土、既能赏叶,又可观花、观苞片;同时既可夜间吸收CO2 ,又可吸收有毒有害物质,持续地净化室内空气,因此是室内装饰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空气凤梨的特征及国内外关于空气凤梨的研究进展,为其快速繁殖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观赏凤梨生产现状及商品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赏凤梨属于凤梨科(Bromeliaceae)植物,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年生常绿草本.品种繁多,株型美丽多变,叶片富有彩色斑点或条纹,是一种既可观叶、又可观花、观果的新潮花卉,已成为风靡我国市场的盆栽花卉.  相似文献   

18.
观赏凤梨红星是国内外盆栽花市场非常受欢迎的中高档礼品盆花,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是花、叶均可观赏的室内盆栽植物。为研究适宜观赏凤梨红星的栽培管理与催花技术,本试验选择不同基质、不同水质、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催花药剂及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赏凤梨的成品率在klasmann4-1-4泥炭∶珍珠岩为7∶3的基质、雨水栽培及5 000~25 000 lx光照条件下达最高值。不同催花药剂与不同处理方式催花试验也表明观赏凤梨在乙炔气饱和水溶液灌心3次时的催花效果最佳,乙烯利处理250、500 μg·mL-1条件下虽然也有100%的成花率,但成品花的花冠径较小。  相似文献   

19.
观赏凤梨属热带和亚热带盆栽花卉,广西是较理想的栽培地区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花形、艳丽的花色、较长的花期等特点,已成为广西花卉市场中高档花卉。本文总结了多年来对观赏凤梨的栽培技术和催花的关键技术,以及实践经验,期望为观赏凤梨高品质成品花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观赏凤梨的花期控制是盆栽凤梨适时应市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为建立观赏凤梨的催花技术体系,以适宜西南地区主栽的红星凤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对其开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均有不同程度的催花效果,催花处理后从反应期至观赏期为180 d左右,红星凤梨对乙烯利高度敏感,最佳处理浓度为400 mg/L,处理后其主要观赏性状满足凤梨商品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