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冀815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丰产、大铃棉花品种,于2008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08)第134号。2010年~2011年参加天津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2012年由天津市第二十六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津审棉2012001。  相似文献   

2.
GK164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培育的转基因棉花常规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耐瘠薄、抗枯萎、耐黄萎病等特点。200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批,  相似文献   

3.
冀杂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产大铃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湘杂棉11号     
湘杂棉11号是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而成。2006年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2006016.该品种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以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南部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5.
适宜麦套的晚春播棉花品种冀178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17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选自夏播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6的508系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169系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适宜棉麦套作的晚春播棉花新品种,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5010号)。该品种具有早熟、稳产、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好、适宜棉麦套作等特点,在棉麦套作模式下棉花霜前花率可达87.2%且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对促进棉田增效和加快河北省棉花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冀杂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产大铃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冀杂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棉2006010),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银棉2号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邯郸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抗虫、抗病三系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参加国家棉花品种区试,该品种于2005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时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可解决棉花常规杂交制种中存在的成本高、纯度难保证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三系杂交棉中胞质不育与产量呈负相关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鲁棉研28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合作培育的常规抗虫棉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2。2009年列入天津市棉花良种补贴推荐品种,2011年列入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黄淮海地区5个棉花品种之一,在天津市广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冀杂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2007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7005,2009年盐城地区引进推广种植,在射阳、大丰、东台等主要棉区表现突出。本文依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盐城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总结了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以期提高该品种在栽培管理上的针对性,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抗虫棉晋棉44(原品系2001pb-3)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育成。2005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七次会议审定通过,命名为晋棉44(晋审棉2005009)。该品种获得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准予在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省推广种植,并获得我国农业部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  相似文献   

12.
<正>岱杂1号是湖南省棉花种子有限公司与美国岱字棉公司合作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5年在湖南省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2012两年被湖南省农业厅确认为湖南棉花主推品种之一,2011年至今在沅江市大面积推广,深受广大棉农青睐。1特征特性在湘北洞庭湖区种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属中熟  相似文献   

13.
石杂101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同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在黄河流域区试中,籽棉产量位居13个参试品种第1位。为了充分挖掘该品种的最大增产潜力,结合"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海河试验站"项目,2009年在冀中南棉区南宫市进行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研究,以其对该品种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冀丰4号棉花品种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选育。2009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津审棉2009001。  相似文献   

15.
优质抗病虫早熟棉新品种邯68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早熟优质抗病棉花品种H718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邯515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逆境胁迫、南繁北育、定向选择的方法,培育出了早熟棉花新品种邯686。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良性状。201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1006号);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轻简化育苗麦后移栽,或小麦、油菜、洋葱、大蒜收获后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16.
冀棉95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高产抗病虫棉花品种,2002~2003年参加了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了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试生产试验,表现突出.2006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审定情况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MB4608),2008年已通过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审定(国审棉2008011)。二、特点特性品种来源于sGK中156×901-001。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1天,苗期长势较弱,中期长势转强,整齐度好,后期不早衰。株形松散,株高105厘米,茎秆  相似文献   

18.
鲁RH-1是山东省种子站牵头的棉花杂优组济阳鲁优棉花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该品种参加了1997~1998年全国抗虫棉区域试验.1999年全国和山东省抗虫棉生产试验。2004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10,(5):51-52
记者从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培育的“鲁棉研21号”再次被农业部确定为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该品种自2005年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审定以来,已累计推广283.1万公顷,增加直接经济效益63亿元,已成为国产转基因常规抗虫棉的标志性品种,为实现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国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湖南农业》2012,(6):13
根据农业部的要求,湖南省对2010年前作为非转基因棉花申报审定的品种进行了转基因检测,大唐6号等为转基因棉花品种,现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