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苜蓿产业过去10年发展成就与未来10年发展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我国苜蓿(Medicago sativa)6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5个阶段。近十几年,随着苜蓿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与增强,苜蓿科技驱动力亦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明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同时,苜蓿供需矛盾也在持续加剧,科技创新不足的压力与日俱增,资源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安全的压力明显增强,苜蓿界面耦合的压力日趋明显;今后应着力提升苜蓿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苜蓿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和种子产业发展,推进苜蓿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升苜蓿-奶牛一体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苜蓿生物技术及其生物经济。  相似文献   

2.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严格异花授粉,自交率非常低。这种特性给苜蓿育种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异交植物育种中的许多新成就苜蓿难以借鉴。苜蓿如能大面积采用扦插繁殖,就能使苜蓿育种和改良工作大大提高一步。例如:便于培育无性系;迅速扩大优良个体;充分利用不育系制种和组配杂交组合方便。苜蓿扦插还能使苜蓿的无性繁殖和种子繁殖在育种工作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 多年生牧草(包括苜蓿)的杂种优势育种,最适宜的办法是在无性系、品系或一般配合力高的样本杂交基础上培育综合群体,后代通常用多元杂交法进行鉴定。苜蓿综合群体培育成功与否,决定于组成群体的无性  相似文献   

4.
以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为材料,以根蘖型野生黄花苜蓿和甘农2号杂花苜蓿、直根型陇东紫花苜蓿为对照,在甘肃天水、兰州和武威3个生态区比较不同根型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根茎型苜蓿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根茎型苜蓿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两年平均为20.36%;粗纤维含量最低,两年平均为39.47%;产草量低,三年平均产量为4.05kg/m2;株丛高度相对较低,叶量丰富,叶茎比较高,更适合培育优质牧草。生态区域对苜蓿产量和营养成分有着显著影响。各根型苜蓿的株高、叶茎比、产草量在天水均最高,兰州次之,武威最低;各根型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在兰州地区最高。同一生态区不同年份对苜蓿营养成分亦有影响,除天水地区各材料第一年NFE含量低于第二年外,其余材料第一年头茬草苜蓿的CP、EE、NFE含量均高于第二年头茬草;而CF、CASH、Ca、P含量第二年头茬草高于第一年头茬草。  相似文献   

5.
<正> 苜蓿叶象虫(Phytonomus variabilis)是苜蓿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集中在植株的上部,主要是损害叶子、生长芽、芽花、花蕾,使苜蓿生长减慢,从而导致青饲饲料产量、质量,特别是种子质量大为降低。例如在契尔诺夫茨省,苜蓿花的损害率达10—18%。防止害虫损害的途径之一,就是培育和利用抗性品种。因此,抗苜蓿叶象虫苜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文献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报导甚少。曾指出,不同品种苜蓿遭受害虫损害的成度是不同的。长期研究表明,苜蓿叶象虫产卵和摄食偏重于某些品种,对植株的损害成度则决定于植物的化学成份。我们从1972年开始,在契尔诺夫茨省对  相似文献   

6.
针对苜蓿种植者过多关注苜蓿的地上部分,而往往忽略地下世界变化的现象,阐明苜蓿的生长关键在于根,苜蓿根系的健康问题决定着地上的产量。并从苜蓿种子“萌动-发芽-出苗-发育-生长”的生长周期进行介绍,阐述不同播种深度、土壤类型对出苗率的影响,苜蓿的“自疏作用”以及苜蓿种子在发芽前所面临的各种危害。提出种子包衣技术对根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起到综合防治苜蓿病虫危害、抗旱防寒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证一次播种保全苗,并促进苜蓿的发芽生长,培育壮苗,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7.
切叶蜂为苜蓿种子授粉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切叶蜂 (MegachilerotundataF)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 ,原产西亚和欧洲 ,现已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苜蓿切叶蜂是为苜蓿授粉最有效的昆虫 ,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 ,应用切叶蜂为苜蓿授粉已成为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我们于 1998年初从林甸县引入苜蓿切叶蜂 ,并在大庆市草原饲料试验基地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切叶蜂为苜蓿种子授粉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试验地为沙壤土 ,面积为 5hm2 ,地势平坦 ,具灌溉条件。试验材料为种植第 2年的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龙牧80 1、80 3号苜蓿 ,行距 …  相似文献   

8.
科技     
正新研究为苜蓿高产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培育高产优质苜蓿新品种是我国当前草业、畜牧业和奶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团队林浩课题组和牛丽芳课题组合作揭示了苜蓿器官大小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为培育更高产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该研究团队通过定向筛选、挖掘苜蓿突变体资源,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乳业》2012,(6):89-89
近日,《黑龙江省苜蓿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立苜蓿良种培育体系,将黑龙江省建设成为北方苜蓿种子生产研发基地;建立良种扩繁基地10万亩,达产后年产苜蓿优良种子2000吨,实现优质苜蓿种子的有效供给;建成苜蓿生产田1000万亩,苜蓿年产量达到500万吨,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苜蓿审定登记品种叶形态特征及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春波  于林清  王勇  萨仁 《草地学报》2007,15(3):243-247,268
利用CI-202型叶面积仪研究29个我国审定登记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 L.)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结果表明:地方苜蓿品种和育成品种在叶形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者的叶片较后者小;二者叶片形状相似;在6个指标中,叶长宽比变异最大,叶周长变异最小;地方品种的叶面积、叶长、叶周长和叶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均高于育成品种,其他2项指标则低于后者;在育成品种中,中兰1号的变异最大,甘农3号苜蓿最小;在地方品种中,蔚县苜蓿的变异最大,河西苜蓿最小;该结果将为今后培育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苜蓿是加拿大最有价值的豆科饲草。加拿大东部苜蓿生产的关键是冻害引起的早衰。培育阿皮卡苜蓿使其利用年限延长并高产,以满足农场主对苜蓿品种的要求。来源和育种方法阿皮卡苜蓿是在魁北克省的圣福瓦加拿大农业研究站发展起来的。这个品种的育种工作开始于严冬过后的1974年。育种工作者从魁北克8块曾种植萨兰纳斯(Saranac)苜蓿的地块中选择出原始的亲本无性繁殖系。这些地块曾遭受过严重的冻害,因此残存的植株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苜蓿属植物遗传资源分类整理探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搜集、鉴定及文献检索统计,重新分析整理了中国苜蓿属种质资源野生种、引进种及人工培育新品种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中国是世界上苜蓿属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苜蓿属野生种达22种,包括亚种、变种共35种,由国外引进的遗传材料涉及到11个种,保存于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的苜蓿遗传材料共825份.利用这些种质材料培育的人工新品种共60个.提出了苜蓿属具有分类价值的10个形态学指标,统计了苜蓿属多年生种数占中国全部苜蓿资源的比例,提出了新疆是中国苜蓿属植物遗传资源的分布中心和变异中心,分析了苜蓿多年生种的进化与新疆中心形成的联系,建议应用紫花苜蓿复合体概念处理苜蓿属部分种的分类混杂问题,并加强对紫花苜蓿复合体的搜集和评价,推进苜蓿栽培品种的杂交培育和经济利用.  相似文献   

13.
苜蓿抗旱性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苜蓿产业的迅速发展,培育适应不同地区的苜蓿品种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苜蓿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外苜蓿抗旱育种研究进展,尤其是从生理、生化角度分析苜蓿抗旱机理,着重分析了植物激素ABA对受到干旱胁迫苜蓿的调节作用,及转SOD基因的苜蓿植株对干旱的忍耐性。阐述了RFLP、RAPD与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手段在苜蓿抗旱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培育,河北省沧州市以苜蓿为主的牧草产业已经走出危机,发展成为一个生产稳步增长、效益逐年提高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2009年,沧州市新种植苜蓿11.5万亩,成活率达到85%以上,苜蓿地保留面积达到39.8万亩,收获苜蓿31万吨,外销商品苜蓿14万吨。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扩大苜蓿的播种面积,必须注意培育不仅干物质的收获量高,而且种子收成也多的新型苜蓿品种。首先指出过这种可能性。他曾在杂种后代里成功地结合了这两个最重要的性状。不少人把苜蓿的种子生产性能与花粉的不育性联系起来。例如,Enhe  相似文献   

16.
一、用生物工程培育紫苜蓿澳大利亚全澳联邦科学研究组织利用遗传工程培育出一种新型富含蛋白质的紫苜蓿。用此苜蓿喂绵羊,可迅速提高产毛量。这项研究已达10年,终于把豌豆种子里硫胺酸的密码基因移入了植物的叶片,而羊毛生  相似文献   

17.
"栅栏"(Barrier)苜蓿是加拿大第一个抗黄萎病的苜蓿栽培品种。该品种对细菌性萎蔫病也有非常好的抗性。它适于在这些病流行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和阿尔伯塔省的灌溉地区种植。 "栅栏"是加拿大农业研究站在阿尔伯塔省的Lethbrige培育成的一个苜蓿栽培品种,这是加拿大第一个抗苜蓿黄萎病的栽培  相似文献   

18.
我县紫苜蓿6月中旬始花,7月初盛花,7月中旬花期结束。它是我县夏季的一个主要蜜源。也是定地养蜂一年中迎来的第一个主要蜜源,采完此蜜源,全年仅剩荞麦最后一个蜜源。所以紫苜蓿是我县蜂群夺取全年蜂蜜丰收关键性的一个蜜源。在蜂群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场地选择场地选择当否,对苜蓿蜜丰歉有较大影响。一般情况,苜蓿花期气温在25℃以上泌蜜较多;生长在黄土地比沙土地的泌蜜多,阳坡地比阴坡地泌蜜较多;花期前下过一两次透雨,花期又高温无雨,苜蓿蜜就可丰收。如果花期低温多雨,一般减少泌蜜,不宜进入苜蓿场地,应北上到干旱地区采其它蜜源植物。二、注意培育采集蜂在苜蓿开花前40天左右,调整蜂群,加强繁殖。对弱群,可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我国苜蓿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政策扶持下,苜蓿产业发展态势强劲,主要表现为:一是苜蓿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二是苜蓿产业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三是苜蓿生产管理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四是苜蓿龙头企业和外包服务组织不断壮大;五是苜蓿产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我国苜...  相似文献   

20.
苜蓿根蘖性状发生与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振生  程渡 《草地学报》1995,3(2):126-134
苜蓿的根蘖性状对于培育根蘖型及放牧型苜蓿新品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根蘖型苜蓿新品评选育研究实践,系统地研究了苜蓿根蘖习性发生与生态适应性。通过三个地区种植和无性扦插两种繁殖方式探讨了苜蓿根蘖发生及在不同生境条件下根蘖性状的表现,分析了边际效应对根蘖表现的影响。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根蘖苜蓿植株地下水平根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均有根膨大部位和根蘖芽的形成。根蘖型苜蓿品种的根蘖植株表现在第三、二年较多,第一年和第四年以后均表现较少。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根蘖苗伸展范围不断向外扩展。在1×1m株行距稀植条件下根蘖植株单株枝条数、伸展范围和单株产草量均明显优于非根蘖植株。边际效应对根蘖型苜蓿品种根蘖苗的发育和根蘖伸展范围有影响,边缘行根蘖株百分率略高于内侧行植株,边缘行根蘖苗伸展范围明显高于内侧行植株。在半干旱草原淡栗钙土地区(内蒙古图牧吉牧场和吉林省白城牧场),及气候相对湿润的粘性黑土地区(吉林省公主岭)和潮土地区(北京),根蘖型苜蓿均能表现根蘖习性。在粘性黑土地区根蘖发生百分率较低。半干旱草原地区最适于根蘖型苜蓿生长和根蘖性状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