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夏季高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常见园林植物日灼危害的调查,对日灼危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类,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摘选     
泡桐蛛蛾研究初报(章士美等,《江西林业科技》,1983,5:13—18) 泡桐蛛蛾(Epiplema moza Butler)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泡桐重要害虫,主要危害2一7米高的幼树,幼虫危害叶片,影响生长、甚至枯死。南昌地区一年发生3一  相似文献   

3.
以杨树为研究对象,调查杨树树干表面在冬季的不同时间、不同方向、不同层面表面温度,探究了杨树日灼破肚害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杨树日灼破肚害的发生与季节有直接关系,通常发生在入冬、冬季和早春时期;杨树日灼破肚害还发生在树的磁方位角195°方向的阳面;距地面树基部以上到1.5m以下的杨树树干部位,对杨树日灼破肚害也有一定的影响。结果还表明,不同的杨树品种,抵御日灼破肚灾害能力也不同。抵御日灼破肚灾害,采取秋季涂白预防措施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渭南市泡桐病虫害发生现状调查闫银团(渭南市森防站,陕西渭南714000)据对渭南、富平、白水、韩城等县抽样调查,泡桐幼树发病率为19%~48%,大树为54%以上,重区达100%。在该区危害泡桐的害虫共有37种,分为叶部害虫,根部害虫和枝干害虫三大类。...  相似文献   

5.
掌握泡桐生长规律是科学育苗、培育高杆壮苗的基础。泡桐育苗通过试验,对泡桐苗期生长规律,幼树年生长节律和大树树干解析分析,基本上摸清了我区泡桐生长规律。在苗木生长期6月10日—10月10日每十天观测一次,速生期7月1日—8月30日每天观测一次。泡桐埋根育苗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苗木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苗木生长前,土壤温度在12~18℃之间时,种根剪口处开始愈合,愈合组织膨大,在根的下部形成根原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和调查研究基础上,论述保山市核桃幼树冻害发生发展规律、冻害症状及危害程度,认为冻害的主要成因是低温或降霜降雪,干旱、栽培管理措施及选择栽培品种不当会加剧冻害发生的程度.藉此提出了预防核桃幼树冻害和处理冻害植株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珍稀濒危树种连香树造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连香树造林成活率、中幼龄林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连香树在前期生长较快,病虫害少,树体大小中等,适宜作为城市行道树和园林、庭院绿化树种,影响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是水分,苗期和幼树易发生日灼危害,平原地区栽植应以4~5年生的大苗为主,栽植幼苗应适当遮荫。  相似文献   

8.
泡桐丛枝病是由病根带毒传染并使泡桐近年来普遍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资料介绍,采用温水浸根、抗生素浸根以及化学药剂浸报等方法对病根失毒处理,可有效地预防或减轻丛枝病对苗木和幼树的危害。 1984年我所根据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泡桐组组织全国良种协作研究的要求,向有关省引进了91个无性系3,000多根种根,进行区域性扩大试验。为了减轻丛枝病的危害,根据《泡桐研究》一书介绍,认为用40—55℃温水浸报20分钟,可有效的防治丛枝病的发生。而我们选用了50°C水温,浸报15分钟,浸后凉干,隔一星期埋根育苗时发现,种根皮层已腐烂变质,绝大部分失去了发芽能力。为了查明原因,1985—1986年连续两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大量发展泡桐,由于育苗工作落后于形势,很多地方采用小苗栽植。以致形成主干低矮,枝条横生,既不利于改善农作物的光照条件,也不利于农活作业,同时降低了桐木出材率及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栽植5米以上大苗,缓苗严重而贻误生长时间,并易造成日灼,风折等弊端,况且大苗需要在圃地培育两年,成本增高,因而泡桐幼树的高干培育就成了这个树种的一个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栽培措施。泡桐的这个特性,是由于顶芽旱死,形成假二叉分枝形成的。泡桐在入冬以后,顶  相似文献   

10.
泡桐是我区栽植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目前已定植二千余万株。近年来丛枝病发生普遍,危害日趋严重,尤其是1—4年生的幼树,发病率5—60%,感病严重的常濒于死亡。1979年对18株泡桐解析证明,此病对三年生以内幼树的材积生长量影响56%,但对十年生以上大树的生长量影响不大。几年来在河南省泡桐丛枝病协作组的帮助和指导下,地区与襄县、临颖、禹县等技术人员共同攻关,于1974年在禹县等从小面积药物单项防治试验开始,逐步扩大到综合性多点试验,1980年防治面积1.5万亩,1981年全区  相似文献   

11.
采取实地调查和划分5个日灼危害等级的方法,对关中地区主要城市常见树种日灼危害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为57种常见树种中有雪松、油松、白皮松、侧柏、火炬、黄栌、银杏、大叶女贞、栾树、国槐、榆树等37种受日灼危害较轻或不受危害,广玉兰、红玉兰、红玉兰、七叶树、金丝柳、马褂木等6种受日灼危害较重;日灼发生的轻重除受树种生物学特征特性制约外,还受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管理水平等影响。栽植时应尽可能栽植受日灼危害较轻活不受日灼危害的树种,把易受日灼危害的树种栽植在绿地中心位置或片林中部,或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泡桐丛枝病的发生、发展与各个因子间的关系,以便更有效的采取防治措施,几年来,我们在开展泡桐丛枝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的同时,对影响泡桐丛枝病的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一、调查方法及内容1.方法 1982—1983年,采用踏查、随机抽样、建立标准地、固定标准木等方法,对省内泡桐主栽区的蒲城、武功、扶风、渭南、临潼、大荔、合阳等26个县市泡桐丛枝病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样点  相似文献   

13.
华北落叶松育苗日灼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灼害是危害华北落叶松育苗的一种主要病害。本文介绍了苗圃地土壤湿度、温度与日灼害发生的关系,提出了控制水分和温度是降低日灼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应用^32P和^86Rb对泡桐丛枝病病枝,叶吸收磷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俊秀 《林业科学》1989,25(2):167-170
泡桐丛枝病在我国发生普遍,特别是在河南、山东和陕西关中地区危害严重,群众称之为泡桐的癌症。该病病原在1967年被日本人确定为类菌质体(MLO)。我国有不少人对这一病害作过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曾对该病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土壤中N、P、K含量的百分比值与感病指数间的关系,应用通径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磷含量越高,发病越轻;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经回归分析得知感病指数与P/K比值成反相关。在此基础上,对泡桐丛枝病病枝、叶对磷钾的吸收规律及不同种泡桐苗木吸收磷钾情况进行了同位素示踪试验。  相似文献   

15.
<正> 紫茎甲是鞘翅目叶甲科茎甲属的林木蛀干害虫。1981年,在我场首次发现危害杉木纯林,以后陆续发现危害泡桐、香椿、川柏、毛竹等.据1989年调查,我场4000亩杉木人工林中,有1500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摸清“紫茎甲”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从1982年6月起,我们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82年4~7月,我们对陕西、河南、甘肃、四川等省的18个县(市)的泡桐丛枝病发生情况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的土壤资料,用通径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土壤中磷、钾含量之比值(P/K)与泡桐丛枝病感病指数成负相关。即磷含量愈高,发病愈轻,含量愈低,发病愈重,钾的影响与此相反。这就为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1965年以来,陕西省的渭南、蒲城等县,先后从河南引种了大量的兰考桐,使泡桐在陕西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泡桐的发展,丛枝病(MLO)也日益严重,给生产带来了很大威胁。目前,对泡桐丛枝病国内外都在研究,但对该病发病规律还不够了解。有的资料记载与土壤有关,但关系的焦点却不清楚。有  相似文献   

17.
杨树溃疡病又名水泡型溃疡病,是河南省清丰县树木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害树种主要是各类杨树、刺槐、泡桐、苹果、柳树、核桃树等,是杨树上发生最普通、危害严重的干部病害,也危害枝条,常引起幼树死亡和大树枯梢,对生长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接干和施肥对苗高为3.0、3.5、4.0、4.5、5.0m初植的3年生和4年生泡桐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3.0、3.5m苗的3年生泡桐幼树的高生长;2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4.5m的4年生泡桐的高生长,并且苗高为4.0、4.5、5.0m的4年生泡桐幼树的高和胸径生长量都明显比3.0m和3.5m苗的大;施肥能明显促进苗高为4.5、5.0m的1次接干泡桐幼树的高生长。2次接干处理后,对高为4.0m的苗培育高干良材(主干达6.0m以上)有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日污灯蛾在我区1980年以来已有发生,以幼虫危害核桃、泡桐等树叶片为甚。随着我区泡桐面积的扩大,该虫蔓延迅速,目前已在我区普遍发生,影响泡桐生长。为了制定防治措施,进行有效防治,控制其危害,杜绝蔓延,巩固绿化成果,我们于一九八五年至八六年对该虫的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饲养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虫名、日污灯蛾Spilarctia japonensis(Rothschild)、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灯蛾亚科Arctiinae。  相似文献   

20.
1988年5月大兴安岭林区的火烧迹地上食叶害虫——黑地狼夜蛾 Ochropleura fennica(Tauscher)大发生,危害针阔叶树幼苗、幼树,严重影响森林的更新。5月7日在图强林业局发现其幼虫危害,5月25日调查,发生面积10.7公顷,虫口密度最高132头/平方米,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