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降解秸秆纤维素丝状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初筛和复筛从腐烂的秸秆中分离出的8株产纤维素酶的真菌中获得1株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的丝状真菌g76,经菌株形态分析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Gibberella fujikuroi,以天然水稻秸秆为惟一碳源,37℃摇瓶培养120 h.所得粗酶液作用于CMC-Na、水稻秸秆、滤纸、木聚糖等不同底物,其酶活可分别达1.722 67 IU·mL-1(Cx酶)、0.368 13 IU·mL-1(Cx酶)、0.344 24 IU·mL-1(FPase)、0.531 78 IU·mL-1(半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特定生态环境(腐烂的稻草)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并就这些微生物菌株对水稻秸秆的降解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利用以微晶纤维素粉等只含纤维素成分的原料作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对从稻草秸秆中分离筛选到的7株可降解稻草秸秆的丝状真菌菌株进行分离和筛选,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2个层次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这些菌株降解水稻秸秆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发现,筛选出的7株菌株中有2株属于多轮青霉组,2株属于烟色曲霉组,1株小孢根霉组,1株梨卵形孢组以及1株总状枝毛霉组.其中1株烟色曲霉组和1株卵形孢组降解秸秆纤维素能力较强,另有1株烟色曲霉组和1株卵形孢组降解秸秆半纤维素能力较强.[结论]研究可为微生物菌种降解水稻秸秆的能力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玉米秸秆上分离筛选出的S-3菌株能够分泌纤维素酶,具有降解农作物秸秆的能力.该菌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其产纤维素酶活为172.786 U/g,最佳降解条件为发酵时间11d、发酵温度32℃、料水比1:2.5、S-3菌株用量10 mL.在上述条件下,纤维素占发酵干基的比率从最初的35.48%降到23.26%;木质素从最初的15.37%降到14.51%.  相似文献   

4.
用秸秆粉部分代替LB、高氏培养基中的碳源,通过延长培养时间从土样中分别富集降解秸秆的细菌、放线菌,用稀释倒平皿挑取单菌落法通过菌落形态差异分离出细菌29株、放线菌29株。用秸秆粉培养基定性鉴别法鉴别出其中有8株细菌、10株放线菌能降解秸秆。测试了硝酸铵、酵母粉和土壤浸液等添加物对能降解秸秆的细菌和放线菌在秸秆粉培养基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粉对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他添加物对供试菌的生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湖南省望城区水稻田土壤样品中分离真菌;通过刚果红平板培养实验筛选出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6个真菌菌株;应用DNS法测定了各菌株产CMCase的活力,并分析了它们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筛选出的6个真菌菌株中,WAF6对水稻秸秆的降解率最高,达45.72%;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WAF6被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湖南省望城区水稻田土壤样品中分离真菌;通过刚果红平板培养实验筛选出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6个真菌菌株;应用DNS法测定了各菌株产CMCase的活力,并分析了它们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筛选出的6个真菌菌株中,WAF6对水稻秸秆的降解率最高,达45.72%;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WAF6被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茵的分离与产酶条件。[方法]从富含腐烂玉米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降解纤维素的真菌C01,经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种,并对该菌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真菌最佳接种种龄5d,培养液初始pH为5,接种量12%;培养时间5d的优化条件下,酶活力达1.76IU/ml。该菌株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较好,优化条件下,7d降解率达66.8%。[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丝状真菌对烟草废料中烟碱和多酚的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丝状真菌在烟草废料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烟草废料中的烟碱和多酚(绿原酸)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所用丝状真菌在经乙醇浸提后的烟草废料培养料中生长良好,其中曲霉的烟碱降解能力最强,脉孢菌的多酚降解能力最强。在烟草废料培养基中发酵48 h,曲霉对烟碱的降解率达到60.5%;脉孢菌对多酚的降解率达到29.8%。将2种菌混合培养48 h,对烟碱和多酚的降解率分别为76.6%、48.1%,烟草废料培养基中烟碱和多酚含量分别降低至1.96 mg/g和0.81 mg/g,因此2种菌混合培养时降解烟碱和多酚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优良秸秆降解放线菌,解析其秸秆降解特性,从森林土壤和秸秆堆肥环境中采集样品,采用富集培养方法筛选目标菌株,通过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降解菌分类地位,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分析降解过程中菌株对秸秆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考察培养温度、初始pH和氮源种类等培养条件对菌株降解秸秆的影响规律,以天然纤维素为底物测定菌株胞外纤维素酶活力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本研究筛选获得的菌株ZY-2经鉴定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Streptomyces rochei ZY-2在7 d内对秸秆的降解率可达29.23%,且能同时降解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组分的降解率分别为42.82%、47.05%和13.63%;3)菌株降解秸秆时,温度控制在35~45℃,初始pH控制在6.0~8.0,以有机氮为氮源生长时降解效果较好;4)菌株胞外能同时检测到内切纤维素酶和外切纤维素酶活性,生长前期内切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第4天达到峰值(0.12 U/mL),而生长后期外切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第6天达到峰值(0.23 U/mL)。本研究筛选的菌株ZY-...  相似文献   

10.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秸秆降解生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微生物特别是与纤维素降解有关的微生物在秸秆还田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从长期堆放农业秸秆的土壤中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固体培养基平板稀释法和赫奇逊滤纸条液体培养基富集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染色法和CMC酶活力测定法筛选高效纤维素分解菌;采用培养特性、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测定秸秆失重率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及降解率研究其降解玉米秸秆的效果;并测定其处理的玉米秸秆粉末对紫苏和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分离到的16种纤维素分解菌中筛选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菌株HLF4和YDL3。HLF4和YDL3菌株分别鉴定为栗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badi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LF4和YDL3及混合菌株处理的玉米秸秆分解能力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其中HLF4+YDL3混合菌株处理效果优于单菌株,其玉米秸秆失重率、半纤维素降解率、纤维素降解率以及木质素降解率分别比对照高52.00%、46.65%、42.11%和31.19%。用纤维素分解菌酵解的秸秆还田处理的紫苏和油菜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以及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特别是用HLF4+YDL3混合菌株处理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单菌株处理。筛选的HLF4和YDL3菌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且其混合菌株的分解纤维素能力更强,可作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用于田间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一种制备富含多糖丝状真菌基因组DNA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的红曲霉、镰刀菌和微小毛霉基因组DNA数量和质量都较为理想,DNA产量在90~130 μg·g-1湿菌体,大小均在21kb.4℃可保存4~6个月.用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为PCR扩增的模板,扩增结果稳定、准确.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SacⅠ、HindⅢ、BamHⅠ酶解红曲霉M34均能得到较为均一的完全酶切带.该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适合富含色素和多糖的真菌的基因组DNA的提取.此外,还适合真菌分子育种等的筛选和样本量大的PCR检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丝状真菌的转化方法、选择标记、转化系统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进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用的Ti双元载体,将质粒pUCATPH上真菌trpC基因启动子驱动的潮霉素B抗性基因(hygB)表达盒转移到Ti质粒pPZP111上,构建成用于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Ti载体pATZ。将植物表达载体pDL916上的草丁膦抗性bar基因重组到载体pKS-trpC上,构建成含真菌启动子、终止子调控的bar基因表达盒的中间载体pTrpCBar;之后将该表达盒转移到pPZP111载体上,得到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真菌转化Ti质粒pTBZ。上述质粒载体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构建正确,为丝状真菌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胡长庆  鲍玉婷  徐伟  郑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664-1666,1742
[目的]筛选丝状石油降解真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宁波象山港及镇海炼化厂卸油区域受原油污染的海水和土壤中筛选目标菌株,并对其降解原油的速度、耐油性、接种量、氮磷营养需求等进行探讨。[结果]得到3种目标菌株,分别为丝壶菌属(Hy-phochytrium Zopf),网囊霉属(Dictyuchus Leitgeb)和腐霉属(Pythium Pringsheim),并命名为S-3、T-1和T-2。3种菌株均具有降解原油快速高效的特点,接种量在0.5%~1.0%(V/V)时,处理5d对原油的平均降解率达到57.00%~65.00%。S-3菌株耐油性强,适应寡氮磷营养环境;T-1和T-2菌株耐高氮磷营养环境,但高原油浓度不利于其对原油的生物转化。[结论]丝状石油降解真菌作为一种生物治理石油污染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丝状真菌混合菌群降解原油的环境条件。[方法]从原油污染的土壤和海水中分离并筛选到对原油降解率较高的丝状真菌菌株,由S-3(HyphochytriumZopf)、T-1(Dictyuchus leitgeb)和T-2(Pythiwm pringsheim)构建混合菌群X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菌群降解原油的最佳环境条件以及3种菌株不同接种比例对原油降解的影响效果。[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菌群X3的最适氮源为(NH4)2SO4,最适磷源为K2HPO4,最适pH值范围为6.0~7.0,最适摇床转速130~195 r/min。正交试验表明,S-3、T-1和T-2菌株的最适接种比例为1∶0.4∶1,优化后的最佳原油降解条件为:(NH4)2SO41.0 g/L、K2HPO41.5 g/L、pH值6.0、接种量0.5%,原油浓度1.25 g/L。在对原油污染的土壤和海水进行的室内修复试验中,X3菌群对原油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2%和66%。[结论]混合菌群X3在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适用于rDNA ITS分析的兰属菌根真菌培养及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兰属植物与其共生真菌之间专一性关系,采用覆盖纤维素滤膜于PDA培养基的方法培养兰属菌根真菌,提取其DNA后用于rDNA ITS分析。在培养过程中克服PDA液体培养及固体培养获得菌丝体少的缺点,操作方便,获得大量菌丝体;采用改进的提取植物基因组DNA的SDS方法提取真菌的DNA,通过提高缓冲液的pH值、增加EDTA的浓度以提高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此培养方法及改进的DNA提取方法均简便易行,提取的DNA产量高、质量较好;可满足菌根真菌rDNA ITS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一条管道,设计者的任务之一是根据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所用钢管的质量指标值,以此选购钢管(板)。屈服强度、屈强比、韧性等是钢管(板)的主要质量指标,合理确定这些指标的数值有相当难度。通过对管道用钢管的性能研究,结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了在确定屈服强度时要考虑包辛格效应的影响、包辛格效应对屈强比的影响及其影响范围,并给出了管道用钢、钢管的屈服强度、屈强比和韧性指标值的具体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收集了海南岛28种杂草上的植物病原资源,并对每种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出44种病原真菌,对每一种病原菌在杂草生防上的应用前景给予了评价,并深入探讨了利用杂草植物病原菌开展生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改良的TE-3D法提取大白菜根、茎、叶的RNA,用phenol-TE-3D溶液裂解细胞,用体积比24∶1的氯仿/异戊醇溶液萃取RNA,6 mol.L-1氯化锂沉淀RNA。提取的RNA完整、无降解,成功地进行了反转录和PCR扩增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