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检测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的生长状态,采集不同栽培模式、不同生长时期草菇、异常草菇以及栽培料杂菌感染等各种图像作为原始图像数据集,采用Anchor-free网络结构构建检测算法模型,将收集的895幅草菇原始图像分为生长期、成熟期、开伞期草菇,杂菌感染草菇和肚脐菇以及鬼伞和栽培料表面...  相似文献   

2.
从福建、山东等地引进草菇菌株6个,设计以6种以海鲜菇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菌株和栽培配方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菌株V1172、V1296及V5是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的适宜菌株;配方3(海鲜菇菌渣55%、玉米芯15%、花生壳15%、鸡粪5%、牛粪5%、石灰5%.)为最佳配方,与CK相比,栽培料的...  相似文献   

3.
在大面积草菇生产中,都是使用草菇栽培种。但生产草菇栽培种要有设备条件,这对一般的个体户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用采完菇的大床菌块和菇根作菌种,进行栽培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其产量接近栽培种的水平。 (一)处理与方法:试验设五个处理,①采菇后的菇根、菇脚及其基部附着的菌丝块;②头潮菇采后的菌块中间层:③两潮菇后的菌块中间层;④头潮菇后的菌块混合菌丝;⑤栽培种(对照)。  相似文献   

4.
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e Speg.)是个大属,其中著名的栽培种如草菇和银丝草菇。全世界估计约50多种,其中我国为25种。它们是:1.银色小包脚菇 V.argentina Speg.2.银丝小包脚菇 V.bombycina(Schaeff.:Fr.)Sing.…Volvaria bombycina(Schaeff.:Fr.)Kumm.3.可食小包脚菇 V.esculenta(Mass).  相似文献   

5.
864菌株是我室1986年从草菇培养料分离所得,经人工培养回接于培养料中,在多种菇(如草菇、蘑菇、姬松茸菇等)的生料栽培上均收到了提高菇的产质量、节省成本的显著效果。1994年将该菌在金针菇栽培上作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称“包脚菇”或“广东菇”或“中国菇”,是一种生长周期短、生产简便、见效快适合夏季栽培的食用菌。草菇一般习惯于稻草栽培,但生物效率较低,仅及12—20%,江苏很少栽培,棉籽壳栽培虽然生物效率有明显提高,但近年来由于棉籽壳货源短缺,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菇的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棉籽壳与稻草不同配比的栽培试验,以寻找低成本、高效益,易栽培的培养基质为城郊大面积栽培草菇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7.
我市传统的草菇栽培方法是室内搭床架栽培和室外搭建泡沫大棚栽培。然而由于连续的栽培(每个菇房每年利用6次以上),从而导致“老菇房效应”严重,平均转化率不足20%。为了提高草菇生产效益,笔者于2002年夏季开展了室外地沟式栽培草菇试验。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栽培工程团队在草菇工厂化三次料技术上取得突破。经过连续3年多的努力,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克服了草菇三次料原基形成难、出菇不整齐、产量低等技术难点,实现了草菇三次料的正常出菇,试验产量达4.3 kg/m2。将目前常用模式的草菇菇房栽培周期(从进料播种到出料)由原来的20~25天减少至12~14天,每个菇房每年最多可以完成30个栽培周期,效率提高66%。  相似文献   

9.
草菇是一种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富有营养的食用菌。人工栽培方法简单,许多地方都有栽培。但我省草菇产量不稳,发展速度不快。为了探索草菇栽培途径,我们于1980年夏采用种过蘑菇的废料作辅料栽培草菇,试验结果比单用稻草的可多采1~2潮菇,每潮菇采3~5天,整个采菇期为22~25天。特别是后期,产菇量较稳,仍保持旺潮产量的50%左右,且朵型较大,一般每朵重40~60克,单生的大朵菇重达110多克(见图)。首批试种草料250斤,收干菇3.4  相似文献   

10.
<正>在南方地区大多利用稻草栽培草菇,有个别地区仍用古老的踩水法栽培草菇,这种方法产量一般在10%转化率以下,从而挫伤了农民栽培草菇的积极性。为此笔者根据南方特点,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室外稻草栽培草菇技术,希望对草菇栽培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1菌种与材料1.1备种想要高产除加强管理外,优良草菇菌种也至关重要。适宜南方稻草栽培品种有V6(灰白色)、单生草菇、V23(灰黑色)等。有条件的最好在首次栽培出菇后采用八成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草菇生长所需最佳环境,提高菌菇品质,简述了草菇生产环境控制系统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在采用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的菇房中草菇栽培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模式的改良,建立一个适合草菇栽培的自动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草菇是一种质嫩味鲜的食用菌,最早栽培于中国华南诸省,而后传入东南亚各国。香港是世界上草菇销售量最多的地区。自1973年以后,香港已完全利用废棉取代传统的稻草栽培草菇。香港栽培草菇是在一种专门设计的能够调温、调湿、调光和通风换气的封闭式菇房里进行的。菇房顶部呈人字型和弓型。以人字型菇房较为实用,冷凝水不会直接掉落在菇床上。菇房夏天能隔热,冬天能保温,一年四季均可种草菇。菇房建筑材料为塑胶板和塑胶泡沫板。菇房内放置四排床架,每排五  相似文献   

13.
陶鸿 《食用菌》1989,(2):36-36
夏季栽培草菇,因栽培场所气温高湿度大,故而害虫和杂菌的危害相当严重.主要害虫有菇蚊和菇蝇及其幼虫(作蛆)等;杂菌有绿霉菌,白霉菌和鬼伞菌等.栽培草菇一旦发生病虫害,其产量和品质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损失率一般为20~50%,高的达80%以上,甚至失收.现将我们这几年来在防治草菇病虫害上的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s),又名苞脚菇、兰花菇、麻菇等,英文名为Straw mushroom,是一种喜高温高湿,自然生于稻草上的草腐真菌。草菇极具特色的是它属于高温型菌类~([1,2]),可在其他菌类生产淡季的时候栽培,而且栽培原料广泛,棉籽壳、废棉、稻草、秸秆、甘蔗渣等各种富含植物纤维的材料均可栽培。栽培模式多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草菇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草菇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草菇栽培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几年来笔者尝试草菇设施化筐式栽培技术的研究,现将设施化草菇筐式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菇房要求1.1栽培菇房面积50m2左右,宽度4.5m、高度不低于4.5m的保温彩钢夹心板结构的栽培房。  相似文献   

16.
在浙江省庆元县,人们喜食草菇,消费带动了当地草菇栽培产业的发展。草菇栽培原先多采用地畦栽培方式,这一栽培方式投资少、成本低、灵活性大、操作简单,但存在耕地利用率低、菇稻争地矛盾大、栽培温湿度不易调控等缺点。近年来,菇农改地畦栽培为棚房式层架栽培。这一栽培方式虽然增加了搭建棚房和菇床的成本,但使耕地利用率提高了4倍,使菇的年生产批次从一批增加到了三批,提高了生产效益,也有利于人工调控菇棚温湿度。现将这一生产方式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安排草菇喜高温高湿。在庆元县自然条件下栽培草菇,最佳时间是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时正值梅雨季节,温度适宜,空气湿度大,生产出的草菇质量好、产量高;7月中旬至8月下旬盛夏季节,气温偏高,干燥,水分蒸发量大,对草菇生长不利。采用棚房栽培技术,温湿度可进行人工调控,生产季节可提早到5月下旬或延后到9月下旬。盛夏可在棚房外盖遮阳网降温;5月份和9月份,则可通过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2棚房与菇床的搭建棚房尽量南北排列,使受光均匀。棚房内设双排床架,为便于管理操作,两排床架之间留1米宽的走道,四周通道宽60厘米,棚房宽为4.2米。床架层距55厘米,底层离地面20厘米。床架一般为4层,菇床宽1米。菇床...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草菇栽培是以稻草为原料,劳动强度大,管理复杂,一般每百斤草只产菇10多斤。根据草菇的生物学特性,我们于1980年试用棉籽壳栽草菇,效果很好,5000斤棉籽壳收菇1100多斤,平均百斤料产菇22斤,最高达35斤,且制作简便,劳动强度小。栽培草菇的适期,一般当气温稳定在20℃以上,江南地区6~9月份均可栽培。室内栽培只要求能遮雨避风,场地清洁明亮。  相似文献   

18.
介绍草菇栽培过程中子实体生长阶段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方法,包括菇蕾枯萎、死菇、群菇丛生、早开伞、子实体长白毛、脐状菇等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19.
谈南菇北种     
草菇是热带和亚热带多雨地区的腐生真菌,人工栽培草菇在我国南方各省比较普遍。为了支持农村多种经营,我所从广东、福建引进草菇菌种,进行人工栽培获得成功,100斤麦秸产鲜菇4~5斤,100斤稻草产菇达16斤以上。现就南菇北种谈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一)采用夏季室内栽培。北方人工栽培草菇,必须选择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的季节。我省中部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一般在26℃左右,相对湿度在65~85%。采用室内栽培,6、  相似文献   

20.
草菇亦称兰花菇、美味苞脚菇、中国菇、东方蘑菇和贡菇,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大量栽培地区有中国、日本、香港和东南亚国家,非洲也有栽培.在我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台湾等省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草菇肥嫩柔脆,味似鸡肉,营养丰富。据福建农学院分析,鲜草菇含蛋白质2.68%,脂肪2.24%,醣2.6%,还有维生素B、C、D、K,菸酸等;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分析草菇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初熟期氨基酸的总含量最高,是筵席及家庭菜谱中最佳配料之一,还可晒干或制成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