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稻蝗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系统观察的基础上,论述忻州市中华稻蝗的生活史和取食、交尾、产卵、活动等生活习性,预测发生趋势,并提出科学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华稻蝗的发生规律与防治陈发炜,邵泽华,任善国,刘学明(山东省沂水县农业局276400)稻米在我县属于人们喜食的稀有粮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稻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县自1988年在黄山乡进行水稻稻改示范推广成功之后,从1989年开始在全县...  相似文献   

3.
竹山县水稻发生的稻沫蝉为赤斑稻沫蝉Cal-litettixversicolorFabricius属同翅目蝉亚目沫蝉科。1997年以前就有此虫,但不危害成灾。1997年以后危害水稻逐年加重。2005年全县6500hm2水稻发生稻沫蝉危害666·67hm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2mm,全体黑色具有光泽。前翅革质化程度高,黑  相似文献   

4.
中华稻蝗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陈发炜,程祥恩(山东省沂水县农业局276400)(沂水县袁家庄乡农技站)张树宽,李祥升,傅得新稻米在我县属于人们喜食的稀有粮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稻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稻田种植面积也随之逐年增加。但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中华稻蝗在东北富裕县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裕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嫩江、乌裕尔河流过境内。草原面积大,且大都处于江河两岸。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在富裕县每年都有发生,但近年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对农业和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中华稻蝗在富裕县每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20日~22日,我们在宜都市松木坪镇徐家湾村和王家畈乡王畈村发现疑似稻水象甲成虫.将采集的虫样送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鉴定,确认为稻水象甲.疫情发生后,宜都市植物检疫站在稻水象甲疫区设立7个监测点,每3d监测一次,监测稻水象甲的发生发展动向.就其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中华稻蝗的发生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80年代后期以来中华稻蝗在安徽稻区逐年加重的情况,作者经过近5a的调查研究工作,初步摸清了其发生为害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现将几年来研究成果整理报道如下:1发生动态60年代前,东亚飞蝗在安徽省为害猖獗,而土蝗(非迁移蝗)多栖息于荒地、田...  相似文献   

8.
孙家志 《植物保护》1989,15(1):60-60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于1961和1962年在洞庭湖稻区暴发,经飞机灭蝗,20多年来此虫极少见。近几年来,虫口密度急剧上升。目前,南县发生面积达20多万亩,凡靠近湖泊、渍堤、河洲、荒坪和沟渠的稻田,一般每亩5465—  相似文献   

9.
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黄脊竹蝗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灭幼脲Ⅲ号的不同剂型对不同龄组的跳蝻都有致死作用,虫龄越小,致死速度越快,药效越高,林间防治1~2龄跳蝻效果良好:20%虫死净可湿性粉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成都中华稻蝗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6年以来,通过田间调查和挖卵饲养观察,明确了成都平原稻蝗优势种为中华稻蝗(占98%以上)。每年发生1代,若虫三龄高峰期在6月15日左右。水稻孕穗期前,平均每丛水稻有四龄前蝗蝻0.89头即应施药防治。亩用50%杀螟松100克,或25%多杀菊酯25克兑水喷雾,防效达97. 8%以上。  相似文献   

11.
稻赤斑黑沫蝉发生危害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赤斑黑沫蝉(Callitetix,versicolorFabricius)近年来在我县危害面积逐年增加。1984年只有两个乡发生15亩,1987年发展到10个乡3100多亩。受害的稻田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的减产60%以上。以卵在泥缝中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若虫在泥缝中吸食杂草、豆、桑等植物的根汁。初孵若虫腿部分泌白色胶质泡沫,各龄若虫及成虫仍藏于泡沫内2—3小时,才飞入稻田危害。成虫主要危害水稻,其次危害玉米、高粱茎叶吸取汁液,水稻剑叶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12.
樊春珍 《植物保护》1988,14(2):54-54
秭归县地处鄂西山区。近8年来,玉米纹枯病在我县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1987年6月至8月雨日多达54.9天,比过去26年的同期平均39.9天多15天,湿度比历年的同期平均73%高5%,全县18.49万亩玉米,发生纹枯病8万亩,其中成灾1.5万亩,7月下旬调查,包括杂交品种和地膜覆盖栽培在内的所有玉米田普遍发生纹枯病。平均发病率98.5%,高者100%。平均病情指数51.4,最高达64.8。为了摸清玉米纹枯病对其产量的损失情况,我们进行了纹枯病各级病株损失率的调查,采取随机分级取样,将  相似文献   

13.
滦南县近几年稻蝗发生严重,一般田块减产10%左右。每年在插秧前,用水泡、耙田,有大量卵浮在水面,并随风漂到近田埂处,1988年在14万亩稻田共捞蝗虫卵5498.25公斤。据7月下旬调查,捞蝗卵的乡,稻田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烟粉虱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寄主范围广,不但对大棚温室蔬菜严重为害,且对露地黄瓜、番茄、茄子、辣椒、四季豆、萝卜、红菜苔、大白菜、莴苣及棉花等作物造成极大危害.由于其食性杂、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产卵量多、发生量大,以及迁移性强、为害时间长、抗药性强的特点,给防治工作造成很大难度.2006年湖北省的烟粉虱从蔬菜、棉花上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因受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蔬菜上的烟粉虱发生十分严重,并向棉田扩展.特别是武汉市、仙桃、潜江、天门、汉川、鄂州、浠水、黄石等沿长江、汉江的蔬菜棉花混栽区,棉田烟粉虱大暴发.  相似文献   

15.
一、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和生活史: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在黄淮地区一年发生一个世代,以卵在土壤里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上旬孵化末期;蝗蝻有6个龄期, 少数7龄,也有5龄羽化为成虫的。在25~30℃的条件下,每个龄期10~12天,最长14天。最短4天;7月底8月初羽化为成虫,8月中、下旬交尾盛期,9月中、下旬产卵盛期,10月底至11月初为成虫死亡期。蝻期65天左右,成虫期95天左右,卵期(包括越冬期)200天左右。2.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6.
中华稻蝗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稻蝗的防治技术中华稻蝗是我区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一般每平方米有虫20~30头,严重的高达80头以上,暴发年造成损失严重。为确保水稻高产稳产,我们对中华稻蝗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已在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现将情况交流如下。1发生经...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叶枯病Cercospora oryzae Miyake 又名狭窄条病。褐条病,是我省过去未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病害。此病在我县于1979年首先发现在县农科所的早稻田里,发生面积达200亩,严重田块,每亩减产2—3成。发病后曾采用多种杀菌剂进行防治,均未见效。1980年,全县近万亩早稻发生了条叶枯病,以广陆矮4号发病面积最  相似文献   

18.
王振庄 《植物保护》1991,17(1):47-48
河北省水稻种植面积187万多亩,冀东唐山、秦皇岛两市水稻面积达154万多亩,占总面积的82%。自1984年以来,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 Thunb)对水稻的危害逐年加重。1984年两市中华稻蝗发生面积(1头/m~2以上)为41.5万亩,1985年为52.95万亩,1986年上升为102万亩,1987年高达120.62万亩。二至三龄期虫口密度由3—5头/m~2上升为30—50头,局部最高密度达562头/m~2,田埂卵块最高密度62块/m~2,一铁铲能铲出蝗卵8块。昌黎县1986、1987连续两年在8月  相似文献   

19.
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等6种药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这6种药剂对水稻安全性好,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明显,不同药剂间防效相差较大。其中以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见效最快、效果最佳,药后3d、7d和15d防治效果分别达81.77%、92.82%和95.00%;其次是20%氟虫双酰胺SC,药后3d、7d和15d防效分别为80.17%、89.72%和91.12%。这2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它供试药剂,是当前值得推广应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0.
2001年5月本地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经过2年调查监测,摸清其在本地分布区域,明确其每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高峰在5月下旬,1代幼虫高峰在6月下旬,1代成虫直接越冬成为第2年虫源。抓住越冬代成虫高峰开展药剂防治、封锁疫区稻苗外运是控制扩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