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盟县位于云南省和普洱市西南部,怒山山脉末端,西与缅甸为邻。有5乡1镇15个村委会与缅甸佤邦接壤,国境线长89.33 km。境内河流均属怒江水系,大小河流共有98条,主干河流依山势由北向南流,注入南卡江。主要河流有6条,其中有3条是中缅界河,分别是南卡江、新厂河、南锡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适中,最高海拔2 458.9 m,最低海拔590 m,适宜亚热带各类作物生长,是薇甘菊易发区。本文介绍了西盟佤山开展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防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包括专项调查、监测点建立、薇甘菊防治等,为西盟县开展薇甘菊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薇甘菊是中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恶性杂草之一,被称为"植物杀手"。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肆扩散蔓延,其他一些地方也有发生和危害,正逐年扩大其分布范围。1983年云南省有关专家在盈江县铜壁关采到薇甘菊活体标本,目前在德宏州已暴发成灾。腾冲县与德宏州山水相连、车马相通,处于云南省薇甘菊防控的前沿阵地,腾冲县一旦失守,必将迅速向内地蔓延,势必会对云南省的生态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暴发成灾后所带来的生态灾难是难以估量的。腾冲县作为滇西薇甘菊阻击防控的主阵地之一,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3年来对薇甘菊的监测与跟踪,基本掌握了薇甘菊在腾冲县的分布情况,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薇甘菊作为唯一一种全国林业检疫有害植物,由于其较强的攀援、繁殖扩散能力,以及极强的化感作用,对入侵地区的林农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作为一种菊科植物薇甘菊有极强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在生物农药,药物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利用前景。此文对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分布、适生区及危害进行介绍,对国内外薇甘菊生物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控制外来杂草薇甘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H.B.K.)原产中,南美洲,是一种生长,蔓延迅速,危害极大的恶性杂草,近年来已在我国南方地区延扩散成灾。文中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薇甘菊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分布,危害及其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薇甘菊生态控制的途径与策略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外来有害杂草薇甘菊在云南省西南边陲6州(市)的15个县(市)发生,具有传播蔓延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危害多种农林植物,呈迅速扩散趋势。针对薇甘菊在云南省发生实际,采取开展植物检疫,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明确防控目标,生态恢复控制,相克生物研究,安全有效进行化学药剂防除等措施,建立长期防控机制,持续控制薇甘菊危害。  相似文献   

6.
李艳美 《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28-30,68
通过凋杏阐述了有害入侵杂草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入侵危害机理及其住潞两市的分布和危害.综合分析已开展的薇甘菊人工、化学、生态等防治防控措施,并提出在薇甘菊防控中部门组织、建立预警机制、育传教育、加强检疫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替代控制技术是当前具有生态、安全、经济优势的一种防治措施,根据物种相似的生长需要,利用红薯生长优势覆盖薇甘菊生长空间,使其不能正常生长,达到减轻薇甘菊危害及避免迹地薇甘菊残根再生的目的。本文在介绍红薯和薇甘菊生育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红薯替代控制薇甘菊栽培技术,以期为薇甘菊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被称为“植物杀手”。2008年镇康县首次发现薇甘菊危害,目前已蔓延至7个乡镇,危害面积达1.8万亩,对橡胶、坚果、咖啡、甘蔗、玉米、柑橘等农作物和经济林木造成较大的损失。本文作者对镇康县薇甘菊发生现状和危害蔓延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薇甘菊生长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静 《乡村科技》2019,(2):94-95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往来、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生物入侵情况比较严重,这对于我国生物情况、生态安全、人体健康和农业发展等来讲均会造成直接影响。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生长速度极快,具有强大的繁殖、扩散和排异能力,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本文重点对薇甘菊生物学特性、生物危害进行概述,然后结合云南省普洱市的具体发展情况提出防控措施,持续控制薇甘菊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薇甘菊为世界上最具有入侵性与危害性的恶性杂草之一,其生长迅速,传播蔓延速度快,危害性大,难防难治。本文阐述了薇甘菊在腾冲市发生现状和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消除薇甘菊对腾冲市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以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薇甘菊为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观测经除草(包括薇甘菊)后种植乔灌草等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研究表明: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极显著地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薇甘菊盖度、密度分别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并可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通过生态措施控制薇甘菊危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薇甘菊水浸液、茎叶覆盖和不同种植密度对盆栽橡胶树小苗生长和橡胶树小苗与薇甘菊叶绿素荧光特性来研究入侵植物薇甘菊对橡胶树小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橡胶树和薇甘菊间的化感与竞争潜能。结果表明,薇甘菊鲜样水浸液0.25 g/mL处理6个月后对橡胶树籽苗芽接小苗的茎围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小苗的株高生长无显著作用。薇甘菊茎叶覆盖处理6个月后对橡胶树芽接小苗茎围增量显著高于种植薇甘菊1株处理,而与其它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在处理后3和9个月,各处理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也反映了薇甘菊水浸液0.25 g/mL和薇甘菊覆盖处理的橡胶树小苗光合效率高。因此,在试验的时间内和条件下,薇甘菊植株对橡胶树小苗还未造成不良影响,薇甘菊水浸液和茎叶覆盖能促进橡胶小苗生长,生产上可以用作有机绿肥,但必需晒干以免造成入侵危害。  相似文献   

13.
正薇甘菊是繁殖力最强、危害性最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素有"植物杀手"之恶名。自2015年12月10日首次在勐腊辖区发现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疫情后,勐腊县启动了《勐腊县薇甘菊预警防控预案》,立即组织县乡农林技术人员到现场举办薇甘菊识别、灭除技术培训会,进行现场动员,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开展薇甘菊疫情大排查,对已发现的薇甘菊疫情要及时开展应急防治工作。1发生情况根据《云南省关于加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控  相似文献   

14.
薇甘菊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薇甘菊,学名为假泽兰Mikaniacordata(Burm.f)B.L.Robinson;EupatoriumcordatumBurm.f;俗称粪箕藤,属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Willd),该属共有60余个种,目前我国仅发现假泽兰一种。一、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薇甘菊是一种攀爬型藤本多年生菊科恶性杂草,繁殖力极强,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既能产生大量的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又可以通过根茎进行无性繁殖。细小的种子上附有絮毛,可通过气流和风向远距离扩散传播;薇甘菊的生命力极强,根茎即使被切断仅保留1~2个…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云南省德宏州薇甘菊不断蔓延,危害逐年加重及防效差的情况,从薇甘菊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利用前景和风险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概述,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年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茎的解剖观察发现,不同年龄的薇甘菊茎的解剖学特征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1年生的薇甘菊茎是初生结构;2年生的薇甘菊出现次生生长;3年生的薇甘菊茎次生生长继续进行,原先棱角处由于整体生长缓慢,出现凹陷现象,初生生长的表皮被周皮取代;4年生的薇甘菊茎开始出现退化现象,皮层内叶绿体降解,表皮沉积物明显;5年生薇甘菊茎的周皮开始脱落,出现明显的干裂碎片;6年生薇甘菊植株的茎内髓心大量沉积单宁类物质,初生韧皮部已经脱落,次生韧皮部产生的周皮已经死亡,开始脱落,整体呈现功能丧失状态。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阐述入侵性杂草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征及其在广东茂名垦区的分布与危害现状,分析开展薇甘菊人工、化学药剂以及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控措施,并提出加强基层农技部门组织建设,制定预警预报机制,加强植物检疫,广泛宣传等综合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泽桑梓  季梅  杨斌 《江苏农业科学》2014,(3):97-98,100,102,103
以显著低于常用药剂浓度、完全降低薇甘菊盖度、可彻底抑制薇甘菊有性传播种子萌发、灭杀薇甘菊无性繁殖体茎作为高效、减量薇甘菊防除药剂评判标准。选取薇甘菊防除常用药剂草甘膦、灭薇净、耘乐、森草净、2,4-D钠盐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按照浓度梯度10-1、10-2、10-3、10-4、10-5稀释,用稀释后的药剂浸泡处理薇甘菊种子,培养7、14 d观察记录薇甘菊种子萌发情况;按照10-2、5×10-2、10-3、10-4、10-55个浓度梯度稀释药剂,用量1 000 mL/m2,均匀喷施薇甘菊,调查、记录薇甘菊盖度变化情况、茎校正死亡率情况。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仅有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是能以极低浓度(10 000、100 000倍液)彻底抑制薇甘菊有性传播种子萌发,完全降低薇甘菊盖度,并灭杀薇甘菊无性繁殖体茎;换言之,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是可用于防控薇甘菊的一种高效、减量药剂。  相似文献   

19.
瑞丽市是外来有害杂草薇甘菊危害重灾区,2008年,在市农业局统一组织下,采取组建防控领导机构,建立薇甘菊监测点,广泛发动群众等组织措施,用人工和药剂防除等方法,防除薇甘菊3470.6hm2,在一定范围内遏制薇甘菊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0.
对凤凰山森林公园景区主要园林植物进行有害生物调查发现,虫害有11种,病害有6种,有害植物有1种。有害植物为薇甘菊,是外来物种,其他为本地原有种,危害程度轻至重。薇甘菊、蛀干害虫和白蚁要引起重视,薇甘菊是世界性危害严重的杂草之一,难防治。蛀干害虫和白蚁危害严重,对树木威胁大,要加强对薇甘菊、蛀干害虫和白蚁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