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耐密型玉米品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试验材料本文引用的材料来自“玉米双高栽培技术”课题组。1990年试验结果及公主岭市种子管理站1990年掖单号品种试验结果。各试验点的土壤皆为黑土,有机质含量2~3%,破解氮100~150ppm,速效磷  相似文献   

2.
以当地推广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密度,设49 995、64 995株/hm22种密度,副处理为品种,通过对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表现的抗病性、抗倒性以及产量上表现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从而推选出在当地适合加密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耐密型玉米品种吉单27、先玉335、沈农1号、银河32、伟科606。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42-43
总结淮北地区耐密玉米品种免耕机播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调整播种方式、品种选择与处理、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机械晚收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玉米的栽培。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合科尔沁左翼中旗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条件下的高产玉米品种,对适应当地积温气候的11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1个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和京科968,其中TK601、晋单73、中农787产量均突破了12 t/hm~2,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和京科968分别增产了17.9%、12.6%、12.7%和23.5%、18.0%、18.1%,为当地种植户科学选择耐密、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玉米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耐密型玉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明 《吉林农业科学》1993,(1):10-11,49
<正> 耐密型玉米是指相对于平展型品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提高种植密度,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一类玉米品种。由于耐密品种一般都具有株型收敛,上部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小的特点,通常也被称之为紧凑型玉米。耐密型玉米的出现和发展是玉米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  相似文献   

6.
缩株增密指应用密植品种,缩小株距,增加密度的种植方法。该技术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通辽市目前玉米生产上品种多、乱、杂、密度低等限制增产增效的核心问题,开展了耐密籽粒玉米品种的筛选与展示.结果表明,DK159、TK601、德单1403、中农787等4个玉米品种表现良好,结合2019年试验数据结果,TK601、DK159、德单1403表现较为稳产,推荐生产应用.中农787仅是1年试验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耐密高产玉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选地整地、一播全苗、科学施肥、水分管理、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9.
玉米品种耐密性研究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玉米产量远远高于我国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而加大群体数量来提高产量。逐步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也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目前大田生产上常用的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衡单6272为试材,在种植密度6.00万~9.75万株/hm2范围内设计了6个梯度水平,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各品种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当前推广的玉米品种耐密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对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生产上一方面要提高玉米单穗产量,另一方面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生产上一方面要提高玉米单穗产量,另一方面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一年的试验可以看出,在110厘米垄上双行栽培,四个耐密品种不同密度试验,一是两种密度对比,A密度公顷保苗6万株与B密度公顷保苗7.5万株相比,经济性状和产量因子前者均好于后者;二是四个品种对比,处理1、2、比对照分别增产1.3~0.4%和12.4~14.5%,处理3减产6.1~9.8%,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公顷保苗6万株处理2,亩产822.9公斤,比对照亩增产91.7公斤,增产幅度12.4%。通过试验数据表明,上述四品种,处理2、处理1和对照,适合通透密植栽培,密度范围公顷保苗在5.5~6.5万株。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耐密型玉米高产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获得了耐密型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及高产农艺措施组合方案。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耐密型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氮肥和钾肥。亩产700公斤以上的栽培措施为:市施纯 N15.4~17.0kg、P_2O_58.1~8.8kg、K_2O_3.5~4.0kg、亩保苗4265~4347株。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肥力条件下,密度要求差异较大。在中等肥力下密度5.5万株/hm2产量、总效益最高;在高肥力水平下密度6.0万株/hm2产量、总效益最高,为不同生产水平下实现合理的群体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比较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筛选耐密品种应用于生产,在遵义、铜仁和凯里3个地点对8个玉米品种进行耐密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在4 400株/667m2的密度下,产量均高于3 300株/667m2密度条件。中单808和先玉508适应性和丰产性较强,在4 400株/667m2和3 300株/667m2密度下都可以取得较高产量;黔259在密度高的条件下,增产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7.
单产的提高是发展玉米产业的核心,推广耐密品种并实现良种良法结合是提高单产的关键,试验是用规范化栽培设计原理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组合,并设计出高密度务件下施肥管理水平,实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8.
种植耐密品种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一项有效增产措施。分析表明,耐密品种株型和其亲本株型有相关性。选育株型好的自交系是选育耐密品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四密 2 5是原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 1990年育成 ,组合为 81162× 792 2。该品种属于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 ,需≥ 10℃积温 2 60 0℃左右。 1990~ 199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抗病、优质、耐密植 ;1992年参加吉林省耐密型杂交种预备试验 ;1993~ 1995年参加吉林省耐密型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产量均居首位 ;1998~ 1999年参加全国东北早熟春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适宜在东北早熟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 6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可种植到每公顷 6 5万~ 7 0万株。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目前有关玉米耐密性及选育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和探讨,认为提高玉米耐密性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品种耐密性主要是源于生理机制的耐密特性,株型不是耐密的充要条件;在生理耐密的基础之上对育种材料进行进一步改良是选育耐密型杂交种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