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区黄瓜靶斑病病原鉴定及ITS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秋季在上海奉贤一有刺黄瓜大棚内,黄瓜中下部叶片上出现一种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病斑,其病斑中央有黄褐色斑点,株发病率达100%.根据病原菌形态,并通过病原菌rDNA ITS的序列测定、比对及进化树分析,上海地区黄瓜叶片上出现的靶斑症状其病原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鉴定贵州烟区靶斑病的病原,明确其融合群划分,初步测定低毒杀菌剂戊唑醇的室内毒力;从贵州开阳暴发靶斑病严重的烟田分离纯化病原菌菌株,开展显微镜形态观察和ITS分子标记测序,进行回接致病力分析,然后根据贵州菌株与参考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株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融合群划分,最后开展7个浓度的戊唑醇培养基抑制菌丝生长的试验,并根据抑制率计算半致死率(EC50);共在贵州开阳烟区获得靶斑病病原菌纯培养菌株15株,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菌丝的“T”型分枝结构,菌株长度约700 bp的ITS基因片段与GenBank数据库上的立枯丝核菌参考序列存在高相似性,回接健康烟苗也可以产生症状相似的坏死病斑,贵州菌株全部与融合群AG-3的参考序列聚集在一起,戊唑醇对15株立枯丝核菌菌株的EC50均小于0.003 mg/mL。由此可知,开阳等贵州烟区近年暴发的叶斑类病害确定为靶斑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属于国内大多数烟区报道的融合群AG-3,戊唑醇对其具有良好的防效,可以开展后续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3.
2016年云南省普洱市和临沧市烟草种植区大面积发生叶部病害,经鉴定为烟草靶斑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此病为云南烟区首次发现。广泛采集2个市的烟草靶斑病病叶标本59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58个菌株,将所获菌株分别与立枯丝核菌标准融合群菌株AG-1-IA、AG-2-1、AG-3、AG-4-HGⅡ、AG-5、AG-6GV、AG-8和AG-9进行载玻片对峙培养,并进行菌丝融合观察,结果表明:58个菌株均属于立枯丝核菌AG-3标准融合群,且不与其他标准融合群发生融合反应。随机选取云南省6个地区各1个代表性菌株,以待测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病菌rDNA 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序列在Gen Bank中进行BLAST同源性检索比对。应用MEGA 6.06软件和NeighborJoining法,分别计算遗传距离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亲缘关系。基于5.8S rDNA-ITS区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Rhizoctonia solani菌株的ITS序列可明显的分为2个支系,同一菌株的不同ITS序列可分别存在不同的分支中,但所有菌株的序列均隶属相同的融合群即AG-3,且隶属相同融合群的不同菌株之间其序列的一致性可高达99%~100%。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鲜食玉米小型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丝状真菌引起的玉米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明确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可以为鲜食玉米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福州、莆田、漳州、南平和宁德5个地区采集的玉米病叶上典型的小型病斑(病斑长度5mm)进行病菌分离和纯化,结果共获得103株单孢分离菌株。初步形态学观察后选取其中的8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发现有5个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玉米小斑病菌的形态特征相似;而另3个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形态特征极其相似。8个菌株接种感病玉米品种后出现了与田间相似的叶斑病症状。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中有5个菌株鉴定为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2个菌株为玉米新月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1个菌株为画眉草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eragrostidis。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病原菌为B.maydis、C.lunata和C.eragrostidis。其中C.eragrostidis引起玉米叶斑病在福建省属首次报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菌株对8个不同玉米品种的毒力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2019年北京和山西部分地区的大豆黑斑病发生严重,发病植株叶片和豆荚上产生褐色病斑,叶片上病斑连接成片、出现穿孔,最终干枯脱落,严重影响产量.为了明确引起北京和山西部分地区大豆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从发病地区采集大豆黑斑病病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通过病原菌形态显微镜观测,结合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DNA的ITS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鉴定结果明确,引起北京和山西部分地区大豆黑斑病的病原菌均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豆黑斑病的相关研究以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砂仁茎枯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及 rDNA-ITS 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砂仁茎枯病主要危害茎秆,初染病时病斑呈水渍状,逐渐扩大为纺锤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边缘黄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后期病斑部质脆,呈灰褐色至灰白色干枯,导致茎部易折断,地上部分枯萎;分生孢子团奶油状,培养6~7 d 后产生菌核;分生孢子盘圆形,直径60~150μm,分生孢子梗栅栏状排列,基部褐色,向顶渐淡,具隔膜,分生孢子单个顶生,单胞,纺缍形,两端顶部钝圆,(10~18)μm×(4.5~5)μm,附着孢大量,具钝齿状裂片;分子生物学鉴定所得 rDNA 的 ITS 序列与 GenBank 中多个 Colletotrichum crassipes 菌株 ITS 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相似度为99%。引起砂仁茎枯病的病原鉴定为壳皮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rassipes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皮松落针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pH值、温度对其病原菌——白皮松散斑壳菌落生长的影响,并对其ITS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病原菌菌丝在4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以OA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5.5~6.5,最适pH值为6;生长适温为22~26℃,最适温度为25℃。利用通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PCR扩增,得到的rDNA ITS序列长度为443 bp,其中包括125 bp的ITS1序列、169 bp的5.8S rDNA序列和149 bp的ITS2序列。[结论]为白皮松落针病的准确诊断及分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粱炭疽病症状类型及其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炭疽病是近年来我国高粱产区严重发生的高粱病害,局部地区已造成严重的高粱产量损失。为了明确我国高粱炭疽病症状类型及其相应的病原菌种类,为病害田间诊断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于2015~2017年连续3年,对我国8省13市高粱产区高粱炭疽病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依据高粱炭疽病病斑形状、颜色、晕圈有无、分生孢子盘和孢子有无及数量多少等特征,将不同地区的高粱炭疽病症状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和Ⅷ等8种类型,不同类型症状分布区域不同,但并无规律性。采集不同症状的高粱炭疽病标样72份,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共获得高粱炭疽病菌210株,并采用病菌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及β-tublin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鉴定。病菌培养性状、形态结构等均符合高粱炭疽病致病菌亚线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ublineolum Henn.)的形态特征。且供试高粱炭疽病菌ITS及β-tublin序列均与GenBank中亚线孢炭疽菌序列极为相似,相似度为99.7%~100%。综上可见,我国不同高粱产区的高粱炭疽病虽症状差异很大,存在多种症状类型,但其病原菌均为亚线孢炭疽菌,并非其他种类侵染所致。高粱炭疽病表现症状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区种植的高粱品种基因型不同有关。通过研究解决了高粱炭疽病田间症状易混淆、不易诊断的问题,对于该病害的预警和综合防治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广西区内疑似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集南宁市和贺州市疑似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叶(编号:WM0922)和病果(编号:XD0611)样品,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测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观察菌落形态和培养性状、测定其生理生化性状及比对分析16S rDNA序列,对供试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编号WM0922的病叶上分离得到5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有3株菌株(WM0922-2、WM0922-3和WM0922-4)具有致病性;从编号XD0611的病果上分离得到8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有4株菌株(XD0611-5、XD0611-6、XD0611-7和XD0611-8)具有致病性;择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菌株WM0922-3和XD0611-7进行后续试验,发现二者均可侵染葫芦子叶,革兰氏反应均为阴性,培养性状及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一致,对比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与Acidororaxcitrulli的相似性均在99%以上。【结论】引起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为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avenae subsp.citrulli)。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防治朱顶红赤斑病提供理论基础,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观赏性朱顶红赤斑病进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叶片接种赤斑病菌2d后开始发病,5d后叶片上产生赤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相似,从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分生抱子形态及大小均与初种菌株相同;病原菌ITS测序所得序列与NCBI对比,该病原菌菌株与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train HT31菌株的同源性为99%;LSU测序所得序列与NCBI对比,该病原菌菌株与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train CZ043C菌株的同源性为99%。结论:引起朱顶红赤斑病的病原菌为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