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围养鱼技术在湖泊的推广应用;湖泊网围养鱼规模迅速扩大。不同湖泊或同一湖泊中各网围区,其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有很大差别。因此,有必要对各种类型的网围养鱼进行总结研究,探讨在现阶段养殖水平下,湖泊发展网围养鱼的各种规律。长荡湖是我国率先进行网围养鱼试验的湖泊,且发展且速度快、规模大、形式多,所以研究总结长荡湖网围养鱼的效果,对发展湖泊网围养鱼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长荡湖是江苏省十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东南部,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试验成功了"湖泊网围养鱼"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吃鱼难的问题,以此开启了长达30年的网围养殖征程。21世纪初,长荡湖又率先响应中央号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拆除网围养殖,恢复湖泊生态功能。并于2015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长荡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努力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长荡湖一处9亩多网围养鱼区围养4年以后的网片进行强度测定,上部网片(即暴露在水面上的部分)强度下降较快,作者建议将上部网片做成活动网片,可延长网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长荡湖是太湖流域的一个浅水草型湖泊。网围轮牧式养殖技术已成为保护湖泊生态平衡,提高养殖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新的实用技术。本文作者阐述长荡湖网围轮牧式养蟹技术,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网围养鱼是在外荡养鱼基础上,移植池塘养鱼高产技术的产物.经过几年的发展,网围养鱼技术已开始形成自己的特点.将网围养鱼与池塘、小外荡精养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搞清楚网围养鱼与池塘、小外荡精养的异同点以及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改进.一比较方法与资料来源本文共比较池塘、小外荡、网围养鱼的7项技术经济指标,即养鱼亩产、种类规格  相似文献   

6.
东太湖是太湖的一个浅水草型湖湾.位于大太湖的东端.总面积19万亩左右.约占整个太湖面积的酬。太湖的网围养鱼始于1982年.开始了我国大水面水产资源开发新途径的探索。由于经验不足.渔民对网围养鱼投入大、风险大还有顾虑.为发展太湖网围养殖生产,从1987年开始平均年贴息20万元左右鼓励渔民网围养殖,同时组织人员到隔湖、长荡湖参观学习。到九十年代中期停止贴息.申请网围养殖要经批准.并要签证交费,还要经过验收才允许养殖.技术亦逐步完善.归纳为“小、精、高”的网田养殖技术路线。东太湖的网围养殖得到迅猛发展.到1996年经…  相似文献   

7.
正长荡湖是金坛人民的母亲湖,江苏省十大淡水湖之一,总面积85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长荡湖率先开展了网围养殖技术研究,长荡湖网围养殖面积一度达6.8万亩,占湖区总面积的53%,成为金坛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围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荡湖自然生态环境。进入21世纪,金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后开展了长荡湖网围整治、餐饮船集中归并整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为加大长荡湖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长荡湖先后实施了4轮网围整治,目前还剩溧阳网围养殖责任区9 800余亩。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转变大水面渔业发展方式,科学设置网围养殖设施,充分发挥渔业的生态功能,对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荡湖湖管会管理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长荡湖是江苏省十大淡水湖泊之一,2009年以来,常州市金坛区先后分三轮开展长荡湖网围和捕捞整治,于2016年底全省率先拆除湖泊全部网围和捕捞设施,实现湖区所有养殖和捕捞户退养退捕、转产转业.而后在此基础上,又打出废弃船舶清理、生态清淤、退圩还湖、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组合拳",并大力发展"人放天养"大水面增殖渔业,促进长...  相似文献   

10.
大水面网围鱼蟹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5年组织金坛、泗洪、宝应、金湖、吴江五县(市)水产部门分别在长荡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及东太湖实施了大水面网围鱼蟹混养丰收计划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报告如下。1 养殖类型 根据各湖资源条件、种苗来源、养殖习惯、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选择了以鱼为主和以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增殖湖泊水产资源,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长荡湖进行了围养试验,取得亩产鲜鱼1,580斤、净利776元的好成绩. 长荡湖位于金坛、溧阳县境内,属浅水型中型湖泊,共有水面12.7万亩,湖中水草、螺蚬资源丰富,常见鱼类有60多种,原平均亩产21斤.1983年该所在离湖岸1,300米的开阔水域,网围了一块9.45亩的方形养鱼区,养殖6个多月,捕鱼6,509.9斤.  相似文献   

12.
网围养鱼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养鱼技术,它不与种植业争地.不需增氧和排灌机械,可充分利用天然饵料资源,而且生产和经营比较灵活,经济效益较高。因网围养鱼是一种开放型养鱼方式,管理工作尤其重要。江苏盐城市郊区大纵湖网围场副场长张仰耕同志,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了一些管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省的湖泊围拦养鱼,1983年开始试点,面积不到1,000亩。取得成功后,由点到面,在全省主要湖泊推开。1985年,全省湖泊围拦养鱼实收面积达到14.5万亩,产量达到3,500吨,各地出现了一些高产量高效益的典型。如金坛县去年在长荡湖围拦养鱼1,160亩,  相似文献   

14.
湖泊小面积网围精养高产高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泊网围养鱼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渔业生产方式。是改革传统湖泊渔业利用方式的一项突破。随着网围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的湖泊渔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网围养鱼历史较短,各地生产经营水平不同,总的还存着单产水平低,群体增重倍数不高,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如何提高湖泊网围养鱼的单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湖泊网围养鱼进一步推广应用中急需解决的课题。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滆湖进行了湖泊网围养殖高产技术的研究,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试验条件:本研究以滆湖南部的官林围养场、丰义乡围养场为试验点,供试验用网围建在湖底平坦,远离航道处;平均水深1.5米,底质为粘土,流速一般为0.1米/秒;水质良好,溶解氧0.81—10.35毫克/升,PH值8.04~8.36。试验规模:本研究主要以30亩以下面积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湖泊水面一亿多亩,其中可养殖水面2,800多万亩,目前已养800多万亩,利用了不到30%,而且已养的亩产也不到30斤,可利用的水面及湖泊渔业的生产潜力都很大。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湖泊水产资源,提高湖泊水域生产力,大力发挥湖泊水体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水产科技人员和各级水产部门重视的问题。并且做了不少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如放置网箱养鱼,土拦、网拦库汊湖湾养殖等,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了进一步发展湖泊渔业,总结发展湖泊渔业生产的经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常州市多管局,金坛县多管局和长荡湖渔管会的参加和协作下,对长荡湖进行了网围养鱼研究。他们把池塘养鱼技术与湖泊增养殖方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金坛县政府近两年积极开发利用长荡湖水域资源,发动和组织沿湖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湖泊围拦养鱼。1985年全县湖泊围拦养鱼面积达到1,244亩,平均亩产154.4公斤,亩净收入80元。今年围养面积达到4.891亩,并注重适度规  相似文献   

17.
实施“三网一体”工程开拓外荡立体水域为开发、利用、提高本县外获鲜鱼产量,选定本县东洲乡渔场,进行为期三年(1991~1993年)的三网(网拦、网围、网箱)一体高产养鱼模式试验。一、水域自然条件东洲乡渔场水域,系河道型外荡,原是富春江一条支流,名叫北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江苏省长荡湖渔业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对繁荣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湖区网围养殖这一科技成果,直接带动了湖区水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明显,网围养殖面积也从1983年的近十亩发展到1995年的3万余亩,养殖水平以及水产品产值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得以长足发展。但是,网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科学适度,要统筹、合理安排,要做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兼顾。 水产科技专家多次对长荡湖现状的考察论证一再  相似文献   

19.
柯健 《内陆水产》1985,(3):12-12
为研究增殖湖泊水产资源,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长荡湖进行了围养试验,取得亩产1,580斤、净利776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20.
(1)亲鱼选择亲鱼须选择3冬龄以上、无病无伤的个体。2003年3月22日,我们从长荡湖网围选购了20尾、平均体重2.5千克的野生翘嘴红鮊作为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