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水县桑树惨遭斜纹夜蛾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水县桑树惨遭斜纹夜蛾为害地处赣西北边陲、湘鄂赣三省交会点的修水县,近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现有桑园6667公顷(10万亩),且进入盛产期,是江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县。1995年8月上旬,立秋前后,盛暑未消,天气闷热,伴有阵雨。...  相似文献   

2.
我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却长期发展缓慢。自1990年起实施“蚕桑工程”以来,我省蚕桑生产获得了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桑园面积由1989年3.333×103hm2发展到1994年36×103hm2,蚕茧产量由1989年2.7万担增加到1994年32万担。可是,由于基础薄弱,蚕桑生产技术明显踉不上蚕桑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桑树害虫的防治技术,往往成为其中的薄弱环节,害虫危害的损失很大,成为制约蚕桑业发展及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经济、安全、有效地解决桑树害虫的危害问题,我们于1992年初到1994年冬在摸清桑树害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我省桑树在虫的防…  相似文献   

3.
除草剂的普及和合理使用,是桑园生产的一项很重要的省工措施。本文简述桑园杂草防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桑树省工栽培趋势桑树栽培面积以1930年的71万亩为最高,其后逐渐减少,到1985年为10万亩。与桑园栽培有关的技术逐步向省工化发展。桑叶采收从摘叶转变为条桑收获,中耕除草从锄头转变至旋耕,以及除草剂的推广普及等。其结果,每10亩养蚕量所需总劳动时间逐年减少,1985年只为1965年的40%,1亩桑园栽培所需劳动时间只为1965年的34%。  相似文献   

4.
修水已成为江西省目前最大的蚕桑基地县。2001年投产桑园4000hm2,养种6.1万张,产茧200万kg,蚕农收入3000余万元。蚕桑产业已成为本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导项目。蚕桑工作者们任劳任怨,辛勤耕耘,为本县蚕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县蚕桑局农艺师徐俊便是其中突出的1位。1991年,县蚕桑局成立之初,徐俊就调至蚕桑局从事桑树病虫测报与防治工作。十年来,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桑园的病虫害研究和防治上。本县栽桑养蚕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桑树病虫害愈来愈烈,严重制约了本县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桑树是蚕桑生产的基础。桑树病虫害是障碍蚕桑生产发展,威胁桑树生长发育,降低桑叶质量和桑叶产量,影响蚕作安全和蚕茧丰收的因素之一。1桑树病虫害发生现状近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湖北省蚕桑产业的栽桑县市和桑园面积也迅速得到了扩大。但是桑树病虫的为害区域,也随之增加和扩大,对桑叶的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也在扩大和加重。据湖北省20世纪90年代末期桑树病虫害的为害种类和分布区域调查结果,在桑树上发生为害的病害有21种,虫害42种。虽然各地提高了桑树病虫为害造成经济损失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但目前在桑树…  相似文献   

6.
增产菌是从植物体内分离培养出来的有益杆,能分泌SOD激素和多种营养无菌素,在48种作物上应用表现增产。桑树栽种广泛,仅我县栽桑面积达近万亩,如何提高桑蚕的产量和质量,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笔者从1992年起,在桑蚕生产上进行了增产菌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l)供试材料1.供试菌剂:广谱增产菌粉剂(衡阳微生物药厂)2.桑园选择:春桑选用土壤肥力较差的水田桑园;秋桑选用施肥水平较高的山坡桑园。3.桑树品种:广东杂交桑。4、家蚕品种:春蚕为春蕾X镇珠;秋蚕为美蓉x湘晖(…  相似文献   

7.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西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本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奋战3年实施了“万亩桑”大会战工程,全县桑园达到2950hm2,年养蚕2万张,生产鲜茧700t,蚕农增收1000多万元。2004年春蚕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平均张产茧36kg,高产户张产茧最高达到64.5kg,蚕桑已成为本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近年来桑树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加,一般为害损失在30%左右,为害比较严重的达50%,有些特别严重的,造成当季蚕不能饲养。开展桑树病虫害研究与防治工作尤为重要。1发生种类与特点1.1发生种类为害桑树的…  相似文献   

8.
我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兴起的蚕桑工程发展迅速,现已种桑15万亩,明年要求新增桑园20万平,力争总面积达4O万亩目标。由于多为新植桑区,对桑树病虫与天敌消长规律尚有许多不明之处,给桑叶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我们对全区主要植桑的吉水、永丰、峡江、新干、安福、永新六县进行了病虫及天敌状况调查。现结合有关资料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一、病虫与天敌种类(-)病害种类l.桑烂头病PSeUdomonasmb。opyerothm加山Sbens.履矫杆状细菌,侵染叶片,嫩梢和技条,尤以消部嫩叶易受害。病菌侵入嫩梢,在高温多雨季节使消瑞枯死,呈枯…  相似文献   

9.
桑粉虱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卿  徐俊  徐晓云 《江西植保》2007,30(1):35-35,34
蚕桑是修水的支柱产业,现有桑园6200hm2,是江西目前最大的蚕桑基地县。随着桑园面积的不断扩大,桑树苗木的不断引进、全球气候变暖、农户防治方法不当等原因,桑园病虫种类逐年增多[1-3]。桑粉虱以前是该县桑园间歇发生的次要害虫,近年来呈上升与蔓延之势,成为主要的暴发性害虫,已在义宁、庙岭、三都、西港等地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了桑叶产量和质量,制约了蚕桑效益的发挥。因而了解桑粉虱的发生规律,控制和预防该虫发生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修水桑园病虫害规范化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赣西北的修水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种桑养蚕,现有桑园6000hm^2。悠久的蚕业生产历史,加之桑树品种的频繁引进,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中,桑树病虫害日趋严重,己成为蚕桑生产的重要灾害。近年来经过调查、试验,  相似文献   

11.
方养平 《植物检疫》1993,7(2):152-152
我县自1987年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下面简称细条病)以来,经过5年综合防治,取得一定经验,效果显著。 1991年全县早晚稻种植面积50.31万亩,实行综合防治细条病面积26.7万亩、占53%。细条病发生面积从1990年8532.45亩,下降到1991年4891.75亩。  相似文献   

12.
桑园除草慎用双黄隆朱永友(浙江武义县植保站,321200)双黄隆以成本低、防效高、持效期长等特性,在我县麦田上取得了理想的除草效果。同时,近两年在我县930多公顷桑园上也日渐推广和使用。但也出现了因使用不当,桑树生长受抑制,不露芽或叶片小,新枝短,造...  相似文献   

13.
红麻苗期两种病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麻是我县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1985年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近年来红麻苗期遭受炭疽病和立枯病的严重危害已成为红麻全苗高产的最大阻碍,严重威胁着我县麻类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针对我县当前“两病”发生的情况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桑蚕白僵病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蚕产业是郧西县重点发展的农业“六大”特色产业之一,2007年被国家商务部列为“东桑西移”工程蚕茧基地县,2008和2010年分别列为湖北省优质农产品(桑蚕)板块基地。全县现有高标准桑园4000hm2,2010年全县产鲜蚕茧151t,蚕茧收入已成为部分农民家庭的主要要来源之一。但郧西桑蚕新区,蚕桑生产技术不够成熟,桑园管理不科学,蚕房、蚕具消毒不严格,加之受秦岭山区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蚕白僵病时有发生,造成损失近百万元。蚕桑技术人员通过近几年对桑蚕白僵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绵阳市涪城区是四川省重要的蚕桑产业基地,随着蚕桑产业迅速发展,桑树虫害发生日益严重,桑螟繁殖力强,食量大,已逐渐上升为涪城区桑园主要害虫.本文介绍了目前涪城区桑螟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大发生原因、综合防治技术等,以期为桑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修水县桑园斜纹夜蛾猖獗为害1995年江西修水县170万hm2桑园斜纹夜蛾猖獗为害成灾,损失严重。8月上旬酷暑多湿,斜纹夜蛾大发生,每667m2桑园有虫9.42万~26.94万头,平均18.36万头。夏伐后己长出嫩梢嫩叶的成年桑树每株有虫35...  相似文献   

17.
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重庆市东北部,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发展蚕桑,其蚕茧质量较好。近年来,桑树叶螨在局部桑园发生为害严重。2004年该县羊市镇大余蚕桑基地,33hm^2桑园发生叶螨危害。2005年又在该桑园爆发。2005年5月18日调查桑园内有螨株率达42.37%,有螨叶率达21.03%。严重的有螨叶率达100%,百叶螨卵量达1万头以上。局部区域桑园春梢上部叶片皱缩变成褐色,梢顶变形、萎缩。  相似文献   

18.
黄汉能 《广西植保》2012,25(2):28-29
1桑树青枯病发生概况 种桑养蚕在象州县已有3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据统计,到2010年底止,全县已有桑园面积1.51万公顷,养蚕量达到75.2万张,产茧量61.36万担,种桑养蚕总产值达8.9亿元。桑树青枯病是桑树毁灭性病害,2010年发生面积约0.2万公顷,尽管目前属零星发生,但各桑树种植区基本都有发生,且呈逐年加重之势。  相似文献   

19.
穗枯病是水稻生长后期恶苗病、细菌性基腐病和小球菌核病这三病混生为害的统称,症状与螟虫为害引起的白穗相似。近年来,我县单季晚稻穗枯病发生较为普遍,呈逐年加重趋势,1986年发生仅4000多亩,1990年已达5万多亩,已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0.
吴川  朱瑜 《植物医生》2004,17(1):7-7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苏北地区发生面积较大,为害程度严重,同时易发生蔓延.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 90%以上,对蚕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