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异常对濉溪县2013年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濉溪县2012-2013年小麦生产周期内,前期干旱少雨,末期降水过多,晚播早熟;低温来临早,越冬期气温低,麦田群体小,晚霜冻强度高,穗部冻害偏重发生,穗数少;灌浆后期日照偏少,降水过多,千粒重低;产量较前两年降低.生产上应扩种冬性、压缩偏春半冬性品种,适期足墒早播.  相似文献   

2.
该文概述了濉溪县2015-2016年小麦生产周期减产的原因是后期雨水较多、赤霉病偏重发生,气温整体偏高、越冬期冻害偏重、日照不足、灌浆期气候条件欠佳、秸秆还田后农机农艺措施不适等.并提出优化品种布局、提高整地播种质量、集成推广绿色增产技术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濉溪县2015年小麦减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分析了濉溪县2014-2015年小麦减产的原因,主要为:播种-出苗期涝渍严重,越冬-返青期偏旱,孕穗期低温,灌浆期局地倒伏,叶锈病、赤霉病较上年偏重发生,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产量回落。  相似文献   

4.
分析濉溪县2017—2018小麦减产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濉溪县2017—2018生产周期前渍后旱,小麦晚播早熟;全程尤其是返青—抽穗气温偏高,冬春蘖多发;全程寡照,后期高湿,赤霉病偏重,有效穗减少,千粒重降低,产量降低13.5%。实现小麦高产的主要对策,是要疏浚沟涵、及时人工增雨和绿色防控中后期病害等。  相似文献   

5.
受前期涝渍、后期干旱影响,濉溪县2020年夏大豆、夏玉米大幅度减产.该文分析了濉溪县2020年秋粮涝渍减产的成因,提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改革耕种方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濉溪县2013年夏玉米严重减产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13年濉溪县夏玉米因高温天气授粉不良而引起减产的灾情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夏玉米生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8.
利用濉溪县气象局气象资料和柳丰种业、濉溪县小麦新技术研究所的数据,分析2013~2014年度小麦生产周期增产的气候条件。结果发现,濉溪县2013~2014年度小麦生产周期,返青后气温持续偏高,抽穗、开花提前,灌浆期延长;日照充足,灌浆期气候条件优越,穗粒数、千粒重增加,是小麦产量实现新突破的主要原因,其产量突破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9.
<正> 今年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部分地区气候反常,3—4月份气温低,5月中下旬阴雨。大风、病虫害大发生,影响了小麦灌浆和正常成熟,千粒重普遍下降5—10克,亩产减产50—100公斤,管理好的产量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增产。但多数地方反映今年小麦减产较重。其减产原因如下:一、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河北省冬春阴雨多、日照少,比常年少73—118个小时,温度低春性强的小麦受冻害较重,死苗严重,小麦起身期进入穗分化,长时间低温,影响小穗分化,4月拔节、抽穗期温度低,使抽穗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确保2019年小麦丰收,文章通过简述河北省南和县2018年小麦生产形势,从气候因素、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小麦减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春季,商丘市小麦连遭四次冻害:第一次,4月7日最低气温-2.1℃;第二次,4月10日最低气温-2.5℃;第三次,4月21日晚霜冻;第四次,4月22日晚降冰粒.  相似文献   

12.
濉溪县2012年夏大豆遇旱晚播,成熟期推迟,开花—成熟期延长,生育期略有缩短。气温略低于常年,降水少而集中,后期日照充足。鼓粒期光温条件有利,百粒重高,产量创历史新高,突破2 250kg/hm2。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对濉溪县2014年小麦年前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年前小麦生长情况,提出年后小麦管理技术措施,为实现2015年小麦丰产丰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省北部大豆减产原因及生产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我省北部1999年大豆减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2000年大豆生产提出了4点建议,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濉溪县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表明: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呈三元二次相关关系。濉溪县同等地力土壤推荐施肥量为N225kg/hm2,P2O590kg/hm2,K2O90kg/hm2。配方:(1)普通复合肥18-12-12,每667m2基施50kg,拔节期追施尿素13kg。(2)控释(失)复合肥22-9-9,每667m2基施60kg。  相似文献   

16.
<正> 2002~2003年度,平山县小麦种植面积24万亩,由于受异常气候、病虫、雹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小麦大幅度减产。据小麦成熟期调查,全县小麦实收面积19万亩,平均亩产315.1公斤,是1995年以来小麦减产最多的一年,平均亩减产80.8公斤。现就小麦减产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减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16—2017小麦生产周期,濉溪县气温异常偏高,灌浆期缩短,千粒重降低;降水异常,先渍后旱,苗期发育不良;拔节后光温条件优越,穗数、穗粒数增加,病害较轻,产量突破7500kg/hm2.该文分析了气候异常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小麦持续高产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推广新型肥料,注重防治全蚀病.  相似文献   

18.
张怀念  周景春  张存岭  陈若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12-11015,11036
分析濉溪县1962~2011年50个小麦生产周期逐日气温资料发现,抽穗前平均气温、返青—抽穗平均最高气温和全生育期平均最低气温明显升高,气候趋向偏暖,越冬期平均气温≥3℃天数明显增多;11月~次年2月极端低温升高,最低气温0℃、≤-5℃、≤-8℃和≤-10℃,平均气温3℃、0℃和≤-5℃的天数明显减少,负积温升高;灌浆期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30℃的天数趋于减少。低温、干热风气象灾害频率降低,有害生物危害偏重发生;小麦越冬期缩短,生长期延长,抽穗开花提前,灌浆期延长,千粒质量提高。生产上应适期播种,扩种偏冬性品种,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9.
20.
濉溪县50个小麦生产周期平均降水量274.1mm,雨日47.3d,蒸发量955.3mm。2010-2012年平均地表水2.2亿m3,浅层地下水2.1亿m3,埋深降至3.0~4.5m。旬降水量、雨日和蒸发量、降水过程与旬次呈抛物线关系。播种期、分蘖越冬期和拔节孕穗期降水20mm以上的保证率为66%、24%和58%。随着时间的推移,降水量略有减少,全生育期和返青至抽穗期雨日减少趋势明显;越冬期、返青至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蒸发量明显减少。耕层土壤含水量增长与雨前含水量、过程降水量多元直线相关,含水量消退与雨后含水量、无雨时段蒸发量多元相关。干旱7周期4遇,涝渍8周期1遇。因此,应蓄水保墒,及时人工增雨,适时补充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