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特点、传播方式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萎病与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其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和病原菌截然不同,但其侵染特点、致病原理及所导致的为害后果基本相同,一旦发生,轻则造成减产,重则绝收。及时发现和预防发病,是棉农的当务之急。现将发病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棉花枯、黄萎病的症状及发病特点1.1棉花枯萎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通常有如下类型症状:黄色网纹型子叶或真叶边缘或半边呈现黄色斑块,斑内叶脉失绿变黄,呈网纹状,病斑逐步发展,最后枯萎、脱落。紫红或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半边变紫或变黄,逐步发展,而后枯死。急性青枯型叶…  相似文献   

2.
中国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危害及抗病育种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5):124-130
笔者综述了中国棉花枯、黄萎病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以后发生危害的情况,总结了中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成就,包括育种方法从系统选择、杂交选育到现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转基因育种技术的进步,以及不同时代代表性的抗病棉花新品种,包括‘辽棉1号’、86-1、‘中棉所12’、‘中棉所16’、‘中棉所19’、‘中棉所35’、‘陕401’、‘辽棉10号’和‘辽棉12号’等。分析了抗棉花枯、黄萎病育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解决中国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协作研究20年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自1972年成立至今已20年。在长期的协作研究中,对我国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危害,病原菌特性,致病与抗病机理以及抗病品种培育,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压低了病情指数,减轻了危害,提高了对病害本质的认识,丰富了科学储备。  相似文献   

4.
在均匀一致的黄、枯萎病病圃中,分别对1259份、426份品种进行黄萎、枯萎病抗性的鉴定。结果是:黄萎病高抗材料为8份,占0.64%,抗病材料79份,占6.27%;枯萎病高抗材料3份,占0.70%,抗病材料8份,占1.88%。在重复鉴定的152份材料中,134份结果一致,占88.16%。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多数棉区为枯、黄萎病混生区,都需要选育兼抗枯、黄萎病的棉花品种供生产推广种植。但是由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拮抗作用,特别是枯、黄萎病菌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抗黄萎病棉花资源极缺的现状,仅有枯、黄萎病混生病圃是不够的,还需建  相似文献   

6.
我团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尤其是黄萎病。从调查结果来看 ,黄萎病发生已经呈现逐年加重趋势 ,给棉花稳产、高产发展带来严重影响。1 目前棉花枯、黄萎病实际发生情况全团棉花种植面积 2 1 73.33hm2。枯萎病、黄萎病发生面积 30 0 hm2 ,占棉花播种面积的 1 3.8%,其中黄萎病发生面积 2 86.66hm2 ,零星病田占67.3%,重病田占 31 .1 %,轻病田占 1 .6%,枯萎病发生面积 1 3.33hm2 。2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和消长与品种的抗性、耕作制度、气候条件及生育期等因素密切相关。2 .1 棉花枯萎病发生与气候条件的…  相似文献   

7.
棉花枯、黄萎病的抗性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征彬  贺青  陈鹏 《作物学报》2002,28(5):713-717
棉花枯、黄萎病均是世界性棉花病害, 在我国各大棉区也均有发生. 我国每年因棉花枯、黄萎病造成的皮棉损失约占棉花总产量的10%~20%, 严重时可达60%以上[1]. 虽然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有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 但这些方法不但成本高, 而且防治效果差.……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东省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黄萎病。枯萎病在苗期和现蕾期前后常引起大量死苗,残存的病株结铃显著减少,铃重减轻,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和棉农收入;黄萎病病情发展比枯萎病缓慢.很少造成棉株立即枯死.但病株结铃少.脱落率高.纤维差.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阿克苏垦区枯黄萎病的发病特点,从品种选择、化学防治、栽培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棉花黄萎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1.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耐低磷种质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研究棉花品种耐低磷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对88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进行磷素利用率极端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株高和根冠比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磷浓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棉苗干物重、地上部鲜重、总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重及磷利用率在不同磷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棉花苗期耐低磷能力的评价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对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进行了分析。聚类结果将88个品种主要分为耐低磷基因型和非耐低磷基因型两大类,分别包括25个和55个品种。其中,中棉所21、中99和陕棉11属于耐低磷的极端基因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棉花抗枯萎病,黄萎病育种进展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随着市场的运作,经济效益逐年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然而棉花枯黄萎病也迅速蔓延,已成为棉花继续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4.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棉花种植年限的增加及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给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必须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5.
8月22日,从河北省南宫市召开的中国植保学会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综合治理学术研讨会上传出消息,由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重庆茂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99植保”新产品,对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疗效显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棉花对枯黄萎病的抗性鉴定及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50份陆地棉新品系(品种)进行了抗枯萎病(Fusarium vasinfectum)或抗黄萎病(Verticillium alboatrum)鉴定,并从中选择10个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各级病株所造成的籽棉产量损失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有4个品系抗枯萎病,占抗枯萎病鉴定材料(40份)的10.0%;耐病27个,占67.5%;感病9个,占22.5  相似文献   

17.
棉花黄萎病抗病性鉴定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测试了12个具有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根冠细胞对棉花黄萎病毒素的敏感性,以孢子悬浮液苗期接种和毒素醮根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根冠细胞死亡率与苗期接种病指和幼苗萎蔫指数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与0.816,试验证明,利用离体根冠细胞对毒素的敏感差异鉴定品种抗性,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于大批量鉴定.  相似文献   

18.
棉花抗黄萎病新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棉黄萎病菌系及枯萎病菌系,对新种质川737、川2802进行病圃抗性鉴定及不同区域的抗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川737、川2802对我国棉黄萎病三大生理型11个不同菌系的抗性均好,又抗落叶型棉黄萎病,并高抗棉与枯萎病,是我国抗棉黄萎病多菌系,且高抗枯萎病的新抗源种质,在棉花抗病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都是为害棉花茎秆的重要病害。棉株一旦感染这两种病,就会常年受害,发病轻的造成减产,发病重的导致绝收,而且防治十分困难,因此有棉花“癌症”之称。  相似文献   

20.
棉花黄萎病是对棉花品质及产量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棉花黄萎病发病概述出发,分析其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种植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加强植物检疫的方式,研究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策略,以助力农民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