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严永 《湖南农业》2023,(9):52-53
<正>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依据法律运用劳动能力,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中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劳动者,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劳动法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是指符合劳动年龄条件,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个人与个人之间是不可能存在劳动关系的。另外,劳动者的劳动行为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具体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承军 《甘肃农业》2008,(12):22-22
十七大报告指出,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尽管农民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其权益的保障一直存在缺损问题,这是社会经济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有效保障,不仅仅是对农民工人格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对法律的尊重。因为法律彰显的公平、正义是为整个社会负责任,也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对于处于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仍应承担法定的义务。尽管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但由于我国现行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因此要真正使事实劳动关系得到法律保护,关键还在于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何明顺 《中国农垦》2007,(10):39-40
历经四次审议的《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是继《劳动法》之后,我国劳动立法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对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特别是对于保护当前处于劳动关系中相对弱势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劳资关系紧张态势越发严重,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劳动者并没有违法违规,却单方面被企业解雇的现象,这严重地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工会,在企业单方决定解雇劳动者后,工会有法律赋予的提前被告知和提出意见的权利。但看似完备的法律规定,并没有在实践中起到较大作用。由于缺少具体的操作程序,使得工会的权利始终是"纸上谈兵",实践性不强。对于立法的空白,多数劳动者的维权成功率很低。我国法律体系在劳动者被企业单方解雇后,工会维权的相关领域的完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袁仕友 《湖南农业》2006,(12):24-24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一个有效的劳动合同,至少应当具备以下4个要素:1.主体资格合法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合法,指劳动者必须是年满16周岁、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作为合格的主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文体部门招收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须经劳动人事部门特批)。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合法,指用人单位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相应的业务,享有…  相似文献   

7.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十九条和五十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有些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后与劳动者已形成了事实的劳动关系,却没有与之签定劳动合同。此后,用人单位任意扣发劳动者工  相似文献   

8.
1.“君子协议”。双方只在口头上就劳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因无书面依据,有理也说不清。 2.“生死合同”。在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用工者为了逃避责任,常常在用工协议中加上“伤亡自理”一条。这是违反《劳动法》的,在法律上没有效力;用工者往往会因此放松管理,极易引起劳动者伤亡。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法律,因为大部分公民都与用人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随着《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关于劳动合同期限、服务期、经济性裁员、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解除等几个方面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也颇具争议。这些规定过度地限制了企业的权利,这不仅有违《劳动合同法》确立的“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一立法目的,而且最终也会影响到劳动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一边倒合同"在一些企业中,尤其是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中,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事先不向劳动者宣传<劳动法>的有关权利、义务关系和劳动合同的内容,也不与劳动者协商合同有关条款,而是片面地从企业一边的利益出发,严重违反劳动合同订立所应遵循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制订"一边倒合同",在合同中只规定和强调劳动者应承担的义务和用人单位的权利,而对用人单位的义务、劳动权益方面的内容规定少而空,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马晴 《云南农业》2008,(9):39-39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12.
进入夏季以来,各地持续高温,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给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针对这些麻烦,现行法律、法规及规章出于对劳动者的保护,赋予了农民工在高温天气下从事劳动的特殊权益。1.农民工有权获得高温工作保障条件我国《劳动法》第  相似文献   

13.
养老保险关系城乡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关系的实质就是劳动者的一项养老权益,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就是劳动者在流动中养老权利的保护和养老利益的平衡。然而,我国城乡二元的养老保险制度却严重阻碍了城乡劳动者养老保险关系的顺利转移接续。只有从制度层面上改革现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彻底解决城乡劳动者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维权背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没有签订用工合同,两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用工单位是否该承担相应义务,不少劳动者并不清楚。维权案例:赵某在某公司工作三年,但与公司没有签订任何用工协议,  相似文献   

15.
王永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26-21427,21429
以失地农民法律权利弱势为视角,对失地农民及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了法学解析,对当前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法律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法律权益的途径,以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权"。  相似文献   

16.
边纪 《新农村》2006,(2):29-29
劳动者处于生产的第一线,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劳动者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以劳动者应该认真学习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积极争取权利并自觉履行义务。劳动者的权利有:(1)接受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的权利;(2)要求单位提供符合国家规定、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的权利;(3)使用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4)要求单位制定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权利;(5)监督企业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的权利;(6)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权利;(7)从事特种作业前接受专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后再上岗的权利;(8)对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7.
案例:"口头约定型"合同。青年农民胡某应聘在一家餐馆当厨师。到月底发工资时,餐馆老板从胡某的月工资中扣除了800元伙食费。对此,胡某认为应全额计发自己的劳动报酬;老板却说岂有白吃之理。因没有书面依据,胡某只好自认倒霉。点评:从表面上看,口头劳动合同虽然简便灵活,但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往往口说无凭,难以举证。对此,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11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  相似文献   

18.
现在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已经成为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从今年5月1日起,一部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了,它从法律上赋予了劳动者享有卫生保护的诸多新权利,为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出门在外打工者的身心健康撑起一张巨大的保护伞。这些权利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f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农民朋友们进城就业时,往  相似文献   

20.
<正>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称之为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聘于用人单位,应当签定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劳动权利。签定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