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在干旱草原杨柳林中危害严重,幼虫钻蛀枝干,使被害处形成瘤状虫瘿,易造成风折或感染腐烂病而使树木死亡。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21毫米,翅展20—28毫米,头部半球形,雌蛾触角栉齿不明显,端部稍弯曲。雄蛾触角有青黑色栉齿两列,端部栉齿较少。前翅狭长,覆以赭色鳞片,后翅透明。胸部青黑色。腹部圆筒形。1—5节各有一条橙黄色带。卵:黑色,椭圆形。幼虫:老熟幼虫黄白色,圆  相似文献   

2.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从1978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作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形态描述1.成虫:体青黑色,长1.5—1.9厘米.翅展2.8—3.2厘米.触角栉齿状.头胸间有一圈橙黄色鳞片.头顶有一簇黄褐色毛。前翅狭长,覆盖赭色鳞片,基部中央及后翅透明.腹部圆筒形,背面有五条橙黄色横带。雌虫腹部末节背面有2条橙黄色纵带,雄虫则无.2.卵:长椭圆形,黑色,长1.0毫米,宽0.4—0.5毫米.有不明显的点状刻纹,卵面稍凹陷,一端凹陷处为孵化孔.  相似文献   

3.
栝楼透翅蛾是危害栝楼的毁灭性害虫,2001年首次在平山发现,在河北省尚无记载。为有效控制其为害,2002~2004年通过饲养和野外定点观察,对栝楼透翅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栝楼透翅蛾在冀西山区1a发生1代,食性单一,以幼虫危害栝楼茎蔓。其卵为半球形,直径约0.9~1mm;老熟幼虫体长28~32mm;蛹褐色,长19~24mm,宽6mm;茧外表土灰黑色,长22~31mm,宽8mm,圆柱形,顶端有圆形盖。成虫雌蛾体长20mm,翅展35~40mm,形似马蜂,球杆状触角;雄蛾体略小。栝楼透翅蛾的发生程度随栝楼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加重的趋势,其老熟幼虫在日均温度低于17℃进入休眠期,日均温度22℃时开始化蛹。田间相对湿度低,成虫羽化出土率也低,卵孵化率降低,反之则高。田间相对湿度在75%~90%之间,卵孵化率达85%~95%。可以人工捕捉幼虫和刨栝盘,或采用DDV乳油涂抹茎蔓、扦药棉球、灌根和喷雾等方法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4.
一、美国白蛾的主要特征 成虫:身体白色,雌蛾体长9.5—15.0mm,雄蛾体长9~13.5mm;雌蛾触角锯齿状,褐色;雄蛾触角腹面黑褐色,双栉齿状;雄蛾前翅纯白色或有浅褐色斑点,后翅斑点少;雌蛾前、后翅纯白色无斑点,其前足基部是桔黄色。  相似文献   

5.
白杨透翅蛾别名杨小透翅蛾、杨暗透翅蛾、串皮虫,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地。寄主主要为杨柳科、蔷薇科植物。  相似文献   

6.
白杨透翅蛾天敌调查及天敌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调查哲盟地区白杨透翅蛾以白杨透翅蛾绒茧蜂及黑姬小蜂为优势天敌。本文介绍了这两种天敌移放及繁殖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7.
性诱剂诱杀白杨透翅蛾成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黑龙江省甘南林场进行性诱剂诱杀白杨透翅蛾成虫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白杨透翅蛾成虫期有3个诱捕高峰期,即6月初、6月下旬和7月下旬;诱捕器最佳悬挂高度为1.2~1.6 m,以0.2 hm2挂1只诱捕器效果最佳,诱杀效果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六种危害林、果的透翅蛾新种及一新属记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鳞翅目透翅蛾科(Sesiidae)有许多重要的林木、果树害虫,近年又不断有标本送来鉴定,本文所记述的6种透翅蛾几乎都是当前生产和科研上急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在河北分布广泛,主要危害杨树,尤以幼树及苗木受害最重。随着近几年速生杨的大量栽植,白杨透翅蛾呈蔓延之势,加强对此害虫的认识与防治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板栗透翅蛾(AegeriamolybdocepsHampson)据资料记载在山东省板栗产区普遍发生。近年在我省部分板栗产区发生板栗透翅蛾,为湖北新记录;其在罗田、麻城、襄阳、京山、随州、安陆、孝昌、大悟、应山等县市的板栗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主要为害3~10a生幼树,为害率30%左右。以幼虫串食枝干皮层,主干下部受害重,受害部位皮层隆起、开裂,成坏死疤,影响营养输导,使树势衰弱;如环食树干一周,则全株枯死。该虫只为害板栗,是目前栗树上危险性比较大的害虫。1生物学特性板栗透翅蛾一年发生工代,多…  相似文献   

11.
葡萄透翅蛾与虎天牛不同危害特点及其防治射阳县多管局祁祥春李利亚葡萄透翅蛾与葡萄虎天牛都是蛀食葡萄枝蔓的主要害虫,但这两种害虫不论是从形态特征上还是从危害特点上看,都有着明显区别,因此对它们的防治方法也不相同。一、形态特征葡萄透翅蛾是属鳞翅目透羽蛾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研究了两种板栗透翅蛾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其为害特点,同时对其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和天敌也进行了研究。板栗兴透翅蛾幼虫有三种寄生性天敌,而以绒茧蜂Apanteles sP.寄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正>一、形状特征成虫:雌蛾体长28~45 mm,翅展70~1 10mm,触角栉症状;雄蛾体长24~37mm,翅展55~76mm,触角毛状。体色和花斑有灰白、黑褐色等。前翅较宽、外缘较直,内、中、外横线深褐色,外横线呈锯症状,中室白斑大面明显,后翅灰色。  相似文献   

14.
白杨透翅蛾的危害特点与保护行育苗王君义,何立荣(河北省丰润县林业局)白杨透翅蛾(PararhrenetabaniformisRott)是杨树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在河北省发生普遍。过去采用药剂防治方法,年年在苗圃施药仍...  相似文献   

15.
杨黄卷叶螟,又名黄翅缀叶野螟,是杨树、柳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幼虫喜在嫩叶上吐丝、缀叶危害,大发生时常把叶片吃光,变成秃梢,严重影响苗木和幼林生长. 一、形态特征 1.成虫.体翅橙黄色,雄蛾体长11.5~14毫米,翅展26~29毫米;雌蛾体长12~14.7毫米,翅展18~32.8毫米.触角丝状较长,复眼淡蓝色,头部褐色,两侧有白条.前翅具灰褐色边,后翅中央具有一条横波状纹,其内侧有一黑斑,外侧有一短线,外缘亦具较宽的灰褐色边,腹部背面橙黄色,腹面灰白色,雄蛾尾部末端具褐毛丛,停息时触角后覆于体背,四翅平展,有的雄虫尾端常翘起.  相似文献   

16.
白杨透翅蛾的生活史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杨透翅蛾为很多省、市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杨树蛀干害虫之一。文章对其生活史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总结出白杨透翅蛾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世界性杨树大害虫—白杨透翅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为世界性的杨树害虫,主要为害加杨、银白杨、毛白杨等杨树。其主要异名有10种,我国曾常用异名为Sciapteron tabaniformisRott.。有人根据其分布区及生态类型又分出7个亚种,我国北方的种与Synagriformis 亚种很近似。本文对该虫的寄主、地理分布区、生活史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对研究其生态区系及生产防治,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连木尺蛾 Culcula panterinaria(Bremer et Grey)原称木尺蠖 ,在我国华北、华中、西北及台湾省均有发生 ,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是一种暴食性及杂食性害虫 ,寄主达 30余科 1 70多种植物 ,最适宜寄主为黄连木、核桃、紫穗槐、洋槐和大豆等。1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 1 8~ 2 2 mm,翅展 6 5~72 mm。复眼深褐色 ,触角雌蛾丝状 ,雄蛾羽状。胸背面后缘、颈板、肩板边缘有棕黄色鳞片 ,在颈板中央还有 1条浅灰色斑纹。腹背近乳白色 ,腹部末端呈棕黄色。雌蛾腹部末端具有棕黄色鳞片 ,产卵管褐色 ,稍伸出体外。雄蛾腹部细长 ,圆锥形。足灰白色 …  相似文献   

19.
白杨透翅蛾幼虫蛀入毛白杨苗茎后 ,使苗木成为废苗。由于幼虫的危害 ,往往给毛白杨育苗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常用的防治方法是 ,用药涂虫孔 ,但需涂几次 ,费时费力 ,直接找虫瘿往往有遗漏。在防治白杨透翅蛾中发现 ,幼虫蛀入毛白杨茎后 ,使苗木上部叶片由白绿色变成褐红绿色。而发现褐红绿色叶片很容易 ,随之就可容易找到白杨透翅蛾虫瘿 ,准确率可达百分之百。找到虫瘿后 ,进行防治。看叶色找白杨透翅蛾虫瘿@刘桂安$宁晋县林业局!052200  相似文献   

20.
毛白杨透翅蛾幼虫主要危害毛白杨苗干部。设10块标准地,经多次适合性检查,其结果表明,毛白杨透翅蛾幼虫的空间分布状态全部呈现负二项分布,用多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则均属聚集分布。由此建立了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曲线图和序贯抽样检索表,确定了序贯抽样公式:To(n)=0.3n±1.2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