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保华 《新农业》2001,(12):43-44
四、宽体金线蛭的饲养技术 (一)一般饲养 1.建池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米,池口宽6~8米(坡度比1:1.55),水深0.8~1米,长度一般50米以上,一般依地势而定.池四周靠池壁建0.5~1米宽的平台,便于水蛭打洞产茧,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约10~20厘米,平台应保持湿润和疏松.  相似文献   

2.
<正>1.选址建池。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一般池底宽3~5米,水深1米,长50米以上,因地势而定。池四周靠池壁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壤土建1米宽的平台,便于水蛭打洞产茧。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约10~20厘米,平台应保  相似文献   

3.
选址建池 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米,水深1米,长度一般50米以上,一般以地势而定。池四周靠池壁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壤土建1米宽的平台,便于水蛭打洞产茧。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约10~20厘米,平台应保持湿润。池子应设进水口,排水口。  相似文献   

4.
1、选址建池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进排水口都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拦住,以防蚂蟥外逃。  相似文献   

5.
<正>1.选址 选择西南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蛙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1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怪栖息。  相似文献   

6.
采用斜坡面水泥池养殖蚯蚓,坚固耐用,防雨防涝,尤其适用于低洼地养殖蚯蚓,最大的优点是便于蚯蚓和蚯蚓粪的采收。一、斜坡地面水泥蚯蚓养殖池建造按东西走向选址,长度不限。南北宽1.4米。北边从地面向下挖30厘米深,南边与地面平齐。然后按南北方向定点深度把中间的土壤挖出,池底铲平,成为北低南高的斜坡状。把坡面稍  相似文献   

7.
水蛭又叫蚂蟥 , 是一种名贵中药材 . 水蛭属雌雄同体 , 异体受精 . 水蛭生命力强、繁殖快 . 人工养殖水蛭不受地区、气候、场地限制 , 技术简单易学 , 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 .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 一、选地建池 要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 小规模养殖 , 可在房前屋后挖沟 , 沟宽一般以 3米为宜 , 沟深 1米 , 长度根据地势而定 . 大规模养殖 , 可利用池塘或水田开挖连沟 , 沟宽 3米 , 埂宽 0.4米 , 高 0.8米 , 水深应保持在 0.6米以上 . 沟两头分别设有排水口和进水口 , 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 , 供水蛭栖息 .  相似文献   

8.
一、池塘条件在生长期会在堤埂上打洞,因此,其养殖方式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养殖池塘面积没有严格的要求,但以5~10亩的标准池塘为好;水深1米左右,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并要有一定的浅水区;池塘淤泥在5厘米以内,池底要挖一条宽2米、深0.3米的集虾沟,沟的长度近于池底边长,便于成虾捕捞。池塘四周要铺设防逃设施。  相似文献   

9.
克氏螯虾的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条件 在生长期会在堤埂上打洞,因此,其养殖方式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养殖池塘面积没有严格的要求,但以5~10亩的标准池塘为好;水深1米左右,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并要有一定的浅水区;池塘淤泥在5厘米以内,池底要挖一条宽2米、深0.3米的集虾沟,沟的长度近于池底边长,  相似文献   

10.
<正> 1.养殖场地。为了实现商品化生产,可建池养殖。田螺池可以是土池,也可建水泥池。商品螺池面积以100米~2左右为宜,种苗池以40米~2较好,便于饲养管理。池深70~80厘米,池底铺20厘米厚肥土,供田螺栖息和生活。水深保持40~50厘米,池的两端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均应安置铁丝网或塑料网防逃。利用稻田养殖田螺,不能施农药,也不能犁耙。要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1.
正水蛭作为特种药用水生动物,近年来更多价值被开发,其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市场价格上升了不少。现将水蛭养殖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址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  相似文献   

12.
1 养殖池建造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塘形式多样 ,但须注意坡度、水深、平台及栖居处的设置 ,便于水蛭的产卵、栖息和觅食。水深控制在 0 .5~ 1m ,这样既能保持水中足够的氧 ,同时又扩大了水蛭的活动空间。因种蛭产孵茧在平台或土埂中进行 ,为更好地使种蛭寻找产卵  相似文献   

13.
水蚯蚓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建池与培池 宜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座北朝南的地方建池。池长10~30米,宽1~1.2米,深0.2~0.25米。池底最好铺1层石板或打上“三合土”,要求蚓池底有0.5%~1%的比降坡度,在较高的一端设进水沟、口,较低的一端设排水沟、口,并在进水口、排水口设置金属网拉栅,以防鱼、虾、螺等敌害随水闯入池中。注意,蚓池要有一定的长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些巧妙的办法来养殖泥鳅,不仅可减少投饵量,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改善泥鳅品质。 1.浸秆养鳅 用砖头、水泥砌成深1米的泥鳅池(大小视养殖规模而定)。池底铺15厘米厚的肥泥,肥泥上铺1层10厘米厚的稻秆或麦秆,上覆几排筒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村》2005,(3):39-39
一、螺池建造 选择水源充足,管理方便,有流水,无污染的地方建螺池。池宽1.5米左右,长视其地形而定,一般10—15米,深30—50厘米。最好几个螺池排成行分级建造,池的两端对角处设进出水口。并安装防逃栅栏。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  相似文献   

16.
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青虾主养池塘要求水量充沛,注水、排水方便,池塘呈长方形,面积0、33公顷左右,水深1.2米-1、5米,长宽比2-3:1,坡比1:3-4,池坡有较宽浅水滩脚,浅水区水深0.4米左右,池埂和池底不渗漏,池底淤泥厚以10厘米左右为宜,池中央开挖宽1米、深0.4米的虾沟,并在排水口处挖面积为10平方。  相似文献   

17.
龟蟾蚓同池养殖方法要求:池底铺30厘米厚的淤泥,池面养殖一些藻类、浮萍等,池边四周种植水浮莲,岸边种植水草,以利于乌龟、蟾蜍栖息和遮荫。水色以淡绿色、透明度30厘米以上即可,透明度低则应换水。水池进、出水口和池外四周必须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封好。  相似文献   

18.
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黄鳝,由于棚内温度较适宜,因此可一年四季养殖;由于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因而黄鳝不易思病;养殖效益大大提高。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一、建好饲养池   有两种饲养池可供选建:一种是开放式,适合在常年有微流水的地方建造。其优点是水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养殖。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 10平方米~ 20平方米。池宽 1米~ 2米,深 40厘米,池埂宽 20厘米~ 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 3厘米~ 4厘米的进、排水管各 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一个与池底等高,一个高…  相似文献   

19.
1.修建鳝池。选择避风向阳、冬暖夏凉、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长年流水更好。房前屋后的零星池、坑道、水沟都可以建池。池形随地形而定。鱼池面积一般要求长5米、宽3米、深1~1.5米。池底最好是水泥底,池壁用水泥和砖砌成.内壁要光滑。池埂要高出四周20~40厘米,防止雨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埂顶部做成“T”形以防逃。池底可模拟黄鳝自然生活环境投入较大的石块、瓦块、树墩等,让黄鳝栖息.然后再铺设厚约30~40厘米含有机质较多的黏土。  相似文献   

20.
肉用蛙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人们喜食的佳肴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们乱捕滥杀,野生资源日趋贫乏,国家已三令五申禁捕蛙类。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发展庭院经济和创汇农业,现将肉蛙庭院立体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修建立体养殖池在地面建一长6米、宽1.5米、高0.5米的砖池,两头分别留好进出水口。然后在池墙上每隔50厘米砌一高25厘米的蹲脚(蹲脚之间布上尼龙线网,防蛙外逃和敌害入内)。于蹲脚上搁置6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