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1985年调查分析了新一之濑的不同密度桑园的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一、春季叶面积指数高达10左右时,没有黄、落叶发生,夏伐后不同密度桑园的叶面积指数达4.5左右时,枝条基部均有黄落叶出现。二、桑园的消光系数(K值)大多变动在0.3—0.7之间,且中、下层比较稳定。三、第五年的桑园底层相对照度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弱,这再次说明,增加栽植密度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措施。江、浙两省的速成丰产桑园以亩栽2,000株为宜,普通桑园也不应少于1,000株。  相似文献   

2.
<正> 全年多次条桑收获,是以春伐桑和夏伐桑搭配来实现的,通常采用桑园划区分片春伐和夏伐。春、夏分片伐条(简称片伐)的地面漏光较多,光能利用效率低。1983—1985年,采用在同一块桑园中隔行春、夏轮伐(简称轮伐)进行条桑收获试验。结果证明,隔行春、夏轮伐法,比分片春伐、夏伐收获法叶面积增加,叶面积持续期延长,漏光减少,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桑叶产量高,轮伐区春叶单株增产40%,全年每亩增产14%。  相似文献   

3.
孙永泰 《蚕学通讯》2002,22(3):62-62
1 施春肥春肥能促进芽、叶生长 ,不仅能提高桑园春叶产量和质量 ,而且肥效还可延续到夏秋季 ,促进桑树夏伐后的发芽和枝叶生长 ,增加全年桑叶产量。春肥应在春蚕期和用叶前 2 5d左右施用 ,一般穴施 ,穴深、长、宽均为 2 0cm左右 ,穴位距树干 2 5cm ,施肥量为全年总施肥量的30 %左右。施肥最好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桑树发芽时 ,第二次在春蚕收蚁前后。稚蚕用叶和粘土桑园要早施 ,壮蚕用叶和砂土桑园稍迟施。春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 ,也可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春季雨水较多 ,施后应用土盖好肥料 ,以防肥分损失。2 春耕除草春耕在春季桑…  相似文献   

4.
孙永泰 《广西蚕业》2002,39(4):46-47
一、施春肥春肥能促进芽、叶生长 ,不仅能提高桑园春叶产量和质量 ,而且肥效还可延续到夏秋季 ,促进桑树夏伐后的发芽和枝叶生长 ,增加全年桑叶产量。春肥应在春蚕期采叶前 2 5天左右施用 ,一般穴施 ,穴深、长、宽均为 2 0厘米左右 ,穴位距树干 2 5厘米 ,施肥量为全年总施肥量的 30 %左右。施肥最好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桑树发芽时 ,第二次在春蚕收蚁前后。稚蚕用叶和粘土桑园要早施 ,壮蚕用叶和砂土桑园稍迟施。春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 ,也可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春季雨水较多 ,施后应用土盖好肥料 ,以防肥分损失二、春耕除草春耕在春季桑…  相似文献   

5.
对育2号、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三个桑品种的群体结构调查结果表明:春季,由于育2号发芽早,发芽率高,生长芽多.因此,叶面积指数的上升,明显的快于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最高可达12.0以上,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达12左右.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达9以上时,树冠中下部就有黄落叶出现.但是在相同的叶面积指数水平上.湖桑32号和新一之濑就没有发生黄落叶.夏代后由于育2号主要是由潜伏芽萌发形成条叶.所以发芽期反比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迟,加之节间又稀,所以叶面积指数低于其它两个品种.亩苗1000株的4年生桑园,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在夏伐后发芽生长的第一个月(7月5日).其叶面积指数约为1.5:第二个月为5.0左右;第三个月为9.2;第四个月为11.5.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夏秋季的叶面积指数可达12左右,两者之间开差不大.8月5日当叶面积指数达到4.5以上时,就有黄落叶发生.  相似文献   

6.
桑树割皮留芽技术的研究山东省日照市丝绸公司林令德,刘玉玺,刘仁中近几年,幼龄高产密植桑园大都采用夏伐,但夏伐使桑树同化器官全部丧失,给桑树生理造成严重影响。而桑树割皮留芽法可缓解弥补夏伐法之不足。桑树割皮留芽法是在桑树一年生枝条基部的部分休眠芽,在桑...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新一之濑桑园,栽植后头5年内,桑叶产量变动在306.4—2625.6公斤·亩~(-1)·年~(-1)之间,净初级生产力变动在8—16吨·公顷~(-1)·年~(-1)之间,收获指数在0.3—0.6之间,光能利用率在0.3—0.7%(以年为基础)和0.4—1%(以生长季节为基础)之间。密植和推迟开剪年份能增加桑叶产量和提高桑园的净初级生产力及光能利用率。密植会降低收获指数,而提早开剪则有增加收获指数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以湖桑32号二年生桑苗进行盆栽,施用15N标记的氮素化肥,查明春伐桑全年生长期和夏伐桑春、夏秋生长期内,对硫酸铵、碳酸氢铵及硝酸钾等三种化肥的利用率和氮素平衡均有明显差异.一般春伐桑氮素利用率低于夏伐桑,夏伐桑春期的氮素利用率低于夏秋期.春伐桑对试验用的三种~(15)N标记的氮肥的氮素平衡为:植株吸收率25—37%,土壤残留量17—37%,损失率28—52%;夏伐桑在春期的植株吸收率只有10%左右,土壤残留量27—55%,损失率达39—62%;在夏秋期的植株吸收率10—47%,土壤残留量11—24%,损失率为27-78%.上述氮素平衡的变动情况,随桑树春伐还是夏伐、生长期长短、肥料性质和环境条件而不同.  相似文献   

9.
春伐桑园土壤营养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中土壤供应N、P_2O_5、K_2O的规律为:N的供应量秋≥夏>春,P的供应量春>秋>夏,K的供应量春>秋>夏;一年中桑树需要N、P、K的规律为:N的需要量春>夏>秋,P的需要量夏>春>秋,K的需要量夏>秋>春。春伐桑园配方施肥效果显著,增产幅度在25—31%左右,对陕西及四川部分春伐桑园施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季步康  吴雪海 《江苏蚕业》1993,(1):31-31,22
<正> 近几年来,我县桑园单位面积的产量很不平衡,有的桑园亩产叶2000—2500公斤,而有的低产桑园的亩产叶还停留在1000公斤左右的水平,少数桑园更低。1991年,全县推广中低产桑园改造技术,我们对密度低、稀的低产桑园,在提高施肥水平等措施配合下,采取桑园夏季压条技术,增加桑园密度,提高亩产叶量,取得一定成绩,现将两年来的实践,总结如下:一、桑树夏季压条的特点和增产效果桑树压条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夏伐时适当留下老条进行压条,对夏伐后减少伤流,迅速增加光合面积,减轻漏光损失是有效的增产措施,可进行桑园补缺、套改、密植等改造,省工省本,易被蚕农接受。桑树夏季压条单株生长情况调查见表1,桑园改造前后的群体结构与效益见表2。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市养蚕布局的调整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养足春蚕,多养夏蚕,少养中秋,增加晚秋蚕的饲养量,但夏蚕由于受时间、桑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饲养量难以增加,无法达到布局调整的目的。为此,我们通过改变桑树夏伐模式和肥培管理措施、来解决夏蚕桑叶产量不高的矛盾,经过两年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部分结果整理如下:1 试验地点与方法1.1 供试桑园 新沂市港头镇赵圩村一块长势一般、11年树龄、面积3hm2、平均667m2栽1000株的桑园为试验田,桑树品种为湖桑32号。1.2试验方法1.2.1 试验设正常夏伐区…  相似文献   

12.
赖祥地 《四川蚕业》2009,37(1):37-38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我场桑园面积减少近500亩,现有的桑园面积只够饲养选、原种和普种共育用叶,普种饲育90%在原蚕队进行。农村桑树剪伐型式主要是冬季重修,冬重修的春季产叶量只占全年产叶量的20%~25%,春季由于气候条件好,病源少,作为种场普种生产主要以春季为主。因此,提高春季产叶量,是种场在原蚕桑树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场从2006年开始,在安宁原蚕区进行桑树夏伐试点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现已建成夏伐式桑园近400亩,春季产叶量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与冬季重剪相比提高桑叶春季产叶量2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桑树施用春肥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园中施用春肥在太湖流域地区来说是一顷增产措施,也是群众增产经验之一。根据苏、浙太湖地区农业生产上一般肥源安排,春季3—4月间小麦追肥时期已结束,稻田用肥尚早,桑园春肥肥源比较充裕,而桑树夏伐后一般来说农作物需肥量较多,粮、桑在肥料方面的矛盾较大,因此充分利用春季肥源是桑园施肥的有利时机。但是春肥对当季增产及后效作用如何认识尚不一致。国外的研究,认为春肥肥效对稚蚕用桑较小,主要在壮蚕用桑;有的认为春期效果不明显,而对夏秋季的生长有作用。国内群众经验认为春肥有“催芽肥”的意义,亦有把它理解为能提早发芽和提高发芽率的作用。总之对春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明芝 《北方蚕业》2001,22(1):28-29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危害桑树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河南省重点蚕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危害情况表现为:受害严重的桑园株发病率在60%左右,高达90%;新植桑园年损失桑株4%左右;严重受害桑园在植桑后十年中与正常桑园比经济损失达80%,与正常农作物比经济损失40%,桑园生产年限缩短10年左右。这种病害对蚕桑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威协性很大,已引起国家农业部重视,决定在我国重点蚕区对该病实行联防联治。   1 黄化型萎缩病的识别   1.1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识别。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在桑树生长期间,症状表现比较典型,在不同发病阶段,发病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所以病株一旦在田间出现,容易识别。该病的发生及症状表现,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发病初期:一般从一根或2~3根枝条的顶端开始,表现出节间距离特短,叶片黄化、瘦小并稍向叶背卷缩;从整根枝条看,病、健叶大小十分悬殊,病小叶在健叶上方形成菊花状丛生。此期一般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   发病中期:随着病情发展,多数枝条乃至全株枝条表现症状,病势从枝条上部开始逐渐向下部蔓延,病叶更加黄化瘦小,明显向叶背卷缩,枝条中上部节间变短,腋芽早发,生长出较多的细小侧枝,但枝条中下部节间,叶片生长正常。此期症状一般在7~8月份表现集中。   发病后期:整株叶片黄化更甚,卷缩成猫耳朵状,靶条细弱,腋芽不断萌发,造成整株桑细枝丛生成簇,宛如扫帚状,2~3年内终致枯死。此期病状,在桑树夏伐后,表现突出,重病桑园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正> 1983年冬吴县横泾乡南章村拓植成片新桑582亩,行间套种小桑苗80万株。1984年桑树长势很好,1985年夏伐后,有一户蚕农的桑园中间有10多株桑树长势较差,当时没有引起注意。1986年夏伐后,以上年长势较差的桑树为中心,四周有4户蚕农的桑树约300多株发芽迟,生长慢,枝条短细,叶小而黄瘦,硬化早,最后叶片枯焦脱落;检查根系,部分须根变褐,有的根系皮层变黑、腐烂。发病株桑叶减产60%以上,而且叶质很差,难以喂蚕。1987年夏伐后,又有1500多株桑树明显发病,并有一些桑树已病死,在病根上附有白色菌丝,同时在其土中也发现白色菌丝索,主要分布在20厘米的表  相似文献   

16.
桑树冬季枯桩修剪对桑象虫的防治效果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蚕业》2017,(2):14-16
通过设置冬季桑园修剪区和对照区,在来年春季桑树发芽前以及桑树夏伐后进行桑象虫虫口基数调查。通过调查分析,阐述了桑园冬季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1春蚕结束后,及时夏伐,时间要求短,分片统一,尽量减少病虫辗转为害。2夏伐桑枝尽快运走,清除残枝枯叶,铲除桑园杂草,消灭残存的各种病虫,降低夏伐桑园的病虫基数。挖除桑紫纹羽病、桑萎缩病的零星病桑。3桑园施肥耕翻,不仅有利夏伐桑树生长和土壤改良,而且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连续二年亩产桑叶达到3000、2500和2000kg的示范桑园的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鲁西平原,湖桑32号要达到亩产桑叶3000kg,春叶产量必须达到1200kg以上,夏秋叶产量达1800kg左右。合理的结构是:亩栽1300~1500株,春、秋有效条数为7600~8000根,夏伐后亩留芽数1~1.1万个,晚秋亩有效条长1.4-1.5万米,剪梢后春季亩条长在8000米以上,生长芽数在11片左右。每种农作物的产量结构都有其独特的构成因素。在蚕业生产上,桑园的产量是以桑叶的鲜重来表示的,诸如亩栽株数、株条数、株条长,单位条长产叶量,公斤叶片数及收获次数等因素构成了桑园的产量结构。要达到一定的桑叶产量水平,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产量结构。我们在开展鲁西平原亩产桑叶3000kg的机理研究中,对连续二年亩产桑叶达到3000、2500、2000kg的示范桑园的产量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何国华  林学祝 《蚕业科学》1994,20(3):180-181
低干桑留芽夏伐技术的研究何国华,林学祝,鲍连芳(山东省文登市丝绸公司)桑树剪伐技术是提高桑叶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年来,我国低干专用桑园的夏季剪伐,大多延用拳式或无拳式的做法,使桑树夏伐后失去了绿叶。为了充分利用光能,提高桑叶产量,自1991年春季以...  相似文献   

20.
樊孔彰  李茂贞 《蚕业科学》1993,19(4):244-246
<正> 为探讨鲁西平原桑园生产潜力,我们在开展亩(1/15公顷)产桑叶3000公斤的机理研究中,对连续二年亩产桑叶3000、2500、2000公斤桑园的光能利用率和能量产投比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于后。 1 高产桑园的光能利用率 1.1 调查方法 试验示范桑园设在泰安市郊区的鲁里村和莱芜市的陈楼村,合计面积80.5亩,品种为荷叶白,于1987年和1985年建园,亩栽分别为1369株和1111株。 桑树贮藏化学能的调查:在春季发芽前和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