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林业研究》1997,10(2):36-36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用林业以林牧系统为主。农主可以兼营防护林、遮荫林、牧场疏林和茂密树丛。除木材生产和农田防护外,防止土壤侵蚀、国土美化和绿化以及森林自然保护也是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西兰、澳大利亚营林研究对我国泡桐营林研究的启发李宗然,叶国友(林业部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是对林业非常重视的国家,林业生产和科研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且有不少独到之处。本文根据作者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考察期间所获直接和间接材料,对这两个国家...  相似文献   

3.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受组织委派参加了由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组织的“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考察”。在澳大利亚先后访问了维多利亚国家公园局、可持续旅游合作研究中心和南威尔士州国家公园局的官员,考察了菲力普岛自然公园、雷明顿国家公园、悉尼港国家公园。在新西兰访问了新西兰保护局,罗托鲁阿大湾区保护办公室及其下属的小区办公室的官员,考察了Wai-O-Tapu地热公园,Whirinaki森林公园、Muriwai地区公园,访问了Wiaarki技术学院。通过考察,我感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公园建设,经营与管理方面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一是澳大利亚和新…  相似文献   

4.
和田地区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农牧业受灾减产,人民生活贫困的被动局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积极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结合农村“五好”建设,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截止1989年底,全区规划条田17289块,已建林网17022块,林网有效保护农田234万亩,约为现有耕地的98.5%.农田防护林面积37万亩(含防沙基干林),为耕地总面积(236万亩)12.8%.农田防护林有效地改善了农牧业的生态环境,促进和田地区农牧业连续十一年丰收.粮、棉、油、畜、蚕五大生产创历史最好纪录.  相似文献   

5.
东北、华北、西北(简称“三北”)防护林是我国最大的林业建设工程。它是从根本上改变“三北“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改善这一地区生态平衡的重大措施。我省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省之一。因此,研究解决“三北”防护林的设计与营造就成了我省林业部门的迫切课题。就此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6.
绿洲在科尔沁沙地扩展赵存心科尔沁沙地在我区的沙漠(地)中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是自治区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素有“内蒙古粮仓”之称。但是,风沙、干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发展。经过三北防护林一、二期工程建设,科尔沁沙地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中国的绿色革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1978年在国务院批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时,就强调指出:“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植树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  相似文献   

8.
农田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骨干工程之一。多年来,它以其资源性、可再生性、多效益等独具的特点,在控制和防御荒漠、半荒漠地区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等自然灾害,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缓解粮食、木材供需矛盾,建立新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9.
三北防护林经济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推算出从四九年至八一年“三北”地区建设范围营造的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牧场防护林防护效益和直接效益的年价值为二十五亿元,年效益的价值为投资的百分之六十七,证明建设“三北”大型防护林体系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它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业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投资方向是正确的,今后,应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20周年。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简称三北工程),这是一项利在当代,荫及子孙的宏伟事业。建设三北工程,将从根本上治理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解决这一地区农牧业...  相似文献   

11.
五团位于温宿县境内的哈拉玉尔液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是典型的干旱荒漠大陆性气候,多风干旱少雨。昼夜温差16C以上,极不利于农牧业生产。为此,该地区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农牧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五团于1956年建场,1957年  相似文献   

12.
经自治区政府批准,2005年9月8-21日,自治区林业局组织有关人员随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团组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为期13天的森林经营和人工林栽培考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期间,考察团成员先后访问和拜会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林业部、堪培拉国家农林渔业部、环境与保护部、澳大利亚林产协会、国立大学林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市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工程、黄河中游、珠江、沿海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这些工程建设减缓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三北”防护林已累计造林 2200多万公顷,“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62%;治沙造林保存面积 520万公顷,使 12%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有 4万多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得到绿化…  相似文献   

14.
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后,巴盟“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区产生经济效益8.4亿元,社会效益8.7亿元,生态效益16.7亿元,是工程建设总投入的21倍。在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增强农牧业的综合生产力、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及保障黄河、包兰铁路、110国道畅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喜人。巴盟先后研究、推广了76项先进适用技术,有2项获国家级奖励,11项获省部级奖励,13项获盟级奖励。其中“防止牲畜啃食树皮制剂的研制与应用”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生产技术和工艺经…  相似文献   

15.
应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和新西兰国际教育服务中心的邀请,经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批准,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组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重点考察了两国高等林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实习和培训基地建设的情况,以及毕业生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情况;并探讨了与两国林业教育机  相似文献   

16.
中德财政合作内蒙古科尔沁荒漠化土地生态防护林工程,是德国政府无偿援助的生态建设项目,文章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社会生产力状况科技发展水平,论述了此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治理原则和目标,并以当前与长远兼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出发点,作出1999—2003 年的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总体布局,以期尽快恢复生态平衡,保障农牧业生产,振兴沙区经济,尽快使沙区人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7.
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对我国北方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带有战略意义的一项林业工程。它对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条件极为重要,对发展工农牧业生产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根据青海省东部水土流失区的现状进行防护林工程规划设计,在原有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调整,使农业用地占21.5%,林业用地占21.4%,牧业用地占48.1%,其它用地占9%。方案切实可行,实施后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属于干旱草原区,从开垦以来,大量原始植被遭到破坏,以土壤风蚀沙化为特征的生态系统急剧恶化,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沙漠化已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控制风蚀沙化,促进农牧业稳定高产,保障人民生产生活,1975年,盟委、行署提出在后山地区联合营造农田防护林。西井子乡是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54个风蚀沙化危害严重乡之一,该乡广泛发动群众,从1975年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  相似文献   

19.
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的内蒙古库伦旗是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这里自然生态脆弱,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受到威胁。自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以来,该旗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乔灌草一起上...  相似文献   

20.
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改造自然,绿化祖国,保护环境,有益当代,造福后代的大业。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利国富民,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措施。因此,加速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长远大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步伐,提高质量,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防护林体系,为开创林业建设新局面作出贡献。防护林体系建设就是在相当空间范围内将具有不同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的人工林,以及天然林和天然灌丛所组成并包括合理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