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花生种植栽培模式对花生地上害虫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春花生和夏花生主要地上害虫发生特点的差异,在山东花生主产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花生主要害虫发生情况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春花生和夏花生上发生的地上害虫优势种和为害盛期有明显不同。危害春花生的主要害虫是花生蚜、花生叶螨、2代棉铃虫、甜菜夜蛾和蓟马,且不同播期为害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危害夏花生的主要害虫是3代棉铃虫、甜菜夜蛾和蓟马。  相似文献   

2.
麦垄直播夏棉区,一代棉铃虫主要发生于小麦田,并集中于麦穗上产卵、取食为害;二代棉铃虫卵粒分布于各种秋作物田,但前期主要产于蕃茄、菜椒、花生、玉米、大豆上,棉花4片真叶后,对棉铃虫有明显的诱集作用;三代棉铃虫主要发生于棉田内;四代棉铃虫则主要为害迟发棉田、夏播玉米及晚播的其它秋作物。  相似文献   

3.
孟建文 《中国棉花》2005,32(7):28-29
南疆棉区1997年棉铃虫大发生,对棉花为害极为严重,以后随着防治力度的加大、棉花品种的更换、气候因素的变化,棉铃虫发生量逐年下降。2003年部分团场种植非抗虫棉品种,引起局部棉田棉铃虫中量偏重发生,损失较大。为此,对库尔勒垦区棉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防治关键技术进行探讨。1南疆棉区棉铃虫发生动态1.1棉铃虫在本地区的发生及其分布。棉铃虫在本垦区一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能完成不完全的4代。主要为害棉花,第1代发生量小,主要为害棉苗生长点及其附近心叶;第2代的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主要为害花和铃;第3代次之,主要为害棉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新疆棉花面积不断扩大 ,种植结构、栽培品种及栽培模式的变化 ,棉铃虫的为害日益严重。 2 0 0 1年石河子个别地区发现棉铃虫 ,2 0 0 2 -2 0 0 3年部分地区发生 ,个别地区严重 ,2 0 0 4年大部分团场发生不同程度的为害 ,不少棉田受到严重损失 ,减产 2 0 %以上 ,棉铃虫为害已成为石河子地区当前棉花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棉铃虫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1 .1为害特点。在石河子地区棉铃虫除为害棉花外 ,还为害玉米、小麦、蔬菜等。为害方式主要是以幼虫为害棉蕾、花和棉铃 ,有时也为害嫩叶。1 .2发生规律。棉铃虫在石河子地区一年发生三代…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是我国北方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的长期单一使用,致使棉铃虫的抗药性日益增强,对棉花的为害也更加严重,1992年北方棉区棉铃虫的大暴发和猖獗为害,就是有力的佐证。为寻找防治棉铃虫的新药剂,于1991~1992年进行了氟幼灵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胡爱芝 《中国棉花》2007,34(1):29-30
棉铃虫是喀什地区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多次暴发成灾,部分为害严重的棉田甚至绝收.随着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逐步呈现多元化,棉铃虫食物种类增多,分散和减轻了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2003-2005年棉铃虫在喀什棉区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7.
花生生育期间,为害较重的病害有花生枯萎病、根结线虫病、锈病、叶斑病;虫害有花生蚜虫、蛴螬、地老虎、棉铃虫、造桥虫、豆芫箐、象鼻虫等。由于它们的为害,往往造成花生严重减产。为此,加强防治,控制危害,是确保花生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将几年来的防治经验综合如下,供防治时参考。 病 害 一、花生枯萎病 枯萎病是个总称,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所致。共同特点:叶片萎垂,复叶下塌,维管束变色,最后整株枯萎而死,在田间发现枯萎死亡的病株,多数是这种病。我省临沂、太安地区  相似文献   

8.
陆承志 《中国棉花》2005,32(1):24-25
新疆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 60 %~ 80 %,近年来 ,南疆地区因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达 1 0 %~ 30 %。据观察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陆地棉与为害长绒棉有所不同 ,为此 ,近几年对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和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探讨。1南疆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和产卵规律1 .1羽化。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始期 -高峰期 -盛末期依次为 :4月 1 8- 2 2日 ,5月 1 9- 2 8日 ,6月上旬。1 .2产卵。越冬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盛期 5月 2 8日 -6月 3日。2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2 .1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第一代棉…  相似文献   

9.
在内地棉铃虫大发生之际 ,新疆为本地区未受棉铃虫为害而庆幸 ,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棉铃虫对垦区棉花不构成为害的原因在于新疆气候干燥 ,不利于棉铃虫的发生 ,由于对生态效益认识不足 ,部分棉区依赖化学农药见虫就治 ,致使部分棉区生态条件已变得十分脆弱 ,棉铃虫对棉花由不构成为害发展为为害日趋严重。1部分植棉区棉铃虫为害日趋严重的原因1 .1种植作物过于单一。新疆不少的植棉县团 ,棉花种植面积已占总播面积 60 %以上 ,兵团个别植棉团场甚至达到 80 %以上 ,种植作物过于单一 ,使寄主广泛的棉铃虫选择余地减小 ,而大面积连片种植 ,使棉铃…  相似文献   

10.
分析表明,二代棉铃虫为害轻重与伏前桃相关显著(r=—0.5431*);与7月15日蕾铃总数相关极显著(r=—0.8985);早熟性能明显减轻棉铃虫为害;主茎节间与7月15日蕾铃总数对棉铃虫为害轻重的直接决定程度分别为0.7630和0.7326。讨论了与抗棉铃虫有关的育种问题及减轻棉铃虫为害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蛴螬是金龟(虫甲)幼虫的总称,是杂食性害虫,除为害花生外,尚能为害其他作物、苗木及蔬菜等。因蛴螬对花生为害尤为严重,故得花生蛴螬之名。蛴螬为害花生较严重的原因:①种花生的土壤有些很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中后期 ,由于棉花实施早育早栽、地膜覆盖栽培后 ,棉铃虫发生为害呈上升趋势 ,1 996年棉铃虫在当地大发生 ,由于防治不及时 ,给棉花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为害 ,近几年来 ,笔者对当地棉铃虫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 ,以便更有效地指导防治。1 棉铃虫发生代数的分析据有关资料介绍 ,棉铃虫在四川 1年发生 4~ 5代 ,当地到底是 4代还是 5代 ,据近 3年观察与分析 ,结论是应为不完整的 5代。据资料介绍 ,棉铃虫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春天当气温回升到 1 5℃以上时 ,越冬蛹开始羽化。日平均气温达 2 0℃以上时 ,适于成虫产卵活动…  相似文献   

13.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之一,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生产区。本研究连续两年在田间开展了春花生和夏花生主要害虫分布调查与减药控害试验。结果表明:春花生和夏花生害虫均以蛴螬、蓟马、棉铃虫和花生蚜为主,其中花生蚜、蛴螬为害春花生重于夏花生。从防效来看,试验所采用的减药处理效果与常规用药差别不显著。通过采用特色地膜覆盖、性诱剂和食诱剂配施农药,春夏花生减药量为32.41%~44.33%,产量分别增加3.88%和4.07%;药剂成本分别增加1.18%和-4.55%,人工成本减少33.33%~40.00%;春夏花生总成本减少21.89%~28.15%,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优于常规管理。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害虫治理可以达到减药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棉铃虫发生消长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1年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大暴发,从上游的四川到下游的江、浙、上海都损失严重。1973年以后为害程度又渐趋下降,但仍时起时伏。据浙江慈溪县调查,1975年以后,棉铃虫为害有上升趋势,1978年又严重发生,笫四代卵量局部地块竟高达500—1000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棉铃虫在甘肃省酒泉各植棉县(市)已形成危害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已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2 0 0 2年敦煌、安西、金塔等主产棉区有1 .5 7万公顷棉田受棉铃虫为害,给本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据观察研究,酒泉市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第1代幼虫主要在豌豆、玉米、小麦、番茄等作物上为害,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2、3代幼虫为害棉花最严重的时期,主要蛀食花、蕾及幼铃,尤其以2代幼虫对棉花危害较大。根据酒泉市棉铃虫发生特点与现状,近年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出对棉铃虫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 .1…  相似文献   

16.
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1 999- 2 0 0 1年在南疆 2 9团和北疆石河子新疆农垦科学院棉田进行。供试品种为长果枝类型的陆地棉品种冀棉 2 0、中棉所 36。在棉铃虫发生的 2、 3代时期 ,于棉田定 3点 ,每点连续 30株 ,每 3天进行调查 1次棉铃虫的空间分布和蕾、花、铃的空间分布。根据棉田不同的肥力选择 7个条田 ,对大田棉铃虫进行多点调查 ,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 .1不同时期不同世代棉铃虫为害情况。第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在棉花苗期 ,发生量小 ,为害多在麦田、菜地 ,极少数进入棉田 ,主要为害棉花的顶尖、叶及幼蕾 ;2代棉铃虫发生在…  相似文献   

17.
巩玉芳 《中国棉花》2004,31(4):41-42
敦煌属典型的绿洲农业 ,沙漠、戈壁、荒滩天然屏障有效阻止了棉铃虫的远距离迁移 ,使棉铃虫的严重发生为害时间比我国其他棉区晚了 1 0多年 ,可是 2 0 0 1、2 0 0 2年棉铃虫连续在本市部分棉田重发生 ,大范围内轻发生 ,2 0 0 3年又呈严重发生之态势。为此 ,在 2 0 0 1年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又专门成立攻关小组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研究 ,基本摸清了棉铃虫的发生规律 ,并总结、借鉴国内外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 ,2 0 0 3年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发生规律棉铃虫在本市年发生 3~ 4代 ,以 2、 3代为害为主 ,尤以 2代…  相似文献   

18.
北疆奎屯垦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物品种、种植模式、灌溉技术的不断更新,棉铃虫的发生规律也随之改变。近两年来棉铃虫在奎屯垦区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在2005年对垦区的部分棉田已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为有效控制棉铃虫的为害,减少损失,现将本区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植棉区棉铃虫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河北省植棉区的棉铃虫为害呈加重趋势,为了减轻棉铃虫的为害,从诱蛾防治、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河北省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科技工作者研究、防治棉花虫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特别是北方棉区棉铃虫连年暴发为害,发生数量之大,为害作物种类之多、经济损失之重,均为历史罕见。抗药性剧增是其暴发为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筛选防治抗性棉铃虫新、特农药,不仅是控制其暴发为害的重要应急措施,也是治理其抗性的有效途径。1992~1994年我们对国内外53种杀虫剂新品种、新剂型进行了防治抗性棉铃虫的药效筛选试验,现将防效较好的各类杀虫剂的主要结果整理如下。1 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1.1 丙溴磷(profenofos)。是一种高效、广谱、不对称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杀卵效果好;对抗性害虫,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