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黄露  安星宇  熊鑫  姚令  何海永  吴石平 《中国果树》2023,(5):84-87+97+142
为明确贵州省红阳猕猴桃叶片上一种病害的病原菌,对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病菌,通过ITS、EF-1α、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6株病菌均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M.A.Curtis) C.T. We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其中45%咪鲜胺微乳剂、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2、0.88、2.56、2.94、4.80、4.90 mg/L。同时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倍液、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5%咪鲜胺微乳剂1 5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80.86%、79.54%、76.86%、76.17%,可用于田间防治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猕猴桃棒孢叶斑病。  相似文献   

2.
以宁夏红枣叶斑病典型病叶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离体叶片菌块接种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研究了该地区红枣叶斑病的致病菌种类及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从宁夏红枣叶斑病典型病叶上主要分离得到匍柄霉属真菌(Stemphyliumsp.),占总分离物的85.0%,其中匍柄霉菌株Y-14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宁夏红枣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强弱依次为25%丙环唑EC25%咪鲜胺EC1 000亿/g枯草芽孢杆菌WP10%多抗霉素WP250g/L嘧菌酯SC70%代森锰锌WP1%申嗪霉素SC,尤其前5种杀菌剂的EC50值1.0g/L,可作为宁夏红枣叶斑病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3.
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新蒲校区爬山虎绿化带为研究对象,经连续3年的野外观察,总结了爬山虎叶斑病的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病由爬山虎叶点霉引起;田间药效试验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药后第10天,防治效果分别为92.22%、85.75%、82.80%。  相似文献   

4.
采用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十字花科(大白菜、青花菜、甘蓝、萝卜)、茄科(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黄瓜、冬瓜、南瓜)等10种主要设施蔬菜苗期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并对疫病、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等4种主要苗期病害进行化学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从10种蔬菜上采集的864份苗期病害病样中共分离出736株菌株,共计16个种,其中致病病原有13种,在各类蔬菜上可分别引起8~9种苗期病害,以传统病害猝倒病和立枯病为主,其次为根腐病、疫病、灰霉病;筛选出对立枯病防效显著的杀菌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5%咯菌腈悬浮剂,对防治枯萎病有效的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和3%甲霜·噁霉灵水剂,对疫病防效显著的药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以及防治猝倒病有效的药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  相似文献   

5.
果实黑点病严重危害威海市青皮无花果的生产,该病害在无花果近成熟期发生,发病时果皮产生大量黑斑,对果实外观品质影响较大,果实黑点病病原的鉴定和防治药剂的筛选对于其防控十分重要。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病果上分离纯化得到病菌分离物,根据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及ITS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威海市青皮无花果黑点病病原菌初步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GenBank登录号为OP415640),命名为WH-4。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药剂在常规生产使用浓度下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450 g/L咪鲜胺水乳剂的抑菌效果最好,菌丝生长抑制率为74.1%;40%氟硅唑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差,菌丝生长抑制率为7.9%。同时,450 g/L咪鲜胺水乳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00 g/L苯甲·丙环唑微乳剂、125 g/L氟环唑悬浮剂可作为防治由A. alternata引起的无花果黑点病的优选药剂。这些结果将为威海市青皮无花果黑点病的防控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7.
天津市宁河区辣椒炭疽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从天津市宁河区采集的辣椒炭疽病病样为试材,通过形态学与对病菌核糖体DNA的ITS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天津市宁河区辣椒主产区的辣椒炭疽病病原为尖孢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二者的分离比率为0.711∶0.289。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咪鲜胺、咯菌腈、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尖孢炭疽菌菌丝抑制效果较好,其EC50值分别为0.022 8、0.123 2、0.361 2、0.716 8μg·mL-1;咪鲜胺、咯菌腈和多菌灵对平头炭疽菌菌丝抑制效果较好,其EC50值分别为0.066 7、0.193 7、0.240 0μg·mL-1。咪鲜胺、咯菌腈、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可以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茭白田分离出引起胡麻叶斑病的病原真菌,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Bipolaris zizaniae。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菌菌丝最适宜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宜在燕麦培养基上产孢;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pH值6~8;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病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和乳糖利用效果最好,氮源以硝酸钾和硝酸钠利用效果最好;菌丝及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10 min。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红阳猕猴桃褐斑病主要病原菌及适宜的防治药剂,采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红阳猕猴桃褐斑病的标样,通过组织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形态学观察,分子检测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药剂对该病原菌生长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的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与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形态特征相似,将分离菌株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相关菌株的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该菌株与黄瓜多主棒孢霉菌的相似性达到96%以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最低浓度可抑制菌丝生长;其次为40%戊唑醇悬浮剂、80%乙蒜素乳油、30%吡唑嘧菌酯乳油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000 2、0.074 3、0.087 1、和0.502 5 mg/L。红阳猕猴桃褐斑病主要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以上5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红阳猕猴桃褐斑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0.
新疆红枣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地区2株红枣叶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和A.alternata菌株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2种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法进行了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以期明确红枣叶斑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这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7~9;70%代森锰锌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菌丝生长以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053、0.054 g/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021、0.019 g/L,70%代森锰锌可作为枣树叶斑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1.
曹辉  王峰 《北方园艺》2012,(3):136-137
于2010年4~6月份对中华寿桃霉心病病果进行分离、接种、再分离得到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链格孢Alteraaria.sp,经对中华寿桃进行接种试验,刺伤和非刺伤均可发病,室内测定速克灵和扑海因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晋  曾桂萍  宋莉莎  赵致  李忠 《园艺学报》2020,47(1):169-178
为明确在贵州发现的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接种法分别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及ITS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萱草叶斑病病原菌菌株(编号为XCS369)的菌丝为灰白色、绒毛状,菌落中心隆起呈灰褐色,背面橄榄绿色,培养15d表面可产生白色孢子粉;分生孢子光滑,无色,椭圆至长椭圆形。在以ITS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XCS369与古巴炭角菌(Xylaria cubensis)聚于一支,且支持率达99%,结合形态特征与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古巴炭角菌。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最适pH 7,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对碳源麦芽糖、氮源酵母浸粉的利用最高,菌丝生长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抑菌筛选和田间小区及生产试验,从当前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中,筛选出对万寿菊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3种药剂及最佳使用浓度:90%新植霉素150mg/L,细菌清200 mg/L和72%农用链霉素150 mg/L,其防效分别为73.6%,72.7%和70.7%,且药效稳定,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康乃馨叶斑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康乃馨叶斑病(Alternaria dianthi stev.et Hall)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研究,证实土中病残体是该病害的初侵染源,越冬后的分生孢子可以是该病害初侵染的菌态。有利于发病的因素是高温多雨、湿度过大、感病品种、老叶及连作。防治该病害的最好药剂为百菌清、波尔多液,其次为代森锰锌、雷多米尔-锰锌、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茭白叶斑病病原,筛选可用于病害防治的化学药剂,对来自扬州市邗江区的茭白病样进行组织分离和分离物致病性测定,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杀菌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2个菌株JBYB1和ZLC1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和竹节蓼弯孢Curvularia muehlenbeckiae,分别引起茭白胡麻叶斑病和茭白弯孢叶斑病。JBYB1和ZLC1最适生长条件为:在25~28℃或25~30℃,pH值6~7,以葡萄糖或蔗糖为碳源、以硝态氮为氮源的PDA培养基,光照或光暗交替培养。5种杀菌剂(己唑醇、吡唑醚菌酯、咪鲜胺、氟环唑和咯菌腈)对JBYB1和ZLC1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咯菌腈毒力最强。综上所述,分离获得的茭白叶斑病的病菌为B. oryzae和C. muehlenbeckiae,供试的5种杀菌剂均可用于茭白叶斑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6.
火龙果茎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火龙果茎腐病进行诊断和鉴定,观察其病原菌形态及培养性状,并初步测定不同火龙果品种的抗病性及几种药剂对该病害的室内毒力。鉴定结果表明,火龙果茎腐病病原为Bipolaris cactivora,30℃为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初步发现黄皮白肉火龙果对该菌的抗病性最强,红皮白肉火龙果次之,红皮红肉火龙果抗病性最差。供试药剂中25%丙环唑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引起牡丹柱枝孢叶斑病的加拿大柱枝双孢霉(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研究了3类8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插片法及染色法,研究了多菌灵、氟环唑及嘧菌酯对菌丝线性生长及菌落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的线性生长及菌丝干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类杀菌剂均导致菌丝顶端分枝数增多、间距缩短;杀菌剂处理的菌落边缘菌丝茂密,放射性生长的幼龄菌丝束较少,向外扩展速度慢。3类杀菌剂对病菌都表现为抑菌作用,均可作为柱枝孢叶斑病化学防治的备选药剂而应用在牡丹病害的综合防控中。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黄瓜链格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格孢属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种类繁多,常给作物生产带来严重损失.2019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黄瓜保护地大棚内发现了疑似链格孢侵染的黄瓜病害.采集的病样经病原菌分离培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后,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进行了病原鉴定.鉴定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黄瓜保护地大棚内发现的叶斑病病原为Alternaria alte...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西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在西瓜种植区细菌性叶斑病逐年加重,该病害不仅危害叶片,也危害茎蔓、幼果,严重时危害整株瓜苗,造成大幅减产。目前尚未发现特别有效的防治药剂,因此,我们选择了4种药剂进行西瓜细菌性叶斑病药剂筛选试验,以检验不同药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致病性测定、病害症状、病原菌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等对天人菊菌核病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室内拮抗作用测定和盆栽防治效果测定筛选生防木霉菌株。结果表明:将天人菊菌核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筛选到对天人菊菌核病菌拮抗作用最强,盆栽防治效果最好的菌株是哈茨木霉H5,其拮抗指数为Ⅰ级,防治效果为93.2%。在测试的5个木霉菌株中,哈茨木霉H5对天人菊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