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黑轮层炭壳菌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辅助浸提工艺,选择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固液比为考察因素,以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对象,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和正交试验设计原理,采用L_(16)(4~3)正交表对黑轮层炭壳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分析各水平因素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乙醇浓度100%,固液比为3:100(即浓度30 mg·m L-1)。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提取物DPPH抗氧化活性最高,达到60.38%。该提取工艺可为黑轮层炭壳菌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野生油黄口蘑为试材,研究了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产物进行了DPPH·、ABTS+·清除研究。结果表明: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的是微波时间,其次是液料比,提取次数影响最小;优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1mL·g~(-1),微波功率320 W,微波时间3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4.11%。抗氧化性研究表明,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当多糖浓度分别为3.5、2.5g·L~(-1)时对DPPH·及ABTS+·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8%和90%。  相似文献   

3.
以水蜜桃疏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多酚提取得率(EP)、黄酮提取得率(EF)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水蜜桃疏果中的多酚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并评价了疏果多酚提取物对2,2-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水蜜桃疏果多酚类物质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60(g/mL),乙醇浓度60%;此条件下水蜜桃疏果EP及EF分别达到0.71%±0.02%和1.91%±0.03%;水蜜桃疏果多酚提取物显示出了较强的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8.87%,其IC50值为0.60 mg/mL,本研究为水蜜桃疏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产地远志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纤维素酶联合超声提取远志中活性物质的制备工艺,并对所制得的远志提取物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以期为远志药材的精深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信息。结果表明:以远志药材中皂苷类成分为参照,远志活性物质的最适提取条件为加酶量1.2%(以药材质量计),酶解pH 3.6,酶解温度42℃,酶解时间63 min,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30℃,料液比1∶30 g·mL^-1,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15 min。该条件下远志总皂苷的提取率可达到2.228 0%,比传统回流法高26.5%。经分析推测,提取物是由8种糖酯类、2种[口山]酮类和2种皂苷类组成,所得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ABTS^+·能力和一定的总抗氧化能力,浓度为1.2 mg·mL^-1的提取物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97.13%和81.45%。使用纤维素酶-超声联合法制备远志提取物不仅时间短,且提取率高,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得的远志提取物可用来开发抗氧化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5.
松杉灵芝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巍巍  包海鹰 《中国食用菌》2010,29(6):39-41,51
利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脂质过氧化(LPO)和羟基自由基(.OH)3种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对松杉灵芝石油醚提取物(PE)、氯仿提取物(TE)、甲醇提取物(ME)、水提取物(WE)进行抗氧化评价。结果表明,在2 mg.mL-1时,各组提取液都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8.73%(ME)、65.28%(WE)、57.78%(PE)和51.56%(TE);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分别为64.55%(ME)、59.72%(WE)、55.63%(PE)和49.31%(TE);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100.00%(WE)、81.26%(ME)、75.07%(TE)和60.34%(PE)。提取物浓度与抗氧化性成正相关,甲醇层和水层的抗氧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20,(4)
对羊肚菌、香菇、真姬菇子实体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羊肚菌子实体中的多酚含量最高,达到4.35 mg GAE/g,是真姬菇、香菇子实体多酚含量的2.7倍、2.3倍。当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为8.2μg/mL时,3种食用菌对DPPH·的清除能力分别达到92.38%、61.50%、59.81%;当乙醇提取物浓度为8.20μg/mL时,真姬菇对Fe~(2+)的螯合能力为79.15%;当乙醇提取物浓度为82.00μg/mL时,羊肚菌、香菇对Fe2+的螯合能力分别为52.40%、35.79%;当乙醇提取物的浓度为82.00μg/mL时,3种食用菌提取物的还原力排序为:羊肚菌香菇真姬菇。羊肚菌乙醇提取物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的EC50值分别为2.70μg/mL、30.98μg/mL,显著低于香菇、真姬菇,这说明羊肚菌的DPPH·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显著强于香菇、真姬菇(P 0.05)。真姬菇乙醇提取物Fe2+螯合能力的EC50值为5.35μg/mL,显著低于羊肚菌、香菇,这说明真姬菇的Fe~(2+)螯合能力显著强于羊肚菌、香菇(P0.05)。研究结果可以为开发利用这3种食用菌子实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和工作间歇比为自变量,以粗提物对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对超声波循环提取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抗氧化物质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超声功率580 W,工作间歇比3.6/1,在该条件下,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46.45%,粗提物得率为30.37%。  相似文献   

8.
以西蓝花、苦瓜、金针菇、魔芋4种蔬菜为试验原料,通过正交优化研究复合酶法提取复合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提取所得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蔬菜复合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为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00、1250、25 U/g,最佳提取温度分别为90、45、60℃,最佳酶解时间均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得率可达4.97%。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四种蔬菜的复合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在浓度为3 mg/mL时,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42%和57.97%,均高于金针菇、苦瓜、魔芋、西蓝花这4种蔬菜单一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本试验为蔬菜复合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丰富面条口味,研究了复合食用菌风味面条的工艺和配方。对香菇、姬松茸风味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将2种提取滤液复配后制作面条。结果表明,香菇最适宜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处理时间35 min,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为6 h;姬松茸最适宜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处理时间35 min,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为4 h;当香菇提取液∶姬松茸提取液=1∶3(w.w-)1时制作的面条感官评价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香菇菌柄基部和纤维素酶为试材,研究了纤维素酶解法提取香菇菌柄基部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粉碎粒度200目,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3h,香菇菌柄基部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5.124%;初步纯化后的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活性,当清除率为50%时,香菇多糖的IC50为0.13 mg/mL.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热水法,超声辅助法和索氏提取法对脱脂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多糖提取的影响,确定热水法为最佳提取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热水法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w/v)、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3h、提取次数3次,此时多糖提取物得率9.45%,提取物多糖含量14.83%。将放大试验得到的提取液用不同孔径的膜对其进行分离,陶瓷膜(0.1μm)截留部分以及经过陶瓷膜(0.05μm)但被超滤膜(10nm)截留部分的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3.13%和23.56%,这两部分所占提取液的比列为39.55%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抗氧化活性差异,对同一菌种的3种样品进行水提、不同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水)依次提取和醇沉分级,运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菌丝体水提液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最强,在1mg/mL浓度下清除率达80.2%,子实体水提液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在1mg/mL浓度下清除率达到62.9%。不同溶剂依次提取所得提取液中,孢子粉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较高,达到35.6%;乙醇提取液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较高,达到17.2%。子实体的水溶性部分对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较高,分别为40.0%和56.2%;菌丝体的水溶性部分对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较高,分别为34.4%和71.1%;就抗氧化活性而言,三种样品乙醇沉淀部分远远低于上清液,因此上清液是抗氧化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以分蘖洋葱‘M-3’鳞茎为试材,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分蘖洋葱总黄酮提取工艺,用DPPH法对总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5 g·mL^-1、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48℃、超声波功率310 W。在该条件下,分蘖洋葱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584%,与模型预测值3.622%相近。分蘖洋葱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IC50值为0.179 mg·mL^-1。优选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提高了分蘖洋葱总黄酮提取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和保湿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玢  任清  李奇  董银卯  赵云云 《食用菌》2008,30(5):58-60
利用热水浸提法从新鲜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7,提取时间6h,pH6.0,最优产品得率1.46%;并采用体外法、体内法对香菇多糖的保湿性能进行评价,采用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具有保湿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辅助皂化法提取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麦角甾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对麦角甾醇纯化产物表征、光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对羟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降胆固醇活性。结果表明:麦角甾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 (g:mL)、0.04 g·mL-1 KOH、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麦角甾醇得率为(0.81±0.02)%,麦角甾醇纯化产物纯度为(86.18±3.49)%。与白炽光比较,紫外光照射麦角甾醇纯化产物的存留率显著降低。在实验范围内,1 mg·mL-1麦角甾醇纯化产物对羟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清除羟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2.96±1.36)、(6.68±0.98) mg·mL-1。麦角甾醇纯化产物显著降低胆固醇在胶束中的溶解度。研究结果可为香菇麦角甾醇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保山桃红牛肝菌为试材,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多酚,使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测定桃红牛肝菌多酚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0 g·mL~(-1),超声时间50 min,超声功率100 W,在此工艺条件下桃红牛肝菌多酚得率为7.76 mg·g~(-1)。桃红牛肝菌多酚呈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与浓度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1)时,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42.3%、63.6%和66.5%。  相似文献   

17.
以野胡萝卜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野胡萝卜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同时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基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野胡萝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60min,超声温度40℃,料液比1∶50g·mL~(-1),乙醇体积分数80%,此时总黄酮提取率为27.46%;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445mg·mL~(-1)时,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9.65%和37.05%。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采集于冀南太行山区的野生酸枣茎、根和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酸枣不同组织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功效,以期优化酸枣不同组织类黄酮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枣茎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0g·mL~(-1)、浸提时间2.5h、浸提温度60℃,且在最佳工艺条件时的类黄酮提取率为10.13%;酸枣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10g·mL~(-1)、浸提时间2.0h、浸提温度60℃,在此工艺条件时的类黄酮提取率为14.15%;酸枣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25g·mL~(-1)、浸提时间3.0h、浸提温度65℃,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类黄酮提取率为18.98%;酸枣茎、根、叶的提取液均具有较好清除DPPH·的能力,且在相同的浸提液浓度下,不同酸枣组织对DPPH·的清除效果为叶根茎。  相似文献   

19.
以山西灵丘苦荞壳干燥粉末为试材,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对苦荞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不同乙醇浓度、时间、液固比、功率4因素,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以叔丁基对苯二酚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不同方法苦荞壳黄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苦荞壳总黄酮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7.54%、微波时间41.09s、液固比65.4∶1mL/g、微波功率264.16W,总黄酮得率实测值为1.9800%,预测值为2.004%;苦荞壳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不同方法提取液在对DPPH的清除率为50%时,苦荞壳黄酮浓度为0.96μg/mL(超声波法)、1.40μg/mL(微波法)、1.27μg/mL(索氏法),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浓度为2.40μg/mL(CK),试验表明苦荞壳黄酮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0.
薛梅  李晓英  周卫平 《北方园艺》2016,(11):127-130
以龙牙百合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超声波法提取龙牙百合叶片总黄酮,对黄酮进行了抗氧化活性分析,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乙醇浓度80%,料液比1∶5g·mL~(-1),提取时间30min。此条件下,百合叶总黄酮含量为12.691mg·g~(-1)。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牙百合叶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的清除效果优于相同浓度下维生素C溶液,并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