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苑采撷     
春防羊只馋嘴病一是早春先躲青,尽量避免在幼嫩的青草地放牧,待青草长到10cm左右时,估计放牧羊能吃饱了再开始跑青,早春要有意地让羊啃干草和黄草;二是跑青要逐渐过渡。开始可先放干草和黄草,每天放2~3h的青草,逐渐增加放青草的时间,直到整天放牧青草时间大约经过10-15d的转变期;三是采用一条鞭的放牧法,就是每天放生场和生坡,这样的草场和山坡草量足,干草、黄草、青草都很新鲜,羊喜欢采食,吃得好,吃得饱。  相似文献   

2.
(一)正确处理由干草、黄草向嫩绿青草的过渡1.避免引起羊"思青病"。羊由干草、黄草向嫩绿青草的过渡是一种饲料更换的过程,应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羊在漫长的冬季常以干草为主食,体内缺乏营养,阳春刚吃到幼嫩的青草后,感到特别的香甜可口。但是,此期间牧草刚发芽返青,草量很少,如果此时外出放牧,羊吃不饱就会往远处跑,不仅体力没有恢复,反而更加疲乏。  相似文献   

3.
1加强放牧春季放牧要早出晚归,整天放。春天风大,要顶风放,顺风归,边走边放,不急赶,不远走,让羊多吃草少跑路,使羊迅速恢复体力。春季放牧要控制好羊群,防止“跑青”。清明前后牧草刚刚萌芽,羊到处奔跑抢吃,不仅吃不饱,而且消耗体力,极易造成死亡。春季放牧要选择草质较好、干草较多的阴坡放牧。青草发芽以后,够羊吃小半饱时,再转放青草。每1d放牧要先放干草,等羊吃半饱后,再赶放青草。谷雨以后,牧草日渐繁茂,待青草够吃半饱时,可逐渐转移到青草地上去放牧。每1d饮水3~4次。每当羊吃半饱时就要饮水。如放牧地有水…  相似文献   

4.
1 加强放牧 春季放牧要早出晚归,整天放,除有霜之外,一般早7~8时出牧,中午11时拢住羊群在放牧地休息反刍,12时继续放牧,晚5时收牧。春天风大,要顶风放,顺风归。要边走边放,不急赶,不远走,让羊多吃草少跑路,使羊迅速恢复体力。春季放牧要控制好羊群,防止“跑青”。清明前后牧草刚刚萌芽,羊到处奔跑抢吃,不仅吃不饱,反而消耗体力,极易造成春乏死亡。春季放牧要选择草质较好、干草较多的阴坡放牧。青草发芽以后,每天放牧要先放干草,等羊吃半饱后,再赶放青草。谷雨以后,牧草日渐繁茂,待青草够吃半饱时,可逐渐转移到青草地上去放牧。每天饮水3~4次。每当羊吃半饱时就要饮水。如放牧地有水,可加饮一次。早晨出牧前要给盐和饮水,以增进食欲。  相似文献   

5.
1 春季放牧   春季的草坡,经过漫长冬季的反复过牧,很多可食可口的枝叶已被采食,羊只在饥饿情况下采食剩余的枝茬部分;此时,青草刚刚萌发,啃不着,羊群最不好放,羊只东跑西蹿,到处跑青,放牧员要控制羊群,不让羊跑累,跑垮。俗话说:“冬喂腿,春喂嘴”,就是说冬天要补饲,让羊只少掉膘,有腿劲;春天放好,肯吃草,易上膘。   春季放牧一般是先放阴坡,后放阳坡,理由是阳坡草嫩小,放牧过早,羊吃不饱,往往羊刨草根吃,不仅破坏了草坡植被,影响牧草生长,而且羊只刨酸腿,走路没劲,又容易得胃积沙。再是羊只吃青草后,不愿吃干草,会发生跑青,使羊只过度疲劳吃不饱,逐渐瘦弱死亡。另外是阳坡有些毒草发芽同样早,由于羊只贪青而误食毒草,引起中毒死亡。加之阴坡冬季放牧较少,还保留有适量干草。  相似文献   

6.
防跑青:羊最爱吃青草,但是,早春的青草又稀又短,很容易导致羊群多跑路,消耗体力。这一期间牧羊人应挡住头羊,让羊群慢慢行走不抬头,以增加采食枯草的数量。晚春青草鲜嫩,羊吃多了就会拉稀胀肚。应该上午先放枯草地,到下午再放青草地。也可先在家喂些干草,然后再出牧。  相似文献   

7.
加强春季饲养管理对于保证羊群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加强放牧春季放牧要早出晚归,整天放。春天风大,要顶风放,顺风归,边走边放,不急赶,不远走,让羊多吃草少跑路,使羊迅速恢复体力。除有霜之日外,一般早 7~ 8时出牧,中午 11时拢住羊群在放牧地休息倒嚼, 12时继续放牧,晚 5时收牧。春季放牧要控制好羊群,防止"跑青"。清明前后牧草刚刚萌芽,羊到处奔跑抢吃,不仅吃不饱,反而消耗体力,极易造成死亡。春季放牧要选择草质较好、干草较多的阴坡放牧。青草发芽以后,够羊吃小半饱时,再转放青草。每天放牧要先放干草,等羊吃半饱…  相似文献   

8.
<正> 农历三月,天气乍暖还寒,因为贮备一冬的草料已所剩无几,野地的青草还没长高,羊啃不着,是一年中处于青黄不接的紧要时期。因此是瘦弱羊最多,羊病多发和死羊高发季节。所以有"三月羊,靠倒墙"的说法,即没有东西吃,只好靠墙晒太阳。这就耍求早春3月要采取有效措施,使羊增膘复壮。1.不要过早放牧。因为过早放牧,青草幼小,营养不全,即使啃吃一下,也吃不上半饱,还容易出现"跑青"现象。只要羊吃上第一口青草,就不愿意再吃干草了,情愿饿着也不吃。这是羊先吃坏草,还能吃好草,而吃了好草就不再吃坏草的习性。羊吃青草吃不饱,就急得乱跑,难控制,严重消耗体力,以致把羊拖瘦拖跨,这是放牧过早的恶果。2.应多备草料,加强舍饲。阳春三月正是孕羊产春羔之时,应  相似文献   

9.
早春季节,地温回升,青草萌发,幼嫩可口,马、牛、羊极为喜食,但须掌握,不可急于过早放牧。过早放牧,对农畜、对牧草都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会使草食动物得病,又会破坏草场草质。1早春过早放牧容易发生以下问题1.1发生镁血症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有冷应激刺激,青草幼小,营养不全。牲畜开始放牧大约1~2周后,常发生一种青草搐弱症。最主要原因是幼嫩的青草中含有微量元素镁极少,含钾、氮又相对较多,从而制约了镁的正常吸收,使畜体内含镁减少,致使牲畜发生镁血症,也叫青草搐弱症。牲畜常受寒冷等应激因素的影响突然发病。病畜出现一种神经性震颤,…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养羊场(户)也逐渐放松了对羊群的饲养管理。而在一些地方,春季(特别是早春)气温仍然较低,加上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且相对湿度较高,如养羊场(户)忽视对羊群的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则极易导致羊痘病在羊群中流行。因此,春季养羊一定要防羊病流行。1抓春膘——渡春难注意搞好放牧,增强羊的抵抗能力。春季草嫩,羊放牧时易贪青,放牧和喂给的草料应巧安排。刚开始放牧时应给羊喂五成饱的干草,过15~20d,等羊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后再转入  相似文献   

11.
在春季牧草刚刚发芽之际,放牧时羊为了采食青草到处乱跑,即“跑青”。已有的经验和资料表明:早春跑青对草场损害较大,且羊体力消耗大,有掉膘现象。但是“跑青”究竟能掉多少膘?此时放牧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甚少。本试验对绒山羊25天跑青前后的体重进行了测量,并对跑青和舍饲两组羊进行了经济核算和比较,旨在以跑青这一放牧形式作粗浅的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点本试验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开鲁县东风职业中学试验场进行。1.2 方法在绒山羊群中随机选取40只绒山羊成年羊,并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20只)。两组羊均于199…  相似文献   

12.
早春地温回升,青草萌发,幼嫩可口,马、牛、羊极为喜食。但须掌握,不可急于过早的放牧,否则对家畜、牧草都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早春天气乍暖还寒,青草幼小,营养不全。牲畜开始放牧后大约1 ̄2周,常发生一种青草抽搐症。主要是因幼嫩的青草中含微量元素镁极少,而含钾、氮又相对较多,从而制约了镁的正常吸收,使畜体内含镁减少,致使家畜发生低镁血症,也叫青草抽搐症。预防措施:一是早春放牧不宜过早;二是应用氧化镁添加于日粮中,成年牛每头每日50克,犊牛每头每日10克;同时须一并补给钙和盐。在缺硒地区,还要适当补硒。经过一冬,很少见青的牛、…  相似文献   

13.
卢明华 《猪业科学》2001,18(2):78-79
从春分到立夏这一阶段,羊群经过漫长的枯草期,妊娠、产羔和泌乳,体质极度衰弱, 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趴窝死亡。 1 加强放牧 春季放牧要早出晚归,整天放。春天风大,要顶风放,顺风归,边走边放,不急赶,不 远走,让羊多吃草少跑路。除有霜之日外,一般早7~8时出牧,11时拢住羊群在放牧地休 息倒嚼,12时继续放牧,晚5时收牧。春季要防止“跑青”。要选择草质较好、干草较多的 阴坡放牧。青草发芽以后,够羊吃小半饱时,再转放青草。每天放牧要先放干草,等羊吃半 饱后,再赶放青草。每天饮水3~4次。每当羊吃半饱时就要饮水。如放牧地有水,可加饮 一次。早晨出牧前给盐、饮水,以增进食欲。 2 搞好补饲 春季正是母羊妊娠后期和产羔泌乳期,加强补饲对于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羔羊成活十分 重要。早春青黄不接,单靠放牧羊吃不饱。每天除放牧外,早晨出牧前、晚上收牧后要补草 补料。 3 搞好瘦弱羊的饲养管理 个别行走困难、有“趴窝”表现的瘦弱羊,要及时提出大群,单独放牧和管理,少喂些 精料,多喂些花生秧、槐树叶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最好挖些蒿子根、青草芽等青绿饲料喂 羊。 4 防止毒草中毒 早春牧地上毒草发芽早,常被羊误食中毒。中毒后羊停止吃草,口吐白沫,呼吸困难, 严重者窒息死亡。发现中毒可灌服酸菜水、绿豆水、红糖水等解毒,重症须到兽医站救治。 5 做好接产保羔 春季正是母羊产羔季节,要提前做好产圈及接产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搞好接产保羔和羔 羊培育,做到全产、全活、全壮。 6 搞好梳绒 梳绒又称抓绒,是用特制的铁制梳绒耙子将羊绒梳下。具体梳绒时间受气候条件影响很 大,一般从4月上旬羊绒出现“起浮”症状明显时开始梳绒。梳绒前后要避免雨淋,以防感 冒。梳绒前不要到灌木丛中放牧,以防刮掉羊绒。  相似文献   

14.
早春天气 ,地温回升 ,青草萌发 ,幼嫩可口 ,马、牛、羊极为喜食 ,但须掌握 ,不可急于过早的放牧。过早放牧 ,对农畜、对牧草都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 :1 早春天气放牧过早 ,天气乍暖还寒 ,冷应激刺激 ,青草幼小 ,营养不全。牲畜开始放牧后大约 1~ 2周 ,常发生一种青草搐弱症。最主要原因是幼嫩的青草中含微量元素镁极少 ,而含钾、氮又相对较多 ,从而制约了镁的正常吸收 ,使畜体内含镁更要减少 ,致使牲畜发生低镁血症 ,也叫青草搐弱症。牲畜常受寒冷等应激因素的影响突然发病。病畜出现一种神经性震颤 ,表现异常的过敏 ,易惊易乍 …  相似文献   

15.
1下痢开春后幼嫩青草开始旺长,数量增多。有的养殖户为让耕牛解馋饱口,让其过多采食鲜嫩多汁的青草而不在日粮中掺喂干草,从而导致耕牛拉稀和水泻,如拖延治疗,耕牛会消瘦并发生其他疾病。防治:喂食鲜草要逐渐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福建省沿海山羊主产区经济的发展,整个养羊业向山区转移,因此多数山区都是新区养羊。除引种外,养羊存在最普遍的问题是饲养不得法,有草吃不饱,吃饱不上膘。为此,笔者根据新区养羊,在饲养管理技术上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提供饲养户参考:1栏干草饱,饲料第一首先养羊无窍,栏干草饱,饲料第一。羊在经常吃不饱的情况下,谈不上繁殖羔羊。饥饿羊的规律是最先消瘦,继而贫血,最后死亡。羊吃不饱的一般情况有:(1)大群养羊放牧由于草场狭窄,羊群散不开,吃不到草;有的没有分区轮牧,长期固定在一个山地,草地过渡利用,质量差,产量低,放羊吃不饱。(2)小群利用系牧,没有牵动草地。(3)初春放牧羊为了追逐春草,没有对羊群控制,到处乱跑,羊成“跑青”恶习,不仅吃不上草,体力消耗也大。故在新区养羊有“青草期失食,枯草期死;枯草期失食,青草期死”。说明养羊一定要吃饱。其次,有了草还得巧喂。主要在冬季和雨季的舍饲期间,把羊养在普通的房子里或关在没有改建的猪圈里,羊头伸不出栏外吃草,草放在栏里,经踩踏或粪尿污染,羊就不吃;有的把草放在草篓里,草堆在一起,表层的好草吃完了,剩下的粗草把底层的好草盖住了,羊不会翻下层的好草吃。有的听见羊叫就喂草,每日喂养...  相似文献   

17.
用组织切片方法观察研究了不同饲养条件下,8只8~9月龄的阿尔巴斯绒山羊瘤胃粘膜的组织学变化。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瘤胃的黏膜层内无黏膜肌层;瘤胃黏膜上皮的角化层以干草羊的最厚,其次为放牧羊,最薄的是青草羊。上皮细胞的形态:放牧羊中间层是多角形,基底层是矮柱状,细胞排列整齐;青草羊和干草中间层和基底层不一致,有圆形、椭圆形,细胞排列紧密,而且不整齐。瘤胃胃壁乳头的发达程度以干草羊的最高,其次为青草羊,最矮的是放牧羊。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用大体解剖和组织切片方法观察研究了不同饲养条件下,8只8~9月龄的阿尔巴斯绒山羊网胃的位置、形态和胃壁的组织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网胃的容积均以青草羊的最大,其次为放牧羊,最小的为干草羊.网胃的网格数以青草羊的最多,放牧羊和干草羊的基本相近.光镜观察结果表明:上皮的角化层以干草羊的最厚,其次为放牧羊,最薄的为青草羊.3组羊网胃黏膜上皮的组织结构基本相似.浅层的细胞为扁平形,核扁;中间层的细胞为不规则多角形;基底层的细胞为立方形或矮柱状,核为圆形或椭圆形.  相似文献   

19.
饲养山羊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山羊习性是活泼爱动,喜欢登高,喜干燥,爱清洁,恶潮湿,嗅觉发达,采食前要先嗅后食,凡气味不正或沾染污物的饲料,再饿也不肯吃,也不饮污水,因此,对山羊的饲养要选择干燥清洁地方建圈,喂洁净的草料和水。2 山羊对四季气候反应敏感,要按季节特点搞好饲养管理。春天,羊的体质差,青草刚刚萌发,放牧时,既要选好草地,不出远门又要放牧时间长。一般是先放黄后放青,把羊群拢在一起吃一片,移一片,不要轻易赶场,这样既能控制羊群“跑青”,又减少了羊自身的体力消耗,并使羊能安全渡过“春天草,靠着墙”的瘦弱期。夏天放牧要…  相似文献   

20.
<正>1青饲苜蓿青刈后喂肉羊,饲喂羊、牛应在现蕾期后初花期收割,其营养价值高,产草量也较高。2干草苜蓿干草是肉羊冬春季优质饲草。在正常情况下,自然晒制干草,干物质损失占青草的10% ̄30%,可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