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一、饲养管理(一)饲养日程1.饲喂次数和时间调整。早春夜间漫长、气温低,应注意加强夜间饲喂,增加饲喂的次数和喂量。每天早晚各喂1次颗粒料,仔幼兔日喂4次青草,青年兔和成兔日喂3次青草。给兔子加足夜草,保证到天亮前有足够的草。饲喂次数和时间要逐步调整,1周内完成。2.饲喂量的调整。断奶前后的仔兔颗粒料日喂量要达到25克,2月龄前的幼兔要达到50克,3月龄左右的青年兔要达到60克,配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不同料型对仔兔发育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我们于1989年6月在定西县种兔场进行了仔兔饲喂粉料和颗粒料的对比试验.选择21日龄发育正常、体重接近的青紫蓝仔兔10窝(63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窝.母仔分笼饲养,每天早晨定时哺乳1次.从21日龄开始补饲,至35日龄断奶.1组(粉料组)33只仔兔饲喂湿拌粉料,组成为(%):玉米16.l,麸皮20.0,豌豆2.2,胡麻饼10.0,苜蓿草粉51.1,食盐0.5.2组(颗粒组)30只仔兔喂给与1组成分相同的颗粒饲料.两  相似文献   

3.
1饲喂技术 1.1饲喂方法 先青料后精料(全价颗粒料)。 1.2饲喂量 1.2.1乳兔(出生至断奶)。18日龄开始补料,日喂4—6g,以后逐步增加,到断奶时日喂量达40-50g。每天补饲4~5次。每天喂青料50-100g。为防拉稀,乳兔补料期间不宜多喂多汁饲料。  相似文献   

4.
1初生关重点是保好温,尽快让仔兔吃到初乳。仔兔出生10h内必须吃到初乳,以增强其抵抗力。对仔兔的管理还要搞好保暖防冻工作。特别是冬天、初春或晚冬,睡眠期(12日龄以前)的仔兔其窝内温度以30℃~32℃为宜,可以用保温箱或采取其它保温措施。如果是夏天,还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另外还要注意抓好仔兔黄尿病的预防,仔兔初生时可在其口腔里滴服1~2滴硫酸庆大霉素。2补饲关仔兔到18日龄左右开始补饲,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补饲时要逐渐增加饲料用量,不能喂料过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从补饲开始,就要加喂抗球虫药物,一直喂到70日龄。可用氯苯胍…  相似文献   

5.
全价颗粒饲料饲喂幼兔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30龄断乳幼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饲喂混合粉料加青菜,试验组饲喂颗粒饲料,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颗粒饲料饲喂幼兔,对提高幼兔的日增重、成活率和饲料报酬等生产性能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不同淀粉和纤维素水平对4~7周龄家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0只杂交兔28日龄断奶后至49日龄期间单只笼养,自由采食A饲料(含淀粉16.4%、粗纤维15.3%)或8饲料(含淀粉24.8%,粗纤维ll.6%)。两组兔的日增重都为37.7克,A组兔的饲料摄入量和料重比(为95.5克/日和2.55)显著高于B组兔(为84.5克/日和2.27),P<0.01;但死亡率较低(分别为4.7%和8.0%),P<0.05。在另一个实验中,于38或49日龄宰杀60只家兔,测定回肠末端和盲肠消化液中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回肠及盲肠中淀粉含量的变化随着饲料和日龄而改变,并且在生长早期不同饲料间差异较大,说明饲料和日龄间存在互作。  相似文献   

7.
1)适时断奶。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仔兔28~42日龄、体重达750g以上即可断奶。断奶过早,会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但断奶过晚,也不利于母兔复膘,影响母兔下一个繁殖周期。因此,根据仔兔品种、生长情况、母兔体况等决定适宜的断奶时间。一般说来,肉兔品种的仔兔可在28~35日龄断奶,毛兔、獭兔品种的仔兔可在35~42日龄断奶。2)加强营养。断奶后的幼兔要多喂营养全面、易于消化的颗粒料,少喂水分过多的青饲料及粗硬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应达到16%~18%,饲喂原则是少吃多餐,每天喂料4~5 次。  相似文献   

8.
幼兔如果饲养管理不当 ,不仅降低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也关系到良种特性能否充分表现和巩固提高。因此 ,加强幼兔时期的饲养管理对兔群的发展 ,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为此 ,笔者把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的能有效降低幼兔死亡率、促进幼兔生长发育的几点措施作一总结。1 加强仔兔的饲养管理 ,增强仔兔体质1 1 抓好补料关 仔兔开眼后因生长发育很快 ,母乳满足不了仔兔需求 ,因此肉、皮用兔一般在 1 6日龄、毛用兔在 1 8日龄即开始补料。补饲能使仔兔的消化器官与机能得到锻炼 ,促进胃肠发育与机能的健全。饲料要求容易消化、营养丰富 ,…  相似文献   

9.
仔兔从18~20日龄采取随笼补饲和离笼补饲两种方法。两批试验结果表明:随笼补饲的仔兔断奶窝重、窝日增重及成活率均明显高于离笼补饲的仔兔,重要的是随笼补饲极大简化了烦琐操作程序,减少了工作量,更适合规模化养兔场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仔兔从18~20日龄采取随笼补饲和离笼补饲两种方法.两批试验结果表明随笼补饲的仔兔断奶窝重、窝日增重及成活率均明显高于离笼补饲的仔兔,重要的是随茏补饲极大简化了烦琐操作程序,减少了工作量,更适合规模化养兔场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筛片孔径、调质温度、模孔直径的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肉鸡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玉米-豆粕型全价配合饲料为肉鸡试验饲粮,在相同配方及模孔长径比一致的条件下,设计3因素2水平(筛片孔径:2.0和2.5 mm;调质温度:70和80℃;模孔直径:3和4 mm)的肉鸡颗粒饲料加工试验,选用864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饲养试验共42 d,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筛片孔径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以及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颗粒硬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筛片孔径和调质温度的交互作用以及筛片孔径、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颗粒耐久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筛片孔径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颗粒耐久性有显著影响(P0.05)。2)调质温度对1~21日龄肉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22~42日龄肉鸡末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3)肉鸡1~21日龄,筛片孔径、调质温度以及2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肉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肉鸡22~42日龄,筛片孔径、调质温度和模孔直径的交互作用对肉鸡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综合得出:相同筛片孔径和模孔直径下,颗粒硬度和耐久性随调质温度升高有增大趋势;相同筛片孔径和调质温度下,颗粒硬度和耐久性随模孔直径的增大有降低趋势;肉鸡1~21日龄,筛片孔径选择2.0和2.5 mm均可,调质温度为70℃时肉鸡的生长性能极显著高于80℃时,且料重比显著低于80℃时;肉鸡22~42日龄,当筛片孔径为2.0或2.5 mm、调质温度为70℃、模孔直径为4.0 mm时肉鸡生长性能较高、料重比较低;肉鸡1~42日龄,当筛片孔径为2.0或2.5 mm、调质温度为70℃、模孔直径为4.0 mm时肉鸡的生长性能较高、料重比较低;当筛片孔径为2.5 mm、调质温度为80℃时,1~21日龄肉鸡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高;当筛片孔径为2.5 mm、调质温度为70℃、模孔直径为4.0 mm时,22~42日龄肉鸡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生产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牧草类颗粒饲料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商品化水平,以玉米(Zea mays)秸秆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为原料(按照质量比1∶1),研究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最优生产工艺。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7个总水分含量,分别为8%、10%、13%、16%、19%、22%和25%。通过测定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成型率筛选出较适宜的水分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提高,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成型率呈下降趋势,总水分含量为8%的成型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然后采用L9(34)设计正交试验,以总水分含量(8%、10%和13%)、原料粉碎粒度(4、6和8 mm)和模孔直径(6、7和9 mm)为影响因素,以成型率、硬度和密度为检测指标,筛选出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最优生产工艺参数。影响复合秸秆颗粒饲料质量的主次因素为模孔直径>原料粉碎粒度>水分含量;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生产工艺的最优组合为模孔直径7 mm,粉碎粒度8 mm,总水分含量8%。  相似文献   

13.
不同阶段猪用颗粒饲料物理性能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饲料厂不同阶段猪用4种颗粒饲料的物理性能包括直径、长度、硬度、容重、含粉率和耐久性指数(Pellet Durability Index, PDI)等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归类总结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参照有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颗粒饲料直径在2.87~3.94 mm之间,母猪料直径最大,小猪料最小,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且随着猪只年龄的增加,颗粒饲料的直径呈递增趋势。颗粒长度在8.62~11.94 mm之间,以大猪料最长,小猪料最短,长径比偏高。颗粒硬度在3.86~6.47 kg之间,以大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中小猪料显著低于大猪料和母猪料(P<0.05),只有小猪料符合有关要求。颗粒容重在576.7~614.6 g/L之间,母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直径呈相同的增减趋势。含粉率以小猪料最大,且只有小猪料与大猪料之间差异显著(P<0.05)。颗粒PDI以大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各阶段猪料的含粉率和PDI均符合有关要求。建议饲料厂家注重颗粒饲料物理性能指标的控制,调整饲料配方和工艺参数,不断改进颗粒饲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断奶仔猪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采用2种类型的饲料对60头35日龄断奶的仔猪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分为2组,即颗粒饲料组和粉状饲料组,每组三个重复,经3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饲料组仔猪体质量每日增加数、日头均耗料量明显高于粉状饲料组(P〈0.05),且颗粒饲料组的经济效益要高于粉状饲料组,而饲料转化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颗粒饲料比粉状饲料更适合饲喂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原有闽西南黑兔保种基础群,采用家系内个体综合指数、继代繁育选留法,选育闽西南黑兔核心群,结果表明,公兔、母兔13周龄体重第3世代比第1世代分别提高1o.8%,10.4%,公兔13周龄体长、胸围、耳长、耳宽第3世代比第1世代提高3.0%~6.5%,差异均极显著(P<0.01),母兔13周龄胸围第3世代比第1世代提高3.6%,差异极显著(P<0.01);第3世代公、母兔13周龄体长、胸围、耳长和耳宽的变异系数小于7.8%,体型外貌整齐一致.闽西南黑兔每个世代的繁殖性能和各世代公、母兔4、10、13周龄性别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环模模孔参数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模模孔参数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固定模孔直径(3mm)改变模孔长径比(6∶1、8∶1、10∶1)以及固定模孔长径比(10∶1)改变模孔直径(3.0、3.5、4.0mm),生产5种不同直径及硬度的肉鸡颗粒饲料。选取864只体重相近的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6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Ⅰ~Ⅴ组分别饲喂模孔直径和长径比分别为3.0mm和6∶1、3.0mm和8∶1、3.0mm和10∶1、3.5mm和10∶1、4.0mm和10∶1的颗粒饲料;Ⅵ组分2阶段饲喂,22~35日龄饲喂模孔直径和长径比为3.0 mm和10∶1颗粒饲料,36~42日龄饲喂模孔直径和长径比为4.0mm和10∶1颗粒饲料。试验期21d。结果表明:1)模孔直径相同时,颗粒硬度随着模孔长径比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0.01);模孔长径比相同时,颗粒硬度随着模孔直径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0.01)。各组颗粒耐久性指数(PDI)无显著差异(P0.05),且都高于95%。2)模孔直径相同时,随着颗粒硬度的增加,肉鸡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均逐渐降低,料重比逐渐升高。Ⅰ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Ⅲ组(P0.05或P0.01),Ⅰ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3)模孔长径比相同时,各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料重比逐渐降低,且Ⅲ组料重比显著高于Ⅴ组(P0.05)。综上所述,模孔长径比和直径的增大均会显著提高颗粒硬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颗粒硬度会使肉鸡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升高,而增大颗粒直径则会使料重比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测定重金属以及高温环境对兔精液质量的影响,本试验选择31只新西兰白色雄兔,饲喂混有不同剂量镍和锌的混合饲料,(P1组:17.5mg NiCl2/kg;P2组:35.0mg NiCl2/kg;P3组:17.5mg NiCl2/kg+30.0mgZnCl2/kg和P4组:35.0mg NiCl2/kg+30.0mgZnCl2/kg;试验1),以及将雄兔处于高温环境中(36±3℃;试验2),然后将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利用CASA系统对所收集到的雄兔精液进行精子活力和浓度的分析。在第1个试验中,P3和P1,P4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精子活力差异显著(P<0.01),并且P3组与P1组,P4组和对照组相比表现为最低的精子前进动力(P<0.01)。在第2个试验中,与第1次采精相比,最后1次采精的精子活力最低(P<0.01),然而与对照组和第3次采精实验相比,第1组试验的精子活力表现为最高(P<0.05)。结论:饲喂含有重金属饲料和身处高温环境时,雄兔精液的质量以及接下来的受精能力可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兔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兔血液中的血清转铁蛋白 (Tf)、前转铁蛋白 (Prt)、后白蛋白 (Po)、血液结合素 (Hp)、红细胞酯酶 (ES - 1、ES - 2和ES - 3)等 7个蛋白座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这 7个座位均呈多态。在多态座位中 ,Tf、Prt、Po、Hp、ES - 1、ES - 2、ES - 3分别出现 3、3、6、3、3和 3种表型 ,受 2、2、3、2、2和 2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X2 检验表明 ,新西兰兔在这 7个座位上均处于平衡状态 (P >0 .0 5 ) ,日本大耳白兔在Tf、Po、ES -1、ES - 34个座位处于平衡 (P >0 .0 5 ) ,而在Prt、Hp、ES - 2出现不平衡状态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选取出生年龄相近(45日龄左右)、健康无病的杂交兔99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零、万分之三、万分之六 素的日粮,研究对试兔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兔日粮中添加益力素能促进生长、改进饲料报酬。零、万分之顾、万分之六组日增重分别为32.62克、33.56克、33.60克(P〉0.05),饲料/增重分别为3.30:1、3.24:1、3.11:1(P〈0.05),本试验以添加万分之六效果较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系家兔的RAPD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布列塔尼亚配套系(ELCO)进行了遗传分析。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共检测到71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片段45条,占63.4%,反映了家兔品种的遗传变异。多态性统计表明:品种内的遗传相似度大于品种间的遗传相似度。聚类分析表明:ELCO的D系与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