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家兔的遗传育种、繁殖、皮毛及生理生化研究的四个方面综述2013年国内外家兔的育种研究进展,为我国兔产业良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或酶多态性是指功能相同的蛋白质或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异体,该变异体可作为一个遗传标记因子来反映动物个体的遗传变异情况。近20多年来兴起的动物生化遗传学将血液蛋白酶多态性作为一种生化质量性状,与畜禽遗传育种工作结合起来,即将血液蛋白或酶多态性应用于畜禽的遗传育种工作,通过血液蛋白或酶多态性来了解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此项研究以鸡、牛和猪较多,而家兔尤其是獭兔血液蛋白或酶多态性在其遗传育种中应的研究远不如其他家畜广泛和深入。为了解法系獭兔的遗传变异情况,我们对其亲代与子代血液的乳酸脱氢酶(L…  相似文献   

3.
从蛋白质多态性的概念入手,综述了鸭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状况及其应用,并简要比较了生化遗传标记与分子遗传标记,指明了分子遗传标记在鸭育种中的特性,提出了生化分子遗传相结合与鸭育种是今后学子研究的趋势,旨在为鸭的选种、培育、繁殖、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兔业是节粮、环保、低耗草食畜牧业中的代表性产业,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的相关研究是推进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不断进步,为家兔育种提供了更加先进全面的技术手段。作者从家兔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国内外2021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一定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与环境效应的影响。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主要以分子育种为主,包括品种与遗传多样性、皮毛性状功能基因、脂肪和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生产性能测定等。本综述旨在为家兔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兔是节粮型草食小动物,其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已成为中国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等方面对国内外2019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方面均作了较多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是针对选择和环境及添加物对家兔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是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产仔数及精液蛋白方面的研究较多,其次是生长、肉质、毛色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繁殖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公兔精液的保存方法及添加物对家兔精液品质、产仔数和受胎率的影响。国内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也主要包括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但国内的研究重点在分子育种研究,其中品种与遗传多样性及皮毛性状功能基因的研究较多,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常规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的方法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而传统育种性状评定和家兔繁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综述可为家兔的育种和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生化遗传认识的提高,血浆蛋白多态性研究也得到较为深入广泛地研究,逐步认识了血浆蛋白多态的生化特性、遗传特性以及与生产性能的关系。鸡的血浆中有七个多态系统被确定并得到公认,并在生产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火鸡、鹌鹑、鹅、鸭血浆蛋白多态性研究还处在摸索之中,对这方面总结报告也较少。本文着重简述火鸡、鹌鹑、鹅、鸭血浆蛋白多态性研究的进展,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家兔是中国传统的畜禽品种,同时也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家兔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较多研究,在传统育种上主要针对选择和环境因素对家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子育种上对生长及肉质相关基因、繁殖性能相关基因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研究重点集中于分子育种,包括对皮毛性状、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养兔大国,然而家兔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滞后,近年稍有起色。作者就2013年国内家兔遗传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家兔育种者提供参考。2013年,中国在家兔传统育种方面主要开展了对九嶷山兔等品种资源的介绍或调查,以及肉兔、獭兔等最佳杂交组合的筛选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2013年中国家兔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对毛发(毛色、毛囊发育)、生产(生长、屠宰和肉质)及抗病等性状的相关候选基因多态性和表达的研究,获得一批功能基因和潜在分子标记;繁殖技术方面主要是针对人工授精时母兔发情前处理和公兔精液稀释与保存方法的改进进行了一定研究;2013年家兔肌肉蛋白组学研究的启动是该领域的研究亮点。这些研究成果将对中国家兔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羊血液蛋白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化多态遗传是本世纪 50年代初发现的有机体内新一类生化型遗传性状。血液中的许多蛋白质和酶具有遗传多态性 ,这类遗传多态性被应用于血型分类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对家畜的血液蛋白多态性进行大量而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 ,羊有2 7种以上的血液蛋白具有多态性 ,与绵羊相比 ,山羊的蛋白多态性并不多 ,目前已报道的具有多态性的蛋白质 (酶 )有 1 3种。1 山羊血液蛋白质多态性1 1 血红蛋白 (Hb)早在 1 955年 ,Harris等对山羊的Hb型进行过研究 ,山羊与绵羊具有相同的Hb ,也受HbA、HbB两个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表现出Hb…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2015年国内、外家兔的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给家兔育种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国外家兔传统育种主要集中在不同肉兔品种性能比较,而分子育种以胴体品质为主要性状,同时在家兔遗传多样性方面也有涉及,高效繁殖技术依旧是国外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精液冷冻保护剂开发和精液品质研究两方面。国内传统育种研究内容重点在地方品种、培育品种种质评定等方面,生长、胴体、毛皮等性状的分子育种则仍旧为国内遗传育种研究重点,繁殖相关研究集中在母兔繁殖性能和公兔精液品质研究两方面。总体来说,国内、外各有侧重,但国内家兔遗传育种研究特别是繁殖性状分子基础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研究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enopsis invictaⅣ (SoliⅣ)对兔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红火蚁毒素蛋白致病机制。通过分离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经不同浓度的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iⅣ分别和细菌脂多糖(LPS)、刀豆蛋白(ConA)共同刺激后,MTT法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体内试验:用重组蛋白SoliⅣ从兔背部皮下注入,观察兔的临床反应,定期采血,用ELISA方法测定兔血清中白介素 4(IL-4)和总IgE的变化。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iⅣ浓度为25、50、75 μg/ml和LPS共刺激时,与单独LPS刺激对照组相比,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高(P<0.05);浓度为15、25、50、75 μg/ml和ConA共刺激时,与单独ConA刺激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高(P<0.05);重组SoliⅣ过敏兔的血清中IL-4和总IgE的水平升高,在20 h左右达到最高值。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iⅣ能引起体外培养的T、B淋巴细胞增殖,过敏体质兔在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iⅣ刺激后能引起Ⅰ型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2.
With rabbit patients, as in other species, analyzing blood and urine samples can be useful and informative, although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is sometimes challenging.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boratory results from rabbits.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can yield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d blood cell population and leukocyte response to stress and pathogens. Biochemistry evaluation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liver, kidney, and other organ function, and urinalysis results may yiel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kidney function and electrolyte imbalances. Serological tests are available for several pathogens of rabbits, including Encephalitozoon cuniculi, although the significance of positive results and antibody titers is not clear.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ids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tein disorders and the immune response to acute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家兔的假反刍行为、发生规律做了系统的观察试验。通过消化试验、盲肠结扎手术,在测定消化率的基础上,对假反刍行为的产生机制和盲肠营养功能,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对不同蛋白质、纤维素营养水平的日粮和假反刍行为的相关性做了研究。对进一步揭示兔的消化生理特性和科学养育,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SU和兔IgG Fc的融合蛋白,采用PCR方法扩增出SUJ-IgG Fc基因,并克隆至pFastBac1质粒,构建转移载体pFastBac1-SUJ-IgG Fc;再将其转化DH10BacTM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rBacmid-SUJ-IgG Fc;最后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病毒rBac-SUJ-IgG Fc。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融合蛋白可被ALV-J单抗JE9以及羊抗兔IgG所识别。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与ALV-J单抗JE9以及羊抗兔IgG都有很好的反应性,其分子量大小约为95 ku。该融合蛋白的表达为鸡细胞表面ALV-J受体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蜱血液消化特征,通过耳袋饲养法分别收集镰形扇头蜱雌性成蜱吸血d4、d8的粪便。提取粪便蛋白质,进行SDS-PAGE和LC/MS-MS分析。用非标定量分析蛋白组学技术对蜱不同吸血时段粪便进行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分析。结果共鉴定蜱源肽段数628个、蛋白质总数196个;鉴定兔源肽段数6173个、蛋白质总数659个。对组间差异蛋白分析发现,除一些未知蛋白外,其中蜱源蛋白主要是热休克蛋白、免疫蛋白相关亚基和一些蛋白酶类等。兔源差异蛋白主要为一些凝血因子、糖蛋白,以及一些物质和能量的消化与合成的相关酶类,如兔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S-(羟甲基)谷胱甘肽脱氢酶等。本研究中的粪便蛋白质组反应了蜱血液消化过程的复杂性,丰富了蜱消化方面的研究数据,同时为抗蜱疫苗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建立水貂生长激素(mink growth hormone,mGH)的原核高效表达体系,探索mGH蛋白规模化生产方法,利用获得的目的蛋白制备特异抗血清。将已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b-mGH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TM pLysS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超声破碎菌体后离心获得包涵体蛋白,利用8 mol/L尿素对其进行溶解和复性,经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MALDI-TOF-MS质谱分析对获得的蛋白进行鉴定。用SDS-PAGE电泳法检测蛋白纯度,用BCA法测定其浓度。复性mGH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或不完全弗氏佐剂乳化制备免疫抗原,采用皮下多点注射法免疫3只新西兰大白兔,首次免疫剂量为600 μg/只,二免剂量为600 μg/只,三免剂量为400 μg/只。三免10 d后分离制备血清,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特异性,间接ELISA法检测其效价。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包涵体经Ni-NTA柱纯化后所得蛋白鉴定为mGH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鉴定复性mGH蛋白条带单一,纯度达90%以上,BCA法计算蛋白浓度为669 μg/mL,均达到了免疫动物的要求;制备的抗血清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具有良好的结合特异性,间接ELISA法测定其抗体效价达1:256 000以上。上述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ET28b-mGH可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TM pLysS细胞中高效表达mGH融合蛋白,表达蛋白经变性、复性和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可制备高效价特异性抗血清。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海拔 3 0 0 0m的藏南谷地林芝引入家兔进行了部分生理指标的对比分析。测定了呼吸频率、心率、生理体温、血清蛋白质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统计分析表明 :所测定项目的结果在 3品种兔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但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3品种兔均呈现出A、A2 ,A33个区带 ,发现A3带以青紫兰兔最低 ,与其他 2品种兔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加里福尼亚兔A3带最高 ,显著高于中国白兔 (P <0 0 5)及青紫兰兔 (P <0 0 1 )。血清蛋白质电泳分析表明 :高原家兔的血清白蛋白均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低海拔饲养的新西兰白兔 ,血清总蛋白及其球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II (TGF-βRII) is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anti-scarring therapy in wound healing because it attenuates excessive TGF-β which has pleiotropic effects on the immune system.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DNA of rabbit TGF-βRII (rTGF-βRII) was amplified from rabbit peripheral blood by RT-PCR.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rTGF-βRII encodes a protein consisting of 567 amino acids, which contains a predicted transmembrane domain and a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domain similar to other identified mammalian TGF-βRII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biologically active, soluble rTGF-βRII and mouse, rat, human and chicken counterparts are 81%, 81%, 89% and 61%, respectively, identical. Recombinant soluble rTGF-βRII (rsTGF-βRII) fused with His tag was efficiently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 expression host strain. This fusion protein's molecular weight of ~ 19 kDa was identifi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 In vitro, purified rsTGF-βRII was able to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keloid rabbit fibroblasts and decrease the level of collage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TGF-βRI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keloid rabbit fibroblasts 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investigations on the role of TGF-βRII in this important domestic species.  相似文献   

19.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塞北兔血液中的红细胞酯酶(Es-1,ES-3)、血红蛋白(Hb)、红细胞碳酸酐酶(CA)、血清转铁蛋白(Tf)、前转铁蛋白(Prt)、后白蛋白(Po)、白蛋白(Alb)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共9个蛋白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塞北兔群体中,Hb、Alb和Tf呈单态,Es-1、Es-3、Prt、Po、AKP和CA呈多态。根据多态蛋白位点的基因频率计算遗传距离,并用类平均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塞北兔与比利时兔遗传相似系数最大,遗传距离最近,与加利福尼亚兔遗传相似系数最小,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增强家兔非特异性保护屏障的措施和保健方案,选择1月龄500g左右的健康新西兰兔6只,分成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饲喂一个月。于试验前、试验结束时分别采集各试验兔的血液和称取体重,检测血液主要生理指标,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并饲喂扶正解毒散的试验组兔的血液主要生理指标较试验前大幅增加,统计分析P<0.01,差异极显著;血液主要生理指标试验后组间差异性t-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得出,白细胞量P值<0.01,差异极显著;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的P值: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