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鸭新疫病——花肝病及其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番鸭花肝病是近年来在雏番鸭中发生的以肝、脾上散布许多灰白色坏死小点的一种新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由于这些小点似花点状 ,故称之为花肝病。本所自该病发生以来一直跟踪研究。现将有关该病的情况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到目前为止 ,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广西、江苏等省的多处鸭场均有发生 ,该病潜伏期为2~ 4天 ,发病率可达 1 0 0 % ,死亡率有时高达95 %。该病以两周龄内易发。发病急 ,散播快 ,几天内即可波及全群。本病在出现死亡鸭后 ,病势发展较快 ,1~ 2天内死亡率达 40 %~5 0 %。天气炎热、潮湿可以诱发该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  相似文献   

2.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鸭"白点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鸭“白点病”病原为鸭疱疹病毒Ⅲ型。番鸭最易感,其他品种鸭均有发生。番鸭发病又以雏番鸭较多,具有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常并发大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菌病等,使死亡率高达70%~90%。我部近年来采用中西药物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死亡率下降至10%~20%,治愈率提高至70%~80%。  相似文献   

3.
1996年以来 ,我市养鸭业中流行一种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传染病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经诊断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近几年来 ,笔者通过兽医门诊工作 ,开展了对该病诊疗方法的探讨 ,现综合报告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1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面广 ,传播速度快。自 1 996年发现以来 ,我市崇安、武夷等乡均有发生、流行 ,发病率高达 5 0 %以上。本病主要发生于 2~ 8周龄的番鸭、麻鸭、半番等肉鸭、尤以 2~ 4周龄的小番鸭发病最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春季和秋冬发病率为高。2 临床症状 病鸭初期表现精神不…  相似文献   

4.
番鸭细小病毒(MPV)引起的雏鸭发病称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俗称"三周病".其发病率为26%~62%,病死率为22%~43%,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给养鸭业带来一定损失.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多以腹泻、喘气和进行性消瘦及脚发软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5.
(一)病原和流行该病的病原是细小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鸭的肝脏、胰腺、脾脏和成年鸭带毒者中。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秋、冬、春季发病最多,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并致发病、流行。成年鸭可染毒,但不会发病,成为带毒源。病鸭、带毒成年鸭和孵化场等是主要的传染源。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病程2~5天。(二)病症出壳2天以内的雏番鸭常为最急性型发病,多没有先期症状,病鸭突然衰竭、倒地、两脚乱划,头颈向一侧扭曲,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6.
番鸭细小病毒(MPV)引起的雏鸭发病称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俗称“三周病”:其发病率为26%~62%,病死率为22%~43%,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给养鸭业带来一定损失。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多以腹泻、喘气和进行性消瘦及脚发软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 ,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 (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引起鸭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1 流行病学从南宁周边养鸭密集的安吉、石埠、沙井、亭子等地鸭群几年发病记录来看 ,该病主要感染 1— 7周龄的鸭。易感性依次为 :肉鸭 (约85% ) 麻鸭 (约 1 0 % ) 番鸭 (约 5% )。 1—3 5周龄的雏鸭最易感且死亡率高 (占总发病的 85% ) ,病程短 ,常呈急性经过 ,一般出现病症后 1— 3天死亡 ,不经药物治疗的鸭群死亡率为 3 0 %~ 80 %。随鸭龄增大 ,发…  相似文献   

8.
1 流行病学 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2~8周龄雏鸭,以2~4周龄的小鸭发病率较高,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早秋、晚春多发.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多呈暴发性流行,鸭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其死亡率达40%~70%,耐过鸭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小鸭传染病 ,俗称“三包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 流行特点 主要感染 1~ 8周龄小鸭 ,据萧山市动物医院 10 0 0余例鸭病门诊记录显示 ,群体发病率 5 0 %以上 ,四季均可发生 ,尤以冬春季节多发。发病和流行与应激因素有关 ,如天气低温阴雨 ,环境潮湿 ,饲养密度过高等 ,且传播迅速 ,死亡率高。2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顿、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眼和鼻孔浆液性分泌物增多 ,拉黄绿色稀粪 ,共济失调。病程 1~ 3天 ,死亡率 5 %~ 40 %。3 病理变化 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 ,肝…  相似文献   

10.
番鸭"花肝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番鸭“花肝病”是番鸭的一种新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主要引起 1~ 3周龄雏番鸭发病 ,发病率为 2 0 %~ 10 0 % ,死亡率为 10 %~ 95 %以上。病鸭的主要症状为严重下痢 ,迅速脱水、衰竭死亡 ;特征病理变化为肝、脾、胰、肾及肠等内脏器官形成大小不等、斑点状、白色至灰白色的坏死性病灶。研究者目前均认为该病的病原为病毒 ,但在病原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实验宿主系统及各地疫区免疫防制效果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对该病原的类属地位未能作出确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和死亡率高为特征。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该病毒主要侵害出壳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达50%左右。4~6周龄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简称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对各品种的雏鸭均有易感性,主要感染5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2周龄以内的雏鸭最易感,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常在出现角弓反张症状后死亡,主要病变特征为肝脏肿大和出血。该病常给养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99年11月长沙市某鸭场饲养的1服500只雏番鸭突然发病,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番鸭病毒性肝炎。现就该病的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1999年11月长沙市某鸭场饲养的1 500只雏番…  相似文献   

13.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因此又称雏番鸭"三周病"。该病的特征为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患鸭严重下痢;该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出血性、纤维性、渗透性、坏死性肠炎。自然条件下,只有雏鹅和雏番鸭对本病易  相似文献   

14.
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鸭,发病时间集中在2~4周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40%~50%,严重危害雏鸭饲养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做好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预防工作,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严禁到疫区引进番鸭苗、种鸭和种蛋,做好种鸭免疫接种,为易感雏番鸭提供母源抗体保护.对孵化场、孵化箱、孵化室和孵化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在雏鸭出壳后48 h内皮下接种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与清洁消毒,以防止该病的发生.一旦发生该病,对发病番鸭可立即注射雏番鸭细小病毒活疫苗、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紧急防控,同时,可适当使用一些抗生素控制某些细菌的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5.
番鸭又名“瘤头鸭”,又因其公鸭在繁殖季节会散发出诱人的麝香气味而称为“麝香鸭”,现社会上又流传着“肉鸳鸯”之美称。经驯化的番鸭体型大、生长快、耗料少、饲养报酬高,公番鸭体重约3.5~5kg,母番鸭2~2.5kg,10周龄时公母平均体重为2.5kg,料肉比一般为2.8~3 :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是肉鸭养殖业中的主要疾病,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也较短,发病率最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7.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该病的病原菌普遍存在于畜禽的消化道和饲锦场周围环境中,据资料报道,在1g粪便中存有10。个大肠杆菌。特别是在通风不良、大量积粪的鸭舍,在垫料、空气尘埃、污染用具和道路、粪堆胶孵化室等处环境中染菌最高。该病冬春多见,夏秋较少,天气突变时常发生。1~5周龄雏鸭发病率高,5周龄以上肉鸭很少发病。2005年2月下旬,连江县安凯乡高塘村某养鸭户饲养的干余羽番鸭突然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急,死亡快,1周内发病300多羽,死亡200多羽,病死率达67%,经检查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番鸭细小病毒病(MDP)是番鸭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以腹泻、喘气和软脚为主要症状。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偶见于30~50日龄的番鸭,发病率为20%~60%,死亡率在20%~40%之间。鸭传染性浆膜炎(RA)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困倦、眼鼻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为主要症状,1~8周龄鸭易感,发病率5%~10%,死亡率在5%~75%之间,由于高死亡率、体重下降以及慢性病例易形成“僵鸭”而导致淘汰,常给养鸭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笔者最近遇到我市马集镇某养殖户饲养番鸭…  相似文献   

19.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故称“三周病”。临床上以气喘、腹泻、生长迟缓、运动失调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是目前番鸭饲养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笔者用中药配合抗血清治疗该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主要是出壳后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50%左右。4~6周龄也有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