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概述了大豆新品种“长农 9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 ,阐明了其适应区域和主要栽培技术 ,为“长农 9号”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一、选育经过长农5号是1982年以长农4号为母本吉林2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于1989年育成。原品系号为长交8210—2—2—20,缩号为长交8210—2。长农4号和吉林20号在1981~1983年全省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用它们做亲本,旨在保持其优异的丰产性、秆强抗倒、抗病虫、耐肥水的特点,同时保留吉林20号熟期偏早,子粒 相似文献
3.
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垦农1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农19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在黑龙江省1999~2000年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830.8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12.9%;在200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84.2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8.3%。蛋白质及脂肪合量分别达到37。74%和23.27%。2002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垦农19是一个集高产、高油、多抗、综合性状优于一体的春大豆新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4.
5.
大豆新品种"吉农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吉农13号”大豆新品种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区域预备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8.6%;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3.3%;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10.1%、2003年1月通过省级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辽源等地区的中熟区种植,也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四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四农一号,原品系代号为四交8715_31,是四平市农业科学院于1987 年用品种间有性杂交方法经过多年选育而成。四农一号具有优质、高产和抗病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延农10号是由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田作物所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原品系编号为延交9103-35。突出特点是熟期早、抗病性强、丰产稳产等。 相似文献
12.
14.
本文介绍了津农15号冬小麦用太谷核不育中的Tal基因,采取阶梯式轮回选择方法选育的全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该品种是高产450kg以上的品种,对肥水敏感,具有增产潜力大,抗寒,抗倒,抗病,抗穗发芽,落黄好和品质好等特点,并研究提出其在天津地区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是:最适播期为9月26日-10月5日;合理密植及其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施足底肥和氮磷结合及水肥管理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延农11号是1992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合丰25号为母本,长农5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原品系编号为延交9203-18-1-l。突出特点是熟期早,抗逆性、抗病性强,产量高,稳产性较好。该品种需≥10℃积温2.350℃左右,1998~2002年在各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质、抗病。2003年1月21日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延农11号适宜吉林省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2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吉农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10号”是以(长农4×哈83-3331)为母本,以吉农8203-2(吉农4)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693.0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1.1%;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772.5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7.1%。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是以“公交8609—74”为母本,以“公交8301—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0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3%;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27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8.2%。该品种于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延农11号”是1992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合丰25号”为母本,以“长农5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该品种需≥10℃积温2350℃左右,1998~2002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质,抗病,2003年1月21日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吉林省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2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