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太18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太18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998年以自育品系G54(组合:临核84-24043/京411)为母本、自育品系97品8(组合:290/西安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11年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区域试验,最高单产(2012年屯玉种业承试点)8 925 kg/hm2,平均单产6 921 kg/hm2,比对照长4738增产8.4%.该品种2012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钾肥施用量对高淀粉甘薯品系"0400-17"产量和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47 325~53 820株/hm2、施过磷酸钙(含P20512%)115.5~367.5 kg/hm2、施氯化钾(含K2O 60%)27~226.5 kg/hm2的栽培模式下,能充分发挥该品系高产和高淀粉的潜力,甘薯鲜薯产量超过22 536.15 kg/hm2、淀粉产量超过5 679.3 kg/hm2.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新品系临农D2710是临洮农校小麦育种组用自育品系6115作母本,15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具有综合性状优良、穗大粒多、越冬性好、高抗条锈,适应性广等特点,一般川水地产量可达6500~8200kg/hm2,浅山二阴地产量可达4000~6000kg/hm2.适应于甘肃省的洮河流域、渭河流域、嘉陵江流域的川水地及浅山二阴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高淀粉甘薯0409-17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钾肥施用量对高淀粉甘薯品系0409-17产量和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47 325~53 820株/hm2、施过磷酸钙(含P2O512%)115.5~367.5 kg/hm2、施氯化钾(含K2O 60%)27~226.5 kg/hm2的栽培模式下,能充分发挥该品系高产和高淀粉的潜力,甘薯鲜薯产量超过22 536.15 kg/hm2、淀粉产量超过5 679.3 kg/hm2.  相似文献   

5.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育成,组合为农大3338/京冬6号。2001—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6591kg/hm2,比对照增产5.8%。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915kg/hm2,比对照增产5.6%,居第一位。试验证明,津农4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农艺性状好、抗病、抗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天津、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北部冬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高羊茅矮生新品系J168种子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市场对粗放型草坪草品种的需求,我所育成高羊茅矮生新品系"J168",并开展"J168"种子生产性能评价试验,旨在新品系更好的推广服务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高羊茅矮生新品系"J168"生育天数达242天,与参试对照间差异不显著。种子生产产量可达856.2 kg/hm2,低于对照自育品种"黔草1号"873.7 kg/hm2,高于对照引进品种"凌志"712.3 kg/hm2,表观出较好的种子生产潜力。种子发芽率中等,低于"凌志",高于"黔草1号"。结合高羊茅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分析结果,生殖枝数是种子增产的关键,J168生殖枝数表现优良,但同时需在种子生产阶段,辅助施肥措施,同时提高其千粒重,保证其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7.
吉亚5号是以高纤、抗逆性强的俄罗斯纤维亚麻L-1436号为母本,以优质、高产的自育品系02-25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经2a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等优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原茎产量6109.8kg/hm2,比对照增产9.83%;全麻产量1400.17kg/hm2,比对照增产15.24%;全麻率29.02%,比对照提高1.16%;长麻产量928.81kg/hm2,比对照增产17.76%;长麻率19.24%,比对照提高1.16%;种子产量693.7kg/hm2,比对照增产6.96%。吉亚5号于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8.
丹豆12号是丹东农科院大豆所选育的优良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特点。2001~2002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两年十点次平均产量2 410.4 kg/hm2,比对照种平均增产14.16%,居复试品系第一位。2002年参加辽宁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13.5 kg/hm2,比对照种增产10.66%,居所有参试品系第三位。该品系适宜于辽宁的丹东、大连、鞍山、营口等地及河北、河南、云南等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君实6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青卓玉米种子研究所以自育系JS331为母本、自育系JS340为父本,于2011年选育出具有高产、稳产、抗倒抗病、品质优、脱水快、出籽率高、低秆大穗、紧凑耐密、成熟时秸秆青绿以及适于机械收获、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君实618,其抗逆性、商品性和产量等指标优于山西省主推品种先玉335。2014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组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2 361.5 kg/hm2,比对照大丰30增产10.4%;2015—2016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2 702.0 kg/hm2,比对照大丰30增产9.5%;2017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 934.5 kg/hm2,比对照大丰30增产7.2%;淀粉含量为75.75%,属高淀粉品种;在山西春播生育期为130 d,需≥10℃有效积温2 750℃·d,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适宜东华北春播区种植。2018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80014。  相似文献   

10.
品育8012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6年以临优20165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经过多年系谱法单株选择育成的抗白粉病而且高产的小麦新品种。2015—2016、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474.5 kg/hm2,较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6.4%,增产点率达100%;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421.0 kg/hm2,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7.6%,增产点率达100%;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01)。品育8012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地膜马铃薯收后复种大葱、或大白菜、或绿萝卜栽培技术是临洮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据调查,该栽培模式的马铃薯平均产量为30 000 kg/hm2,产值2.25万元/hm2;大葱平均产量为67 500 kg/hm2,产值2.25万元/hm2;或大白菜平均产量为90 000 kg/hm2,产值1.80万元/hm2;或绿萝卜为90 000kg/hm2,产值1.80万元/hm2;全年总产值平均4.05~4.50万元/hm2.适宜临洮县水川区水浇地及坪区保灌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种植、高产稳产、群体结构好、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先玉335""丹玉69""正大12",产量分别达到10 714.5 kg/hm2、10 405.5 kg/hm2和10 020 kg/hm2,分别比对照"沈单16"增产25.2%、21.6%和17.1%。两年生产试验,3个品种单产分别达到12 352.5 kg/hm2,11 758.5 kg/hm2和11 601 kg/hm2。三年试验产量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先玉335""丹玉69"与对照"富农1号""沈单16"相比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正大12"与两个对照相比增产效果达到显著,三个品种之间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小麦宽幅播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革小麦玉米种植方式(即2 m一带,机播8行小麦,畦内留一个玉米套种行,翌年在畦背套种两行、畦内套种一行共三行玉米),引进宽幅小麦播种机,设计小麦幅宽,以适应麦田套种玉米和大型拖拉机作业为目的,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建立合理的小麦、玉米群体结构;实行农机农艺配套.经测产,该模式小麦产量8130 kg/hm2,玉米产量12 465kg/hm2,比传统的"八三式"7179kg/hm2,和1094 kg/hm2,增产951 kg/hm2,和1525.5 kg/hm2,增产13.3%和14%,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山西省主要栽培作物,旱地小麦产量左右着山西省小麦总产的高低,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是增加旱地小麦面积和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经过系谱杂交育种法,选育出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长麦6197’。在2015、2016 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中,2 年平均折合产量5466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6.5%,2017 年同区组生产试验中‘长麦6197’平均折合产量5547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9.2%。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抗旱、抗倒、抗冻、抗青干、高产稳产、灌浆落黄好。‘长麦6197’于2017 年12 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张金帮  孙本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6-5818
[目的]为滨州市小麦产量由中产向高产过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品种、行距、播量、尿素和过磷酸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品种>播量>行距,最优处理组合为品种辐63,行距16.7 cm,播量90.0 kg/hm2,尿素36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产量达7 413.0 kg/hm2。方差分析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单因素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尿素以450kg/hm2为宜,播量以82.5~105.0kg/hm2即基本苗165万~210万株/hm2为宜。[结论]低产薄地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525~600 kg/hm2,肥地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基本苗120~180万株/hm2,行距20~25 cm,小麦产量才能达到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品系9807-2-14为母本,以从CIM-MYT引进的"CM7033"和"CM7015"为父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在2009-2010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东片)10点(次)的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5 205.2 kg/hm2,较对照陇春23号增产6.51%,居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仁寿县曲江乡农户导致豌豆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知道怎样追肥",实施《豌豆花前肥NPK三因素试验》,通过方差分析与产量比较,结果表明,豌豆花前肥以施用尿素80 kg/hm2、过磷酸钙140 kg/hm2、硫酸钾70~110 kg/hm2为优;将结果整合,制订、示范《曲江乡豌豆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能够获得3 000 kg/hm2以上产量与2.2万元/hm2以上产值。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0号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自育品系8152-8为母本,外引材料永25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6—2007年国家区试西北春小麦旱地组试验中,2 a 21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805.60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增产11.48%;在2008年国家西北春小麦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定西40号折合平均产量3 092.40 kg/hm2,较对照定西35号增产5.80%。该品种抗旱、抗病、高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宜在西北旱作雨养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水稻不同穗形的增产潜力 ,力求在穗形、株型上有所突破 ,2 0 0 1年开展了 4个品系不同穗形高产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直立穗形和半直立穗形理论产量水平均达 11775~ 12 0 5 0kg/hm2 ,比散穗形增产 1815~ 2 0 90kg/hm2 ,增产 18 2 %~ 2 2 7%,说明直立穗形和半直立穗形品种高产栽培产量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由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和省农科院举办的旱地小麦"中麦175"现场观摩会在泾川县举办。来自全国和本省的小麦专家一致看好穗多粒大的冬小麦新品种"中麦175"。经测产,大旱之年,当地试种的地膜"中麦175"预计单产为6 525 kg/hm2,比其他品种的地膜小麦产量高出23%。"中麦175"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育成,分别通过北部冬麦区水地和黄淮旱肥地两次国家审定及北京、山西、河北、甘肃和青海品种审定。它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