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微型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为试管苗-原原种-一级原种-生产良种体系.茎尖脱毒试管苗的培育、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网棚脱毒微型马铃薯原种生产繁育技术,为广大马铃薯生产种植者及消费者理清脱毒马铃薯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 在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体系中,一般把从隔虫温网室中繁育出来的脱毒微型薯叫作原原种,而把用微型薯播种后生产出来的种薯叫原种。因此,脱毒马铃薯的原种繁殖技术,实际上就是脱毒微型薯的播种及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商洛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不同世代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毒原种一、二代和良种一、二代表现生长势整齐一致,大、中薯率高,增产显著;良种三代产量低于脱毒原种和良种一、二代,但显著高于良种四代和对照;良种四代表现为植株不同程度感病,产量下降,大中薯率低。说明商洛市种植马铃薯应选用脱毒良种一、二代,脱毒良种一、二代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良种三代,不能用良种四代作种薯。  相似文献   

4.
<正>巴里坤县奎苏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自2007年开始,引进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进行良种扩繁。脱毒一级良种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2014年,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533公顷。经过近几年实践,总结出马铃薯脱毒原种在巴里坤县的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品种为从内蒙古引进的脱毒原原种紫花白。二、种薯准备播种前10~15天,将原原种出窖,置于15~20℃条件下催芽,当种薯大部分芽眼出芽时,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高寒山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包括脱毒苗的选择、微型薯(原原种)生产以及生产一、二级原种和一级良种(生产种)等内容,以期为高寒山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马铃薯脱毒小薯生产研究进展(I)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脱毒小薯是指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脱毒试管苗或器内微型薯在防虫温、网室条件下生产的原原种级别种薯[1].与其他级别的种薯(一级原种、二级原种、一级良种和二级良种)相比,脱毒小薯体积小,重量轻,贮存所用空间小,便于以种薯或种质形式长途运输,且在保护地栽培,不受季节、地理环境限制,一年四季都可大批量、短周期、规模化生产,能够满足大面积脱毒薯种源的要求,因而脱毒小薯是公认的进行高产栽培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病毒型种性退化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用脱毒马铃薯作种薯可增产30%以上。将脱毒苗在网棚定植,严格控制病毒再侵染的栽培管理,生产出高质量的脱毒原原种的过程,是由繁苗阶段转入繁薯阶段的重要环节,也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一个关键性技术环节。原原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生产用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质量。本文将多年指导生产实践当中总结出的一套马铃薯网棚原原种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使用脱毒马铃薯种薯是解决由病毒性退化引起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皱缩或纵卷成圆桶形、结薯少而小、产量明显降低等问题,是实现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自1987年实施以来,已建成了脱毒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验室、网棚和自然隔离生产原原种、原种,良种、大田用种的留种制度和保种技术措施及规范化栽培等一整套生产体系,1988年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后,平均亩产达1554.2kg,亩增产954.2kg,增产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为1:13.7,投入与增收比为1:8.45。1 脱毒种薯繁殖体系脱毒马铃薯是根据病毒在植株体内浓度分布不均匀,茎尖生长点的分生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不同级别脱毒种薯病毒再侵染情况及产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大西洋原原种、一级原种、二级原种、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的生产试验及其PVX、PVY、PVS、PLRV病毒的DAS-ELISA检测,结果表明,从原原种到一级种薯的生产过程中,产量随着脱毒种薯代数的增加而升高,其中以二级原种生产一级种薯的增产幅度最显著;除原原种不带以上4种病毒外,一级原种、二级原种分别带3%、13.3%的PVS病毒,一级种薯带PLRV和PVS病毒,带毒率分别是5.8%、21%,二级种薯带PVY、PVS、PLRV病毒,带毒率分别是8.9%、30%、13%.  相似文献   

10.
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是脱毒良种繁育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脱毒种薯的繁育质量,所以要求很严。脱毒原种繁育一般都要求必须在防虫网棚或高海拔、冷凉地区进行,利用原原种(微型薯)整薯播种,在种薯生产基地的较大范围内,至少方圆3000米内没有马铃薯生产田,以及能使马铃薯感染病毒的其他茄科植物。  相似文献   

11.
通过马铃薯脱毒种薯及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可有效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及产量。本文主要阐述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马铃薯脱毒繁育工作,包括脱毒苗培育、快繁及原原种、原种、良种生产等,为脱毒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从威芋5号无菌系的建立、增值培养、脱毒种苗的继代培养,到原原种生产、以及原种、良种的繁育,系统阐述了威芋5号脱毒种薯扩繁技术要点,以供脱毒种薯的扩繁及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四级种薯(苗)生产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省脱毒甘薯种薯繁育,推广应用的实践,提出了脱毒甘薯试管苗,原原种,原种 良种四级繁育程序,技术操作规程和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徐薯18的脱毒快繁技术,比较了徐薯18原原种、徐薯18原种、徐薯18良种、徐薯18普通种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徐薯18脱毒种薯较普通种薯品质好、产量高,应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脱毒小薯是指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脱毒试管苗或器内微型薯在防虫温、网室条件下生产的原原种级别种薯。与其他级别的种薯(一级原种、二级原种、一级良种和二级良种)相比,脱毒小薯体积小,重量轻,贮存所用空间小,便于以种薯或种质形式长途运输,且在保护地栽培,不受季节、地理环境限制.一年四季都可大批量、短周期、规模化生产,能够满足大面积脱毒薯种源的要求,因而脱毒小薯是公认的进行高产栽培的中心环节。另一方面,国内、外普遍认为,获得高产必须以幼龄薯作种是中心环节,是一切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而制种技术的中心任务就是生产幼龄薯,不言而喻,脱毒小薯作为一项留种措施是十分恰当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每年马铃薯播种面积都在300万hm2以上,由于应用脱毒种薯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近年来,全国马铃薯生产区对脱毒种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的脱毒种薯生产方法中,原原种的生产周期长,繁殖倍数低.同时,由于网室中基质多年不更换或消毒不彻底,常常导致土传病害的大量流行,使原原种尤其是脱毒小薯的生产成本偏高,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17.
脱毒甘薯四级种薯(苗)生产程序及繁育供种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病毒病危害十分严重,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培育脱毒甘薯是防治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根据河南省脱毒甘薯种薯繁育和生产应用的实践,提出了甘薯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生产程序和脱毒种薯(苗)分级的质量标准,同时介绍了脱毒甘薯的繁育供种体系及各级种薯(苗)的生产规模和数量。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快繁及脱毒种薯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热处理马铃薯块茎,使茎尖剥离并经病毒检测获得脱毒苗,经脱毒试管苗的快速繁殖,选择生长健壮的试管苗作扩繁材料; 在温网室采用无土栽培法在严格隔离条件下生产微型薯(原原种),再生产一、二级原种及一级良种(生产种).生产中应注意种薯的分级、种薯田的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包装运输等过程.本体系将脱毒种薯生产时间缩短为4年,减少了病毒感染的机会,提高了脱毒种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流域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分级标准及繁育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选择优良品种→茎尖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生产性能鉴定及高级脱毒甘薯的繁育→脱毒原原种繁育→脱毒原种繁育→生产用种。将脱毒种薯分为4级:高级脱毒薯(苗)→脱毒原原种薯(苗)→脱毒原种薯(苗)→一代生产种薯(苗)。繁育体系为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和生产者紧密结合,协同进行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又称微薯,种薯直径一般为1~2cm,是脱毒马铃薯良种生产的重要种源,在良种的生产和推广中意义重大,其生产技术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这里介绍一种较为方便,能快速生产原种的生产技术,通过我们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地膜地面栽培生产微型薯较其它方法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