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交流发电机转子磁极锻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韶华  张猛 《农业机械学报》2003,34(3):122-123,134
介绍了国内外制造交流发电机转子磁极的锻造工艺。对热锻冷精整工艺进行改进。开发出热锻分流反挤压成形、锻件余热退火软化、冷锻精整的新工艺,并制定了加热规范,设计了分流反挤压模具和配置了锻造生产线设备。生产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新工艺高效、节能、节材、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伞齿轮冷闭塞锻造成形过程数值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慎华  寇淑清  赵勇  董蕾 《农业机械学报》2003,34(2):117-119,100
采用冷闭塞锻造技术生产汽车伞齿轮具有节材、节能、低成本、高效率的显著优点,而且齿轮机械性能好、使用寿命高。采用DEFORM软件对捷达轿车差速器伴齿轮冷闭塞锻造成形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工艺试验表明,冷闭塞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合理,数值模拟分析准确,对轿车差速器伞齿轮冷塞锻造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微纳级零部件已成为一种新兴方法。微针由于尺寸微小,在3D打印时极易由于打印设备不稳定及工艺参数选取不当导致成形失败。首先,结合专门研制的微纳尺寸3D打印设备进行尺寸参数设计,设计了4种不同结构的微针;其次,对设计的4种微针进行正交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打印工艺参数对微针成形质量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结构对应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齿轮造型与理论尺寸的误差直接影响对齿轮的有限元分析和齿轮产品的CAM制造精度,目前对工程中常用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三维造型理论与方法,在齿根过渡曲线处仍采用近似的圆弧代替,变位齿轮的造型仍为空白,势必会直接影响对齿轮的弯曲强度校核的准确性。本文结合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理论和UG的三维造型表达式及扫掠功能,用参数化理论画出齿轮的端面齿形,再通过螺旋线扫掠成齿轮实体。二、齿轮的扫掠成形齿轮的扫掠成形必须有两个已知条件:截面线和引导线。1.截面线的生成1.1表达式的建立斜齿轮的端面齿形为渐开线,因此无论是直齿还是斜…  相似文献   

5.
以拖拉机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精锻工艺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立的冷态数学模型,选取了合适的成型工艺参数,对金属的速度场、应变、应力、成形载荷以及充填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上述仿真分析结果,完成了精锻齿轮模具加工和齿轮锻造成形,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表面质量对齿轮使用性能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齿轮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指标。比较了不同齿轮精加工方法所得齿轮表面质量的差异。研究了齿轮表面质量对齿轮使用中的摩擦因数、摩擦损失、啮合噪声、疲劳寿命等使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齿轮齿面经光整加工后,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噪声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直齿轮刚性平移两步成形工艺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直齿轮冷锻成形困难、工作载荷大和模具寿命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刚性平移的直齿轮两步成形工艺,即先成形分度圆以外齿形,后完成整齿成形.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对两步成形工艺的冲挤预成形和刚性平移终锻成形过程分别进行了模拟,并提取等效应力场和载荷行程曲线进行分析;再用物理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加以验证;最后与传统工艺方案的模拟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刚性平移预锻齿形设计有利于改善齿轮的充填性,同时使得工作载荷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齿轮挤压是一个三维非稳态塑性成形过程,变形机制十分复杂.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对固定凹模和浮动凹模两种形式下,直齿轮冲挤-镦挤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比较金属材料内部的应变场的分布、挤压栽荷和温度的变化,以及工艺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认为采用浮动凹模结构不仅有利于齿腔角部金属的充满,还可以极大地降低金属在成形终了阶段的变形力,从而为直齿轮精锻成形工艺的实用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主传动器从动螺旋锥齿轮复动模轴向轧制成型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在双锥辊轴向轧机上用复动模热轧成型、冷轧精整制造汽车、拖拉机主传动器从动螺旋锥齿轮齿型的新工艺。制订了工艺规程,设计了预制坯,根据分析判定双锥辊轴向轧制齿轮坯背面上金属流动趋势,设计并制造了浮动壁模具。在WGSHФ80型双锥辊轴向轧机上进行了铅试件轧制成型实验和网络实验,为大型螺旋锥齿轮的塑性成型制造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低淬透性钢的成分及冶金、机械性能。从多年以低淬钢代替合金钢制造车辆重载齿轮的大量实验测定、对比分析表明:齿轮的制造工艺稳定,质量良好,性能相当或优于20CrMnTi、20CrMnMo;台架试验寿命接近或超过低碳合金钢,装机使用寿命超过规定的5000小时。由于低淬钢比合金钢成本低、能源消耗少,用其制造重载齿轮有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冷打(又称冷滚轧)工艺是在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加工齿轮、花键的少、无切削高效生产工艺。它是用一对成形打轮(又称轧滚)在一种专用机床上(通称冷打机床)对冷态下的金属毛坯施以高能打击达到成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柴油机生产厂锻造连杆用的热锻模具仍以5CrMnMo钢为主,其热处理工艺仍按常规方法(即840℃淬火并回火)。模具尺寸较大(约300~500mm),锻模分粗、精两副成型模,寿命一  相似文献   

13.
金属注射成形技术在喷雾机零件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金属注射成形技术的工艺过程和特点,给出了在喷雾机喷雾头组件这一典型农机零件上的应用实例,并对喷雾头组件用注射成形工艺制造中粘结剂成分的选择、混炼工艺、脱脂方法和烧结过程等进行了探索。通过研究制造出了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均满足要求的产品,产品致密度达到98.5%。生产工艺得到明显简化。  相似文献   

14.
主动螺旋伞齿轮闭塞挤压的成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主动螺旋伞齿轮闭塞挤压的金属流动路线,设计了预制坯的形状。成形试验获得了金属充填齿形腔的流动模式,提出采用专用双动压力机或在通用压力机上采用特殊模具实现坯料双向挤压的成形方法。网格试验显示,塑性加工的螺旋伞齿轮金属纤维连续而致密,揭示了塑性加工齿轮强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的原因。刚塑性有限元模拟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螺旋伞齿轮塑性成形机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证明采用有限元法研究螺旋伞齿轮闭塞挤压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挡位齿轮坯闭式精锻缺陷有限元分析与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对挡位齿轮坯闭式精锻成形缺陷进行仿真预测分析.通过对模具局部型腔在不同的拔模斜度和圆角半径条件下成形过程的正交对比模拟,跟踪描述了各种缺陷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缺陷的成因,定量给出了不产生折叠、刮料、充不满等缺陷的极限结构工艺参数范围图;针对齿轮类锻件实际生产中筋部位置度精度较低以及成形载荷过高的问题,基于分流原理设计了分流精锻成形工艺方案,通过模拟分析金属的流动规律,位置度精度控制在0.08 mm以内,成形载荷也降低了20%~ 40%,经过生产试制分析,其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直齿轮分流挤压精密成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分流挤压法,利用组合试验模具,对直齿圆柱齿轮冷挤压精密成形工艺方案及金属流动充填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正挤同时约束分流冷挤一次成形的最佳工艺方案并进行了上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约束分流在改善充填性等方面具有较多优点,为生产这用化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零件成形工艺进行分析,确定成形工序及工序组合、成形模具的类型,对工作部分尺寸进行计算,对模具主体结构的计算和选取,查阅标准选用一套合适的模架及导柱导套,筛选一个合适的压力机并根据压力机参数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18.
<正> 495A柴油机齿轮罩原设计用ZL12铸造铝合金,由于铸造中产生缩孔等缺陷,废品率较高。因此,我们改用了冷冲件,经过一年多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零件结构和工艺过程 零件结构如图1、2。改进前工艺较简单,铸造后进行切削加工。改进后采用1.5毫米厚的08钢板,经落料、拉延成形、整形、切边、冲孔、翻边等六个冲压工序,最后镀锌。其中较关键的工序是拉延成形(图3)。拉延  相似文献   

19.
冷挤压技术在精密齿轮成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有限元模拟分析技术在精密齿轮冷挤压成形与模具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介绍了带孔小齿轮的正挤压直接成形、带壳小齿轮的复合挤压成形和带轴齿轮的镦挤成形等传统冷挤压方法,以及上述各类齿轮的冷挤压成形条件和工作过程。阐述了应用闭式成形技术成形伞齿轮的原理,以及复动分流技术成形圆柱齿轮的原理。  相似文献   

20.
李庆春 《南方农机》2019,(8):168-168,179
齿轮传动是军事、工业、农业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基础零件之一。齿轮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技术要求高,加工制造难度大,其加工一直受到国内外机械行业的重视。制造技术的精密化及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对齿轮传动的要求更高,齿轮的加工质量和精度决定齿轮的传动性能。如何加工高质量的齿轮是行业难题,文章对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