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们经常在田间看到水稻叶片上有长条形小孔洞,纵裂、破碎成"栅栏"状,稻穗短小白色、残缺不全,严重影响稻谷产量。很多人都认为是水稻品种有问题或农药药害所致,实际上是稻秆潜蝇危害所致,近几年该虫在湖南省内发生呈上升的趋势,尤其在丘陵稻区危害严重。稻秆潜蝇属双翅目、秆蝇科,别名为稻秆蝇、稻钻心虫、双尾虫,国内分布于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过去为次要害虫,  相似文献   

2.
<正>稻秆潜蝇又称稻秆蝇、稻黄潜蝇,称钻心蛆。属双翅目秆蝇科。幼虫主要危害水稻,也危害小麦、大麦、看麦娘、大看麦娘、游草、稗草、棒头草及鹅观草。该虫危害面积小,造成的损失较小,一直未引起国内外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也很少有稻秆潜蝇危害情况及防治对策的报道。基于此,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掌握该虫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大面积指导防治降低损失打下坚实基础。1特征和危害症状1.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08~4.15 mm,翅展5.00~6.00 mm,头部鲜黄色有黑色珠状大斑,复眼大,暗褐色。头部背面近基处有一菱形黑斑,胸部背面有3条黑色粗大纵纹,  相似文献   

3.
稻秆潜蝇又称稻秆蝇,主要分布于南方稻区,但黑龙江省也有发生,过去危害率较低,由于水稻面积加大,种植年限加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逐年加重之势。稻秆潜蝇除危害水稻外,尚可为害小麦和看麦娘、稗、早熟禾等多种杂草。  相似文献   

4.
大部分水稻种植户对稻杆潜蝇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由稻杆潜蝇引发的现象误认为是水稻品种或是不良气候所致,由此分析稻秆潜蝇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以保证水稻生产安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稻秆潜蝇是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俗名叫钻心虫、花白穗.成虫是鲜黄色小蝇,幼虫淡黄色,尾端分两个叉.该虫于1996年在我县南院、夏炉两个高山乡稻区发生为害.至2001年已蔓延到中、低山稻区的38个乡(镇).为害作物也从单季稻扩展到连作稻及麦类.调查株(穗)为害率一般在10%~20%,严重的达50%以上,影响了山区杂交稻生产.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种类很多,目前已发现的害虫有250多种,病害有40-50种.我市危害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秆蝇、粘虫、纹枯病、稻瘟病、立枯病、细菌性生条斑病等,普遍发生但危害较小的有烂秧、水稻胡麻斑病、恶苗病、菌核病、大螟、稻螟蛉等.  相似文献   

7.
稻秆蝇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适宜该虫发生,近年来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通过采用消灭越冬虫源,选用抗虫品种,适时安排播期,黄板诱杀,加强测报和药剂防治等关键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秆蝇的发生与扩展为害。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种类很多,目前已发现的害虫有250多种,病害有40-50种.我县危害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秆蝇、粘虫、纹枯病、稻瘟病、立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普遍发生但危害较小的有烂秧、水稻胡麻斑病、恶苗病、菌核病、大螟、稻螟岭等.因此,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的危害,对确保我县水稻高产稳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潜叶蝇又名稻小潜叶蝇,在全国多数稻区均有发生,但以北方各省水稻产区发生较多,除危害水稻外,尚可危害水稗、风稗、冰草(碱草)及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潜叶蝇以幼虫潜食叶肉,每叶片少则有虫2-3头。多则7-8头,发生早而多时,造成稻叶枯死、腐烂,影响水稻正常生育而造成减产。以致造成稻苗大批枯死。  相似文献   

10.
稻秆潜蝇是我国南方山区、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桃江县稻秆潜蝇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控制稻秆潜蝇的发生与危害,介绍了稻秆潜蝇的主要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分析了2017年桃江县稻秆潜蝇大发生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学合理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稻秆潜蝇属双翅目黄潜蝇科。又名稻秆潜、稻钻心蝇、双尾虫。在我国南方各省山区都有不同程度为害,以幼虫钻食心叶、生长点及幼穗,早稻、单季晚稻一般枯心率在20%~35%,伤穗率10%~25%,严重的减产20%~50%,为山区、半山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黑龙江省水稻面积不断加大,种植年限加长,该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稻秆潜蝇在我区高山、平原稻区均有发生,以高山区单晚田发生危害较重,每平方米秧田虫株率56.8%,本田虫株率24.7%,为害较大,已成为我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一、为害症状成虫体长2.2—3毫米,鲜黄色,头部背面有一黑斑,胸部背面有3条黑色纵纹。老熟幼虫乳白色或黄白色,略呈纺  相似文献   

13.
于1996~1999年,对四川省的洪雅、安县、绵竹等市、县的稻秆潜蝇进行调查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稻秆潜蝇在四川的越冬寄主主要是禾本科杂草看麦娘,虫穗率平均为0.25%;其次为小麦,虫穗率为0.07%。稻秆潜蝇冬季主要在免耕油菜田、小麦田的看麦娘上危害为主,虫穗率平均为0.40%;而马苕田、田边、沟边等处看麦娘杂草上次之,虫穗率为0.06%。用“蜀农”种衣剂与种子的比例1:75、1:50和1:25包衣,平均防效分别为6680%、79.63%和84.67%,其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锐劲特900mL/hm2喷雾和吡虫啉600g/hm^2喷施、1200g/hm^2撒毒土的效果;按种衣剂与种子1:50~1:25的比例处理,防治稻秆潜蝇的效果与剧毒农药呋喃丹相当。经在锦竹、洪雅、眉山、金堂、郫县、天全、江油、安县等25个市、县进行大面积应用示范,均获得了防治稻秆潜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稻秆潜蝇发生规律的研究与综防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秆潜蝇是中稻区的主要害虫,水稻受害后一般年份产量损失10%左右,重发生年产量损失达20%以上,为了研究稻秆潜蝇在高海拔山区的发生规律,掌握该虫的世代发生史,从而制定出最佳的综防措施。屏南县良种场于1998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与综防技术进行专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阳晨 《湖南农业》2020,(8):18-19
正稻秆潜蝇又名稻潜蝇、稻钻心蝇,主要为害水稻,在湖南省发生为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在桃江县,稻秆潜蝇发生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发生面积667公顷,2015年发生面积6667公顷,2016年发生面积2万公顷。近3年早稻平均为害株率12.1%,最高31.75%;晚稻平均为害株率19.33%,最高35%。稻秆潜蝇属完全变态昆虫。在湖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稻秆潜蝇在湘北地区发生与危害有上升的趋势。文章介绍湘北地区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提出稻秆潜蝇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虫的一种,又称钻心虫,长期以来一直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1、危害症状二化螟在水稻分蘖期危害,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受害茎上有蛀孔,孔外虫粪很少,茎内虫粪多,稻秆易折断,别于大螟和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  相似文献   

18.
剑河县稻秆潜蝇发生面积较大,为害较重。通过调查总结了该虫的生长生活习性、为害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邵东县16 a来稻秆潜蝇发生情况、田间调查和气象记载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稻秆潜蝇的发生规律,即年度偶偏重发生、山冲田发生量大、青嫩稻田发生量大、6月下旬~7月上旬卵孵盛期雨日多的年份发生重、偏施或迟施氮肥的田发生量大和中稻田发生量大等;并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即对稻秆潜蝇越冬场所除草施药,减少冬后虫源;增施磷、钾肥,控制幼虫为害;选用对口农药等,可以有效控制稻秆潜蝇的为害。  相似文献   

20.
水稻害虫有很多种,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潜叶蝇、负泥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害虫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潜叶蝇和负泥虫就是其中的两种主要害虫,本文对两种害虫如何识别和防治进行了探讨. 1、水稻潜叶蝇:水稻潜叶蝇,别名稻小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是北方稻田苗期常见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