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外源褪黑激素对水貂睾丸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外源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水貂睾丸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的影响,选择30只50日龄健康雄性短毛黑水貂,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2010年7月15日,A组每只水貂颈后部皮下埋植MT 10 mg·只-1,B组未进行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饲养期为108 d.10月30日,A组水貂取皮后摘取睾丸,同时剖取3只对照组水貂睾丸,所取睾丸称重后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MT组水貂取皮期单侧睾丸平均重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MT组水貂取皮期睾丸生精小管内细胞层数和种类较多,而对照组生精小管内细胞疏松,仅见少量精原细胞,且MT组生精小管直径、附睾管与管腔直径及附睾上皮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为褪黑激素对水貂性腺组织学影响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与实验室矿物元素分析,对甘肃省阿克赛县海子地区羊“食毛症”进行了病因学研究,并进行了初步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海子地区羊“食毛症”是以硫元素缺乏为主引起的地方性营养代谢病;用含硫药物补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阿克塞县羊食毛症流行病区,选择60例患严重食毛癖羊只(山羊45,绵羊15),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只)。然后将试验组又随机分为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补饲以硫酸亚铁、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铝。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处理。临床观察和实验室元素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试验组近期疗效都达到了100%,其中以硫酸铝组疗效较迅速且稳定;对照组无一例自愈。  相似文献   

4.
金顺 《农家参谋》2014,(8):24-24
羔羊、幼兔常出现啃毛现象,采下成丛的毛吞食.如不及时治疗,不但影响被毛生长,而且易引起胃肠道堵塞,导致消化机能失调,容易造成死亡.病因:羔羊、幼兔生长发育快,被毛生长也快.被毛的形成必须有含硫氨基酸的参与,饲料中供应不足时,容易造成缺乏,出现食毛症.  相似文献   

5.
矿物质、微量元素、含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缺乏或饲养密度过大是引起鹿只咬毛、食毛并继发前胃弛缓、瓣胃阻塞的主要病因。鹿食毛症一般多在3~4月份发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导致公鹿鹿茸品质和产量下降,仔鹿生长发育不良,严重的甚至在真胃和小肠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毛团,阻塞消化道造成死亡,给养鹿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主要防治措施有合理分群管理,饲养密度适当;补充矿物元素和含硫氨基酸,平衡饲料营养;患病鹿只可以灌胃泻药排除毛球,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封山禁牧使羊以圈养为主,另外,由于东北地区枯草期比较长,羊只采食的饲草比较单一,易引起营养缺乏。绵羊脱毛食毛现象比较常见,对养羊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7.
羔羊食毛症是由于冬春季节的羔羊食入过多被毛或破碎塑料薄膜(方便面袋)等杂物造成消化道堵塞而影响消化的一种疾病。1发病情况2013年1月15日,隆化县偏坡营乡赵某来电话称,家里饲养的羔羊现已2~4月龄,最近发现有部分羊羔不爱吃食、打蔫,个别羔羊胃里好像有东西堵着,发生臌气现象,给了一些健胃药也不见好转,今天死亡1只,不知什么原因?请求速诊。2调查了解经对死亡羔羊解剖,发现胃内有一桃核大小的毛团,其内还夹杂一些其他杂物。经对羊舍查看,羊舍卫生较差,大  相似文献   

8.
黄山羊食毛症是羊异食癖病的一种表现.现在认为异食癖不是独立的疾病.是动物因营养缺乏和新陈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症候群。以食欲异常,喜舐食各种异物为特点。食毛症在临床上各种年龄段的山羊均可发生,但以母羊、羔羊和断乳的幼龄山羊较多见。过去该病在德宏州偶有发生,但自2006年实施林改以来,羊逐渐由放养改为舍饲,该病的临床病例有增多趋势,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多浪羊是南疆地区特有的肉脂兼用地方品种,该品种羊具有体格大、早期生长快、产肉性能好等特点.2006年5~9月对多浪羊所产羔羊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发现该羊场在此期间因食毛症死亡的羔羊占总羔羊死亡数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11月及2010年3-11月,在千岛湖2个岛屿上进行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的标志重捕,根据春、夏、秋3个季节将重捕4次以上的社鼠进行最大活动距离计算,分析年龄、性别及季节对岛屿社鼠最大活动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岛屿间无显著差异;将2岛数据合并后,幼年、亚成年、成年及老年4个年龄组社鼠最大活动距离之间差异极显著;雄性社鼠最大活动距离极显著地大于雌性,4个年龄组雌雄之间的最大活动距离均表现为雄性>雌性,但仅成年组雌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春、夏、秋3个季节之间的最大活动距离差异极显著,而仅亚成年组在3个季节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雌性和雄性社鼠均表现春季<夏季<秋季,但只在春季表现出雌雄个体之间差异极显著,与以往巢区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反映了岛屿环境下社鼠巢区活动的特殊性。显示岛屿隔离环境对小型哺乳动物巢区活动有影响,但这种岛屿效应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砧木葡萄5BB (Vitis berlandieri×V. riparia 5BB)为材料,用离体叶片培养法进行NaCl胁迫。用3种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elatonin,MT)溶液(100、200、500 nmol·L-1)分别与0.25 mol·L-1 NaCl溶液混合并将叶片叶柄浸入其中进行培养,研究外源MT对NaCl胁迫下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外源MT可有效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时清除逆境胁迫下叶片积累的氧自由基,减缓膜质过氧化过程,有效提高逆境胁迫下葡萄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能力。随着外源MT浓度的增加,对葡萄叶片的保护效果逐渐减小。外源MT能提高砧木葡萄5BB对NaCl胁迫的抵抗力,且浓度为100 nmol·L-1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黄瓜采后冷藏期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2℃条件下冷藏黄瓜抗冷性的影响。【方法】将供试黄瓜在蒸馏水(对照)及50,100,500μmol/L的褪黑素溶液中浸泡处理30min后,于2℃条件下冷藏,在冷藏的第0,3,6,9和12天取样,室温(20~22℃)复温2d后进行感官评价并测算冷害指数、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及维生素C、丙二醛、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活性氧含量,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黄瓜采后冷藏期抗冷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100μmol/L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2℃冷藏黄瓜的感官评价分值及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了黄瓜冷害指数、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呼吸强度和活性氧含量。【结论】外源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提高黄瓜的抗冷性,其中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基因型、年龄和性别对羊肉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选用兰得瑞斯羊及其杂种为实验动物,采用冷式提取脂肪的方法以及气相色谱(GC)技术测定了肉羊背最长肌肌肉中胆固醇含量。实验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别肉羊肌肉中的胆固醇的变化以及这些因素对肉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对脂肪中胆固醇含量有明显地影响作用。羊肉脂肪中的胆固醇含量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肌肉中胆固醇的含量以50日龄时为最高,达到748mg/kg,150日龄时胆固醇含量374mg/kg为最低,100日龄时胆固醇含量居中为502mg/kg。3个实验组的差异极显著 (P<0.01)。虽然单从实验的数字上看,纯种肉羊和75 % 杂种羊脂肪中胆固醇的含量比50 % 杂种羊的要高,但性别和基因型对羊体脂中胆固醇的含量影响都不显著(P>0.05)。还表明,羊肉脂肪中的胆固醇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幼年肉羊肌肉中的胆固醇相对含量要显著的高于成年羊。因为,成年羊的体脂中饱和性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羔羊。因此,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看,羊肉的生产以1岁左右的羊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光控增绒和埋置褪黑激素促进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5—8月份)长绒的皮肤毛囊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并筛选出皮肤毛囊发育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以Agilent绵羊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杂交获得的光控增绒羊皮肤差异表达的99个基因及埋置褪黑激素绒山羊皮肤差异表达的83个基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NCBI数据库,利用RStudio程序包和Cytoscape 3.3.0构建差异基因网络并分析。光控增绒试验组差异基因构建了1个主网络和4个小网络;对照组差异基因构建了1个主网络和5个小网络。与表达量结合分析基因网络发现,K25、KAP16-2基因上调促进ISG17、RSRP1、GIMAP1和CYTIP基因的下调,间接促进TNFAIP6基因的下调;CYP17A1、V15和K2-12(K85)基因的上调促进ddit3基因的下调;KAP16-3基因促进CYP17A1基因的同时抑制CYP1A1基因。埋置褪黑激素试验组差异基因构建了2个主网络和7个小网络,对照组差异基因构建了3个主网络和1个小网络。与表达量结合分析基因网络发现,CTNNB1基因的上调促进COL3A1基因的下调;FLT-1基因的上调促进CGA基因的上调和COL1A2基因的下调;PAX6基因的上调促进DOK4基因的上调和LOC101110099基因的下调;P450基因的上调促进BLG基因的下调。光控增绒羊皮肤中筛选出来的基因中角蛋白、角蛋白关联蛋白、CYP17A1、SP-D等23个显著上调基因和CYP1A1、COL6A5、LOC100101238、ddit3等13个显著下调基因对光控增绒羊皮肤毛囊提前进入兴盛期有重要作用;埋置褪黑激素的绒山羊皮肤中筛选出来的基因中CTNNB1、PAX6、DOK4、LOC105602529等13个显著上调基因和酪蛋白家族、胶原蛋白类、LOC101110099等12个显著下调基因之间的信号传导增强,从而促进绒山羊绒毛进入兴盛期。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东北红豆杉的性别、树龄和叶龄与其组成抗性的相关性,分别对东北红豆杉不同性别(雌雄)、胸径(40~50cm、60~70cm, DHB)和叶龄(1、2、3年生)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胰蛋白酶抑制剂(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的活性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胸径和叶龄对PAL、PPO、POD、TI和CI的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东北红豆杉雄株1、2年生叶内TI活性显著高于雌株(P<0.05),东北红豆杉雌株针叶内CI的活性显著高于雄株(P<0.05),TI和CI在东北红豆杉雌雄株内的活性呈现相反的趋势;胸径大的植株针叶内PAL和POD的活性显著高于胸径小的(P<0.05);低叶龄针叶内TI活性显著高于高叶龄的,而低叶龄针叶内PAL活性显著低于高叶龄的(P<0.05)。植物的组成抗性是植物在未受到侵害时就已经具备的天然抗性屏障,防御蛋白是组成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结果说明东北红豆杉组成抗性与性别、胸径和叶龄的相关性都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褪黑激素(MLT)水平与年龄、前列腺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111例不同年龄男性MLT水平,并经腹部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结果:20岁至49岁之间血清MLT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9岁达到峰位,50岁之后MLT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49岁以前,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变化,49岁之后前列腺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增大;49岁之后MLT水平与前列腺体积呈现反方向增长。结论:MLT水平与年龄前列腺体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显微介导远缘杂交技术,将未经遗传修饰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总DNA直接导入受体鲤(Cyprinus carpio L·)内,以期通过这种基因组水平的远缘杂交技术改善受体鲤的品质。创建的远缘基因鲤提高了鲤的品质,丰富了鲤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对48尾显微介导远缘基因鲤亲鱼进行标记取样,通过20个具有多态的鲤微卫星引物分析,选出在中度遗传距离(0.5~0.6)的亲本进行繁殖,从子代群体中选出品质性状优良的3个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微卫星标记,分别对3个家系进行了遗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3个家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153 5、2.384 0和2.411 0;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482 5、0.430 0和0.445 0;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19 5、0.572 0和0.570 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30 0、0.471 5和0.494 5。其遗传多样性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偏高水平。3个家系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74,家系之间属于中度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狼尾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外源施加褪黑素,观察测定NaCl胁迫下狼尾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萌动种子体内的抗逆酶活性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NaCl胁迫下狼尾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300和500 μmol/L的褪黑素处理效果比较明显。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狼尾草胚根的直径,起到了壮根的作用。NaCl胁迫下褪黑素处理组的平均干重显著高于非褪黑素处理的组别,表明褪黑素处理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另外褪黑素提高了种子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助于抵抗盐胁迫逆境造成的渗透伤害;提高了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SOD、POD和CAT),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有效防止了胁迫产生的多余活性氧所造成的过氧化伤害。综合以上数据,褪黑素具有提高狼尾草抵抗NaCl胁迫逆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茶树品种和叶片生育期对内生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茶树品种和叶片龄期对茶树内生真菌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供试4个茶树品种中,金萱的内生真菌分离频率达96.67%,而福云六号只有76.67%,表明茶树品种不同或遗传背景不同,其叶片中内生真菌的发生存在明显差异;(2)随着茶树叶片的成熟,叶片总内生真菌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与叶片龄期呈正相关,且叶片龄期影响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