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验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进行固定化,制备得到噬菌蛭弧菌颗粒。以噬菌蛭弧菌活菌数为考核指标,优化噬菌蛭弧菌固定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评价了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玉米油浓度、包埋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交联时间对噬菌蛭弧菌固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载体配方优化因素的海藻酸钠浓度和玉米油浓度对活菌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氯化钙浓度和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影响不显著;作为过程优化因素的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活菌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搅拌时间和交联时间影响不显著。在海藻酸钠浓度1.5%、氯化钙浓度6.5%、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50%、玉米油浓度4.5%、包埋温度47.5℃、搅拌时间40min、搅拌速度450r/min和交联时间36h的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蛭弧菌颗粒活菌数对数值达到7.51。本方法经济、安全、保存效能好,适合在水产养殖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海藻酸钠固定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并对壳聚糖固定木聚糖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2种载体对木聚糖酶进行固定化,测定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活力。[结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交联法、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木聚糖酶的固定率分别为51.8%、31.8%,Km值分别为0.524、0.748 g/L,游离酶的Km值为0.687 g/L。2种载体固定化木聚糖酶的酸碱稳定性均明显提高,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贮藏温度虽均与游离酶相同(最适反应温度是50℃,最适贮藏温度是30℃),但前者的适宜温度范围明显变宽;并且固定化酶提高了游离酶的贮藏稳定性。[结论]采用壳聚糖吸附交联法、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化木聚糖酶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脂肪酶可以通过高效催化动植物油脂发生转酯反应得到生物柴油,而固定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脂肪酶的使用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和新型环氧交联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联合法固定脂肪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共同确定脂肪酶的固定化方案。【结果】最佳固定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5%,给酶量400 U/mL海藻酸钠溶液,氯化钙5%,固定20 min,以0.35%的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25℃条件下交联1 h,由此制备得到酶活约为84.90 U/g的固定化酶。【结论】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 8.5,比游离酶增大0.5 U,最适反应温度40℃,与游离酶相比保持不变。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
从香菇中提取纤维素酶,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方法,并对不同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固定化酶较游离酶有更好的耐热性与pH值稳定性,其中交联包埋法固定化酶在重复利用性、与底物的亲和程度、酶的固定率等方面均优于直接包埋法和包埋交联法,在重复使用6次后,仍保持72.2%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善水溶性壳聚糖(WSC)作为蛋白药物载体的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并测定粒子的TEM、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WSC、负载BSA的WSC以及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均呈球状,纳米粒子的粒径基本在200 nm以内,WSC和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的粒径较小,在100 nm左右;而负载BSA的WSC粒子的粒径较大,在200 nm左右。当海藻酸钠浓度从0.1 mg/m l增大到0.3 mg/m l时,WSC纳米粒子的BSA负载率从32%增加到94%,载药量从4.8%增加到24.0%。在3 d内,WSC和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的BSA释放量分别是40%和13%。[结论]海藻酸钠与WSC之间产生了较强的化学交联作用,且海藻酸钠的修饰提高了WSC纳米粒子的药物负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碘酸钙在饲料中的稳定性,以碘酸钙为芯材,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SA)为壁材,纳米碳酸钙为交联剂,将碘酸钙分散于液体石蜡中,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了碘酸钙/海藻酸钠凝胶微球.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碘酸钙/海藻酸钠凝胶微球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因素法系统考察了碘酸钙/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制备工艺对其载药率和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碘酸钙以晶体形式负载于碘酸钙/海藻酸钠凝胶微球上;在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12g•L-1,纳米碳酸钙质量分数为SA的1/2,Span80质量分数为2%,酸钙物质的量比为6.9∶1,碘酸钙质量为1.2g,油相搅拌速度500r?min-1,油水体积比为3∶1,乳化30min,富集90min和交联25min条件下工艺最优,其制备的碘酸钙/海藻酸钠凝胶微球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41.0%和71.8%.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出可用于草莓的抑茵保鲜的可食性果蔬保鲜抗菌膜.[方法]先用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分别提取大黄、地榆、丁香和肉桂,然后进行中草药抑茵试验探索其对草莓灰霉菌的抑菌效果;再以膜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水蒸气透过率以及抑菌性能为依据,分别确定海藻酸钠的浓度、交联剂的种类、交联剂溶液的浓度、交联时间和丁香与海藻酸钠的比例;最后,将可食性抗菌膜处理草莓后,分别测定草莓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和维生素等指标的变化,来探索抗茵膜的保鲜效果.[结果]试验表明,丁香和肉桂具有广普抑菌性,其中丁香的抑菌性最佳,尤其对草莓灰霉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海藻酸钠的浓度为2%,交联剂为4%的CaCl2、交联20 min以及丁香与海藻酸钠比例为7:43时抗菌膜具有最佳的物理和抑菌性能;保鲜组草莓烂果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和维生素等指标的变化速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保鲜效果较好,草莓在室温下能保存3d,比空白对照组能延长保存2d.[结论]可食性果蔬保鲜膜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保鲜效果好、易降解、可食用、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果蔬保鲜膜.  相似文献   

8.
陆兵  谌斌  易小畅  李娜  殳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76-5778
[目的]对红芝LYL263漆酶进行不同溶胶-凝胶体系的固定化研究,以期找到适宜该漆酶的固定化材料。[方法]将海藻酸钠-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3种溶胶-凝胶体系用于红芝LYL263所产漆酶的固定化研究,并初步分析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体系固定后的漆酶酶活分别是海藻酸钠-明胶和海藻酸钠-壳聚糖的2.14倍和2.75倍,该体系最佳材料组成为:海藻酸钠浓度2.0%、明胶浓度1.0%、壳聚糖浓度0.3%、氯化钙浓度36.0%。该试验首次将苯甲酸用于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适宜的苯甲酸浓度能有效提高固定化漆酶酶活;该体系固定化漆酶最佳条件为:苯甲酸浓度2mmol/L、戊二醛浓度0.32%、交联时间50 min、酶浓度10.0%,此时固定化酶活高达635.7 U/g。对固定化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比游离酶高,冻干的固定化酶活是未冻干固定化酶的1.59倍,但冻干的固定化酶操作稳定性较差。[结论]在酶固定化材料中,各个物质的组成对酶固定化有非常大的影响,该研究对红芝LYL263漆酶的固定化材料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交联包埋法固定化纤维素酶.考察各因素对固定化酶相对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纤维素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以1%戊二醛为交联剂,给酶量为64.52 μg/mL,纤维素酶与海藻酸钠溶液在65℃条件下固定化2h,滴入2% CaCl2溶液中制备固定化纤维素酶.固定化酶酶活力较游离酶高约80%,其最适pH值向碱性方向偏移,最适反应温度不变,且固定化酶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优于游离酶.  相似文献   

10.
微胶囊化包埋可减缓亚硒酸钠(Na_2SeO_3)的氧化速度。以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SA)为壁材、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为交联剂,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亚硒酸钠/海藻酸钠微胶囊(SSSAM)。借助FTIR和XRD表征,对SSSAM的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单因素法,以载药率(LC)和包封率(EE)为指标,优化SSSAM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内源乳化法成功制备了亚硒酸钠/海藻酸钠微胶囊,Na_2SeO_3以非晶态形式包埋于SSSAM中。制备工艺优化条件为Nano-CaCO_3质量比为1/2、油水体积比为4:1、Span80质量分数为3%,乳化40min,交联15min。在此条件下,SSSAM的LC和EE分别为16.2%和52.7%。  相似文献   

11.
采用茶多酚和海藻酸钠混合液对黄瓜进行涂膜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内黄瓜的硬度、失重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叶绿素含量,探讨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对黄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比单一海藻酸钠涂膜对黄瓜的保鲜效果好,1.5%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0.3%的茶多酚对黄瓜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期内能够抑制黄瓜水分的散失,减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保水剂配施混合菌剂降解秸秆的影响。[方法]以粉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以实验室现有菌株(GD-11、东北农大菌株35DR4-1、纤维素降解真菌CF-C1、产表面活性剂细菌C3-6、木质素降解菌LF-W7)筛选最优复合菌剂,施入不同种类不同梯度的保水剂(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测定其降解率、活菌数、还原糖、酶活力。[结果]添加壳聚糖0~0.067%秸秆的降解率由7.17%上升至9.12%。[结论]壳聚糖对菌剂降解微生物有显著促进作用,海藻酸钠对菌剂降解微生物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制备降解菌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CCC 02521菌株微球制剂,确定该制剂降解农田土壤茚虫威的应用条件.[方法]通过微滴包埋成球法,将湿菌体重悬后加入海藻酸钠溶液,混匀后逐滴滴至CaCl2溶液造粒,低温固定后,以0.9%NaCl溶液洗涤,测定降解菌微球的传质性...  相似文献   

14.
海藻酸钠涂膜对灵武长枣低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玉锋  马玉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75-7176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涂膜对低温备件下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在贮藏期间每天观察灵武长枣果实外观变化,每隔6d测定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失重率等理化指标。[结果]结果表明,浓度1.0%的海藻酸钠涂膜能够减缓果实叶绿素的降解,减少果实水分的散失,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c含量,同时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消耗,从而延缓了灵武长枣的后熟进程。[结论]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够提高灵武长枣的外观品质,起到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海藻酸钠做载体,用包埋法将降解萘的光合细菌菌株固定化.对固定化细菌降解萘的条件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3000lx光照度,固定化颗粒250粒和温度30℃的条件下,光合细菌对初始浓度为29mg/L的萘在72h内的降解率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土壤稀释法和平板纯化法,从受阿特拉津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三株高效降解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鉴定,确定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和分类地位。同时选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明胶和生物炭为载体包埋菌株,比较固定菌株24 h的物理性能。并采用气相色谱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化菌株、菌株的降解率及生长情况。经16S rDNA鉴定和构建的发育树结果表明3株降解菌分属ShinellaHerbaspirillumPseudomonas。菌株均在14 d D600达到最大且降解效率高于85%。综合比较4种固定材料后,确定海藻酸钠为最佳包埋菌体材料,其包埋菌株的机械强度、传质性能及成形性较好,且对菌株降解阿特拉津效果影响小。利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可提高菌株的耐受力,该方法为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胶囊固定化技术,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制备汉逊德巴利酵母微胶囊,探讨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氯化钙的浓度对汉逊德巴利酵母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产3-羟基丙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氯化钙浓度的分别增加,3-羟基丙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聚乙烯醇最佳浓度为10.0%,此时3-羟基丙酸含量为(20.01±0.66)g/L;海藻酸钠为最佳浓度为1.0%,此时3-羟基丙酸含量为(18.71±0.54)g/L;氯化钙最佳浓度为2.1%,此时3-羟基丙酸含量为(18.37±0.45)g/L。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联合固定汉逊德巴利酵母制备微胶囊最佳工艺为10.0%聚乙烯醇,1.0%海藻酸钠和2.1%氯化钙,在此条件下3-羟基丙酸含量为(21.53±1.12)g/L。  相似文献   

18.
超低粘度海藻酸钠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海藻酸钠水溶液在不同温度、p H值、反应时间条件下粘度的变化规律,得出单因素条件下制备超低粘度海藻酸钠的最适条件。进而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制备超低粘度海藻酸钠的最佳条件为:最适温度65℃,p H值2.5,反应时间是8h。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将超低粘度的海藻酸钠胶液制备成固体粉末。  相似文献   

19.
巨大芽孢杆菌固定化包埋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巨大芽孢杆菌的包埋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种包埋材料对巨大芽孢杆菌的起始包埋能力不同,其中以2%海藻酸钠+2%明胶的效果最好,是4%海藻酸钠包埋剂的2.22倍。3种包埋颗粒在0.2 mol/L柠檬酸钠溶液中的溶解性能不同,溶解能力大小为:4%海藻酸钠>3%海藻酸钠+0.5%明胶+0.5%淀粉>2%海藻酸钠+2%明胶。保存在包埋剂3%海藻酸钠+0.5%明胶+0.5%淀粉中的巨大芽孢杆菌数量稳定,菌的纯度高,其在3种包埋剂中最有利于巨大芽孢杆菌的保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茵红李贮藏保鲜新方法,以海藻酸钠为成膜材料,添加生姜、大蒜提取液配制不同复合保鲜液,研究常温条件下2%海藻酸钠、2%海藻酸钠-大蒜提取液、2%海藻酸钠-生姜提取液和2%海藻酸钠-姜蒜复配液4种不同复合保鲜处理对茵红李采后果实生理指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保鲜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果实的失重率,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好果率、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有效降低果实呼吸峰值,并使果实呼吸高峰推迟2 d出现。4种不同保鲜处理对茵红李贮藏保鲜效果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2%海藻酸钠-姜蒜复配液处理更能有效降低茵红李果实的失重率,较好地保持茵红李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