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雏鸡的管理 (1)雏鸡进入消毒好的育雏室,所需温度为1~3日龄35℃,4~7日龄33℃,第2周30℃,第3周27℃,第4周24℃,第5周21℃.雏鸡在采食前要先饮水,饮5%的葡萄糖水,实践证明,头7天饮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四川草原》2010,(10):16-16
<正>1合适的温度蛋用雏鸡的育雏温度:1~2d为35℃~33℃,3~7d为33℃~32℃,以后每周约降低2℃~3℃,5~6周龄约为21℃~18℃。供给的温度是否适宜,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应观察雏鸡的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3.
(一)雏鸡的管理 (1)雏鸡进入消毒好的育雏室,所需温度为1~3日龄35℃,4~7日龄33℃,第2周30℃,第3周27℃,第4周24℃,第5周21℃。雏鸡在采食前要先饮水,饮5%的葡萄糖水,实践证明,头7天饮糖水  相似文献   

4.
1育雏的主要条件 1.1温度 育雏舍温度应达33~35℃,每两天降1℃,每周降2~3℃,5周后降到22~25℃,降温过程一定要平稳,还应根据鸡的体质、生长发育状况、季节与温度变化趋势而定. 鸡舍温度是否适宜应将温度计数据与鸡群状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雏鸡活泼,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羽毛有光泽,雏鸡分布均匀,晚上安静伸脖休息,表明温度正常.  相似文献   

5.
1 环境条件 1.1 温度 雏鸡1周龄时的温度要求为33—31℃,2周龄的温度要求为31~29℃,3周龄的温度要求为29~27℃,4周龄的温度要求为27—25℃,5周龄的温度要求为25.22℃,雏鸭、雏鹅的温度要求比雏鸡稍低一些。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各地养鸡数量不断增加,为取得良好的育雏效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雏鸡的管理.1温度温度的掌握除看温度计外,还可根据雏鸡行为表现来判定.当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大量饮水,翅膀张开下垂;温度偏低时,雏鸡靠近热源,密集成堆,夜间不安静发出尖叫声,排稀便;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饮水适度,羽毛平整光亮,采食正常,夜间休息时均匀分布在热源附近.温度要求尽量平稳,逐渐降低,避免雏鸡因受突然的温度变化而引起应激.进雏后前3d育雏器应保持在33~35℃,4~7d保持在31~33℃,2周龄保持在27 ~ 31℃,3周龄保持在23~27℃,4周龄保持在20~23℃,5周龄后保持20℃恒温.  相似文献   

7.
(一)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预温。育雏舍温度第1日为33~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自然温度。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保温的要求是:(1)看鸡施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提高温  相似文献   

8.
春季是山鸡育雏的黄金季节 ,但由于春季温度低 ,气候多变 ,雏鸡易患病 ,尤其是 3周龄内的雏鸡更容易得病死亡。为使雏鸡长得快、成活率高 ,在饲养管理上必须做好以上六点。1 注意保温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雏鸡由于出壳时体小 ,绒毛稀短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抗寒能力差 ,容易感冒和拉稀 ,影响其生长发育或造成死亡。所以 ,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几天 ,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 ,一般维持在 32~ 33℃ ;随着其生长发育 ,温度可逐渐降低 ,通常每周下降 2~3℃ ,到 4周龄后 ,维持 2 3℃左右即可。2 保持干燥雏鸡喜欢干燥 ,怕…  相似文献   

9.
1.控制温度:温度对育雏至关重要。一般要求是1周龄内33~35℃;1~2刷龄30~33℃:2~3周龄27~30℃:3~4周龄24~27℃:4~5周龄21~24℃;6周龄以后直至出栏保持在20~25℃即可。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造成雏鸡大量失水.食欲减弱,代谢受  相似文献   

10.
雏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病原因雏鸡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当应激因素存在时,极易发生呼吸道疾病。临诊上以呼吸困难、咳嗽、气管啰音、眼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多见。该病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使其生产性能低下,甚至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引发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温度过低或变化剧烈、有害气体或灰尘过多、疫苗的刺激、鸡毒霉浆体感染,部分烈性传染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二、防治要点1严格控制温度雏鸡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1周龄内的雏鸡要求温度为30~33℃,前3天温度为33~36℃为宜,以后每周下降3℃。如果育雏前期温度过低,…  相似文献   

11.
1温度新孵出的雏鸡的体温大约39℃,以后每天逐渐升高,直到3周时达到恒定的“成年”体温(40.6℃~41.7℃),雏鸡3周前无法保持自己的体温。因此,育雏第1周温度很重要,建议育雏温度32℃左右,以后每周降2℃~3℃,直至21℃。夏季至少提前一天,冬季至少提前两天提高室温,使舍内温度均匀。同时应注意昼夜温差不能太大,否则会引起雏鸡腹泻。应避免鸡舍出现贼风。雏鸡过度鸣叫,表明温度不正常。前10天温度过高,会造成雏鸡早期发育受阻,羽毛生长慢、蓬乱。控制温度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测量相当于鸡背高的温度或离地面6~8厘米的温度,达到32℃;二…  相似文献   

12.
提高鸡成败的重育雏成活要因素之一。率,是关系到养为此介绍一些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创造条件是基础:1.温度。育雏室内的温度要适宜、平稳,控制在20~24℃内,不可忽高忽低。育雏器(保温伞等)中的温度在1~2日龄时为35℃;3~7天龄时为35~32℃;2周龄内为32~29℃;3周龄内为29~27℃;4周龄内为27~21℃。2.湿度。育雏室内空间相对湿度,一般在雏鸡10日龄内为65%,10日龄以后60%,20日龄以后55%,但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季节、饲养情况和雏鸡体质而适当调整。3.通风。舍内通风不良会影响雏鸡生  相似文献   

13.
1雏鸡饲养管理1.1温度3天之内可将温度控制在33~35℃,以后可每周下降3℃,直至与室温相同时即可停止。1.2饮水24小时开始饮水。1~3日内可在饮水时加入0.01%高锰酸钾,可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红腹锦鸡是我国独有的珍贵品种,近年来已开始人工养殖。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红腹锦鸡的关键,为此必须注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提前预温。育雏舍温度首日为33~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自然温度。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保温的要求一是看鸡施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提高温度;如果雏鸡张翅喘气,饮水频繁,说明温度偏高,要缓慢降温;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活动自由,散布均匀,采食正常。二是看天施温,即白天温度低些,…  相似文献   

15.
1保温 雏鸡对温度要求严格,温度低会引起雏鸡冻死、压死、感冒、白痢、蛋黄吸收不良及生长迟缓。因此,确保冬、春季鸡群所需的温度是养鸡成功的关键,养户在保温时要注意鸡群正常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第一星期1-3天龄不低于33℃,以后每2天下降1℃一星期时温度要在31℃以上;以后每星期降2-3℃,30日龄时不低于20℃。中大鸡(30日龄以上鸡),应在18℃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5℃。  相似文献   

16.
1 看鸡施温至关重要目前,对雏鸡普遍采用的控温措施,头3天在32℃~35℃范围内,以后每周降低1℃~2℃至21℃脱温。但如何才能保证最适宜的温度,就要靠看鸡施温,即勤观察鸡的活动情况。在适宜的温度下,雏鸡表现健康活泼,分散均匀,饮水吃料迅速。而实际生产中,尤其是棚户饲?..  相似文献   

17.
<正>鸡蛋孵化的最优温度为37.8℃,次优蛋壳温度(EST)为36.7℃~37.8℃~38.9℃在1~2~3周。孵化后雏鸡33日龄起安置在较高的环境温度(35℃)或常温(21℃)72h。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家畜研究中心联合进行了评价雏鸡质量的相关试验。解剖1日龄EST组试验公鸡,测定无卵黄部分(YFBM)、卵黄以及  相似文献   

18.
中西、岗本认为,2~3周龄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已建立。有人认为,育雏温度低可刺激雏鸡体温调节机能提早建立。现把过去有关育雏温度标准列举如下: (一)第1周龄33~34℃,以后每周下降3℃。 (二)入雏时35℃,3~4周内逐步下降到23℃。 (三)入雏头2天内35℃,此后的5天内32℃,以后每周降低2.8℃。  相似文献   

19.
一、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它直接影响肉仔鸡的生产成绩。一般来说,在鸡苗入舍前1~2天就应开始升温,待进鸡前2~4小时舍温必须达到32~35℃,一周内应保持此温度,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下降2~3℃,五周龄以后温度可保持在21~23℃。 二、饮水与开食: 1.饮水:雏鸡入舍后,为使其尽  相似文献   

20.
<正>1温度由于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必须人为保温。前3天的温度要在32~34℃,以后每周降低1~2℃,温度控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温度要稳定,不要忽高忽低,每天的温差变化不超过2℃。②温度要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③对3周后的温度也不要忽视。虽然3周后的雏鸡基本具有了体温调节能力,但对环境变化敏感,尤其在寒冬季节,外界温度会对舍温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对雏鸡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