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剑君  刘善臣 《作物研究》2007,21(1):44-44,47
2006年在东安选用临奥1号玉米品种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产量增加767.0kg/hm^2,节本增效1114.4元/hm^2,最佳化肥经济施肥量为纯N180kg/hm^2,P20;72kg/hm^2,K2O 105kg/hm^2。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对夏玉米制种氮、磷、钾最优施肥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中等以上肥力夏玉米制种产量形成的施肥函数模型,利用回归模型对最优施肥量、各种肥料要素的单独反应规律及其互作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油梨优质苗木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综合苗高、地径、根系活力以及干物质质量等测定结果来确定最佳的配方施肥组合。结果表明,各个配方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油梨幼苗干物质积累、地径和根系活力等促进效果最好的组合为N2P3K2,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25 g/kg;对油梨幼苗苗高促进作用最好的组合为N2P3K1,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125 g/kg。 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试验得到的最优配方施肥组合为N2P1K1,即尿素为1.0 g/kg,过磷酸钙0.25 g/kg,硫酸钾0.125 g/kg,N∶P2O5∶K2O约12∶1∶2。  相似文献   

4.
吕忠贵  熊桂云 《玉米科学》1993,1(4):065-068
在湖北省西北部岗地上,于1991~1992年进行了杂交玉米氮、磷、钾单因子和氮、磷、钾三因子共12个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经济施肥量及配比,建立了氮、磷、钾单因子和氮、磷、钾三因子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991年黄褐土杂交玉米经济施N、P2O5、K2O量分别为163~168.5kg/ha、113.7kg/ha和74~97kg/ha,1992年分别为213.4kg/ha、114.7kg/ha和112.6kg/ha。1992年潮土杂交玉米经济施N、P2O5和K2O量分别为167.gkg/ha、108.6kg/ha和163.6kg/ha。作者认为,在黄褐土上N:P2O5:K2O比例以1:0.55~O.65:0.55为宜,在潮土上N、P、K三因子试验中,NK、PK呈正交互作用,NP呈负交互作用,在交互作用情况下,潮土类土壤适当考虑加大N肥用量,减少磷肥投入。所有试验均超过国际粮农组织规定的产投比大于2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黄丽芬 《杂粮作物》2010,30(5):371-372
在海城市进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与传统施肥相比,改善了玉米生长性状,增加了玉米产量,减少了亩肥料投入,并提高了产投比。  相似文献   

6.
春玉米一次性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2004~2005年在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上,通过110个田间试验对玉米一次性施肥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5种主要土壤上玉米一次性施肥产量明显低于推荐施肥产量。干旱年份风沙土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明显减产。黑土一次性施肥效果年际间不稳定,干旱年份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有30%田块平产,70%田块减产;在湿润年份仅有31.2%田块减产。白浆土、冲积土两年间一次性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有20%~27.2%和12.5%~25%的田块增产,减产的田块分别占到46.7%~59.1%和50%~62.5%。黑钙土干旱年份增产的田块只有9.52%,有71.4%的田块减产,集中在淡黑钙土区。两年试验说明,在吉林省的风沙土、淡黑钙土区不适宜采用玉米一次性施肥;在黑土、白浆土、冲积土区的高肥力土壤可以短期适当采用一次性施肥,中低肥力土壤尽量不要采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农民习惯施肥模式与优化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氮磷钾积累分配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模式的玉米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模式提高了9.2%和8.5%,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施肥可显著提高玉米苗期至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优化施肥模式可提高玉米灌浆期至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和开花期至成熟期阶段养分分配比例。与农民习惯施肥模式相比,优化施肥模式的玉米肥料吸收利用率提高50.2%,农学利用率提高51.7%,偏生产力提高36.5%,养分收获指数提高8.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相关分析表明,玉米苗期至开花期和开花期至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与玉米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优化施肥模式通过控制氮、磷、钾肥总量与氮肥分期调控,使玉米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均优于农民习惯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8.
玉米目标产量与配方施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德君 《杂粮作物》2000,20(1):42-43
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三个主要营养元素,缺一不可。但是过去人们只重视氮、磷化肥的施用,而忽视了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钾素得不到补偿,而使土壤板结,限制对肥力水平要求高的高产玉米品种综合生产潜力的发挥,所以要特别注重钾肥及有机肥的施用。这样不仅能满足玉米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而且能改善土壤结构,同时也补偿了土壤中亏缺的钾素和有机质。本试验的目的,研究不同的钾素和有机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而为玉米的高产提供最佳的配方计量施肥依据。1 材料和方法本试验根据养分平衡法计量施肥,即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方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张颖 《玉米科学》1996,4(1):063-065
北方春玉米在抽雄期以后大量吸收氮、磷、钾素,分别占全生育期的55.24%,64.51%,48.52%;干物质积累灌浆至成熟期占积累总量的53.20%,茎、叶、穗中先、磷、钾养分的积累高峰在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相似文献   

10.
稻田春玉米秸秆还田对晚稻和土壤肥力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玉米秸秆对稻田土壤肥力及晚稻产量的影响,2001~2002年在岳阳进行了玉米秸秆还田试验。设2种玉米秸秆还田量水平即100%和50%,以不还田为对照。两年研究表明:(1)在稻田环境下,玉米秸秆易于腐解;(2)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及全量N,P,K含量均呈小幅度下降,速效N,P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而速效K增加;(3)玉米秸秆还田对晚稻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氮肥一次性基施与分次施用对春玉米氮素利用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下玉米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后,玉米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分别增加121.97%~177.88%、95.08%~127.77%、206.18%~295.46%,氮肥一次性基施(N1)和氮肥分次施用(N2)两个处理下植株生物量和氮累积量均在12展叶(V12)至吐丝期(R1)增长最快。与N1相比,N2处理下吐丝后干物质累积量增加30.18%,氮素累积量增加105.53%;N2处理下吐丝后氮素累积量对子粒的贡献率达68.13%~75.00%,显著高于N1处理。N2处理下玉米产量、生物量、吸氮量两年平均较N1处理分别增加7.60%、4.56%和3.19%,氮肥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平均较N1处理分别提高6.13%、10.22%、3.83%和12.58%。N2处理通过氮肥的分次施用保障了玉米开花后的氮素供给,提升了氮肥利用效率,更有利于玉米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氮钾互作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及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何萍  金继运 《玉米科学》1999,7(3):068-072
采用田间试验与植株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配比下春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及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氮钾配比下春玉米氮磷钾绝对量的积累均符合Logistic方程,肥料用量与比例可明显影响到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及其出现日期。用量及比例适宜可获得较高的养分最大吸收速率,且其最大速率出现日期相对较早;玉米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在中后期,应注意氮肥的分次施用。每生产100kg玉米子粒,适宜氮(N)、磷(P)、钾(K)的吸收量分别为1.954、0.376和1.390kg。植株养分吸收适宜比例为1:0.19:0.71。  相似文献   

13.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在150和300 kg/hm2两个施钾水平(K2O)下,研究施钾方式(一次性施入和钾肥后移)对春玉米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下,根系干重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尤以吐丝后0~20 cm土层增加明显;同一施钾水平下,各生育时期0~40 cm土层均表现为钾肥后移方式根系干重减小。不同施钾水平下,0~20 cm土层根干重占总干重比例各生育时期均随钾肥用量增加而下降,21~60 cm土层根干重占总干重比例减小,尤以乳熟期更为明显;同一施钾水平下,钾肥后移方式0~20 cm土层根干重占总干重比例增加。不同施钾水平下,各土层根条数、最大根幅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根幅下移;同一施钾水平下,钾肥后移方式最大根幅、根条数及最大根幅深度均减少,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差异增大。  相似文献   

14.
稻田春玉米迟熟品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长沙对不同植株高度的8个迟熟杂交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秆品种登海11号产量最高,达8632.5kg/hm^2,抽雄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为6.33g/d·株。春玉米抽雄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速率和收获指数均与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8^**和0.4801^*穗位高、株高均与穗粒重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3,-0.3701。  相似文献   

15.
风沙半干旱区春玉米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开展了春玉米水肥耦合作用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年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最大,灌溉量次之,施磷量最小。两因子耦合的产量效应类型不同,氮与磷耦合以及磷与水耦合为相互替代作用,而氮与水耦合为相互促进作用,且耦合作用效应大小顺序为氮与磷耦合>磷与水耦合>氮与水耦合。获得最高产量9374.0kg/hm2的施氮量为281.7kg/hm2、施磷量为127.1kg/hm2、灌溉量为75.2mm。获得最高利润6023.5元/hm2的施氮量为211.2kg/hm2、施磷量为110.5kg/hm2、灌溉量为24.1mm。  相似文献   

16.
青贮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青贮玉米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定量地评价了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与青贮玉米产量的关系,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氮磷钾组合方案。从青贮玉米最大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其最优氮肥(N)用量范围为308.4~365.0 kg/hm2,最优钾肥(K2O)用量范围为65.5~89.8 kg/hm2,磷肥(P2O5)用量最佳范围为100.1~117.0 kg/hm2。  相似文献   

17.
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方式对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钾作基肥施用、1/2钾在拔节期追施的处理产量两年均最高,且肥料回收利用率提高1.7~10.3个百分点,玉米的干物质量和钾素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最好。施钾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钾肥分次施用比一次性基施的产量有所提高。钾肥追施次数过多、追施时期过晚对玉米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且不利于玉米营养体中的钾素向子粒转运。综合考虑玉米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和钾素吸收利用等因素,1/2钾作基肥、1/2钾在拔节期作追肥为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耐密型春玉米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钾肥定量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春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单峰变化规律。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玉米的百粒重、穗粒数和穗长来影响玉米的产量,不同品种间钾肥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对军单8产量性状影响大小依次为百粒重>穗粒数>穗长,对品种先玉335影响大小依次为穗粒数>穗长>百粒重。  相似文献   

19.
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氮量185 kg/hm2的水平上,减施氮肥20%不影响玉米子粒产量和氮素吸收,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2.4%~29.2%和18.4%~22.3%。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减施氮肥可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0~20、21~40、41~60和61~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幅分别为14.3%~53.8%、13.0%~32.6%、17.9%~36.8%和13.7%~41.2%。同一施氮量下,添加硝化抑制剂有助于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添加双氰胺0~20、21~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45.7%和28.5%,添加2-氯-6-三氯甲基吡啶分别下降39.7%和21.8%。综合评价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等因素,应适当减少施氮量,并配合施用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高效利用和维持氮库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稳定性缓释肥与尿素配施的玉米增产增效效应,采用田间试验,设5种处理,CK(不施肥)、NPK(习惯施肥)、80%C(80%缓释肥)、60%C+20%Ub(60%缓释肥+20%尿素基肥)和60%C+20%Ut(60%缓释肥+20%尿素追肥)。结果表明,60%C+20%Ut处理能够增加有效行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达10 256 kg/hm2。各处理玉米整株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均表现出氮>钾>磷,玉米养分积累量以玉米子粒和叶的氮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53.87、106.76 kg/hm2;玉米茎对K的积累量最多,以60%C+20%U处理最高,为83.75 kg/hm2;60%C+20%Ub和60%C+20%Ut处理均能提高氮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表观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在经济效益上,60%C+20%Ut处理的纯收入最高。综上,在贵州黄壤区氮肥减量20%下的缓释肥和尿素配施更能促进玉米高产,达到减氮增产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