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朱熹《劝农文》福建省尤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王祥堆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家的集大成者。一生以着书立说,讲学传经,弘扬圣贤之道为本。而对兴办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也颇有研究,《朱子大全》中收有他所写的《劝农文》。南...  相似文献   

2.
南宋理学家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一生七十一载,大部份时间生活在建州(府治在建瓯);有五十多年时间住武夷山及武夷山所在的闽北(宋时包括建州、南剑州、邵武军)。朱熹为什么爱上武夷山,明代黄仲昭《九曲擢歌和韵》提出:“五曲峰峦转觉深,千年精舍在云林,古今游客知多少,谁识先生(朱熹)一片心?”朱熹喜爱武夷山山水之乐,他说“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因山水之美能吸引朋友与学者,和他一起研究学问,为儒家道统继往开来。清朝李光地《武夷留云书屋记》说:朱子讲学之堂,必水秀山明,跨越四方名胜,非是则不能聚一时之人豪,著千秋之大业也”。武夷山是历史名山,“名山必产灵草(茶)”,武夷山盛产以色泽澄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的武夷岩茶为  相似文献   

3.
茶痴     
茶痴茶痴是位老茶农。他说:“不讨老婆可以,不种茶不行。”一辈子,他不知种过多少株茶,从这山种到那山。队里给他的菜地,他划出一片种茶。村里包给他的一片荒山,他全部开垦种茶。责任田常年缺水,他索性改作茶园。他一生只认准种茶。他一生没离开过茶乡。平日有事没...  相似文献   

4.
闫茂华 《农业考古》2019,(2):137-142
北宋文学家苏轼宦海沉浮、命运多舛,颠沛流离中留下海量文献。挖掘梳理其茶诗词资源不难发现,苏轼一生与茶为伴,对茶有着独特体悟,以茶安命,是他的生存智慧。他品茶、种茶、斗茶、写茶,表现非凡茶意人生,是中国茶艺术之魂和中国茶文化推动者。  相似文献   

5.
张恨水性癖嗜茶作家、报人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南昌。他一生写过一百多部中长篇小说。抗战时期入川,在重庆《新民报》主编副刊《最后关头》。张恨水一生性癖嗜茶,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苦一杯,文思潮涌。凭茶他写出了《弯弓集》、《游击队》、《...  相似文献   

6.
肖正广 《农业考古》2021,(2):118-121
生于贵州黔南独山县的清代"西南巨儒"莫友芝才华横溢,一生著述颇丰,同郑珍合撰的《遵义府志》,茶史资料丰富,填补贵州茶史记载空白;撰写的茶诗反映茶事生活状态,表现对茶农的关怀;茶联集取于唐诗宋词,并革故鼎新,另辟蹊径。总之,于历史、文化方面,他为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肖克之 《农业考古》2001,(3):204-205
《豳风广义》是一部地方性劝民植桑养蚕的农书。作者杨山山,字双山,陕西兴平桑家镇 人,博学多能,未曾为官,一生居家讲学。他根据《诗经·豳风·七月》这首诗,确信陕西 古时可以植桑养蚕,那么现在依然可以。他认为古人的记载是可信的,古人不会欺骗后人, 是后人领会古人之说不透彻。(其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他忽视了一点,西周时的陕西与清代 的陕西,在环境气候上已有很大不同)。他在书中弁言中说:“耕桑树畜四者备而农道全” ,“昔圣王之富民也必全此四者”。又说:“秦人(陕西人)自误于风土不宜之说,知耕而不 知桑。……  相似文献   

8.
闫茂华 《农业考古》2022,(5):168-173
朱彝尊为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与学者,博通经史,著述宏富,宅心和厚,一生清贫。《曝书亭集》为其重要的文学著作,挖掘整理其中茶文化内容,散见于各篇章中,考察其茶事活动,可以发现在他的爱情、亲情、友情、乡情、同僚情、师友情中都充满着浓浓茶意。浅析朱彝尊的茶事活动,不仅有利于充实朱彝尊研究,对丰富茶文化的内容也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9.
杨维桢是元末明初江南的著名文人,以诗书画和经史等著述而著名,又以独特的个性而著名。杨维桢关于茶的著述不多,只有两篇短文《清苦先生传》和《鬻茶梦》,但正是在这两篇短文中,杨维桢倾吐了他的人生情怀、品格追求、个性趋向,也正是这两篇短文将一个独具个性的文人形象呈现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0.
顾元庆(1487~1565年),字大有,明南直隶长洲(今苏州市西南)人。以家住阳山大石下,故学者称其为大石先生,名其堂曰夷白。顾元庆是明代中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一生著述极丰,传世者就有《痤鹤铭考》、《云林遗事》、《山房清事》、《夷白斋诗话》等十余种。同时,他又是一位著名的图书收藏家,史载,其家中藏书万卷,晚年择其善本而刻之,今传明本《文房小说》四十二种、《明朝四十家小说》之行世,便是其功。值得注意的是,顾元庆还是明代的一位重要的茶文化专家,他一生不仅精于品茗,而且对中国的茶史,名  相似文献   

11.
林盛 《福建农业》2012,(6):42-F0004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朱熹在《茶灶》中的斗茶品茗诗句。在福建省第一个荣获“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的尤溪县,说到朱熹诞生地尤溪的红茶,就不得不说该县研制生态红茶的领头人——蔡宣顺。他传承创新、独辟蹊径,做足“科技功”,全新“亮相”,摘到了“尤溪研制生态红茶第一人”的这张烫金“名片”,为尤溪的生态红茶产业赢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12.
一度低迷的国茶,如今又风靡大江南北。随着科学饮茶和茶叶知识的普及,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上海人将茶作为首选饮料。人们说,“茶痴”刘启贵功不可没。刘启贵出生在一个茶叶世家,从祖父到兄弟都以茶为业。他自己说,我一生注定与茶有缘。为了茶,他曾上云贵,闯川广,江、浙、闽更是常来常往。八十年代后,咖啡、洋饮料蜂涌而入,中国茶叶面临着市场危机。刘启贵奋然而起,把对茶的感情凝于笔端,在《文汇报》上刊出科普文章,阐述茶养生健身的科学价值,居然在海外引起了很大反响。他由此受到启发,国茶的兴旺,必须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  相似文献   

13.
陆羽之所赖于不朽之名,传颂千秋百代,取决于编写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专论茶文化名著《茶经》,赢得古今中外很高的评价,影响和贡献巨大。陆羽一生著述很多,值得一读还有他的名篇《陆文学自传》,是了解和研究陆羽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和著述等的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献。由于是篇古典文学题材作品,典故也较多,结构文字洗炼严谨精辟,一般读起来较为难懂,尤其是对于慕名陆羽的初学青年读者难度更大。因此,笔者在阅读欣赏之际,作了揣浅注释,译成白话文,并加以读感赏析,以供读者参考,企望能起到点滴借鉴作用。由于水平有限,谬误之…  相似文献   

14.
赵复是元代初期重要的理学家和理学传播者,他以燕京太极书院为阵地,从事讲学、著述活动,改变了北方沉闷的学术气氛,促进了理学和书院在北方的广泛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皇室茶事福建省东山县林亚顺历代老人好饮茶已成习俗,而清代大多数皇帝及宫廷内,茶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饮茶讲究品种、方法、时间以及茶具之精良,也是民间望尘莫及的。茶饕老手品茶行家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到过不少名茶产地,品尝了各种名茶。他在杭州饮过...  相似文献   

16.
茶圣陆羽不仅一生与茶结缘,嗜茶如命,用毕生精力写出了世界第一部茶的专著《茶经》,而且还遍尝名水,挖井品泉,至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名泉尚有遗存。陆羽的故乡湖北省天门市(竟陵镇)北郊有古官池。池边高台上的陆羽亭下有一块八边形的巨石镶嵌于地,上刻品字形的三个井口,俗称三眼井。陆羽少时曾在此汲水煮茶,开始了他一生品泉、习茶的生涯。后因唐德宗李适曾诏拜他为“太子文学”而不就,所以人又称他“陆文学”,三眼井又名“文学泉”、“陆子泉”。泉水冬暖夏凉,晶莹洁净。更奇异的是泉水入杯,高出杯沿却不溢。用它泡茶,可使茶…  相似文献   

17.
由明入清,周亮工是闽茶史上不能不提到的一位。写《闽小记》的周亮工对茶知之甚深,他虽然没有茶学专著,但是他在品茗论道上的见解为后人述及闽茶时广为征引,这一方面也是由于周亮工在行事为人上很有茶人风骨,受人尊崇。周亮工(1612—1672年)字元亮,一字缄斋,人称栎下先生,也叫周栎园。他不是福建人,老家在河南祥符,却在福建生活多年。周亮工是明崇祯十三年的进士,任过山东潍县令、浙江道试御史,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和艺术鉴赏家。他工诗善文,为官精明。据书载,周亮工长得是“方颐丰下,目光如电”(1),而做事果决,喜发议论…  相似文献   

18.
陆羽三谜     
“茶”是物质,“经”是精神。《茶经》是集茶之性、情、种、育、采、制、具、饮等方面之大成的一部光辉巨著,不仅是我国农业领域内茶文化遗产中之瑰宝,而在世界史上也颇具极高权威和身价。作者陆羽,在其一生中,能舍弃个人一切在颠沛流离中敢为天下先,用毕生心血,翔实无误、无遗地撰就这部巨典,难度之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想而知的,这种崇尚首创精神,的确难能可贵。《茶经》一书,不但弘扬了中华茶文化的精髓,而且更为我们现代人探索和发掘茶文化提供了条件,铺平了栈道。陆羽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从来就没有昙花一现过。…  相似文献   

19.
寇丹 《农业考古》2000,(4):203-205
茶圣陆羽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是世人皆知的。但对陆羽的研究和目前茶文化事业的进展有相当的距离。这是因为除了他的《茶经》之外的一切,留给我们只是一个大的轮廓,哪怕就是一个年表,在编写中也存在许多空白与矛盾。陆羽是怎样一个人?一种是出于崇敬之心,把陆羽带有神秘色彩的一生加上想象寄托,让他头上的光环一再扩大;一种是取其传说故事加以渲染附会,诉诸于文艺影视作品;再一种是从他生活的时代、足迹、交往及在《茶经》中折射出的思想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认识。因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一本权威性的研究陆羽的专著来全面地、历…  相似文献   

20.
巩志 《农业考古》2002,(4):335-336
黄干 (115 2 - 12 2 1)字勉斋 ,闽三山 (今福建福州市 )人 ,宋理学家朱熹四大弟子之一 ,配享庙祀。曾知安庆府事、制置司参议 ,主管建宁府冲佑观。晚年 ,隐居武夷潜心闽学研究。编著《朱子行状》以“绍道统、立人极 ,为万世宗师。”最高度评价了一代理学大师朱熹的德行。南宋熹定九年 (12 16 ) ,宁宗皇帝平反昭雪“庆元党禁”冤案后 ,为表彰朱熹弟子黄干弘扬师道 ,为师伸张正义的精神 ,鉴于朱子讲学武夷、倡道东南 ,时以武夷茶穷理、品茗论道的“理而后和”的主张 ,按宋代宫廷最高的茶礼以贡茶赐与臣下的惯例 ,特赐武夷山茶园一片。黄干构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